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據報道,當地時間4月21日,印尼海軍潛艇“南伽拉”號在巴厘島附近海域訓練時失聯。
此後,印尼政府投入多艘艦船、多架飛機和數百名搜救人員展開搜救。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海軍及海上救援力量也先後投入救援行動。
4月底,我國海軍也派出艦船趕赴相關海域,協助印尼救援“南伽拉”號失事潛艇,並于5月18日完成第一階段勘測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包括成功回收了“南伽拉”號潛艇重達700千克的救生筏。
一艘潛艇失事,爲何需要這麽多國家的海上援潛救生力量援助?爲何對失事潛艇的救援如此之難?本期“熱點追蹤”,請專家從援潛救生裝備發展、使用等角度進行解讀。
援潛救生裝備研發“窘境”——
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援潛救生是指以支援失事潛艇、救助失事潛艇艇員爲主要任務的作戰保障工作,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之一。
自潛艇作爲武器裝備應用100多年來,援潛救生裝備的研發無論多麽有前瞻性,都客觀上處于一種窘境:它始終滯後于潛艇的發展腳步,滯後于對所有潛艇事故進行成功救援的能力需求。因爲,先有目標對象,才能按需保障,這是勤務保障類裝備的發展規律,援潛救生裝備的發展、使用也不例外。
換句話說,援潛救生裝備的發展始終建立在對潛艇技術的研究之上,建立在對失事潛艇進行救援的經驗教訓總結之上。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快。
公開資料顯示,潛艇最早用于作戰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此後100多年間,甚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大規模投入使用時,各國對援潛救生的關注和研究都很少。當時,只有蘇、德兩國海軍在20世紀初建造了潛艇打撈船“火山”號和“公社”號,但其主要功能並不是救援。
潛艇在戰爭中的優異表現爲艇員生命安全爭取到了應有重視。當時,潛艇潛深不大,大多失事潛艇艇員利用呼吸裝置就能從水下逃生。因此,各國海軍紛紛在潛艇上配置單人水下呼吸裝置。
20世紀20年代,美海軍先後發生了2艘潛艇沉沒事故,其中一艘潛艇全員喪生。由此,他們認識到,隨著潛艇下潛深度不斷加大,單人水下呼吸裝置已無法保證艇員在潛艇失事深度安全逃生,必須借助外部力量實施救援。這一年,專用潛艇救援艦ASR級在美國海軍服役,主要通過吊收“麥凱恩潛艇救援艙”實施潛艇救援。
“麥凱恩潛艇救援艙”是一種在潛水鍾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裝置,能夠在水下接出艇員並吊裝出水,避免或減小高水壓對人體的傷害。1939年,美國海軍SS-192潛艇在下潛過程中因發生故障沉底,ASR級潛艇救援艦“鷹”號救出了59名艇員中的33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期間的高強度水下對抗,給潛艇救援裝備發展注入了“催化劑”。特別是核潛艇的出現,使潛艇活動範圍大幅拓展,以潛水鍾爲主的援潛救生裝備已無法滿足在遠洋深海活動的潛艇救援需求。
20世紀60-70年代,美國海軍研制了2艘專用深潛救生艇——“神秘”號和“阿維隆”號,作業深度1000多米,一次可運載24名艇員。不久後,蘇聯/俄羅斯、英國、瑞典分別研制了“貝斯特”號和“普利茲”號、“LR-5”、URF等深潛救生艇。至此,現代化援潛救生裝備體系初步形成。
援潛救生“門檻”較高——
既要裝備好,也需能力強
如今,援潛救生裝備已經形成了以專用潛艇救援艦爲作業平台,以飽和潛水系統、深潛救生艇、無人潛航器爲骨幹的體系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具備完整援潛救生體系的國家不超過8個,多方面的“高門檻”讓許多國家望“潛”興歎。
援潛救生首先需要性能出色的裝備,但研發此類裝備的“門檻”相當高。一是技術門檻高。援潛救生裝備的原理看似簡單,但深海環境複雜,高壓、低可見度和複雜的水文現象等,使得對裝備的設計、材料、工藝等指標要求變得很苛刻。達到這些指標要求,需要有厚實完備的工業體系支撐。例如,水深每增加10米,水壓就將增加一個大氣壓強,在萬米深的水下,水壓相當于在手指甲蓋上放一輛汽車。失事潛艇往往處于極限潛深甚至超過極限潛深的位置,援潛救生裝備必須具備很強的深潛性能才能發揮作用。
二是經濟門檻高。打造一套完整的援潛救生體系價格不菲。新加坡裝備的飽和潛水支持平台,有效作業深度300米,造價近2億美元。印度海軍于2019年從英國引進的深潛救援艇,單價約1.3億美元。一艘能夠搭載各類援潛救生裝備的綜合潛艇救援艦至少也需要數億美元。這些僅是采購費用,如果算上平時訓練演習、維護保養等,對于軍費有限的國家而言,的確是一筆不小開支。顯然,爲維持一支體系完備的援潛救生力量投入大筆費用,對那些海軍裝備潛艇數量不多、活動範圍比較有限的國家來說,既無必要也不劃算。
除了裝備性能好的要求外,完成援潛救生任務還需要進行足夠的援潛救生訓練。擁有援潛救生裝備不等于擁有援潛救生能力,這中間隔著高強度的訓練與能力積累。以救生艙同失事潛艇的水下對接爲例,有專家指出,在300米深的水下實施誤差不超過50毫米的精密對接,和在太空實施航天器艙室對接一樣難。
援潛救生裝備出動耗時較多——
既要走流程,也需趕路程
國際上一般認爲,潛艇救援的“黃金窗口期”爲48小時。有專家對以往潛艇救援案例進行過統計,超過48小時,救援成功率將明顯下降。另一些研究結果表明,援潛救生過程必須在事故發生後96小時內進行,72小時內救援效果最佳。由此可以看出,時間是援潛救生的關鍵。
援潛救生工作呈現給外界的只是幾套水下作業裝備。因此,這項工作的實施常被認爲“只要把設備送往事發地就行”。事實上,援潛救生裝備的出動沒有想象中那麽快。因爲,它們的出動既要走流程,也需趕路程。
潛艇的最大優勢是隱蔽性,這也是潛艇救援的難點。一般而言,出海執行任務的潛艇會定期與基地取得聯系、報告情況。如果在兩次報告之間遇險,並且情況緊急無法及時求救,搜救工作的及時性將大幅降低。美國海軍援潛救生手冊規定,在宣布與潛艇失去聯系後20小時才能確認潛艇失事,搜救工作方能啓動。而且援潛救生系統響應、搜尋定位失事潛艇、應對較差海況等,這些也需要時間。
援潛救生裝備平時一般停放在基地,接到潛艇求救的報警後才會做出動准備,爾後經由運輸工具送至潛艇救援艦,再開赴失事海域實施救援。需要強調的是,援潛救生不是出動一兩套裝備,而是在啓動一個集機動運輸、導航定位于一體的保障體系。
以美國海軍援潛救生保障體系爲例,一套“潛艇深潛救援與加壓系統”包括評估/水下作業系統、水面減壓系統、加壓救援模塊系統、任務保障裝備4個子系統,總重量近200噸。從近幾年演習情況看,裝卸這套系統,陸運約耗時4小時,空運約爲8小時,還要移至臨時母船,這需要足夠數量的大型運輸機支持。理論上,美國海軍首次深潛救生的時限是48小時,前提是他們已經得知潛艇失事的准確位置,實際上往往並非天遂人願。
1979年,英美兩國海軍在一次援潛救生的實兵演練中,美軍將援潛救生裝備從本土的聖叠戈洛馬角潛艇基地空運至距離“失事”潛艇最近的蘇格蘭克萊德潛艇基地,爾後裝至充當救援母艇的英軍“反擊”號彈道導彈核潛艇上,由後者航行至事故海域實施救援,整個流程嚴絲合縫,至艇員全部救出,耗費了41小時。
“共享”援潛救生裝備有難度——
實現統一行動不容易
鑒于潛艇救援有很強的時效性,各國海軍逐漸意識到,“共享”援潛救生裝備是實施快速救援的有效途徑。當前,多國海軍聯合演習時大多會設置水下救援科目演練。
但是,“共享”援潛救生裝備意味著“共享”部分潛艇設計指標。如此,才能實現救援接口的標准化、通用化。從技術角度看,這種做法有百利而無一害。可是,潛艇是一國海軍最機密的裝備,許多國家在這方面都存在是否會泄密的顧慮。俄羅斯在與北約簽訂《俄羅斯聯邦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關于失事潛艇艇員救援的框架文件》之前,後者就曾要求前者提供部分核潛艇特別是彈道導彈核潛艇的設計指標,雙方因爲這一問題僵持了許久。
此外,各個國家對援潛救生裝備救援能力的定位也各不相同。有的國家爲節省開支,在新型潛艇救援船建造中大量采用民用技術。如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建造的潛艇救援船就是如此。但有些國家認爲,援潛救生不能僅限于平時,還應適應戰時高烈度對抗環境,以便在戰時保住救援打撈上來的潛艇秘密。這些也使得潛艇救援裝備的救援能力差別較大,爲各國實現統一行動增加了難度。
當然,盡管援潛救生難,援潛救生裝備也存在客觀上的滯後性,但畢竟各國海軍的援潛救生裝備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這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這無疑使潛艇出巡更加安全。
與此同時,提高艇員自救能力現在也是援潛救生裝備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目前,美俄海軍均在論證由潛艇攜帶的集體逃生裝備。美國海軍計劃在下一代核潛艇上搭載漂浮逃生艙,一次能搭載20至25人。潛艇遇險時,艇員可集中到艙內,與母艇分離後上浮至水面。
目前曝光的兩種方案,一是設計成單獨小艇置于潛艇內,二是設計成潛射導彈形狀置于發射筒內。無論是哪種方案,都會擠占潛艇本就寶貴的空間。因此,美國海軍內部對采用哪種方案爭議頗大。
由此也可以看出,成功援潛救生確實不易。
供圖:陽 明
圖①:新加坡“快速救援”號潛艇支援艦;圖②:馬來西亞“美加巴迪”號潛艇救援船;圖③:澳大利亞“大洋盾牌”號離岸支援船。資料圖片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