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
基于和馬來西亞的曆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爲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
由于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語,作爲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在2013年出版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中,李光耀談他雙語政策理念的形成是,獨立之初,新加坡面對的是200萬人如何謀生存活的生死攸關問題。
單靠母語,無論是華語、馬來語或淡米爾語,都是不行的。作爲一個依靠國際貿易的國家,新加坡只有加強學習英語,加強與國際尤其是國際先進國家交流,才有好日子過。
因此,爲了生存,也爲了各種族的和睦相處,新加坡選擇了英語爲工作語和共同語。
同時,李光耀也認爲,在這個多元種族和文化的國家,如果只學英文也不對。因爲這將使人民脫離自己的文化根源。如果人民不了解自己的曆史文化,因爲學英語而斬斷了源頭,以致沒有定向,不知何去何從,則又是一出悲劇。
因此,他認爲推動英語和母語的雙語教育,是使新加坡向前進的最佳策略。
1966年8月28日,李光耀在新加坡華文中學教師會暨職工會的教師聯歡宴會上發表了有關教育改革的演說:“你與我的任務”。
闡明語文與課程的改革問題,強調新加坡下一代必須兼通兩種語文,首次創議華校理科用英語教學;英校曆史、地理、公民用華語教學。
這可以視爲新加坡開啓雙語教育之路的開端。
之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比如從1972年開始,政府決定在全國中小學裏推行兩種語文教育。決定從第二年開始,各源流學校的第二語文必須占25%,33%,一直到50%。
在考試與升學方面亦做了一些決定,以輔助雙語教育的推行。譬如華校中小學生在離校考試前必須要考第二語文口試,英校學生亦必須考第二語文口試。在中學中亦然。
此外,在小學離校考試中,600分總考試中,語文(第一及第二語文)各占200分;
1977年的教育部文告指出,1979年中四升高中,第一語文須爲C6(“C”是A、B、C優等及格等級中的C級。C6即C級中的第6級,也即50至59分。最好的成績是A1至A6,B1至B6);
第二語文最低爲P8(即pass及格中第8等,相等于4O至44分。);
1980年,第二語文則提到P7(即pass及格中第7等,相等于45至49分)。除非第一語文以及其科目都很強,不然兩種語文都必須及格以上。
1979年吳慶瑞教育報告書說:
“今後幾年將演化出來的新教育制度,將是一個英文占顯著地位,而母語程度(華文、馬來文、淡米爾文)稍有降低的制度。”標志著新加坡以英語爲主,母語爲輔的雙語教育開始制度化。
1987年新加坡全國學校統一語文源流,一致以英文爲第一語文,母語爲第二語文。
這標志著以英語爲主,母語爲輔的雙語教育制度在新加坡的全面實施。
這種語文政策下的英語優勢,使新加坡成爲一個真正的國際化都市。也是新加坡能夠迅速走向富裕,成爲亞洲發達國家的重要基礎和原因之一。
新加坡人也聰明、務實、能幹,並且極富謙虛、應變的“檢討”精神,包括傑出的開國領袖、政治家李光耀先生。
在《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中,李光耀先生就十分謙虛,並且毫不忌諱的“檢討”了自己的雙語政策。
稱之爲是自己多年政治生涯中推行得最艱難的政策,是他一生的挑戰。
並且這個語言政策將永遠是“工程在進行中”,將不斷變革,“調整又調整,改革又改革”,不斷尋求新的、正確的平衡點……
是的,針對怎樣學好第二語文母語的問題,新加坡在不斷的探索、改革,調整政策。
新加坡還早在1978年就把德文、日文、法文三種外語列爲第三語文,爲學習它們的先進科技知識提供方便。
1986年,再加入馬來文爲第三語文。
2004年,推出華文第三種語文特別課程,讓小六會考最佳30%的非華族學生修讀。
2008年再把印尼文和阿拉伯文列爲第三種語文。
此外,今天的新華文藝界,也在以各種文藝形式致力于華族青少年學生華文文化接班人的培養。
幾種主要的華文文藝報刊《聯合早報·文藝城》、《新加坡文藝》、《新加坡文藝報》、《錫山》、《赤道風》、《大士文藝》等,都定期或不定期的開設有專門刊登大中學生華文作品的專欄。
有專門面向大中學生的“新加坡大專文學獎”,有新加坡文藝協會主辦的“中學生華文文藝營”,有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青年創立的“新文潮文學社”及其社刊《Why Not不爲什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