近期,首批“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簡稱“5246人才工程”)培養對象名單公布,我校12名教師入選首批“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其中,新聞傳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敏教授入選創新領軍人才。
黃敏教授鑽研學術二十余年,夜以繼日地忙碌,她被時代引領,受命于不平凡的智囊。在全國,姓名爲“黃敏”的人超過60000,但既是“錢江學者”、學科帶頭人,又是碩士生導師、省人大代表的黃敏只有一個。作爲一位知性優雅的現代高知女性,她在學術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自己的堅持和建樹。
人物介紹:
黃敏,浙江傳媒學院新聞傳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新聞傳播學(省一流學科)學科負責人。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浙江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浙江省人大民族宗教華僑外事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外事工作委員會委員。全國社科規劃通訊評審專家、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評議專家、浙江省傳播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大衆傳播話語研究。
腳踏實地
當好學科帶頭人
2014年初,黃敏任教于浙江傳媒學院,擔任浙江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省一流學科)學科帶頭人。黃敏表示,新聞傳播學學科有著悠久的曆史和雄厚的基礎,學科創建于1986年,是省“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學科、“十三五”一流學科,是省屬高校新聞傳播學唯一入選的一流學科。
黃敏教授在學校首屆學科建設大會上彙報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情況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新聞傳播學學科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與優勢。具有廣播電視新聞、數字媒體與智能傳播、媒介經營與管理三個成熟的學科方向;本科專業廣播電視學是省“十二五”“十三五”優勢特色專業,2019年還入選國家一流專業;一流課程的建設也取得重要進展,僅2019年就有7門課入選省一流課程。
在黃敏教授的帶領下,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科成員爲國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決策咨詢服務,近三年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22項,其中國家級領導批示10次,均爲曆史最好成績。近五年獲省部級及以上項目61項,建省部級及以上教學科研平台4個,省級産學研實踐基地56個,國家級和省級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項目2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5項,等等。
黃敏教授被任命爲浙江省人大民族宗教華僑外事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外事工作委員會委員
“學科建設是一個系統綜合工程,包括教學、科研、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以及國際交流等各項工作。”黃敏認爲,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最大的成果不在于增加了多少篇C刊論文或多少項省部級課題,而是體現在思想認識和制度建設兩個方面。“大家對學科建設的認識越來越全面,‘四輪驅動’成爲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的共識。同時,學科建設越來越實體化、組織化和規範化,學科建設的體制也更完善。”黃敏欣慰地說道。
冷靜客觀的工作評判,務實有效的工作方法,一如既往的工作熱忱,不吹噓,不鼓噪,實事求是,不鹜虛聲,這些實打實的數據背後是黃敏作爲一名尖端學者對工作的自我投入與自我修養。
求真務實
揚學者姿態
“學科建設是樹的根,教學和科研是枝頭結的果。”黃敏先後在《新聞與傳播研究》發表論文9篇,在《新聞大學》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5部。獨立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一般及重點課題共6項,作爲子課題負責人參與國家重大課題3項。從1997年發表第一篇核心期刊論文起,黃敏從事學術研究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就研究心得,她概括爲兩點:學術興趣和學術積累。
黃敏老師接受全媒體實驗創新中心記者采訪
“我是個很‘任性’的人,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多難也會做。”黃敏說道。1995年,黃敏本科畢業保送研究生,她毫不猶豫地選了相對枯燥,不受青睐的語言學。當面試專家組問起她選擇的初衷時,她的回答是“因爲喜歡”。1998年,碩士畢業後,黃敏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複旦中文系,攻讀現代漢語語法博士,但到讀博的第二年末,黃敏的興趣發生了轉移,對新聞傳播學産生了興趣。
這個時候真正去改變研究方向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黃敏內心也十分矛盾,畢竟在語言學已有一定基礎,而且從碩士到博士都“師出名門”,學術資源豐富,何苦到一個新的領域從頭開始。2004年,黃敏去新加坡國立大學做博士後,她下定決心順從自己的心意做新聞話語研究,“哪怕此後毫無建樹也認了,起碼讀的文獻是我喜歡的。”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一個“任性”的人充滿了“韌性”,讓她很快在這個新領域獲得了學界的充分認可。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黃敏表示,對于個人來說,大到研究方向的確定,小到一篇論文的選題,都應該是自己感興趣的。只有感興趣才會促使自己不斷學習和思考,進行學術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有發現,最終有成果。同時,也要善于將個人興趣與學術前沿相結合。
令黃敏印象最深的論文是發表于《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年第5期的《新聞話語與政治的中介化:奧巴馬首次國情咨文講話的媒體報道》。這篇論文共1萬4千字,寫作只花了4天時間,並投稿一周後就得到編輯部的回複。“這是我至今寫作時間最短,收到編輯部回複最快的一篇文章。”黃敏笑道,雖然動手寫只花了4天時間,但前期對相關問題思考的時間卻不短。“從這篇論文的寫作,我進一步體會到日常學術積累的重要性,更加堅定了我以研究興趣和觀點分享作爲學術論文寫作意義的價值取向。”
教學相長
做興趣的激發者
黃敏從小就對老師這個職業非常崇敬,所以選擇讀了師範大學,後來又當了高校教師。做了老師後,她對“教育者”這個概念和職業有了新的理解。黃敏覺得“教育者”是一個知識的生産者和傳播者,但更重要的是知識興趣的激發者,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激發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反思與批判能力以及探求新知的興趣。
黃敏目前針對研究生教育開設了一門課程《批評性話語分析導論》,重點就在培養學生反思各種被視爲“理所當然”現象的能力。黃敏告訴我們:“古人雲:‘教學相長’,這一點對于大學老師尤其適用。和學生們的交流,往往能激發學術研究的靈感,所以我對授課非常重視,幾乎每次上課前都會修改教案,甚至重新備課。”
話語與傳播研究中心2018級媒體話語與傳播方向的研究生謝安琪上過黃敏老師的這門課程,她說:“黃老師的教學內容重點突出,教學目的也很明確,並且運用鮮活案例幫助我們學習理解,常常意猶未盡,就下課了。”黃老師的教學內容不僅加深了謝安琪對話語研究的興趣,也使她更加笃定地堅持媒體話語與傳播這個方向。
“黃老師曾告訴我們她在沒有小孩之前每天會用將近14個小時去做研究。”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級新聞與傳播專業廣播電視新聞方向的研究生邵鳳霞表示非常幸運能成爲黃敏老師的研究生。她告訴我們,黃老師幾乎具備了一個學者所有的美好品質,有學術熱情、嚴謹認真又勤奮刻苦。“她的言傳身教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她讓我看到了一個研究者不爲外物所幹擾的熱愛和堅持。這種純粹和專注是黃老師最打動我的地方,我會一直記得。”邵鳳霞說道。
面對學生時,黃敏不僅是一個睿智的師者,嚴缜的教授,她更有著像朋友一樣的熱情,慈母一樣的耐心,這樣亦師亦友亦母親的黃敏深受學生的敬重與愛戴。黃敏老師帶了4名2019級話語方向的研究生,她對每一個學生都非常認真負責。在課堂上她用話語的理論知識分析各種時事案例,提高學生們對話語知識的掌握,帶領學生用全新的話語視角去觀察和思考當前世界;課外,黃敏老師還經常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學術講座。除此之外,黃敏老師還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爲這4名同學舉辦兩周一次的工作坊,爲學生爭取實踐機會,鼓勵學生申報課題,指導學生修改申報書等等。
同時,黃敏也是一位5歲男孩的母親,“我在快41歲的時候,才有了兒子。”在說起自己孩子的時候,黃敏眼裏充滿了溫柔,孩子的誕生讓她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意義,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感。但對于職業女性來說,壓力也是不言而喻的。繁重的工作和陪伴愛子經常會發生碰撞,“好在我先生比較支持我的工作,當我的工作實在太忙時,他就主動承擔帶孩子的任務。”黃敏笑道。無論是跟孩子還是跟學生相處,她都希望是一種朋友關系,是一種友情,而不僅僅是母子情或師生情。
在黃敏心中,浙傳是一所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傳媒類高校,對于浙傳學子的期望,黃敏是這樣回答的:“我們致力于培養既具有家國情懷,又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三型合一的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既是我們整個學科對浙傳學子的期待,也是我個人的期待。”
來源:浙江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