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中國自行研制生産的殲20戰鬥機首次試飛成功,這一劃時代的國防科技成果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士氣。從殲20初出茅廬的驚鴻一瞥到縱橫海疆的逐鹿爭雄,殲20飛機的每一次精彩亮相都舉世矚目,殲20的每一次霸氣出征都威名四方。應該說整個殲20戰鬥機研制工程已經成爲中國作爲一個軍事強國的重要標志,是中國強國地位的一張名片。
從宏觀效力上來講,殲20戰鬥機的出現徹底改寫了這樣一個局面,那就是亞洲在高端航空器領域長期以來毫無建樹的曆史格局。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例如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等傳統東亞國家在經濟上高速發展,科技上也突飛猛進。
然而,一旦涉及到現代工業技術的高端産業——航空工程領域,亞洲國家就完全黯淡無光,成爲毫不起眼的配角,更不要說標志著現代航空工業集大成者的第五代戰鬥機了。在這一領域,傳統航空強國研制一個五代機項目都已經跌宕起伏,費盡全力,更不要說基礎技術薄弱的航空小國、弱國。
把時間撥回到去年9月珠海航展,央視美女主持人莊曉瑩在萬衆矚目下,揭開了新批次殲20戰鬥機模型的神秘面紗,看似小小的一步實際上卻是殲20戰鬥機發展曆程上一個關鍵性裏程碑的成就。莊曉瑩爲軍迷們沉浸式開箱的殲20飛機模型,實際上是裝備了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渦扇10C發動機的最新批次型號,代表了殲20飛機“從頭到腳”的全國産化。
國産化曾經是多少對航空産業具有強烈抱負的國家的終極夢想,但是能夠在完全獨立自主的條件下實現五代機從預先研究到設計定型,再到裝備部隊談何容易?印度人試過了,日本人試過了,韓國人試過了,瑞典人試過了。。。現在都明白一個道理,五代機不是什麽國家都能造的。
但中國航空人用了整整35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次“完美逆襲”,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航空工業就以美軍的F22爲對抗目標,對隱身戰鬥機研制進行了系統性的技術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整個90年代至2005年期間,中國多個飛機研究所和相關配套單位近萬名技術人員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技術攻關。
從微觀上來說,殲20戰鬥機完成了中國航空工業一次天翻地覆的“大革新”。從“背景機”到“93機、新93機”等等一系列專項背景技術研究,再到關鍵氣動布局、整體隱身設計、先進綜合航電、超視距空戰理論和先進大推力小涵道比發動機等等一系列技術攻堅戰,中國一方面要研制殲10這樣的四代機,另一方面還在緊密跟蹤美國五代機的研制進度。
2001年至2008年,多個航空設計研究單位在預研、論證以及一輪又一輪預研氣動方案的叠代過程中,我國航空工業相關部門一步一個腳印,克服千難萬險,發揮創造精神完成核心技術攻關,先後完成兩大五代機總體方案並確定設計凍結。還在方案競標之前,就提出進行了工藝制造技術攻關項目、完成相關作戰功能樣段、試制零組件的設計與制造。
這一預先研究攻關時期,我國航空工業單位還完成五代機1:1全尺寸展示樣機制造的,同時這段時間還先後完成了全數字化工程協同平台、三維仿真設計裝配、內埋式主武器彈艙和格鬥彈側彈艙等等一系列前瞻性探索,爲此後的方案競標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從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殲20飛機不是突然出現的“石猴”,而是經過經過千錘百煉的“匠心之作”。從背景型號到718工程,從718驗證機再到今天的殲20戰鬥機,整整走過了30多個春秋。
伴隨著殲20戰鬥機項目,中國不僅完成了航空工業生産制造端的革命性轉變,而且還在科學研發端收獲了一大批中青年科學技術人員和戰鬥力極強的研發攻堅團隊,這些人員已經走上了我國六代機研制的關鍵崗位,目前,我國六代機研究已經與美國同步,這才是殲20帶給我們最偉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