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七屆中新知識論壇在廣州舉行。本次論壇以“提升灣區發展新動力 探索中新合作新機遇”爲主題,旨在探討如何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整合和聯動發展,進一步強化中新雙方的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爲兩國合作升級注入新活力,將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成爲粵港澳大灣區知識創造示範區,打造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在更高層面上爲廣東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知識型經濟、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作爲中新廣州知識城的年度旗艦項目,中新知識論壇是目前唯一在中新兩地輪流舉辦的高端論壇活動,也是新加坡與廣東省雙方高層共同倡導和推進的戰略對話平台。
本屆論壇由中新廣州知識城主辦,中新廣州知識城軟件轉移卓越中新承辦,通商中國和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協辦。
本屆論壇以“提升灣區發展新動力 探索中新合作新機遇”爲主題,中新兩國的智庫專家以及企業界代表共同聚焦時下熱點話題,並就中新兩國未來的合作與發展展開專題討論。活動共吸引約250位來自新加坡和中國的與會嘉賓出席。
大咖激蕩思維 探討大灣區下的中新合作新機遇
在論壇開幕式之後,大會舉行了主題爲“探索粵港澳大灣區下的中新合作新機遇”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驅動”的兩場沙龍活動,分別由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首席執行官陳培進和通商中國總裁陳佩玲主持。沙龍嘉賓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常務副校長(創新與企業)梅彥昌教授,通商中國主席、原新加坡貿工部,國家發展部和國家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李奕賢,百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李烈濤,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生物制藥負責人劉建,廣州佳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劉偉,香港經濟師學會永遠名譽會長、創進基金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和董事王萬寶,華爲集團高級副總裁、企業溝通部總裁、董事會成員彭博,華僑永亨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王克等共8位各領域專家。
主題沙龍上,嘉賓們圍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機遇之下、中新廣州知識城如何把握機遇實現新一輪發展紛紛建言獻策。
李奕賢建議知識城在四個領域加大投入和發展:第一是加強科技的投入,加速科研的商業運用,可以鼓勵中新雙方的科研機構、學術界和企業界一起合作,開拓市場渠道,創造新的經濟價值和新的工作崗位;第二,加強知識産權的保護和運用,健全的知識産權法律對吸引、孕育和發展知識型産業是至關重要的,廣州知識産權交易所和新加坡國際知識産權交易所在今年8月就簽署了知識産權服務合作的框架協議,可以深化中新兩國在知識産權領域的交流和合作,促進大灣區和新加坡兩地之間的知識産權資源共享;第三,就是引進金融、會計、法律、市場銷售、人力資源等專業服務機構,建立知識型産業的生態系統,這將爲大灣區經濟一體化提供一個穩固的基石;第四,就是人才培訓,人才的交流和人才的國際化。科技人才在如今全球化的時代還必須具有國際的視野,中新兩國剛剛簽署實習生互換的計劃,新加坡和中國很多年輕人都能夠學習對方的文化和商機,加強兩國的合作和人才的儲備。
梅彥昌也提到了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以及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他說,廣州知識城非常注重創新,而創新需要有世界級的知識産權保護,有世界級的環境才能夠營造世界級的創新系統。同時,新加坡國立大學很重視人才的培養,將通過合作機會爲來自于整個知識城的專業人才進行培訓。知識的變化非常的迅速,必須要同時的去開展多個領域的培訓。
彭博從通信和數字行業的角度談及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的機會和挑戰,尤其是中新兩國在創新之間合作的一些機會。他認爲,在工業4.0大的背景下,數字化的必然發展趨勢就是跨區域和跨行業的融合,在這方面,中國和新加坡、粵港澳大灣區和新加坡可以互相成爲樣板點和示範,其次,中新雙方是邁向國際的共同夥伴,新加坡在全球200多個城市有智慧城市的咨詢和業務,雙方在産業之間的融合和互補上有巨大的優勢。再者,在産業的風險投資上以及産業的快速孵化領域,新加坡跟粵港澳大灣區具備很強的互補優勢。
此外,新加坡有國際化人才的顯著優勢,如何把其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經驗帶到粵港澳大灣區值得期待,因爲粵港澳大灣區的夢想也是走向世界,這需要國際化的人才。
知識城“核心經濟帶”啓動 中新攜手共築“知識塔”
據了解,中新廣州知識城是中新兩國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集聚了雙方的優勢資源。依托“世界知識城、灣區創新源、國際人才港”的美好藍圖,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逐步將知識城打造成爲知識經濟發展的典範和樣板。
知識城總規劃面積178平方公裏,奠基九年來,南起步區6.27平方公裏已基本開發完成。時下,知識城在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知識産權、智慧城市等領域穩步發展。
如今,全球技術、人才、資本在這裏彙聚融通,産業生態鏈在這裏交彙延伸,“智慧城市”建設在此如火如荼,一座生産生態生活相融合的新城展露出勃勃生機。
在2019年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期間,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與新加坡凱德集團、知識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關于中新廣州知識城之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合作協議》。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將以中新國際科技創新高端産業園區爲定位,開展科技創新、知識産權、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打造中新雙方産城融合和創新發展的標杆園區。預計未來5-10年內,示範區預計將引入投資500億元,重點發展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産業、智能制造産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等産業。
此前的9月,知識城九龍湖“環湖總部經濟帶”啓動建設。“環湖總部經濟帶”位于知識城的中部,屬于知識城的“心髒”位置,是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建設的核心。環湖總部經濟帶將以九龍湖中新合作標杆項目“知識塔”爲核心,形成對外開放的標志性區域。該區域包括中央活力區、生態科普區、運動共享區、創意文化區四大功能分區,塑造國際級濱水公共活力中心。其核心區布局以總部經濟與創新創客服務爲主、以科研培訓創新爲輔的功能組團,外圍布局總部服務與配套社區的産業功能空間。環湖總部經濟帶將對標國際頂級總部經濟創新集聚區,打造“綠色生態的知識城總部灣、知識城高端創新資源集聚中心”。
根據規劃,“知識塔”作爲中新兩國合作標杆項目,將成爲知識城內最高地標建築矗立在九龍湖畔。項目規劃設計高度超過330 米,將打造新一代超高層辦公與共享空間,是中新雙方共同推動知識城在科技創新、城市建設、知識産權、人才交流與培訓、招商引資等領域的合作重要載體,將成爲中新雙方多年共創與共贏的裏程碑項目。
“知識城經驗”引領大灣區 將建知識産權創新服務中心
打造國家戰略承載區離不開政策的加持。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打造知識城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把加快建設知識城重大創新載體、深入推進知識城國家知識産權綜改試驗作爲工作要點。省政府將下放給廣東自貿試驗區的省級授權事項全部下放給知識城。
當前,知識城已編制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並提出知識産權、金融服務、生物醫藥等10項創新政策。
早在2016年7月,國務院就批准知識城開展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成爲唯一經國務院批准的“試驗田”。三年來,知識城集聚國家知識産權局廣東審協中心、中國(廣東)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等機構180余家,在知識産權體制機制創新、知識産權金融服務創新、知識産權協同保護、以科技孵化器爲支撐的知識産權創造、知識産權國際交流合作創新等方面重點領域形成12個可複制、可推廣的“中新廣州知識城”模式。
商務部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顯示,廣州開發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授權量”兩項知識産權指標均居219家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首位。
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新加坡知識産權局國際事務機構和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還簽署了共建中新國際知識産權創新服務中心合作協議。該中心旨在通過引入國際先進經驗和資源,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無形資産管理水平”、“降低知識産權運營風險”和“培養創新及知識産權人才”等方面提供高質量的專業知識産權服務,以促進企業和行業進一步提升創新力和競爭力。
依托灣區優勢 上升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一年成績亮眼
去年11月12日,在中新兩國政府首腦的共同見證下,中新廣州知識城升級合作的框架協議正式簽訂,掀開了廣州知識城曆史新篇章。
一年之後,在中新廣州知識城上升爲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迎來一周年之際,知識城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漂亮答卷。
知識城緊緊把握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全面融入“灣區+”戰略,努力探索知識經濟發展“最優解”,開發建設駛入快車道。
據介紹,截至10月中旬,知識城累計注冊企業1605家,累計注冊資本1360.28億元。目前,知識城54個重大産業項目、113個建設工地全面鋪開建設,已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等高端高新産業體系。
據了解,知識城正在高標准推進四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價值創新園區建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園、高端裝備制造創新園、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園、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園區,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
今明兩年,隨著一大批重點項目相繼開花結果,知識城産業發展將迎來爆發期。 9月20日,粵芯12英寸晶圓項目建成投産,結束廣州先進制造業“缺芯”曆史。該項目將發揮“樞紐”作用,引進上下遊企業集聚形成全新的千億級産業集群。9月下旬,中新廣州知識城管理委員會、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方簽署《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納米創新産業集聚區合作備忘錄》,聚力打造“中國納米谷”。9月27日,中國創新生物制藥行業領軍企業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産基地一期項目宣告竣工。以百濟神州、GE生物科技園等領軍企業爲核心,諾誠健華、賽默飛、綠葉、恒瑞、龍沙等30多個生物醫藥樞紐型項目聚成磁場,彙集成生物醫藥高端創新資源“到黃埔去、到知識城去”的洪流。知識城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園初步建成,成爲全球生物醫藥創新版圖的新生力量。
在城市建設領域,南洋華僑中學、廣州實驗中學等優質學校先後動工;知識城南方醫院、中大腫瘤防治中心、皇家麗腫瘤醫院等一批高水平醫療設施正在加速建設;環九龍湖周邊的國際會議中心、文化科技館、高端酒店等項目也在加快推進;此外,借鑒新加坡先進規劃設計理念的超級鄰裏中心也已動工建設。隨著更多國際水准的公共配套設施的陸續建成,將爲吸引高端人才彙聚知識城創業安居提供有利支撐。
另一方面,知識城持續推動低碳生態智慧城區建設,獲批全國首批智慧城市創建試點。同時,打造獨步全國的“大海綿體”。並且,制定綠色建築星級分布專項規劃,打造特色綠色建築體系,綠色建築率達100%。
在交通建設方面,知識城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地鐵、城軌、城市快線等內聯外通路網加速建設,構建8條軌道交通、5條高速公路、7條城市快速路交通骨架。
“有山有水有風光、生産生活有生態”,一座生産生態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城已然崛起。作爲中新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中新廣州知識城將逐步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的“灣頂明珠”,奮力打造知識城粵港澳知識創造轉化引領區、大灣區綜合性國際科學中心成果轉化先行區和“一帶一路”創新合作示範區,努力建設成爲知識創新高地、中新合作新典範。 (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