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上華澄華廣益篇
澄海區的上華、澄華、廣益三個街道、鎮都是著名僑鄉。改革開放以來,當地僑居海外的鄉親及在國內各地的鄉賢,十分熱心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踴躍捐資捐物支持家鄉學校的建設。據不完全統計,這三個街道、鎮的上華中學(原上都中學)、道南小學、世德小學、南界逸夫小學、鳳嶺華僑小學、龍美華僑小學、光國小學、振東華僑小學、島門華僑小學、東林頭小學、山邊小學、雲喬小學、博愛小學、蛟頭小學、龍田小學、城西樹強小學、上埭小學、冠山小學、嶺亭小學、華窖華僑小學、玉窖華僑小學等學校,累計收到的海外僑胞及國內各地鄉賢捐資建校的資金,總額達到人民幣1183.92萬元、港幣355.786萬元、泰幣1440.46萬铢、新加坡幣3.893萬元。
旅泰華人林少豪幾十年捐資助學,造福桑梓
“能把錢用在公益事業上我很開心”
上華中學
龍田小學
走進澄海上華中學,只見環境優雅整潔,到處洋溢著一種向上、和諧的氣氛。上華中學現有的3幢教學樓和1幢綜合樓,全部由華僑捐建。其中,初一級教學樓由上華旅外華僑林順霖、林茂山、林景海、陳寄坡、黃潤芝、林素貞、陳派裕等集資捐建;初二級教學樓由胡文虎基金會捐資30萬元建設;初三級教學樓由旅泰華僑林少豪捐資80萬元建成,並以其父母親林佳音、林陳如珠的名字命名;學校的校門和綜合樓,也均由林少豪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別捐資12萬元和100萬元興建。
這裏要特別介紹的是旅泰華僑林少豪。他出生于澄海區上華鎮紫琳村,少年時期就旅居泰國。他胸懷豁達,認爲個人的財富只是一種數字的存在,只有將錢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才能將其變成現實。林少豪常說:“錢多點少點對我來說沒什麽差別。錢就是賺來花的,讓更多的人受益,就是我的心願,能把錢用在公益事業上我很開心。”他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1979年,林少豪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這一行使他深深感受到鄉情的醇厚,在心裏萌生出要爲家鄉出點力、做點事的想法。他看到村裏的學校條件還較簡陋,並且教室配置不足,村裏很多孩子小學一畢業便沒處讀書,就滿懷深情地對村裏的鄉親說,我現在有能力爲村裏辦點事,可以幫助村裏把學校建得好一些,讓更多的孩子讀好書。于是,他出資幾百萬元在上華中學、興華中學分別建了兩棟新的教學樓,解決了幾百名學生上中學的難題。他還和旅泰同鄉陳天贈商量,各出一半資金設立村的教育基金會,負擔起村裏所有孩子的讀書費用。從1996年起,他更將基金會更名爲“林少豪教育基金會”,獨自出資承擔對全村孩子從小學到大學學習費用的資助。
難能可貴的是,林少豪不僅在自己村裏慷慨解囊,看到鄰近幾個村子的學校需要改建資金,也大力予以資助。這樣幾年下來,東林頭小學、南界小學、官湖小學、龍田小學等學校的校舍和教學設施,也都因得到林少豪的資助而大有改善。此外,林少豪于2005年與汕頭市僑聯達成協議,從這一年開始由他出資10.4萬元,第二年以後則每年增加至15.4萬元,設立了“汕頭市僑聯林少豪助學專項資金”,爲全市生活困難的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以及在讀的大、中學生發放助學金,使無數學子圓了心中的求學之夢。
別人或許以爲林少豪這麽熱心助學應該十分富有,但實際上他在泰國並非豪商富賈。他對公益事業捐資非常大方,但自己的生活卻非常儉樸。他每次回鄉都住普通旅社,不用應酬時就找個小食店隨便吃點稀飯填飽肚子。他常說,自己的生活節省點不要緊,能把錢省下來解決村裏學校的困難,才是最重要的。
牢記父親囑托 熱誠報效桑梓
僑胞鄒樹強熱心捐建城西樹強學校
泰國華僑鄒樹強的祖上是澄海城西人。他的父親早年到泰國謀生,經營一個規模不大的漁行。他們的家境雖不大充裕,但鄒樹強的父親爲人正直,樂于助人,在當地華僑中享有很高的聲望。鄒樹強的父親臨終時念念不忘家鄉,特意囑咐他在事業有成之時,應回梓裏辦一兩件事,爲家鄉做點貢獻。1937年,13歲的鄒樹強回到家鄉,就讀于城西景韓學校。由于家庭拮據,他畢業後就到海濱給人做短工,備受艱苦磨煉。1947年,鄒樹強返回泰國,從做短工到經營小生意,自強不息,克勤克儉,依靠智慧和信用辦起了強發罐頭有限公司和冷凍有限公司,還和別人合作辦起一個魚粉廠和凍蝦廠,事業蒸蒸日上。
事業有成之後,鄒樹強想起父親的囑托,于1984年11月向僑務部門表達了想回鄉捐資建校的願望,得到僑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于是,他馬上籌集了60萬元資金,于1985年3月投入城西樹強學校的建設。當年10月,學校竣工交付使用,鄒樹強又再捐出10萬元人民幣,作爲學校的獎教獎學基金。鄒樹強熱誠報效故土,受到海內外鄉親的熱烈贊譽。
生活節儉 樂善好施
僑胞林素貞憑裁縫手藝參與捐建兩所學校
1990年,上華旅泰華僑林素貞參與捐建了上華中學初一級的教學樓。除此之外,她還參與捐建了位于東林美村的振東華僑小學。
林素貞不是富商。她只是一個在泰國開了一間裁縫店,憑著自己的手藝爲他人縫制衣服的裁縫。林素貞平時省吃儉用,穿著樸素,也舍不得買汽車,可以說是非常“吝啬”。有一次,因建校籌資一事,鄉親們到泰國拜訪她,當時已是下午兩三點鍾,她剛忙完手頭的工作在吃午餐,而這午餐只是早餐剩下的稀飯。鄉親們問她爲何如此節儉,她只笑笑地回答,日子能過得去就可以,把錢省下來可以辦更重要的事。然而,生活如此節儉的林素貞,卻十分樂善好施。她把這樣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全部拿回來捐給家鄉興辦學校。1992年,她便與旅泰華僑林才良等一起捐出97萬港元,爲東林美村的振東華僑學校興建了新校舍。林素貞不遺余力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的事迹,在東林美村傳爲佳話。
捐資興學 薪火相傳
世德小學 世德小學原名爲夏塘小學,也曾改名下陳學校。1988年10月,新加坡華僑陳寄坡不辭辛勞,帶頭捐資並到泰國、香港等地發動旅外鄉親捐資興建新校,得到旅外鄉親的積極響應,共籌集資金222.7萬元建成新校。2001年6月,學校再度拓展了校區並改建了校舍。
上埭小學 澄華上埭小學幾經易址,一直沒有固定的校舍。1984年,村的黨政領導發動海內外鄉親捐資建校,由海內外鄉親和村集體共同投資,建了2棟平房和1棟二層的教學樓作爲校舍。其中,共有80多位海外僑胞捐資近20萬港元。2007年,學校再次對校舍進行改造,增建了1棟三層教學樓和增設了配套設施。2017年,學校又新建了1棟四層教學樓和擴建了1780平方米的運動場,使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
嶺亭小學 澄華嶺亭小學現有的校舍于1991年竣工交付使用。在新建校舍的過程中,海外華僑和港台鄉親踴躍捐資,其中如台灣鄉親林添泉捐資25萬元興建添泉禮堂,泰國僑胞蔡如松、陳芳伉俪捐資5萬元興建校門,泰國僑胞蔡子友捐資2.5萬元興建1間教室等。在海內外鄉親的熱心支持下,占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730平方米,環境優美,設備齊全,信息化、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新校舍很快建成。
龍田小學 龍田小學是一所老學校。1996年,衆多僑胞慷慨解囊,集資1100萬元興建新校舍,于1997年竣工投入使用。新校舍占地面積16334平方米,擁有六層辦公樓1幢,五層教學樓2幢,五層教師宿舍樓1幢,大禮堂1座。同時,學校配有標准的運動場1個和功能室10個,大大改善了學校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讓龍田村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
華窖華僑小學 1989年10月,旅泰僑胞陳植槐、林耀雄、蔡裕綿等與鄉裏的領導共商建校大事,並由蔡頌秋、陳植槐、林耀雄、陳義昌等率先捐出資金,于1990年12月動工興建。新校舍于1991年9月竣工,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總投資133萬元。
玉窖華僑小學 1992年冬,玉窖華僑小學新校舍由華僑和熱心人士捐資人民幣100多萬元興建,並于1993年9月竣工。其中,旅居泰國的黃暢亮、黃界榮、黃暢銘、黃婵音、黃碧娟、黃璧群等鄉親合計捐資46萬港元。捐資最多的黃暢亮,不但捐建了學校的禮堂,還向上窖教育基金會捐出港幣3萬元。
道南小學 道南小學第一期工程由渡頭村旅泰僑胞曾大山、曾昭炎、曾良強等75位鄉親,于1984年7月捐款288萬泰铢動工興建,1985年5月舉行落成典禮。學校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建成三層教學樓1幢,三層教師宿舍樓1幢。2004年,渡頭村又劃出10畝學校用地,由旅泰僑胞曾良強、曾義興等捐資170多萬元,建成學校綜合樓,完成學校第二期建設。
南界逸夫小學 1997年,香港邵逸夫先生資助港幣50萬元,建成南界小學新校舍。學校因此更名爲“南界逸夫小學”。
鳳嶺華僑小學 鳳嶺華僑小學位于上華鎮橫隴村。1990年10月,由華僑捐資110萬元建成兩層樓的新校舍和大禮堂延勳堂。
龍美華僑小學 龍美華僑小學的前身爲私塾,校址設在村裏的張氏宗祠。1989年,經隴尾村鄉賢、旅泰澄海同鄉會第十五屆理事長肖義贈發起,由79位旅泰僑胞捐資236.4萬泰铢,在村中央新建校舍,同時更名爲龍美華僑學校。
光國小學 光國小學于1985年12月由湖心旅泰僑胞林景海、林順霖、林茂山等捐資24萬元,興建三層教學樓1幢768平方米,二層宿舍樓1幢104平方米。
島門華僑小學 島門華僑小學原名鬥門小學。1990年,由島門村華僑陳沛裕等捐資280萬泰铢、31.7萬港元和7.9萬元人民幣擴建,並于1991年12月投入使用,易名爲島門華僑學校。
冠山自古崇文重教 僑胞引領助學之風
冠山學校
澄海冠山自古崇文重教,明代就已建有“冠山書院”。冠山也是著名僑鄉,早在清代就已有先輩到海外謀生,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近百年來,冠山華僑身居異地,心懷家國,情系桑梓,對家鄉所作的貢獻頗爲巨大。
澄華中心小學也稱冠山學校,是一所遠近聞名的學校。現在的校舍始建于1987年,由冠山旅居泰國和新加坡的僑胞,以及香港的同胞和國內的鄉親捐資興建。據不完全的統計,其中旅泰僑胞捐款111人次,旅新僑胞捐款90人次,旅港同胞捐款44人次,共捐資泰幣339.46萬铢、新加坡幣3.893萬元、港幣63.45萬元; 另外,冠山當地的鄉民也捐資人民幣2.65萬元。這真稱得上是集衆人之力,成千秋之業。
據了解,冠山海外僑胞的捐資呈現出三個特點。首先是捐資建者多以父母之名施行善舉,既表達愛國愛鄉之心,又表達飲水思源之情。其次是捐資分工明確,如旅泰僑胞鄭松耀所捐款項泰幣40萬铢用于建設學校大門;旅泰僑胞陳國士所捐款項泰幣30萬铢、陳大呈所捐款項泰幣41萬铢用于建設學校辦公樓;旅泰僑胞盧繼奎所捐款項泰幣34萬铢用于建設學校電教樓;其他僑胞所捐款項集中用于建設28間教室;1991年,港胞鄭松耀再次捐出港幣51.82萬元用于建設佳德教學樓,從而確保捐款的使用有效率、有質量。最後的一點是,這些捐資的僑胞還引入科學辦學理念,對電教樓、膳廳等設施的區域劃分和命名都十分明確。
在海外僑胞和冠山鄉賢的鼎力支持下,冠山學校得到快速發展,充分發揮了中心小學在區域內的龍頭作用。
記錄曆史 致敬前輩
潮汕地區曆史悠久、民風淳樸,向來有樂善好施、重教興文的優良傳統。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辦學的教育管理體制,鄉村一級學校的建設歸鄉村負責,而正處于經濟複蘇階段的鄉村尚無足夠的財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鄉村學校的發展。面對這一情況,很多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同胞,以及很多在改革大潮中拼搏創業且有所成就的民間企業家,紛紛慷慨解囊回報鄉梓,或捐資捐物興建學校,或設立基金獎教獎學,使城鄉每處學校都發生了喜人的巨大變化,以致民間流傳有“汕頭鄉間最美的建築就是學校”之說。華僑與鄉賢這種致富不忘回饋桑梓的家國情懷,是潮汕曆史形成的傳統人文精神的延續。記錄這些華僑與鄉賢捐資辦學的故事,研究和探討其形成和運作的基礎,對于傳承和弘揚潮汕優秀傳統曆史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潮汕曆史文化研究會和研究中心以此爲切入點,展開對改革開放以來華僑與鄉賢捐資辦學情況的田野調查,發掘和整理各地華僑與鄉賢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事迹,以記錄曆史、致敬前輩、啓迪後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汕頭故事。
來源:汕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