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20日訊(記者 張豔玲)由最高人民法院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承辦的第3屆中國-東盟大法官論壇20日在廣西南甯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論壇主題爲“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建設高水平司法合作平台”。來自10個國家和1個地區性組織的代表以視頻形式參會。與會各方圍繞主題,就加快對接RCEP經貿新規則、加強知識産權合作、推進跨境在線訴訟等議題進行研討。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指出,論壇將對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探索司法合作新路徑,探尋法律服務新模式發揮重要作用,爲構建更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高質量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提供有力司法服務。
“中國和東盟要不斷築牢司法合作基礎,擴大司法合作成果,健全司法合作機制。希望與會代表坦誠交流、分享經驗,力爭達成更多共識,形成更多合作成果,推動中國東盟司法交流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周強表示,要共同推動完善區域內國際司法協助機制,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拓展數字司法合作,加強司法改革、智慧法院、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等方面交流;加快對接RCEP經貿新規則,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服務高水平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
文萊達魯薩蘭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張惠安表示,論壇爲中國與東盟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並爲中國和東盟司法機構分享經驗、加強司法聯系提供了良好環境,也爲加強司法合作創造更多途徑,希望通過司法機構的共同努力和建設性對話,助力中國和東盟間貿易、投資和經濟複蘇。
柬埔寨王國最高法院副院長尤•歐塔拉表示,論壇鞏固了東盟國家與中國之間的關系,還加強了東盟司法機構與中國之間的關系及更廣泛合作,特別是加強了RCEP框架下全球規模最大自由貿易區的的合作。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穆罕默德•沙裏福丁表示,司法機構不能只做旁觀者。司法機構要積極促進相互理解和合作,以便營造公平、平等的法治環境,從而爲健康的貿易和投資關系鋪路,進而爲經濟複蘇提供支持。東盟和中國司法機構已開展多種合作、知識交流和訪問等,通過加強區域夥伴關系來提升司法機構作用。
馬來西亞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麥潤表示,論壇不僅成了法官了解各國法律制度的渠道,還致力于提升中國與東盟在打擊跨國犯罪和解決本地區爭端方面的司法合作與交流。中國和東盟的司法機構應在各國法律和憲法許可範圍內,加快信息技術運用,減少分歧。馬來西亞司法機構堅定支持加強地區司法機構之間的研究、交流與合作。
緬甸聯邦共和國首席大法官吞吞烏表示,論壇將加深中國和東盟各國的協同合作,論壇成果將爲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有效、穩妥的司法合作提供有力支持。2021年11月舉行的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將中國與東盟國家關系提升爲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隨著中國—東盟關系長久、穩固地發展,區域內司法部門也應加強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菲律賓共和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洛佩茲表示,論壇是非常珍貴的對話與合作平台。隨著跨境交易規模不斷攀升,環境問題的區域外部化,全球顛覆性的技術創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複蘇所采取的跨司法轄區法律路徑的出現,司法職能的區域化日益加深。雖然司法區域化尚處新興階段,但已在多邊法律制度中初見成效。RCEP將推動司法區域化趨勢,並以此爲契機,將廣泛有益的經濟規則編集成典,確保中國和東盟國家多邊夥伴關系的長期福祉。
新加坡共和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梅達順表示,法律是實現國際經濟一體化的一項重要工具。論壇是中國和東盟各國司法界進行司法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它反映出中國和東盟各國司法機構爲確保司法系統持續滿足本地區跨國商事活動日益增長需求所作出的努力。
泰王國大理院院長比亞軍•布蓬表示,RCEP簽署以來,成員國之間貿易投資壁壘大幅減少,區域貿易迸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不僅增強各成員國商品貿易的競爭力,也爲地區經濟注入強勁動力。隨著國際間貿易和投資的不斷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合同雙方的矛盾和分歧日益突出,加之國際交易的複雜性和各國法律的差異性,解決此類爭端除了要依靠國內現行有效的法律體系之外,更應加強各國之間司法合作,增進彼此了解。國際司法合作扮演著推動RCEP框架下貿易投資機制行穩致遠的重要角色。
東南亞國家聯盟秘書處秘書長林玉輝表示,論壇爲中國和東盟各國司法機構,包括東盟首席大法官理事會,提供寶貴的機會,促進各方交流意見、分享實踐,以及探索法律和司法合作的潛在領域,從而進一步加強中國—東盟對話夥伴關系。
據了解,本次論壇將形成成果性文件《第3屆中國—東盟大法官論壇南甯聲明》,最大限度凝聚中國-東盟各國司法領域的共識,將體現中國特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司法方案、司法規則和司法經驗推向國際社會,爲更好服務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發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