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鵑
2月6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單板滑雪項目男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在張家口雲頂滑雪公園舉行。圖爲運動員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開幕式上以“不點火”代替“點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首鋼工業遺産化身“雪飛天”,3大賽區26座場館實現100%綠色供電,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成爲全球首座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的大道速滑館……在報道北京2022年冬奧會時,“綠色”成爲媒體使用最多的關鍵詞之一。
北京冬奧會,綠水青山的時代宣示。從賽場外的藍天白雲、潔白冰雪到賽場內的資源節約、低碳環保,從場館建設到賽後利用,北京冬奧會生動诠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世界看到中國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近距離觸摸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綠色辦奧向世界提供“中國方案”
籌辦北京冬奧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色,“要堅持綠色辦奧,提升全社會環保意識,加強環境治理和汙染防控,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籌辦工作始終。”
綠色,是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辦奧理念之一。作爲我國“十四五”初期舉辦的重大標志性活動,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始終落實生態保護優先原則,提交了一份綠色低碳的中國答卷。
北京冬奧會期間,站在首鋼滑雪大跳台上,西山山脈清晰可見;美國跳台滑雪運動員安娜·霍夫曼曬出“雪如意”與萬裏長城交相輝映的美景,在海外社交平台迅速走紅……天藍水清生態美的城市新面貌,鋪就冬奧會亮麗底色,給國際社會留下深刻印象。路透社報道稱,中國正利用冬奧會推動改善環境,並爲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綠色辦奧,就要堅持生態優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爲冬奧會打下美麗中國底色。在這種理念的引領下,北京、張家口乃至全國都在打一場“藍天保衛戰”。自2013年以來,冬奧會賽區及周邊區域加快推進産業、能源、運輸結構調整,全面治理大氣汙染。北京2021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爲33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增加到288天,占全年的78.9%。聯合國環境署高度評價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成效,認爲創造了特大城市大氣汙染治理的北京奇迹,爲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
“要突出綠色辦奧理念,把發展體育事業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讓體育設施同自然景觀和諧相融,確保人們既能盡享冰雪運動的無窮魅力,又能盡覽大自然的生態之美。”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雪遊龍”完美融入小海陀山的崇山峻嶺,“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低碳場館、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辦公,北京冬奧會的綠色低碳實踐,已經成爲美麗中國的實踐典範,留下了豐富、寶貴的可持續性奧運遺産。
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給予高度評價:“北京冬奧會正在兌現碳中和辦賽承諾。”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文,專題介紹了北京冬奧會是如何實現碳中和的,並稱贊了北京爲大幅減少碳排放所做的努力。
綠色可持續,不僅是奧林匹克運動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奧委會希望通過奧運會這個平台向國際社會發出的號召。五棵松體育中心可在6小時內完成冰場和籃球場之間的轉換;“水冰轉換”過後,國家遊泳中心由“水立方”變身“冰立方”;北京冬奧村賽後轉型爲人才公寓……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北京冬奧組委采取了多項舉措,降低碳排放、保護環境,兌現了北京冬奧會爲中國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的承諾。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本屆冬奧會主打“綠色辦奧”。綠色、低碳、可持續,中國言信行果、一以貫之,向世界展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方案”,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世界看到中國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
北京冬奧會綠色答卷的背後,是中國這個最大發展中國家邁上綠色發展之路的堅定步伐,是中國人民用實際行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懈努力。
通過北京冬奧會這扇窗戶,世界看到了中國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英國廣播公司(BBC)評論,“中國正在以比任何其他國家更快的速度變得更加綠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五年規劃,制定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全面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出台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等法律,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推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的短板正在補上,阻礙綠色發展的體制和制度堅冰正在消融,繪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事關中國未來發展的重大變革。法國《快報》周刊網站認爲,中國宣布“雙碳”目標以及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無可爭議地走在了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前列。
“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以“雙碳”爲抓手,開始了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變革。積極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啓動上線交易;各地把綠色低碳、數字化轉型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詞;廣大民衆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華夏大地奏響綠色發展的時代樂章。
面對全球性危機,中國胸懷天下,成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支持者、積極實踐者、重要引領者。從推動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到全面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從大力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到深度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中國一直爲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砥砺前行。
中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和建設生態文明的成果,給其他國家推動綠色發展提供了有益啓示。日本《日經亞洲評論》刊文稱,近年來,中國接連宣布的各項舉措,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雄心和決心,極大提振了全球氣候治理的信心。
昭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曆史會镌刻下這一筆,世界將對中國道路有全新的認識。”2022年1月4日,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一個月時,習近平總書記專題調研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
當全世界運動健兒和友好人士相聚北京,當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況傳遍全球,北京冬奧會不僅讓世界看到陽光、富強、開放的中國,更展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幾個地球也不夠中國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資源,去汙染環境,難以爲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當雲南大象北上南歸成爲全世界津津樂道的“遠方”故事,當奔騰不息的長江黃河奏響新的生態樂章,當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將以全球最短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跨越……中國式現代化“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勇毅笃定,既爲華夏兒女擘畫了美麗中國的藍圖,也樹立起人類現代化新的文明標杆。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精彩紛呈的冬奧時間進入尾聲,但綠色低碳理念將在神州大地一直延續、引領發展。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國人民正以久久爲功的精神持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一定能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也必將以一起向未來的中國擔當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表明,西方現代化道路並非人類通向現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爲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