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峽之聲
2016年,蔡英文開出“選舉支票”,稱“10年內台灣不漲電價”,6年後,此項承諾正式宣告破産。雖然大致而言,民生用電仍持續“凍漲”,但企業用電大戶電價上調最高15%,平均漲幅8.4%,仍會間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油價,則也“應聲大漲”,台灣終于進入“油電雙漲”的時代,而除此之外,民衆還要應付可怕的通脹壓力。
比起歐美通脹的嚴峻程度,從數據上看,台灣通脹並不算嚴重,連續3個月升破3%,與歐美動辄7%-10%相形,乍看“小巫見大巫”。不過,數據是冷的,民衆的體感溫度才是真實的,台灣消費者正感受到恐與美國不相上下的“通脹痛”。
爲什麽呢?
簡單說,消費者的體感痛苦,來自于通脹漲幅與薪資漲幅的落差。如果物價漲5%,薪資不漲,那體感痛苦就是5%。如果物價漲10%,薪資漲5%,體感痛苦也是5%。
再者,因所得落差,消費力也決定了通脹體感,如美國中産階級買一台iPhone,與台灣中産買一台同款iPhone的感覺是不同的,所以對漲價的敏感度也不同。
三者,通脹率也要細看,不同經濟體對不同類別的通脹有不一樣的感受。從整體數據來看,亞洲比歐美通脹率低,但許多亞洲經濟體對“食物通脹率”較爲敏感。
亞洲各經濟體,食物類占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比重較歐美爲高,看排名,印度是食物類占CPI最高的經濟體(45.9%),台灣地區排名倒數第四,占24.8%,只比新加坡、大陸、韓國高而已。然而,台灣這一年來的食物通脹率(7.4%)卻高居排名第二,大陸僅2.3%。
換言之,台灣對通脹的不適感,遠比大陸高。這是在總體通脹率中看不太出來的關鍵。
簡而言之,對比兩岸,台灣民衆對通脹的痛感主要來自于生活消費品,其中對食物價格敏感度比大陸高,漲價幅度又比大陸更高,因此感受當然就比大陸要深刻。
那麽,直接沖擊生活消費品價格的,就是糧食,以及深度影響糧食價格的油價與電價了。
通脹痛感的直接來源
台灣糧食7成仰賴進口,飼料95%仰賴進口,因此食物價格受到國際環境影響極深,也等同于所有影響國際糧食價格的因素,都會讓台灣“受傷”。這叫做“輸入性通脹”。
俄烏沖突所影響的是小麥與飼料的全球供給緊縮,蛋類(漲27.98%)、肉類(漲7.88%)價格應聲而漲,小麥則波及所有面食類食品,如面條、面包、面皮加工品、啤酒、調味料等重要民生物資;蔬菜類則由于氣候因素導致價格上漲22.12%。
另外,台灣玉米來源是巴西(六成)與美國(四成),這兩個國家的通脹率都相當高,因此帶動玉米價格飙升,打擊台灣的農畜産業。
舉個具體的例子:民衆現在發現,低價的白吐司現在買不太到了,因爲物價上揚,消費者爲了省錢,白吐司銷量會變多;但另一方面,小麥與雞蛋價格漲了,業者會轉而生産價格較高的吐司類別以維持利潤,而不是增加白吐司産量。這種自然衍生的供需調整,就會使白吐司“供不應求”。
整體而言,外出就餐費用上漲5.8%,主要沖擊的是平價小吃店,價揚量縮,而且一漲就不會再調降,促使消費者縮食,或幹脆停止外出就餐。對于中高價位的餐廳而言,雖利潤較高,抗漲力較佳,但壓力也非常沉重。
這便是爲什麽,調漲電價方案排除了這些內需消費的店家,因爲它們抗漲力非常低;食材漲,菜色就漲,來客變少,店租卻不會降。
“被漲電價”的企業,必然轉嫁成本到消費者
物價上漲,民衆最怕的就是油電價也上漲,因應物價還能改變采購決策,但油電沒得選,可說避無可避,省無可省。
不過,爲選舉而持續“凍漲”民生用電,除了降低選民的直接反彈外,並不能保證通脹得以抑制,因爲這波電價上漲主要集中在用電大戶身上,且力度不算小,因此內需用電大戶必然要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例如鋼鐵業、機械業。
至于專注于出口的企業用電大戶,有許多是毛利偏低的電子業,短期間對台灣影響不深,但長期影響就是幹脆向外遷廠。
換言之,漲電價必然會加劇通脹,因此台灣當局通常不會考慮此途——尤其是選前——現在是萬不得已才漲,而調漲幅度形同“一次將油門催到底”,可見國際通脹形勢的嚴峻程度。
不過,台電賠本的原因可不能全部推到國際形勢,大舉建設天然氣接收站,廢除電價最便宜、最潔淨的核電,以致企業必須負擔沉重的減碳成本,都是讓情勢惡化的結構性問題。這就是爲什麽,企業用電大戶喊痛之余,再一次呼籲核電的重要性。
因此可說,台灣漲電價,原因雖複雜,但“非核家園”政策要負很大責任,因爲這個政策讓台灣抵抗國際價格壓力的能力變得很薄弱。德國也是一個血淋淋的負面案例。
油價,則是另一個通脹故事。
運輸業與通脹
現在台灣的油價,95無鉛汽油一公升要31.5元新台幣,雖然還沒破曆史高價,但也已落入曆史價格裏的高價區,人人都對此有感。
目前油價高漲的根源,來自于西方對最大石油出口國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其余産油國不願貿然增産,也是理所當然,因爲這是牟利的曆史機遇。而一心想借此“打瘸俄羅斯”的美國,自然是禍首中的禍首。可笑的是,遭高油價反噬的主要受害者,也正是西方,台灣則只是受到連帶損害。
高油價影響層面極廣,其中,運輸成本的上升會直接帶動物價推升,這是保證惡性通脹難以抑制的關鍵因素。
此外,台灣能源極度仰賴進口,石油、天然氣運輸成本一走揚,台電的利潤就會遭到侵蝕,這也是不得不調漲電價的因素之一。
在運輸的部分,油價上漲影響的主要是貨運業,而這次調漲電價受到重創的則是耗電高的大衆運輸業,如台鐵、高鐵與捷運。如果這些大衆運輸業經營本來就捉襟見肘,那麽調整票價就是唯一選項,如捷運。
台北捷運算是全台捷運裏最多人流的運輸網了,但通常只能損益兩平,談不上賺錢。雖台電都有給予捷運95折的電價,但這次一調整就是15%,北捷當然會喊痛。而若調整票價,那就是消費者買單,若以市府稅收補貼,就是全體市民買單。
以實例來總結運輸業的通脹:民衆爲了買便宜的雞蛋,居家附近的大賣場可找不到,得開車/騎車/搭車去遠一點的傳統市場找蛋,然而,高油價吃掉了雞蛋價差;民衆爲了省錢想囤點白吐司,往往得開車/騎車/搭車到好幾個面包店才找得到,甚至有白跑的風險,只好買高價的面包。
荷包裏的錢,就是這麽被通脹吃掉的。
通脹帶來的全年經濟下行
台灣經濟仰賴出口,除了大陸以外,主要獲利來源是美歐市場的消費性需求,因此,西方的高通脹(供不應求)雖看似對供給面有利,但物價居高不下會導致消費緊縮,致使台灣的經濟基本面在下半年不被看好。
消費緊縮之外,美歐央行大舉以升息應對通脹,又會抑制經濟成長,使得企業産能緊縮,讓台灣的各種零組件——也稱爲“中間財”——出口受到壓抑。白話說,就是生産地的零組件需求降低了,因此影響台灣出口。
台灣在通脹壓力下,升息腳步卻見遲緩,就是怕影響經濟成長,不想給予出口商雙重壓力,也對內需産業發展形成抑制作用。
這樣的思維,保證的是台幣的持續貶值,因爲金融市場的外資會往美國回流,減弱台幣需求。台幣貶值有利于出口商,不利于進口商,所以進口商品價格會翻揚,以上所談的糧食大宗商品如小麥、飼料的進口就會持續漲價,並最終由消費者買單。
大陸讀者讀到這裏,就應能體會糧食自給自足爲何那麽重要了,一切都牽一發動全身。
這麽看就知道,無論外銷或內需,台灣下半年都會受到通脹的嚴峻沖擊,因此“主計處”下調了經濟成長率,由4.42%降到3.91%,而外界還認爲此預估過于樂觀。
看似依舊暢旺的半導體業,其實需求減弱、供過于求的警訊已經持續兩個月,美歐市場因通脹而帶來的消費緊縮,會減低筆電、手機與腳踏車這些台灣出口要項的需求。現在加上調漲電價,這些毛利空間有限的大出口商別無選擇,只能減産以對,因爲一方面需求變少了,另一方面可以減少用電支出。
出口商減産,台灣爲顧經濟而緩升息的政策就會被削弱,通脹則不會消退,因此現在財經界都在擔憂,今年不好是注定的,怕的是“明年也不好”。
結語
蔡英文開出“10年不漲電價”支票的時候,全球經濟還行,沒有疫情沖擊,沒有俄烏沖突,甚至連中美關系都還很平穩,而她承接的是馬英九累積8年的電力紅利,因此自以爲還養得起“非核家園”。
現在外在環境遭到接連的沖擊,這種一廂情願又脆弱的承諾終于破産,在通脹狂潮下顯得輕浮幼稚。
然而,報應總是落在人民頭上。 (文/雁默 來源/海峽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