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夏天,熱得離譜。
中央氣象台連續十幾天發布預警,全國多座城市紛紛陷入高溫模式。
上海徐家彙站氣溫達到40.9℃,追平當地149年前的最高氣溫紀錄。四川省多個地區的氣溫,甚至比新疆吐魯番還要高。
7月9日,成都一景區內,市民打“水上麻將”。/視覺中國
全球熱浪天氣也逐漸頻繁。CNN報道,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每年因龍卷風死亡的人數爲73人;洪水導致全美每年67人死亡,但每年因爲高溫死亡的人數達到了約1500人——也就是說,在美國,高溫所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了龍卷風、飓風和洪水所造成的死亡數。
爲了增強居民對高溫天氣的意識,西班牙南部的塞維利亞,成爲了世界首個給熱浪命名分級的城市。美國最熱城市鳳凰城設立高溫響應和緩解辦公室,並聘請氣候和健康科學專家做領導。
7月12日,塞維利亞,人們用噴泉水降溫。/視覺中國
除了城市政策的調整外,城市景觀也因應熱浪作出調整。
作爲巴黎浪漫風景的一部分,遍布街頭的Wallace噴泉曾在一個多世紀前,滿足多數平民對免費、幹淨的飲用水的渴求。2022年夏天,其中50座Wallace噴泉陸續裝配柔細水霧噴嘴,在熱浪籠罩的街頭制造片刻清涼。
改裝成噴霧的Wallace噴泉。/Christophe Charnay
新加坡正處于曆史上最熱的10年。這個地處赤道附近的國家,2019年的平均氣溫高達28.4℃,是1929年以來最高溫。
除了猛烈的日照外,城市的熱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建築本身,混凝土、玻璃和瀝青等建材在白天大量吸熱,卻難以散熱。另一種是空調排出的熱廢氣。
空調的排熱方式,實際上是將室內熱量排出到室外。這樣的操作難以給城市大範圍降溫,反倒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加劇熱島效應,形成惡性循環。
滿牆的空調,滿城的高溫。/視覺中國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空調就是高溫制造機。
2004年,新加坡中心商業區的溫度比郊區高出4.5℃。到了2018年,強度增加了約1.5倍,溫差高達7℃。從體感溫度來看,住在市中心的人,和郊區的朋友活在不同的季節裏。
新加坡淩晨2點的城市熱島效應。/冷卻新加坡項目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向媒體講過,新加坡的成功秘訣是接受民族差異,以及空調。他擔任總理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當時沒有空調的公務員工作大樓,裝上空調。在他看來,空調的出現讓熱帶地區的發展成爲了可能。
在新加坡,不開空調是不可能的。如果給整座城市都“開空調”,可能嗎?
新加坡:可能,我們正在做。
自2017年,新加坡政府啓動了 “冷卻新加坡項目”(Cooling Singapore Project),用跨學科知識和城市再設計的方式,科學地給這座熱帶島嶼降溫。
濱海灣花園的圓頂內常年維持著24℃。恒溫的秘訣藏在花園下方,那裏修建了全球最大的地下區域冷卻系統,向周邊20多座高樓進行集中供冷。
圓頂的濱海灣花園與金沙酒店。/視覺中國
這套系統利用大型中央工廠對流水進行冷卻,隨後注入到河岸、周邊住宅、購物商場和“獅城地標”濱海灣金沙酒店。據統計,這能比傳統空調省電約40%,相當于減少1萬輛汽車的碳排放。
除了爲室內空間降溫外,“冷卻新加坡項目”還對室外空間進行調整。對于城市來說,植被能産生遮陽、蒸發冷卻等效果,來減輕城市的熱度。
新加坡素有“花園城市”的美譽,是目前世界最綠色的城市之一。就這樣,心懷大志的新加坡人還不滿足,計劃要在未來10年裏種植100萬棵樹,目前已種植22萬棵。
在新加坡中心區醫院樓頂、高層寫字樓外立面和酒店空中露台等地方,現在都能看見大面積的綠植。
新加坡部分樓宇的綠植面積,可以比地塊面積大。/視覺中國
研究表明,每公頃綠地平均每天可從周圍環境中,吸收81.8兆焦耳的熱量,相當于189台空調的制冷作用。
“冷卻新加坡項目”還設計了虛擬城市模型DUCT,來測試各種各樣的降溫想法,做到節約能源,減緩氣候變化,提高生活質量的效果。
爲了減輕熱島效應,他們認爲設置遮陽窗戶是第一步,在空間規劃上,保持區域空間簡潔以促進風的對流,並且設計一定深度的水體來緩沖熱效應。
眺望新加坡的天際線。/視覺中國
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測,未來全球變暖的趨勢還將持續,城市熱島效應也會越來越明顯。
2022年很熱,接下來也不見得涼快。除了在家裏開空調“續命”外,我們是時候想想如何也給城市降降溫了。
參考資料
[1] 從巴黎標志性噴泉的重生,到美國最熱城市的高溫響應丨一覽衆山小
[2] 什麽是“冷卻新加坡計劃”?丨小坡島留學
[3] 5個大城市同一天氣溫達40℃ 如何爲城市降溫?丨中國新聞周刊
[4] 李光耀:新加坡成功秘訣是空調丨財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