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王德華
據美國環球電視台CNBC于19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周四在新加坡出席亞洲安全峰會期間會見了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這次一個半小時的會談,旨在改善最近貿易和外交上的敵對關系。
文章稱,在兩國解決經濟和政治分歧之前,兩國的軍事關系可能仍將薄弱。
譯文如下:
專家預測,在兩國在棘手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上取得進展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軍事關系可能仍將陷入僵局。
美國二號人物本月早些時候尖銳批評北京之後,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周四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峰會間隙,會見了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
雙方沒有宣布新的協議,但中國媒體報道稱,雙方同意在一個半小時的討論中加深信任。據美聯社報道,馬蒂斯和魏還討論了魏則西訪問華盛頓的邀請。
然而,目前還不清楚談判是否能有效改善軍事聯系。隨著經濟戰蔓延到美國的其他方面,這些影響了中美關系。
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亞太安全問題高級研究員亞曆山大•尼爾(Alexander Neill)表示:“在美中兩國繼續軍事對話之前,實質性問題需要得到解決。”“傳統上,軍事關系落後于其他兩方面的關系,所以我認爲,在貿易戰爭和其他經濟問題解決前,不可能取得任何進展。”
在持續的經濟摩擦擔憂中,這兩個超級大國已經縮減了幾次高級別安全行動。
馬蒂斯顯然對中國在有爭議的南海的軍事集結感到不滿,他在5月份取消邀請中國軍方參加多國海軍演習。今年9月,一名中國海軍高級指揮官取消了訪問美國的計劃。在香港,美國海軍艦艇被拒絕進行港口訪問。同月,在白宮批准制裁一家中國軍事機構及其負責人後,北京方面也推遲了聯合談判。
軍事對話有助于改善雙邊關系“一點點”,但“由于力量的基本平衡,雙方都不可能立即做出重大決定” ,喬治敦大學外交學院亞洲研究主任格林說。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U.S.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前亞洲事務高級主管格林(Green)說,盡管防務是雙邊關系中更穩定、更可預測的部分之一,但“這種下降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
在這種僵局中,中國政府可能會加強對美國在南海的所謂“航行自由巡邏”的回應。
10月1日,美國太平洋艦隊(U.S. Pacific Fleet)宣布,一艘中國軍艦幾乎撞上了在有爭議的南沙群島附近的一艘美國驅逐艦。北京對美國海軍在該地區的巡邏提出異議,聲稱美國的存在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然而,航行行動被認爲對華盛頓的印-太平洋戰略至關重要。
根據格林的說法,美國和中國船只之間的風險更大,尤其是在北京在南海的軍事資産接近作戰能力的情況下。
值得慶幸的是,技術能力的差異可能會阻止全面沖突的發生。
格林說:“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己計算,中國落後美國15年,所以這不是一個中國有信心通過直接軍事對抗得到它想要的東西的窗口。”
台灣問題上的外交政策壓力也給兩國軍事關系帶來了壓力。世界最大經濟體一直在討好台北,推動軍售,此舉加劇了北京方面的憤怒。
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副教授潘成新表示,雙方似乎都決心在南海和台灣等敏感問題上捍衛各自的“核心國家利益”。他認爲,然而,他們各自的利益似乎不相容,這對雙邊關系來說不是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