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廈門
怎樣能讓她變更好?
6月30日,萬科創想中心
一場關于城市公共空間的思想碰撞
在這裏舉行
前來參加的人有規劃領域的大咖、
人文學者、大學老師、建築師……
這是廈門萬科OMC城市分享會的第二期活動現場
本次OMC城市分享會邀請到的四位嘉賓
分享的都是滿滿幹貨
快來看看他們都說了什麽吧
劉岱宗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中國交通項目主任)
劉岱宗分享的題目是《面向未來的完整街道》
他從當下城市街道的“痛點”切入
帶領聽衆審視當下的同時
展開一場面向未來的思辨
劉岱宗從幾幅城市化變更的疊加圖開始講起,城市擴張得很快,但交通擁堵問題,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人們的生活,
“只供給不管理、單靠修路架橋是無法解決城市的擁堵問題。”劉岱宗認爲,擁堵問題的核心在于“以小汽車爲導向的城市化規劃”。
劉岱宗舉了一個反面例子 ↓
“最開始看這張照片時我覺得一定是這個人不守規矩,亂跑進去了。但是大家認真看看,這裏是有盲道的。這就說明,這是我們規劃出來的道路。爲什麽這條路那麽窄,因爲你首先要保證小汽車有三米五、四米寬的車道,然後再擠巴擠巴看看哪兒能有點地方給我們行人做個步道。
這都是以小汽車爲導向的一種思考,所以根本不考慮行人的安全與否。”
而荷蘭的“無車周日”(Car-Free Sunday)爲我們提供了一些啓發:
荷蘭政府以七十年代石油危機爲契機,以幫助民衆節省燃油開支爲切入點,于1973年11月在全國範圍內試行了“無車周日(Car-Free Sunday)”活動。每個星期天全國三百萬輛小汽車都被禁止上路,于是人們在這一天騎自行車或者騎馬出行,趣味橫生。居民從這種每周間歇性的活動中體會到了步行化的益處,進而産生了做出根本性改變的決心。
在這一背景下,荷蘭的城市街道也發生了改變。
類似的例子還有新加坡。新加坡在土地資源緊張,僅有12%提供給道路設施,但就是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新加坡提出2030年要打造700公裏的自行車道,由此可見新加坡推行公共出行系統的決心。
一個細節是,在新加坡的一些寫字樓裏設有專門的淋浴房、更衣室,方便騎車來上班的人們及時更換被汗濡濕的衣物,以此鼓勵人們騎自行車上班。
劉岱宗還還舉了英國倫敦、法國巴黎、比利時根特市等地的例子,來說明自行車和步行系統的發展給城市街道帶來的改變。
根特市推出“活力街道計劃“允許居民申請他們的街道成爲臨時無車區。這個項目給了居民一個重新奪回屬于他們的街道的機會:他們可以申請把家門外的街道設立爲無車區,一般是夏天的兩到三個月。
這個項目從2013年從兩條街自發開始以來,到2016年,在城市居民區周圍已經有18條這樣的無車區。
由此,劉岱宗認爲
解決城市擁堵問題
最重要的是調整出行結構而構建完整的街道
我們運輸200個人,需要133輛小汽車。當這些人可以使用自行車、使用公共交通系統,這個街道就會從一個非常擁堵的狀態變得非常輕松活潑有活力。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劉岱宗說,我們不能逼著大家使用自行車跟公共交通系統,而是需要邀請大家回來使用公共交通系統跟自行車。
劉岱宗接著列舉了多個城市的經驗和做法
譬如清溪川
李明博在任首爾市長時幹了一件非常出名的事情。他從2003年開始拆除清溪川高架,拆除並不是因爲它有任何隱患或者是其他原因,他只是爲了把清溪川恢複成一個更宜人的公共空間的環境。
劉岱宗說
把小汽車的空間讓給公共空間
不僅將緩解擁堵問題
還將帶動街道商業的發展
由此,劉岱宗引出另一個思考,“CBD到了晚上、周末都非常地安靜,沒有人氣,事實上,CBD人氣回升其實可以很簡單,即爲人而非車提供空間。”
河內CBD地區(環湖路 Hoan Kiem Lake RD)就通過在每周五19點到周日晚上12點打造“無車街區”,使人氣有了很大的提升。
劉岱宗還提及科技帶來的改變。如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共享自行車、備受關注的無人駕駛技術,劉岱宗說,未來的街道一定是多樣性、多模式。就像這張圖所展示的那樣有公交系統,有綠色基礎設施,有自行車道,有小汽車道,有步行道……
在問答環節
劉岱宗與現場聽衆做了交流
劉岱宗認爲,目前來看,廈門空中自行車道固然存在一些使用率不高的問題,但他非常贊同廈門的做法。
這是釋放了一個信號,有助于扭轉人們的價值觀,它意味著城市規劃開始有意識地爲自行車用戶服務。
除了劉岱宗
多位嘉賓也帶來了精彩的觀點分享
範世高
(廈門人文學者)
範世高認爲
社區營造的著力點應包括:
●人——社區居民的需求和滿足、人際關系的經營和生活福祉之創造;
●文——社區共同曆史文化之延續,藝文活動之經營以及終身學習等;
●地——地理環境的保育與特色發揚,在地形的延續;
●産——在地産業與經濟活動的集體經營,地産的行銷等;
●景——“社區公共空間”的營造、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獨特景觀的創造、居民自力營造等。
範世高舉了萬科良渚文化村的例子,他認爲,萬科打造的“有健康、有參與、有文化、有愛 ”的“四有”社區,是人居生活的一種優質狀態,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們,人人都渴望著過著如此理想般的和諧生活。
良渚文化村裏的曉書館
吳少峰
(華僑大學建築學院碩士生導師)
吳少峰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參與的華僑大學一學生宿舍外部空間構造的案例,由此來探討“如何塑造有活力的外部空間,如何改造既有消極外部空間”。
改造前:南北宿舍聯系不方便,沒有一個合適的戶外休憩交流場所,大家都喜歡宅在宿舍裏
改造後:南北宿舍的聯系更爲密切,這一新型的外部空間也成了高人氣場所
石磊
(廈門建築師)
石磊認爲,隨著城市的發展,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界限變得暧昧甚至模糊不清。比如公廟中租住的人群與來公廟祭拜人群之間的關系,比如騎樓間時常可見的晾曬的衣物等。
而這一思考也給石磊帶來了一個靈感,他發起“私藏CITY”的實驗,邀請大家拉開家中窗簾,拍下窗外的風景。
他相信,這些窗外的照片彙集在一起,將勾勒出另一幅關于我們城市的圖景。
看到這裏,大家是不是有點意猶未盡?
您可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回看OMC城市分享會第二期全程視頻哦~
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廈門萬科接下來還會舉辦多場OMC城市分享會
屆時將邀請更多神秘嘉賓來廈與市民朋友交流
【關注城市發展的廈門萬科】
近年來,廈門萬科積極踐行集團戰略,逐步由傳統的開發商,轉型爲“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與城市的關聯度不斷增加,發起“OMC城市分享會”系列活動,旨在借由不同領域專業嘉賓的分享和碰撞,爲城市美好生活的構建提供思考與建議。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回看OMC城市分享會第二期全程視頻
注:本文爲企業推廣
所代表立場與本公衆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