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周刊》2月16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題:瘟疫的政治與政治的瘟疫新冠病毒引發國際性議題。這也讓國際反華勢力找到最新切入點。尤其在香港,一些反修例活動中的活躍“港獨”勢力視肺炎疫情爲“天賜良緣”,爲他們的反華活動添加柴火。將疫病高度政治化,挑起排外狂熱,將中國汙名化。那些活躍分子更是煽動醫護人員罷工,威脅港府盡速“封關”,名義上是爲香港抗疫的安全,骨子裏卻是想要讓香港與中國內地絕緣。
其實,封關與否,應該是一個專業的決定,而不應是挑動一種“仇中”心態,更不能借此來發動罷工,導致香港出現醫療危機的人道災難。那些拿醫療資源做政治化運作的“勇武派”以爲借此就能癱瘓港府運作,收割政治利益。但他們最後會害人終害己,因爲疫情惡化後,罷工者的家人都可能被感染,卻會由于醫院半癱瘓而失救,必將自食苦果。在疫病之外,本來計劃要做的手術都因罷工而被推延。這些受害者中很多可能都是罷工者的親人。
防疫之道,肯定需要限制人員流動。但“港獨”勢力要借此斷絕內地與香港的關系,別有用心。借病毒之名,傳播比病毒更凶險的“政治病毒”,對社會的贻害更大。香港社會的理性思考已變成稀缺品。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倒是從整個亞洲的角度,有不少睿智聲音,撥開香港政治病毒迷霧。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對病毒所掀起的政治歧視予以譴責,指出這是國際公共衛生事件,不應用充滿種族主義的眼光來看待,這不合邏輯也不合國際規範。這位熟悉中西文化的領導人一語道破彌漫在香港與國際上的一些謬論,也爲中國抗疫打氣。這引起很多新加坡人共鳴,他們都曉得,西方國家過去也有各種傳染病例子,但都在國際聯手下解決,爲何這次西方要在中國抗疫關鍵時刻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仇中”的政治經濟學成爲一種政治瘟疫,甚至有人認爲疫情會導致中國在政經上難以持久。但這肯定誤判形勢,高估了“仇中主義”的勢力,低估了中國抗疫的實力,也錯估中國經濟反彈的動力。
其實從股市指標,都可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勢頭,包括在上海設廠的特斯拉電動車,股票價格一周內飙升兩成,讓美國原來看淡的經濟師們眼鏡片碎了一地。這都顯示中美經濟的互補性,環環相扣,這不是一些政治病毒可以毒害的。而有關抗疫藥廠的股價更因此飙升,包括美國發明的治療新藥也緊急運送到中國,並取得初步療效。中美醫療合作不僅拯救生命,也帶來無限商機,展示中美兩國“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硬道理。
大難之後,中國肯定否極泰來,因爲中國人善于檢討短板,發揮長板。在災難後會總結治理模式,掃除各種公共衛生隱患,也在組織管理與權力監督上作出更多機制改革。禍兮福之所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新冠病毒奪走了一些人的寶貴生命,但也帶來寶貴教訓,爲中國更美好的未來作出重要鋪墊。
責編:薛藝磊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網 huanqiu.com 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