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四五十年代,上海街頭有這樣一種說法:“購物八仙橋,槍斃提籃橋”,其中的“提籃橋”說的就是提籃橋監獄。從1903 年正式啓用至今,110 多年來,提籃橋監獄先後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侵華日軍、汪僞政府、國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管轄,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座在原地保存完好並使用至今、具有百年以上曆史的大型監獄。
1945 年,上海市虹口區,提籃橋監獄外景
提籃橋監獄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始建、英國駐新加坡工程處設計中標承建于1901 年,1903 年5 月啓用。後經改、擴建,到1935 年形成現有規模。最初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監獄”,坐落于華德路117 號。監獄自建立起由英國人管轄長達38 年,看守人員主要是印度人,因其戴紅色頭巾被上海人稱爲“紅頭阿三”;1942 年1月,日軍派日籍警官接管,改名爲“上海共同租界工部局華德路刑務所”;1943 年8 月,由汪僞政府接管,並對外懸挂“上海監獄”招牌;1949 年5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監獄,負責看押。
提籃橋監獄內大樓建立之初用英文字母標識,開始建造的兩幢分別命名爲AB 監和CD 監,到1948 年,八個主要獄樓依次被命名爲平、和、義、信、忠、孝、仁、愛。四周是5 米多高的圍牆,圍牆四周還建有11 個崗樓,外來人員或車輛要先後經過四道大門才能進入獄區。據統計,1903 年建立之初,提籃橋監獄有囚犯156 名;1912 年底超2000 名;1935 年,監獄擴建工程全部完成,共有各類監室近4000 間;1942 年已有7000 多名犯人。得益于嚴密設計,獄中犯人“插翅難飛”:獄房外四周是寬約8 米的一圈回廊,回廊當中有各層上下聯通的天井,方便獄警同時控制幾層樓面的犯人活動情況;中間是“背對背”“肩靠肩”排列的牢房;監獄帶有鋼混結構的防護柵欄。
提籃橋監獄牢房內景(1929年)
除了嚴密的設計,在使用規劃上,提籃橋也頗具近代監獄制度的特色:依據年齡、性別分類關押,分設男女監、少年監;此外,還有醫院、藥房、浴室和炊事房等等與之配套的生活、衛生措施。“華德路監獄專門隔出30 間牢房作爲感化院,關押未滿19 歲的少年犯。少年犯與其他罪犯分開看押,監獄對他們教授手工,請華洋勸業所的教師教授他們文化知識,後來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也參與對少年犯的教育。” 除普通監房外,監獄內還另建有防止犯人自殺、全是橡膠制品的“橡皮監”(防暴監房),面積僅3.2 平方米的“風波亭”(禁閉室),“室內刑場”(絞刑房)和室外刑場等設施。
作爲一座在重要時期發揮過重要“作用”的監獄,提籃橋曾經“迎來”了許多名人“住客”。一生三次入獄的章太炎、《革命軍》作者鄒容、皖東北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江上青、延安時期書記處五大書記之一任弼時、1949年以後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及國防部部長的張愛萍,都曾在這裏有過一段或長或短的經曆,甚至在此結束生命。張愛萍曾在獄中作過一首詩,立志“牢籠砸開鐵鎖鏈,萬槍殺回斬豺狼”。
1903 年7 月15 日,因爲《蘇報》案,章太炎、鄒容二人被判監禁,關押在提籃橋監獄。從1904 年初起,蔡元培就以章太炎、鄒容朋友的身份去提籃橋探監。當時探監制度十分嚴格,公共租界工部局對每個探監人只核發一張探監證。蔡元培平時只能按監獄規定,每月一次,每次一人,這個月看章太炎,下個月看鄒容。1905 年4 月3日,就在保釋出獄前一天,病重的鄒容吐血而死,外界紛紛懷疑其被下毒。這也成了提籃橋監獄的一樁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