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曙光 林夏淅
編輯 ✎ 劉肖迎
2016年11月15日,賈躍亭發了一條微博,寫道:
“感動ING!謝謝長江CEO六班全體同學對LeEco及超級汽車生態夢想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感謝海瀾集團董事長周建平、恒興集團董事長柯希平、宜華集團董事長劉紹喜……特別感謝建平班長昨天帶隊60多位企業家前來交流,對生態模式的一致認可。樂視的拐點,未來的風景。”
起因是長江商學院的同學出資40億元投資樂視汽車生態和LeEco Global,賈躍亭的感言。
後來,賈躍亭的同學們見證了“從宴賓客到樓塌了”的難忘風景。
其他同學過的都還不錯,但潮汕資本教父、宜華集團實控人劉紹喜卻迎來了人生至暗時刻。
潮汕有句流行的話:“澄海三莫死(方言,指不能死),學敏、必孝,劉紹喜。”意思是在澄海這個小地方,有三個人翻雲覆雨,長盛不衰,是死不了的。其中一位就是劉紹喜。
以此足見劉紹喜在潮汕的遠揚名聲。
但完美的故事似有破碎的迹象,4月26日劉紹喜旗下上市公司宜華生活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9年財報也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無法表示意見”後果有多嚴重,看看網友繪制的下面這個表格就知道了。
2019年年報還顯示,宜華生活61.91億債務壓頂。于是,股吧中哀嚎四起,要起訴的,技術性分析“ 不慌,能穩住”的,一片喧鬧。
這與康得新、康美暴雷前別無二致。
當監管調查與虧損同時出現,再伴隨著貨幣資金余額突然減少88.06%,一切似乎都在往最壞的結局走。
01
大存大貸,宜華生活虛增貨幣資金?
4月26日晚間,宜華生活發布公告稱,4月24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消息一出股價開始連續一字跌停。
宜華生活2019年營收52.44億元,同比下滑29.15%;歸母淨利潤-1.85億元,同比下滑147.92%。2019年年報被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目前公司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冠上“*ST”的帽子(現爲*ST宜生)。
交易所也于年報發布當晚向宜華生活火速發出問詢函,再度就公司年報中的多項業績疑點持續發問。
目前外界對于宜華生活的質疑主要針對其賬面貨幣資金的真實性。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賬面若長期有數十億元資金,多以結構性存款的形式存在銀行,或滾動購買超短期理財産品,既不影響流動性,也會産生較高的收益,整體收益率在2%以上。
2015年——2019年,宜華生活賬面貨幣資金雖然高達30億元至40億元左右(除了2019年末突然減少至4億元),對應期間的利息收入卻只有0.18億元至0.32億元不等。
據此計算出的加權平均收益率,在0.39%至1.16%之間波動,比存在余額寶裏的年化收益率還要低,2017年的收益率僅0.39%,和央行0.35%的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相差無幾,對比公司6%左右的借款成本,簡直就是在給銀行送錢。
另外,在賬面有大量貨幣資金的同時,宜華生活的帶息債務卻不斷增加,且短期債務的比重不斷提高。
隨之而來的,是公司利息支出不斷增加,從2015年的2.5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32億元,占所屬年度淨利潤的百分比也從41.23%提高到2018年的105.47%,2019年更是達到虧損金額的2倍有余,嚴重吞噬公司利潤。
掙的利潤還不夠還利息,這對于一個以實業爲主的上市公司來說,簡直不可接受。
截至2019年末,宜華生活61.91億元帶息債務全部將于一年內到期,此時其賬面貨幣資金從9月末的26.64億元驟降至4.05億元,2020年3月末下降至2.81億元。
按照當前的數據計算,宜華生活的資金缺口至少高達57.86億元,宜華生活的母公司宜華集團已被中誠信國際下調了信用評級。
存在一種可能的情況是,宜華生活4月24日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後,4月29日晚披露的年報才顯示了真實的貨幣資金存量。
由于利息收入通常附以銀行回單,造假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如果以賬面利息收入和2%的收益率倒推,那麽如下圖藍色虛線就是推測出的賬面貨幣資金狀況,與曆年年報數據相比,明顯的差距從2014年開始。
如果結合2015年宜華生活借款總額突然增加這一情況,我們做一個大膽的推測,即2014年-2015年可能就是宜華生活資金出現問題的時間點。
爲什麽這個時候宜華生活突然就缺錢了?錢都去哪了?
02
錢都去哪兒了?
宜華生活只是潮汕資本教父劉紹喜商業版圖的一隅,更爲錯綜複雜的宜華集團是其主要的資産。
宜華集團號稱“集團總資産700多億元,員工5萬多人,戰略投資90多家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擁有200多家國內企業和境外辦事機構,控股宜華生活、宜華健康兩家上市公司。”
集團層面完全由劉紹喜父子把持。劉紹喜持股80%,劉紹喜的大兒子劉壯青、弟弟劉紹生分別持股10%。
宜華健康的前身則是宜華地産(2015年更名爲“宜華健康”),2007年在劉紹喜資本運作之下借殼*ST光電上市。
2015年起,兩家上市公司頻繁並購實現業務轉型,宜華生活以18億收購了新加坡華達利,廣泛布局互聯網+泛家居業務,宜華健康則置出地産業務,通過並購衆安康、親和源以及20多家醫院成爲大型醫療集團。
爲了實現轉型,宜華健康負債累累。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宜華健康帶息債務30.66億元,資産負債率爲86%,而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僅爲0.94億元。
在收購醫院和養老院的同時,宜華健康還積累了高達20.08億元的商譽。
根據4月30日剛剛發布的年報數據,2019年宜華健康虧損15.54億元,其中商譽減值高達14.56億元,這意味著宜華健康旗下醫院和養老機構實際經營情況堪憂。
查看宜華健康的債務和資金趨勢,發現其資金短缺情況比較嚴重,長期處于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帶息債務的緊張局面。
從地産行業轉向醫療健康領域,意味著從重資産行業轉向輕資産行業,融資能力不可同日而語。從2018年年報來看,宜華健康和宜華生活的大量資産都已作爲抵押或質押物用以融資,可見資金壓力之大。
截至目前,實控人劉紹喜所持有的宜華健康和宜華生活兩家上市公司股權,已被全數質押,而宜華集團持有的兩家上市公司股權,也已分別質押了67.47%和66.22%。
作爲兩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面對宜華健康緊張的資金流,産生拆東牆補西牆的想法也是可能的。
但現在東西兩牆都開了大窟窿。
5月6日,宜華集團旗下債券“17宜華企業MTN001”應支付的6500萬元利息逾期未付,已然構成實質違約。宜華生活當前存續的公募債券“15 宜華 01”和“15 宜華 02”合計規模18億元,也將于今年7月到期。
03
從木匠到資本教父
劉紹喜的發迹史頗爲勵志,不乏令人驚愕的資本運作。其做木材家具起家,常被股民們戲稱爲“木匠”。
劉紹喜1963年12月生于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槐澤村,是家中老大。
槐澤村還出了一個女富豪——立訊精密的董事長王來春。
讀高一時,劉紹喜跟著老舅學木匠,習得一份手藝,亦奠定了其日後的軌迹。上世紀80年代初,蓮下鎮槐東工業站招木工,高中沒念完的劉紹喜報了名,成了站裏家具車間的一名木工。數年之間從車間小組長、車間主任、一路到副站長。
1987年3月,從站裏辭職出來的劉紹喜,創辦了宜華集團的前身——蓮下槐東家具廠。這是一個簡陋的家庭式木作工棚,二手的電鋸,東拼西湊的斧頭、锉,以及劉紹喜廣爲流傳的“800元創業資金”便是全部。
靠著“工業站老領導家的兒子結婚,劉紹喜拉了一板車家具上門孝敬老領導”,結果手藝被鄉裏鄉親稱贊,口口相傳之中,生意做大。
1992年宜華裝飾成立,1995年宜華集團成立,資本逐步擴張。網上充斥著關于劉紹喜發家的奇迹,但是有一事鮮少報道。
劉紹喜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宜華木業(現爲宜華生活)的前身是廣東泛海木業有限公司,原是國有企業羊城集團下屬的澳門羊城公司與劉紹喜個人所有的宜華集團于1996年共同發起成立的合資企業。
1999年,宜華集團與澳門羊城簽訂《權益轉讓合同書》,受讓澳門羊城所持合資公司股份中的30%股份。
此次轉讓日後被卷入到震驚社會的貪腐窩案中,但卻並沒有影響到劉紹喜。
宜華木業後來成爲潮汕第一家年産值過百億的民營企業,當地的驕傲。2004年8月,宜華木業(現改爲宜華生活)登陸上交所,市值一度突破340億元。
劉紹喜在資本市場向來長袖善舞,尤其是在澄海地區能量頗大。宜華木業率先成爲潮汕第一家民營上市公司後,許多企業要上市苦于無資源和門路,都得找劉氏兄弟指點迷津。
汕頭市澄海區的企業骅威股份(現改爲*ST鼎龍)上市時,就有劉紹喜家族的資本閃現。骅威股份上市前,劉紹喜的大兒子劉壯青和妹妹劉紹香共同出資組建“汕頭市華青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青投資)。
17天之後,華青投資迅速入股未上市的骅威股份。2007年7月19日,華青投資增資2200萬元占骅威股份25%的股份,成爲其第二大股東。
骅威股份如願上市後的次月,華青投資就將所持1650萬股分兩次質押給中融國際信托。2011年底,華青投資所持骅威股份全部解禁之時,市值已逾2.8億元,投資收益高達十倍。
同樣的戲碼還出現在皮寶制藥(現改爲太安堂)身上。
2007年7月2日,劉壯超與劉紹香注冊成立了汕頭市華宇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宇投資)。三天之後,華宇投資增資2750萬元入股皮寶制藥,後又出資250萬元,持股數1500萬股,位列第二大股東。皮寶制藥2010年上市後,華宇投資的股份市值高達4.5億元,增值近15倍。
宜華集團號稱“戰略投資120多家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擁有200多家國內企業和境外辦事機構”。資本教父確非浪得虛名。
劉紹喜將宜華集團打造成了一個標准的家族式企業。
劉紹喜的二兒子劉壯超29歲時出任宜華生活的董事長,大兒子劉壯青現在是宜華健康的總經理。宜華健康的董事長則是其妹夫陳奕民,其妹妹劉紹香爲宜華集團總裁。劉紹喜本人不在龐大的宜華系中擔任任何職務,在背後運籌帷幄。
盡管有許多職業經理人才參與宜華集團的管理,但劉氏家族的主要成員是企業管治的核心力量。
當兩家上市公司接連出現問題,巨額資金去向不明,債務兌付壓力迫在眉睫,資産的縮水還在繼續,潮汕資本教父能否逃過這一劫,有沒有當時賈會計一樣的長江同學相助,都未可知。
可知的是,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證券法,顯著提高了財務造假的成本,頂格處罰的上限再也不是60萬元。開年以來證監會接連立案調查了16家上市公司,重拳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欺詐。
強監管加嚴制度,如果宜華生活被認定存在財務造假等情況,面臨的或將是上千萬元的行政處罰,和7萬股東的民事賠償。
“法院在確定上市公司的造假實施日,案件的揭露日,以及基准日,綜合衡量公司造假行爲對股價下跌造成的影響幅度,以及系統性下跌和行業板塊下跌對股價造成的影響,做出一定的扣除。股民在上述實施日和基准日之間産生的虧損,根據過往的經驗,可獲得約20%~80%的賠償。”廣東邦儀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虎律師表示。
“澄海三莫死”終究不過是戲言,潮汕教父已是過往。“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在大膽躍進的資本遊戲中,狂妄與對規則的蔑視從來都是崩塌的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