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根據2020年11月30日赫德小學部家長分享會
圓桌對話的內容整理編輯
在幾周前的赫德學校小學部家長會議上,很多家長坦言:擺在面前的升學選擇越多,作爲父母就越焦慮,不知道哪種教育體系更適合孩子?
有時候聽說新加坡教育體系好,學術基礎紮實,管理嚴格,體系化程度高;
有時候聽說英國私校比較優秀,能培養孩子的紳士淑女風度而且學術嚴謹;
有時候又覺得美國的全人教育也很強,能夠釋放孩子天性,注重全面發展。
面臨這麽多選擇,究竟每個教育體系有什麽特點?哪一種更適合孩子?家長在小學階段可以幫孩子准備些什麽……爲了有效回應家長們的需求,赫德學校邀請了三位“自己人”,也是過來人,來做一場“接地氣”的圓桌對話,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不同的思考視角,和一些切實有用的“幹貨”。
#赫德“三人行”簡介
赫德學校甯波及上海校區總經理Christine女士
Christine女士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育有三個孩子,對東西方教育體系有自己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大女兒是Top10美高名校 Deerfield的優秀畢業生,現就讀于美國新聞專業排名第一的西北大學麥迪爾新聞學院。二女兒從美國體系考入新加坡排名前三的公立名校。
義格集團總裁辦Elizabeth女士
Elizabeth女士畢業于上海的“神仙學校”上外附中,高三時DIY申請進入了美國頂尖文理學院斯沃斯莫爾 (Swarthmore) ,畢業後加入 JPMorgan 摩根大通投資銀行,輾轉紐約10年、香港5年後,回到家鄉上海。Elizabeth 目前除了總裁辦的職責外,也在協助甯波赫德的Tilly老師做升學指導方面的工作。
甯波赫德學校總經辦Michelle女士
Michelle女士碩士畢業于美國MIT麻省理工學院的金融碩士項目。
2020年年初加入甯波赫德總經理辦公室,統籌協調學校多個重要項目的規劃和落地。在波士頓讀書工作期間,她接觸到了多種教育體系下(包括中國、新加坡、美國、英國)成長的同學和朋友,也感受到了各個教育體系中的優劣勢。
#圓桌對話
Q1
To Christine:許多人稱您爲“牛媽”,那麽從育兒風格上來說,您覺得自己算是“佛系媽媽”還是“虎媽”?有什麽育兒“秘籍”跟大家分享?
Christine:
我和在座的爸爸媽媽一樣,爲人父母,有爲孩子高興自豪的時刻,也有爲孩子傷心難過的時刻。對我來說,孩子的品格是第一的。常常和孩子強調的是,最讓爸爸媽媽自豪的是你們成爲正直善良的人,其次才是學業和別的成就。
我不能算佛系媽媽,我對孩子有非常清晰的要求和期望,不管是言談舉止、爲人處事、還是學業及課外活動。我希望我的孩子有學習的自我驅動力,而不是父母趕著學。所以我從他們一年級開始就給他們一個信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把書讀好是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當然父母有責任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幫他打好基礎的。
我的三個孩子的學齡前教育都是我親力親爲、一手操辦的。對孩子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我有我自己一套非常樸素的觀點和方式,但很有效。
他們從很小開始,我就陪伴他們進行閱讀,一年不下700本的閱讀量。同時我會自己動手制作很多中、英文閱讀卡片幫助他們識字,沒有什麽課程體系,只是我個人的“體系”而已。搬家的時候,整理出一麻袋一麻袋的閱讀卡。三個孩子上一年級之前,都已經能自主流暢閱讀中英文兒童小說。
其次我要求孩子們做事要持之以恒、不放棄。每個孩子小的時候,我會讓他們盡量多地去嘗試各種興趣愛好,但是到了一定階段,我會要求他們做出取舍,自己決定一個喜歡並且擅長做的事情。一旦決定了,我就不會讓他們輕易放棄,而且要求做到最好。
我們家大女兒學拉丁舞,中間其實是有遇到瓶頸期,想要放棄。這時我是軟硬兼施的。軟的就勸導、鼓勵,硬的就在馬路上把她的拉丁舞鞋直接丟進了垃圾桶。我告訴她,如果真的不想學了,那麽從此我們再也不提舞蹈這件事。但到了第二天,她問我,能不能再給最後一次機會,再試試。那次之後,她再也沒提過放棄。直到現在,舞蹈成了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我是“虎媽”嗎?我對虎媽的理解是她很有權威,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設想和規劃一步步地執行。我肯定不是,我給了孩子巨大的空間做決定。
大女兒12歲時,自己提出要去美國讀高中,我讓她考慮三天,並告訴她這中間會有很多的挑戰,包括申請的挑戰,自己獨立生活的挑戰。但是三天之後她說想好了,還是要去申請。于是我就同意了。最後她收到了三個top 10美高的offer,選擇Deerfield也是她自己決定的。
二女兒也是在12歲的時候自己提出來,不想跟我們去中國,她想留在新加坡,還跟我解釋了她爲什麽想留下的原因,最後我也同意了。現在證明,她能夠把自己的學習生活管理得很好。
三個孩子個性不同,但共同的特點是獨立。我認爲父母應該給孩子試錯的機會,自主做決定的機會,當然同時要求他們爲自己的決定負責。
Q2
To Christine:您的三個孩子分別在美國、新加坡、中國就讀,您是如何針對孩子的個性選擇相應國家的教育體系的呢?
沒有完美的教育體系,也沒有完美的學校。我沒有特意爲孩子去規劃這些,更多的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去觀察他們,支持他們。
我的大女兒是一個非常有個性有想法的孩子,善于表達且風趣幽默。她知道自己的個性是適合美國的,所以她在12歲的時候自己提出來去美高的想法。後來證明了她在美國確實如魚得水。她作爲一個亞裔的學生,能競選上學校的校報主編,上要向董事會彙報工作,下要協調管理整個團隊,證明她是被那個體系認可的。
老二跟姐姐完全相反,她傳統內斂。當初她看到美高的那種氛圍,覺得很有壓力,認爲自己不合適,所以她從美國體系轉回新加坡時,選擇了公立學校而非國際學校。在那個體系中,她很受認可。同學喜歡,老師疼愛。
老三的個性處于兩個姐姐中間,無論是之前在中國學習,還是現在在新加坡學習,適應得都很好。以後學習道路的選擇,我也會把決定權交給他。
每個教育體系都有她的閃光點。我周邊有很多中國教育體系出來非常優秀的人才。沒有完美的教育體系,合適就是最好的。當你可以選擇時,首先你要觀察自己的孩子適合哪種體系,再去做出選擇,而不是家長一廂情願的去選擇一個自認爲完美的教育體系。
Q3
To Elizabeth:作爲一名升學指導老師,您覺得不同教育體系之間,學術上有沒有一些共性的能力,是需要在小學階段就進行准備和培養的?
的確有,其一剛才 Christine 也在好幾處提到了,是孩子的閱讀能力;其二是與閱讀相輔相成的寫作能力,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
可能因爲中國社會大環境對于閱讀重視程度一般,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會把閱讀習慣作爲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首要事務來看待。我接觸到的一些校外的家長,孩子在准備申請海外大學時碰到了瓶頸,主要表現在他們英語的文字表達和溝通能力的欠缺,究其根本其實是沒有在孩子更小的時候抓他們的閱讀習慣,等到了高中發現這個短板,再要去拉平,就非常挑戰了。
也很快說一下關于寫作,尤其是英文的寫作,需要詞彙的積累,和嚴謹的語法學習,這些基礎都可以、也需要在小學階段就打下的。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從小去選擇不同的教育體系,因此在孩子們小的時候,把這些基礎的能力打紮實了,將來有機會,無論是進入哪種教育體系,或者選擇哪種專業,或是選擇哪種工作,都能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Michelle:
確實,在寫作這方面,我深有體會。我當時從MIT畢業,留在美國工作,咨詢行業需要跟外國人頻繁用長篇文字交流,這讓我遇到過很多困難。後來發現寫作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培養,而中英思維方式的培養和轉換,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如果有機會讓孩子從小在這方面進行學習,將來他們就會少一些“掙紮”。
Q4
To Christine &Elizabeth:既然要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體系,那麽能否跟大家談美國、英國、新加坡三種教育體系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Christine:
從學術上來看,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做得很紮實很好。比如他們低齡段的語法詞彙學習體系非常嚴謹系統,科學也是。學術之外,新加坡的課外興趣課是強制要上的,政府注重學生的平衡發展。我們家二女兒是學校排球隊的,打六年排球,最後的GPA可以加0.2分,這對孩子的鼓勵是很大的。
另外,我很喜歡的一點是,新加坡對很多傳統的品德傳承得非常好。一是低調樸實:小朋友要麽搭公交車要麽走路去上學,一年四季全部穿不到一百元人民幣的校服。二是勤儉刻苦:我家老二13歲就去打工了,倉庫打包飲料、餐廳當服務員等。不少家庭條件好的孩子都去打工,在新加坡有這樣的一種氛圍。三是尊敬長輩:老三在南洋幼兒園就讀時,見到老師都是90度鞠躬,那種發自內心的對老師的尊重,是對傳統美德極好的傳承。
當然也有劣勢,新加坡的考試還是有應試成分的,要刷題。其次,新加坡政府非常“家長”,對國民照顧細微。因此新加坡人一旦離開新加坡,比較難適應,對闖蕩世界的意願沒有中國孩子那麽強。
新加坡國立大學
Elizabeth:
其實很難說孰優孰劣,但英美體系的確非常不同。如果說把兩種教育體系中的大學作爲教育的“終點”,那麽以終爲始,我們可以倒推看到他們的中學分別是什麽樣的。
在學術上,英國大學需要學生在申請時就選定專業,因此學生在中學階段就已經需要有很強的方向性,因爲大學申請的專業會決定他們中學階段的選課。到了大學階段如果想要轉專業,流程會相對比較複雜。
美國的本科比較重視通識教育,大學第一和第二年不需要確認專業,而且鼓勵大家盡可能大範圍地嘗試不同領域的課程,有些甚至是作爲畢業要求的一部分。哪怕已經有很明確的專業方向,也必須在人文、藝術和理工類每個版課裏都選足一定的課時,比如說哥大就有這個要求。這樣的學術氛圍延申到中學階段,在美國體系裏的孩子有機會發展更多的興趣愛好,不需要過早做取舍。
在文化方面,英國相對比較傳統。比如說,女校對學生正裝和餐桌禮儀的培訓;還有校園裏如果有客人,學生會主動停下來問好,包括男校裏那些可能正在球場上運動的孩子。美國在這方面感覺會更加松散,當然從學生的角度就是有更多的自由。這樣的自由也一把雙刃劍,美國的學校管理理念對孩子本身的自律能力會有相比較英國更高的要求。
所以不一樣的孩子,選擇教育體系真的不一樣,一切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
在魔都媽媽、海澱順義媽媽們前赴後繼灑下一片焦慮時,這場圓桌對話將家長帶回養育孩子的本源。爲人父母,像是園丁種花,而非木匠雕刻,家長無法框定孩子最終的形態,但只要保障土壤富饒,水分充足,讓根莖深紮大地,孩子最終一定會以令人驚喜的姿態面對變化,在適合自己的教育體系下蓬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