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家中去世,享年102歲。
他的成長遊走于東西方文化之間,並在長達7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爲世界帶來了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肯尼迪圖書館等各種精彩絕倫的藝術品。
正由于他始終堅持自我,最終超越了時代、超越了經典,向我們展現了作爲“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的智慧與風度。
海外求學路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廣州,祖籍蘇州,其祖上是吳中的名門望族。
貝氏家族人才輩出,清朝中期的貝慕庭爲吳中巨富,顔料大王貝潤生是貝聿銘的叔祖,其祖父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父親貝祖诒則是國民政府的中央銀行總裁。
前排左一爲孩提時代的貝聿銘
1920年,貝聿銘的父親到上海工作。直到1927年,10歲的貝聿銘隨家人遷往上海,就讀于上海青年會中學 (現在的上海市普光中學);高中就讀于上海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
當時的上海是遠東第一大都市,在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他都能看見正在建設中的上海國際飯店平地起高樓。
不知不覺,他被這座擁有24層樓高和200多個房間的“遠東第一樓”迷住了。
“特別是他的高度,我被它深深給吸引了。”貝聿銘甚至開始自己研究這座樓的設計。
圖中最高建築爲上海國際飯店(20世50年代)
由于出身名門望族,他此後的人生似乎注定“被安排”——貝聿銘高中畢業後,父親希望他赴英國攻讀經濟學。
但當時的貝聿銘很有個性,偏偏對經濟學不感興趣,喜歡建築設計。
據說,他之所以喜歡上建築設計,要去美國,還因爲當時看了一部名爲《College Humor》的電影。
這部影片由派拉蒙影業于1933年上映,內容主要描述的是美國大學校園生活的故事。
特意去IMDB找到了關于這部電影,其中有一位網友留言提到:
“影片中的橄榄球比賽場景似乎是在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校園裏迪克體育場拍攝的,後來體育場被拆除,僅存場地曾多次被改造,用作建築辦公室。該建築將于2009年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停車場。”
不過這個信息並沒有得到有效證實。但熒幕裏有關美國大學的校園建築與風情,點燃了貝聿銘內心的渴望。
1935年,18歲的貝聿銘登上郵輪赴美,選擇就讀于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
少年貝聿銘
然而,過于傳統保守的賓大建築系讓貝聿銘頗爲失望,僅僅兩周之後,自己申請轉到麻省理工學院,改學建築工程。
想想那個年代,堅持自我是多麽的困難的一件事。而貝聿銘爲自己的堅持,贏得了“最重要的兩天”。
轉到MIT後,恰逢勒·柯布西耶在學校作演講,後來被貝聿銘稱之爲“我建築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天”。因爲他貫徹一生的現代主義的風格,受其影響很大。
勒·柯布西耶(1887~1965),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被稱爲“現代建築的旗手”。代表作:朗香教堂、薩伏伊別墅、馬賽公寓。
1940年,貝聿銘順利從MIT畢業,隨後又進入哈佛大學追隨格羅皮烏斯學習,攻讀哈佛研究生設計學院碩士學位。
在哈佛大學,貝聿銘結識了兩位良師益友。一位是導師格羅皮烏斯,他將建築與相關學科融合的包豪斯教育理念,以及注重合理性的觀念深深影響了貝聿銘。
瓦爾特·格羅皮烏斯(1883~1969),德裔美國建築師,現代主義建築學派的倡導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學校的創辦人。
另一位則是馬塞爾·布勞耶,他對光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就使貝聿銘認識到了光在建築中的重要性。
馬塞爾·布勞耶(1902~1981)國際式建築最有影響的建築師之一。代表作:紐約薩拉·勞倫斯學院劇場、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廈。
1946年,到了要提交畢業作品的時候,貝聿銘的一幅“上海藝術博物館”的設計圖,被格羅皮烏斯贊爲“我見過的最精致的學生作品。”
“上海藝術博物館”設計圖
他那時的心中想必早已暗下決心,有朝一日,圖紙上的作品一定會變成現實。
走出象牙塔
1948年,31歲的貝聿銘走出安靜的大學校園,從學術界投身到喧囂無比的商業界。
貝聿銘與齊肯多夫
剛開始,貝聿銘與紐約地産大亨威廉·齊肯多夫一起工作。在這一時期,他完成了許多設計項目,但在建築品質上一般,很難稱得上出彩。比如一些公司辦公樓、廣場購物中心等。
如果這樣下去,貝聿銘很可能淪爲一位平庸的建築師,這讓他對未來産生擔憂,並有了新的思考。
1960年,貝聿銘選擇離開齊肯多夫的公司,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I.M.Pei&Associates)。
隨後,約翰·肯尼迪圖書館的設計讓他名聲大震。
這座建造了15年之久,最終于1979年落成的圖書館,以設計新穎、技術高超,引起美國建築界的轟動,被盛贊爲“美國建築史上最偉大傑作之一”。
貝聿銘也因此獲得美國建築學院金質獎章。
說到當初爲何從衆多著名設計師中被選中,除了那份改了又改,卓越品質的的設計圖之外,還有一個小插曲:
1964年,爲紀念前一年遇刺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肯尼迪家族決定在波士頓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築物約翰·肯尼迪圖書館。而當時貝聿銘剛自立門戶不久,與他競爭的設計師大有人在。
如此好的展示機會,誰都不願錯過。于是,他們各自在辦公室內開啓了“瘋狂996”模式,拼全力拿出最完美的設計方案。
當肯尼迪的遺孀傑奎林來到貝聿銘的辦公室拜訪時,她看到精心打理的花草綠植,穿著筆挺西服、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貝聿銘,完全不同于在其它設計師那裏看到的盛氣淩人、不修邊幅,一片狼藉的辦公室景象。頓時,她對貝聿銘留下了深刻印象。
肯尼迪的遺孀傑奎林與貝聿銘出席發布會
可想而知,當年的貝聿銘,一位來自東方的異邦人,要在美國這個現代建築名家叢林中獲得立足之地,不僅僅需要技高一籌,交際手腕、個人氣質與細致耐心等優秀品質也爲他搭建起成功的橋梁。
貝聿銘自己曾說過:“在這裏,我比其他設計師會更加耐心,因爲我是華人。業主不喜歡我的設計,我不會在意,我會換個日子再來。”
1960~1980年的這20年,貝聿銘的職業生涯並非一帆風順,聚光燈背後,還有許多對他的質疑與謾罵。
例如1973年,由他設計的波士頓漢考克大廈,由于立面玻璃脫落,一度讓他的事務所陷入困境。
他的清白直到7年後才得以洗清:門窗公司承認是由于玻璃質量問題導致脫落,與大廈設計無關。
不過,最具名氣且背負罵名最甚的,當屬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1981年,盧浮宮因爲老化陳舊,必須重新進行翻修。但那時的貝聿銘已64歲,蜚聲全球。
當法國文化部長找到他希望他能參與競標,貝聿銘不卑不亢地對他說:“要麽給我做,要麽我放棄,年齡大了,不想競爭。”
最後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拍板,不進行競標,指名讓貝聿銘重塑這顆法蘭西之心。
時任法國總統的密特朗到現場視察,中間戴著橙色帽子者爲貝聿銘
法國人對于由華人主持修建盧浮宮接受無能,法國文化部長嘲笑他玻璃金字塔型入口的設計圖是“一顆寒碜的鑽石”。1988年,他的玻璃金字塔落成,他用三角形、光線、玻璃,完成了一次人類曆史上的傑作,他也因此被授予法國最高榮譽獎章。
法國人改口稱贊:“這個金字塔是盧浮宮裏,飛來的一顆巨大寶石”。他卻保持一貫的低姿態說:“我和我的建築都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
如今,玻璃金字塔早已成爲盧浮宮標志性建築,每天迎來世界各地的遊客。這便是貝聿銘面對質疑,堅持自我的最好證明。
1983年,貝聿銘獲得了普利茲克獎。他以一位美國華人的身份,在紛紛擾擾的爭議和歧視中,迎來了這尊代表世界建築設計最高成就的獎杯。
還有——
1981年獲得法國建築學金獎
1988年獲得裏根總統國家藝術勳章
1989年獲得日本帝賞獎
1994年獲得中國建築學會傑出成就金獎
……
中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盧森堡、卡塔爾,他的建築作品遍布了全球,收獲了無數榮譽。
晚年的貝老將更多精力投入中國這塊令他朝思暮想的土地,他也渴望著將年輕時的設想付諸實踐。
那幅被珍藏起來的畢業作品“上海藝術博物館”,終于有機會在故鄉蘇州的土地上,實現中式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技藝的結合。
他將博物館稱爲自己的小女兒,家有小女初長成,養在深閨心惬喜,走在自己博物館裏,他神采奕奕。
開館儀式上,他激動又自豪:“我73年前離開中國,但根在中國、在蘇州。這個博物館新館,就是我對家鄉的一點小小貢獻,有生之年還能有機會,爲故鄉留下一個紀念,我倍感感恩榮幸。”
蘇州博物館傾注了貝聿銘對故土的全部情感
雖然年少時離開了中國,但他在《築夢天下》說:
“對我來說,中國印記從未完全消失。現在我在美國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不是很怪嗎?我給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內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在他身上,並存著中西兩個世界,西方思維的塑造背後,是傳統東方的文人氣質:那些傳統大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古典園林中人與自然的共存,留下了他骨子裏的東方氣韻。終其一生,他是一個中國貴族,這種貴族性,是精神世界的圓融,是東方式的境界和平衡。
中國駐美大使館、香港中銀大廈、香山飯店均出自他手;2008年汶川地震後,他還自發設計了汶川地震玻璃紀念碑。
貝聿銘一生留下70余件作品,雖然大多數是公共、文教建築,但仔細關聯之下,不難發現也有不少的作品與政治、權力與金錢産生諸多糾葛。
作爲一個堅持自我的設計大師,他又絕非是清高、桀骜不屈的一類,而更像一位優雅的擺渡者,總能以獨到的眼光與智慧,以絕妙的作品,讓所有人心悅誠服。
他的名言: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設計越簡單,往往越有力量。
我和我的建築都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
最美的建築,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
我相信建築是一種務實的藝術。要成爲藝術,它必須先有存在的必要。
建築設計師必須有自己的風格和主見,隨波逐流就肯定被曆史淹沒了!
旁人接受不接受對我並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接受不接受這個比較重要一點。
要是使一種東西持續的散發光彩,就必須汲取到它的精髓,否則就只是一種潮流稍縱即逝。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也總想造出新鮮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建築。但後來我的想法變了。我想讓現代建築把一個地方,與它的曆史、自然連接起來。現代建築應該推動進化,而不是革命。
對我而言,建築就是建築。沒有什麽現代建築 、後現代建築、解構主義……我不相信這些,它們如過眼雲煙,而真正留存下來的那一個還是建築本身——各個時代的建築。
……
他的作品:
建築就像凝固的詩與畫。貝老走了,但他留下的“詩情畫意”成爲了永恒,值得我們細細回味。
內地
香山飯店
位置:北京市海澱區香山公園內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
位置:北京市西城區複興門內大街
蘇州博物館新館
位置: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
港澳台
台灣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位置:台灣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
香港中銀大廈
位置:香港中西區中環花園道
澳門科學館
位置:澳門孫逸仙大馬路
國外(部分)
埃弗森藝術館
位置:美國紐約州雪城
克萊奧羅傑斯紀念圖書館
位置:美國印第安那州哥倫布
康奈爾大學約翰遜藝術館
位置:美國紐約州伊薩卡
漢考克大廈
位置:美國波士頓
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
位置:美國華盛頓
賈維茨會展中心
位置:美國紐約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位置: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
中國駐美大使館
位置:美國華盛頓特區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位置:法國巴黎塞納河右岸
德國曆史博物館新翼
位置:德國柏林
新加坡OCBC Centre
位置:新加坡珠烈街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位置:卡塔爾多哈
日本美秀博物館
位置:日本滋賀縣甲賀市
寫在文末
人生寥寥數載,都是向死而生。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方能不朽。如果說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曾帶給我的是震撼和感動,那晚年之作蘇州博物館更像是貝老看遍世間繁華之後的回歸本真。所以能夠回首過往時只說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