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義
李成智
李成偉
“家鄉是我們的家鄉,我們當然要出力來幫助家鄉的進步。”
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昆仲分別于1921年、1923年、1930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南安梅山鎮競豐村,是新加坡著名銀行家、華僑銀行創始人李光前子嗣。三兄弟秉持父親遺訓,一生爲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教育方面,與家鄉南安有著深厚的情緣。
2010年5月17日,福建省政府分別授予李成義三兄弟“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2011年11月10日,泉州市政府分別授予李成義三兄弟“泉州市捐贈公益事業功勳獎”。2013年12月27日,第六屆世界南安青年聯誼大會暨慈善城市公益活動上,南安市委市政府分別授予李成義三兄弟“南安慈善家”榮譽稱號。
李光前已辭世半個多世紀,他樂善好施、興學助教的精神仍在延續。其哲嗣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一同主持以家族名義運作的李氏基金,繼承先輩懿德,捐資興教,踵事增華,續助家鄉教育事業。爲實現父親興學報國、造福桑梓的意願,他們積極捐資和倡導成立芙蓉基金會,李成智圖書館、南安市工業學校、光前醫院……在父親福澤深潤的地方,留下了三兄弟的慈善足迹。
“先嚴畢生致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冀望梓裏千秋偉業,亘古長青,源遠流長。”李成義曾致信芙蓉基金會理事長說。30年來,李氏基金通過芙蓉基金會持續支持家鄉公益事業,累計捐贈總額超3億元人民幣,其中70%以上用于教育事業。情系桑梓熱心家鄉公益事業
“加油!加油!”近日,梅山鎮光前學村傳來陣陣加油聲。原來,國光中學正在舉辦運動會,選手們在賽場上你追我趕,同學們在跑道旁激情呐喊,校園裏湧動著青春的氣息。
光前學村由新加坡李氏基金及其倡導成立的芙蓉基金會捐資建設。不少梅山甚至南安人,都在光前學村度過了快樂的求學時光。創辦70多年來,光前學村走出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上至兩院院士、科學家、著名企業家,下至各行各業精英。
雖然出生在新加坡,但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昆仲時刻沒有忘記家鄉。受父親李光前慈善精神的影響,1991年12月,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昆仲和馬來西亞著名實業家、慈善家李成楓先生一起,在南安倡導成立了芙蓉基金會,凝聚了他們對家鄉南安梅山的感情。
“雖未在家鄉成長,但父親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已根植于李成義兄弟心中。家鄉發展中有什麽情況向他們反饋,都會盡力解決。”芙蓉基金會首任理事長李兆生回憶,基金會成立後不久,1992年7月,他和時任蓉溪村黨支部書記李阿柒應邀前往新加坡李氏基金彙報家鄉公益事業發展規劃。“行前我們經過充分的調研,編制了較長時期家鄉中小學、醫院和鄉村公共設施建設的發展規劃,規劃需要有五六千萬元的巨額資助方能完成。”在同李成義昆仲見面的前夕,李兆生擔心如此大的公益建設規模能否得以應允。
會面時,作爲李氏基金會主席的李成義先生在細心傾聽基金會創辦後一個較長時期家鄉公益建設發展計劃的彙報之後,毅然決定每年資助600萬元港幣興辦家鄉公益,改建學校,發展教育,爲培養人才創造優良條件。“這讓我喜出望外,同時,我根據建設進度,請求增加當年捐助300萬港幣,也得到應允,讓我攜帶支票,在途經香港之時,從李氏基金香港分公司撥出帶回。”李兆生說。
在興辦公益事業過程中,李成義昆仲總是把家鄉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安排,他們說:“家鄉是我們的家鄉,我們當然要出力來幫助家鄉的進步。”“期望鄉親同心協力,爲繁榮我鄉作出更大貢獻,使我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此後,無論是創辦成人中專,培養技術人才,還是遷建國專醫院,改善醫療條件,李成義昆仲都非常關心,且一一應承。自1938年,李光前先生創辦國專小學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李氏家族陸續在家鄉興建學校,如今的梅山擁有了令人驕傲的光前學村,學校從6所增至12所,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高中、職業中專,辦學規模成倍擴大,學生數從5000人擴至萬余人,辦學質量迅速提升,學前教育和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步入了全省先進行列,大多學校成爲南安乃至泉州、福建的名校。
如今的光前學村,由學校、醫院、圖書館、美術館等組成,已成爲閩南地區興學育才、造福桑梓的璀璨明珠。
儉樸低調慈善事業遍布海內外
“關愛那些不幸的人。”這是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昆仲的慈善理念,多少人在他們的幫助下受益並且成長。
事實上不僅在梅山,李氏基金的慈善事業早已走出南安,走出泉州。據不完全統計,李成義昆仲捐巨資建北京“保護母親河——綠色希望工程”、內蒙古呼和浩特中學、泉州殘疾人康複中心、泉州華僑曆史博物館、廈門華僑博物院、同安樂安醫院、四川江油市大康第二中心小學和南安市中醫院、體育館、鄭成功碑林、僑聯大廈、梅嶺中學、五峰中學,尤其對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的捐資是數以千萬元計。
除了繼承父親樂善好施的精神,同父親一樣,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昆仲也都非常儉樸低調。因工作關系,芙蓉基金會理事長李揚川和副理事長李祥林曾數次到新加坡。他們回憶道,2018年他們到新加坡,李成智接見他們前,工作人員再三強調,年近九旬的李成智身體不好,最多只能見十分鍾。沒想到李成智足足與他們交談了一個多小時,他詳細了解光前學村辦學情況及遇到的困難,並表示將繼續大力支持學村建設。
幾年來,他們多次到新加坡,發現李成智竟然穿著10年前穿的那套灰色西裝,“同一套,我們印象非常深刻,只是變舊了一些。”這次,他們還見到了李光前的長孫李元士,他也非常簡樸,穿著一件舊得有些發黃的白襯衫,“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這麽節儉的,以他們的家境來說,真是太難得了”。
影響深遠“光前精神”不斷延續
“那些能獲得超過自己需求的人是幸運的,他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那些不太幸運的人。”在鮮有的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李成義先生說,這是父親留給他最爲寶貴的遺産——回饋社會的信念。
“李成義昆仲覺得財富應該被分享,財富的真谛是給予,是幫助弱勢群體,讓社會成爲快樂生活的地方。我們都很感恩,他們爲家鄉做出的巨大貢獻。”李揚川深有感觸。
“作爲梅山人,我們受惠于光前先生及其哲嗣,在光前學村培育下學習、成長,如今事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希望能回饋梅山、光前學村,傳承‘光前精神’。”在李光前誕辰125周年紀念活動中,國光校友蘇澤海、陳順平與梅山鄉賢戴旭東當場捐資200萬元,共同創立志德教育基金會。2019年,梅山競豐村鄉賢李良輝的母親于百歲高齡去世,應她心願,後人將其100萬元積蓄悉數捐出,設立“黃爽娟愛心基金”,李良輝和他3個兒子又將愛心基金追加到200萬元,資助困難學生和家庭。
“做慈善是沒有專利的,只求普及。”在李氏家族奉獻精神激勵下,10多年來,數以百計的海內外熱心家鄉的公益人士,或通過芙蓉基金會捐資助力家鄉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或通過成立教育基金會主動投身慈善領域,戴佑志教育基金會、明新教育基金會、豐溪小學旅菲華僑教育基金會、芸美小學教育董事會、香港藍園教育基金會、菲律賓林坂學校教育基金、李成奇教育基金會、燈埔教育促進基金會……即使是人口不足500人的詩溪村,也有熱心鄉賢林耀生捐資80萬元成立基金會。
如今,南安市教育氛圍越來越濃,在“光前精神”的感召下,僅梅山鎮已設立10多個村級教育基金會,覆蓋全鎮85%的村莊,海內外僑親、鄉賢捐資成立的獎教助學基金會正不斷增加,“公益慈善”已幻化成一股溫暖的風,吹拂在這片土地上,不斷延續著“光前精神”。
——————— end ———————
來源:海絲商報
編輯:南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