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前(11日),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黃建新與來自新加坡、意大利、比利時、法國和中國的其他六位評委,踏上上海大劇院門前的金爵紅毯。時隔兩年,上影節重啓紅毯、評獎和頒獎。
圖說:上海國際電影節走過28年 官方圖 下同
黃建新說:“早在1993年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時,我就與吳贻弓導演一起參加了,我清楚記得,當時上海影城門口放著一架白色鋼琴,大家都在上面簽名留念,情景曆曆在目。”
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以來,不懈努力,不斷創新。在全球電影産業遭受疫情重創的背景下,作爲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本屆上影節在更爲精細化和完善的防疫措施保證下,評獎、影展、論壇、市場等主題板塊完整呈現。
今年,上影節共收到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報名影片4443部,作品數量比2020 年增加了750 部,比2019年增加了479部,爲曆屆最高;今年,共有400多部影片在全市40家展映,其中世界首映73部,國際首映42部,亞洲首映89部,中國首映99部,好不精彩;今年,恢複舉辦的線下電影市場共吸引到200家中外展商,打通線上的國際影視雲市場則有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402家展商注冊……
累累數字背後,是對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視,是對活動方案的精心設計,是爲中國電影産業繼續提振信心的一份責任,也是爲全球影視節的舉辦,繼續探索可供借鑒方案的一份使命。
7天前(12日),中共一大紀念館來了一群特別的年輕人。他們是青年演員袁文康、王仁君、窦骁、劉家祎、張超、胡先煦,前一晚他們參演的電影《1921》,作爲開幕影片亮相金爵盛典,贏得觀衆長久的掌聲,也收獲專家好評。
走到13名“一大”代表的青銅塑像前,幾位演員很快辨認出自己的角色,曆史與當下,光影和真實,在這一刻重合了。在《1921》中再度飾演青年毛澤東的演員王仁君是個有15年黨齡的“老黨員”,他說:“把當年那批年輕人的拼搏精神、首創精神、奉獻精神傳遞給當下的觀衆,讓他們知道我們是從哪裏來,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我們文藝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
一百年,正青春。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也是推動中國電影乘風破浪、砥砺前行的重要陣地。《1921》打響頭炮之後,特別策劃的“紅色光影·致敬百年”電影海報展,用一張張巨幅海報、一部部重點作品,生動勾畫出全國各族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峥嵘歲月;展映板塊的“百年征程·紅色光影”單元,精選出《青春之歌》《英雄兒女》《流浪地球》《金剛川》《武漢日夜》《柳青》等12部新老影片,回望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和複興的偉大曆程;金爵電影論壇以“共圓百年夢·啓航新征程”“主旋律電影的市場化探索”等爲主題,探討電影人如何選好題材、講好故事,推動中國電影從大國走向強國。
那天,由上海市電影局指導、上海國際電影節和戛納電影市場聯合發起的“SIFF YOUNG X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計劃”發布,韓帥、梁鳴、饒曉志、王晶、曾國祥成爲首批入選的青年導演。在今後5年間,上海將爲他們提供包括前期劇本立項、中期電影拍攝、後期制作與宣發的支持,相關作品也將被推薦參與國際影視節展,讓世界了解中國電影創作新貌。
6天前(13日),“一帶一路”電影周正式啓動。
曆經4年發展,“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逐日壯大,“一帶一路”電影周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電影人參加。截至今年5月,“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已涵蓋46個國家的53個電影機構。依托“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的獨特平台,今年上影節共收到來自沿線國家1136部電影作品的報名,20部優秀新片有幸與觀衆見面,展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缤紛的文化、多元的文明。其中6部精選影片第一次走出上海,在杭州、南京、合肥、蘇州、甯波五座長三角城市展映,以成果共享、普惠百姓的方式,共同發力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5天前(14日),滴水湖畔正有8支年輕的劇組在忙碌。
今年,上影節不僅將展映範圍從中心城區輻射至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彙五個新城,還與臨港新片區合作。首次推出“影像滴水湖·48小時挑戰賽”,在48小時內,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影人帶著熱忱與激情,完成了從劇本構思、文本創作、現場拍攝到剪輯成片的制作全流程。他們的作品與故事,融合了臨港新片區的滴水湖、上海天文館、東海大橋、航海博物館等場景,用鏡頭丈量每一寸改革與創新的熱土,以影像記錄一座新城的蛻變與成長。
4天前(15日),在645場洽談,三輪“制作中項目”試映會後,本屆上影節的“電影項目創投”揭曉推薦項目。最終,在324個有效申報項目中,有31個項目入圍。
過去15年裏,上影節的“電影項目創投”見證82部影片進入制作,62部參與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展,40部在A類電影節中嶄露頭角。
無論是短視頻單元,還是金爵短片,無論是創投訓練營還是“電影項目創投”,抑或是今年全新推出的48小時挑戰賽……上海國際電影節求新求變,始終爲有夢想、有才華的電影人搭平台,鋪階梯,爲他們一路保駕護航。
3天前(16日),晚風溫柔,武進路上“今潮8弄”裏石庫門建築前的那一爿露天影院,迎來一群特別的觀衆。他們是負責四川北路沿線保潔工作的90名環衛工人,受邀觀看爾冬升導演的電影《新不了情》4K修複版。
”這些城市美容師,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我們這座城市的潔淨與美麗,他們也完全應該享受,這夏風裏的光影魅力與城市溫度。”主辦方負責人說。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惠民放映不是第一年做,但一年做得比一年更紮實、更細致、更切實地惠及到百姓。今年,排片和放映,努力帶給觀衆更多的獲得感。比如本屆電影節“百年征程·紅色光影”展映單元中的抗疫題材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專門制作了無障礙版本,讓視障人士能通過影片的聲音效果和耳機裏單獨播放的解說音軌,共享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感受到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溫度。
2天前(17日),《唐探·番外篇》文商旅項目在“上海科技影都發布會”上宣布落戶松江。
在松江,在上影車墩影視基地,陳思誠將畫出“唐人街探案”系列的新版圖,建起一條“新唐人街”。這條唐人街,不僅將滿足拍攝的需求,還將滿足吃穿住行各個方面的需求,立志打造成爲融拍攝、旅遊、消費等需求爲一體的上海新地標。
從“老”車墩裏的南京路、石庫門、馬勒別墅,可以步行到基地的高科技攝影棚,車墩和上影,守著金字招牌,不服老,求突破。從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到對標國際一流,探索影視全産業鏈布局,創新文旅融合,上海電影人立潮頭,勇創新。
1天前(18日),上海文化廣場,燈光亮起,熟悉的藍色屏幕上印著上海的地標性建築,也印著“第廿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頒獎典禮”的字樣,四樽大大的水晶金爵分立舞台左右兩側,等待著,電影人和屬于他們的盛典。
今晚,謝芳、王曉棠、祝希娟等表演藝術家將走上這個舞台,與年輕的電影人分享她們關于電影的初心和堅守,也一起見證12個金爵獎項的隆重揭曉。
百年光影,步履不息。走過28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始終不懼挑戰和變化,勇于創新,銳意進取。她有一張青春的臉。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