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進入STCW(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公約)履約“白名單”的締約國;連續15屆當選國際海事組織(IM0)A類理事國;主動提交提案、發出倡議,貢獻“中國智慧”;幾乎與所有國家和地區建立良好合作關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國際海運界的地位變化可謂空前。
作爲我國最早與國際接軌領域的推動者,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海事始終以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胸襟,在我國逐步走向國際舞台中央的進程中,准確定位,擔當使命,積極搭建符合國際標准體系的監管與服務體系;積極參與國際海事規則制定和全球海事治理,爲我國航運企業和中國旗船舶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也無私分享了中國經驗、貢獻了中國智慧;積極開展雙邊、多邊交往,尋求海上戰略合作最大公約數,爲構建海上安全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2011年中俄界河聯合搜救演習在黑河成功舉行。
當好“徒弟”認真履約 助推中國海上貿易風生水起
2018年10月23日,40萬噸級礦石船“明惠”輪成功靠泊大連港專用泊位,並接上岸電。此前,這裏還曾實現同一泊位兩艘重載40萬噸級礦石船乘同一潮水安全靠、離泊。
在中國港口,大型、超大型中外船舶“卸完貨即離港”已成常態。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記得我當船長時,駕駛著3萬噸級船進港,20多米寬的船是從航道內衆多漁船中‘擠’進來的。”交通運輸部原安全總監劉功臣表示。回想起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水上安全監管及服務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位一輩子和海上安全打交道的長者心潮澎湃:作爲我國最早與國際接軌的領域,中國海運快速融入了國際海運規則體系,服務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使我國每年的海運量都占對外貿易總量的90%以上。這個成績的取得,中國海事功不可沒!
曆史永遠銘記。1983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幕開啓,交通部提出了“有水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車”,大力扶持個體和集體運輸,水路運輸一片繁榮,港口數量和運力規模大幅增加。
與世界商貿往來,海運是重要路徑。然而,國際海運規則嚴密,監管嚴格。如何讓國外船舶安全、便捷進來,中國船舶順利“走出去”,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快速融入國際經貿體系,是改革開放必須過的“關”。
“加入國際組織,履行國際公約要求,是快速接軌國際航運規則體系的捷徑。”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國際處處長謝輝表示,國際航運界監管雖然嚴格,但只要按照標准做,就可以享受公約提供的便利,保持海上貿易的安全、環保、高效。
“這個水上交管系統,是我們通過履行國際公約建立的,認真當好‘徒弟’,如今的交管系統年均監控船舶87萬艘次,爲甯波舟山港口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在甯波海事局指揮中心,甯波海事局副局長楊衛強指著大屏幕說。
記者了解到,不僅是交管系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加入國際公約,先後接受了40余個有關海上安全和防汙染的國際公約和議定書,按照國際公約搭建起了完備的沿岸國、船旗國、港口國履約體系,爲中國海上對外經貿快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如果完全靠自己摸索,我們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建立一套自己的體系,很難保障我國海上貿易的快速增長。”謝輝表示。
履約的目的就是讓外國的商船順利進來,更要讓中國的商船順利“走出去”。
“早期我國履約能力不足,發達國家的一個小要求對我們來說都是高門檻。”劉功臣表示,由于對公約不熟悉,中國籍船舶在世界各地港口國監督檢查中的滯留率遠高于平均值,很多都進入各主要港口國監督組織的“黑名單”。
爲扭轉被動局面,1997年起,中國海事先後推出“中國籍船舶開航前檢查制度”“滯留案例調查制度”“安全誠信船舶制度”和港口國爭議處理機制,努力“降滯脫黑”,爲改善我國船隊港口國監督(PSC)檢查表現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沒過幾年,中國船隊打了個“翻身仗”。
1998年,我國成爲第一個通過國際海事組織(IMO)審核和第一批進入STCW履約白名單的締約國,在國際海事界産生巨大影響。同年,我國脫離巴黎備忘錄“黑名單”,2000年脫離亞太備忘錄及美國海岸警備隊“黑名單”。目前,我國已名列各備忘錄組織和美國海岸警備隊“白名單”,成爲“優質船旗國”。
認真履約,讓國外船進來,中國船隊“走出去”,中國海上對外貿易因此快速發展,中國讓世界刮目相看。
爭做“師傅”分享經驗 爲全球海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這幾年向國際組織遞交而被采納的提案數量正不斷提高,這在以前哪敢想啊!這表明中國已逐漸由‘徒弟’變成‘師傅’。”部海事局原辦公室副主任姜雪梅表示。
據介紹,以前國外同行評價中國海事的國際會議代表是“三不”代表:不遲到、不早退、不發言。之所有出現這種狀況,除了語言不精外,還在于當時我們對國際海事議題研究不深,對國際公約跟蹤不夠。
自1996年起,中國海事成立海事研究會後,情況大不同了。有專人研究國際公約進展情況,歸檔、研究每次國際會議的議題、材料等。研究得透了,跟蹤得勤了,中國代表在國際會議上開始發言踴躍,並通過提案、倡議等形式,把中國很多觀點向國際分享。
以IMO爲例,如今每年平均遞交提案50個左右,被采納的提案也在不斷提高。而在過去,別說遞交提案,海域遼闊的中國一度被排擠在IMO之外。直至1971年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後,才于1973年成爲IMO正式成員。1975年,中國第一次成功競選B類理事國。1989年,我國首次成功競選A類理事國,至今已連續15次當選A類理事國。
記者了解到,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開始逐步配合IMO制定和修改相關國際公約。如承擔了IMO“地效翼船暫行導則”修訂通信工作組牽頭工作,並向IMO提交提案,得到廣泛支持和認可;積極參加了IMO機制下海運溫室氣體減排工作的相關談判;針對IMO制定的《國際極地水域船舶航行規則》草案,組織開展研究並提交相關提案,使我國船舶、船員可以更娴熟地穿越北極水域;推動IMO于2014年認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使北鬥系統成爲全球第三個正式進入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的導航系統……
“如今,中國代表團參加IMO等國際組織會議時,總是積極遞交提案,並參加了諸如壓載水、載重線等工作組,履約能力顯著提高。”謝輝表示。
不僅如此,現在IMO非常重視中國的意見,每次遇到重大問題時,一般會事先了解中國的態度,聽取中國的意見;世界航運發達國家在國際海事論壇中討論重大問題時,往往也會采納中國的意見和建議。
除了越來越多參與IMO事務,中國海事還代表國家參加了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國際航標協會和國際勞工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活動,參與了多項國際條約的起草、制定或修訂工作,既維護了國家權益,也爲全球海事治理體系的優化貢獻了“中國智慧”;充分利用既有的交流合作平台和技術推廣渠道,深度參與有關國際組織的重點工作、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推進海事開放合作格局。
2003年,我國在國際航標協會(IALA)中首次提出“數字航標”概念,並推動IALA成立技術組對“數字航標”進行研究。
2006年,我國針對IALA浮標系統的不足,率先提出了應急危險沉船標識的制式標准,得到世界的認可;在交通繁忙水域,我國率先應用藍色燈光航標,使大、小船分道通航,大大提高了航運效率。
2015年,《MARPOL附則VI船舶能效規則PSC檢查導則》在東京備忘錄和利雅得備忘錄區域實施,成爲中國首例主導制定的區域性國際海事技術標准。
2016年,“有效利用事故經驗教訓,改進海員培訓教育”提案,獲得IMO海上安全委員會全票通過,各方一致同意,成立由中國牽頭的非正式專家組研究推進……
一系列裏程碑式的成果,離不開海事人對國際標准工作的日夜鑽研,更離不開他們多年來在國際舞台上對提高國際話語權、貢獻“中國智慧”的不懈追求。
2018年成立由我國代表擔任主席的起草工作組,參與IMO船舶安全使用岸電技術研究。
擴大“朋友圈”結緣世界 護航中國船隊和貨物“走出去”
“每年,我們要組織海事參加國際會議等國際交流活動100多次。通過各種會議和平台,中國海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謝輝自豪地表示。
據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先後與30多個國家和20多個國際組織建立起海事雙邊或多邊合作;與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勞工組織、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國際航標協會、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等國際組織建立起海事合作機制,與東盟各成員國以及美、英、俄、韓、日等國家建立起雙邊合作關系,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相互承認海船船員適任證書的協定,進一步密切了雙邊、多邊關系。
同時,主動融入國家外交戰略大格局,參與東亞峰會、中國—東盟、南海各方行爲宣言等工作機制,推進我國與東盟的海事友好合作關系;利用中國—東盟海事磋商機制、中國—東盟海事/海運工作組、馬六甲/新加坡海峽航行安全合作機制等渠道,主動尋求海上戰略合作最大公約數,爲服務國家戰略和外交方針提供有效載體。
在此基礎上,以“項目支撐”的方式,推進“一帶一路”海事戰略支點建設,發揮海事國際合作優勢和專業優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的推進和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1月5日,中國牽頭制定的首個地區性發展戰略——《中國—東盟海事教育培訓發展戰略》獲得第14次中國—東盟交通運輸部長會議通過,使東盟各國在海事教育培訓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得到進一步深化,使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內涵進一步豐富。
“過去,我們只和周邊的韓、日、俄、越南等國家有交流合作。現在,交流更廣泛,合作更務實,友誼更深厚。”謝輝說。
據介紹,現在我國與國際合作的面越來越廣,合作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合作內容涉及船員、船舶、防汙染等海事管理各個領域;合作更加深入,如與東盟的合作從過去的磋商會議進入技術合作、能力建設等,合作深度、廣度發生巨變。
通過廣交朋友,互通有無,中國海事不僅學習了發達國家先進的海事管理經驗,快速提升我國海事監管與服務水平,而且通過與更多國家的海事機構、港口當局和航運各界增進了解互信,爲我國航運企業和中國旗船舶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如今,中國船隊要去哪裏,我們的合作夥伴關系就建立到哪裏,爲中國船隊和貨物‘走出去’提供強有力的外部環境支撐。”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身影活躍國際舞台 講述中國海事好故事
越對外開放合作,中國海事的底氣越充足。
2016年11月24日,在IMO第97屆海上安全委員會大會期間,時任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局長許如清受邀進行主題演講,系統地介紹了我國海事模式和中國經驗。這是IMO成立60年來,首次邀請成員國就海事管理體制機制發表主旨演講,與會代表反響積極。演講結束後,IMO秘書長林基澤專門與中國代表團進行交流,高度贊賞了中國海事部門在海事履約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除了中國海事“好故事”,還有中國“好經驗”。
“現在,我們每年給區域性國際組織培訓14至15次,包括IMO、IALA、PSC等諸多領域給很多國家授課,有很多諒解備忘錄組織請我們講課。”謝輝表示,近年來,我國海事廣泛參與到安全、海洋環境保護、勞工等海事國際工作中,並通過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專家授課、人才輸出等多種方式傳授中國經驗。僅2016年,就選派優秀安檢員赴巴林對利雅得備忘錄、伊朗對印度洋備忘錄進行PSC授課等。
多年來,中國海事還不斷創新國際合作人才培養機制,通過牽頭IMO通信組、擔任國際組織會議主席、國際組織的審核專家等重要職位平台,爲國際會議談判和履約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也培養了一大批經略國際海事事務的專業人才。
2006年,在國際航標協會第十六屆大會上,時任中國海事局常務副局長劉功臣當選爲IALA理事會主席,這是IALA成立以來,也是百年國際航標合作史上的首位來自中國的主席。隨後的5年時間裏,中國爲全球航海保障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2016年,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航海學會原理事長徐祖遠入選IMO首屆海事大使,爲號召、帶動全世界年輕人積極參與海事相關活動作出貢獻。
經過中國海事推薦,自1973年加入IMO後,至今已派出5名工作人員進入IMO秘書處任職,並在我國駐英國大使館設立了海事小組,派員常駐開展工作。不僅如此,如今在IMO貨物和集裝箱運輸分委會主席、國際散貨船和油船目標型船舶建造標准(GBS)審核組審核員、IMO成員國審核機制審核員、國際航標協會理事會理事等一系列重要職位上,都能看到中國海事人獨當一面、不負衆望的身影。
多年來,海事人就這樣一直活躍在國際海事舞台上,積極參與多邊和地區性海事事務,既拓寬我國參與國際海事事務的發聲渠道,也爲維護國家利益、促進地區發展貢獻著力量。
同時,大型船艇也積極“走出去”,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展示形象。
2013年6月10日,中國海事旗艦“海巡01”輪從上海出發,開啓了對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緬甸和馬來西亞等“四國五港”曆時62天的訪問,創下我國公務執法船出訪時間最長、航行距離最遠、第一次跨越赤道進入南半球、第一次駛入印度洋等多項紀錄。
訪問中,“海巡01”輪先進的裝備,中國海事人的意氣風發給登輪參觀的各國海事領導和當地華人華僑留下深刻印象。一位85歲的老華僑趕了4個小時的路程專程參觀“海巡01”輪,並在留言簿上留言:“爲中國海事擁有設備如此先進、人員如此專業的海事船艇而感到驕傲!”
追尋中國海事船艇走出國門的軌迹,還有很多精彩記錄:2004年5月25日,當時中國最大的海巡船“海巡21”輪出訪日本,這是中國海事執法船首次走出國門,爲加強與周邊國家海上安全管理的合作奠定了基礎;2012年8月25日,“海巡31”輪曆時27天,圓滿完成對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出訪任務,這是中國公務船首次搭載直升機訪美、首次跨洋航行,被列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戰略對話成果清單;2014年10月,無人智能測量艇“海巡166-01”跟隨“雪龍”號科考船,成功在南極羅斯海水域發現新錨地,並制作大比例尺專題海圖,爲維多利亞地新站建設提供了關鍵基礎資料,今後也將提交IMO讓世界各國共享……
一次次遠航,成爲中國海事對外交流與合作中一抹耀眼的亮色,也折射出我國海事綜合實力正不斷增強,不斷走向遠方。
□記者觀察
越開放越自信
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在我國逐步走近國際舞台中央的進程中,海事應該如何准確定位自身坐標?這是中國海事在服務改革開放、走向國際社會中不得不回答的問題。
作爲我國最早與國際接軌的領域,40年來,中國海事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始終以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氣度和胸襟,切實擔負起職責使命,按照國際規則首先當好“徒弟”,認認真真苦練“內功”,只爲安全、便捷地把外國船舶“請進來”、中國船舶“送出去”。
40年來,在快速提升海事治理水平的過程中,中國海事沒有敝帚自珍,而是樂于奉獻,積極參與國際海事規則制定、參與全球海事治理,積極分享中國經驗,貢獻“中國智慧”。
40年來,在廣交朋友、結緣世界的過程中,中國海事不搞狹義的博弈,而是本著互利互惠原則,積極尋求海上戰略合作最大公約數,爲構建海上安全命運共同體及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因爲中國海事始終認爲,國際合作尤其是海運領域的合作,主要是求同,而不是博弈。因爲安全、清潔已成爲各國的共同追求。
也正是這樣的開放合作,中國海事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也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在關鍵倡議中我國定位更准,在國際舞台上發聲渠道更廣;我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也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點贊……
40年來,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引導,從遵循規則到制定規則。從認真聽講的“徒弟”,到傳授經驗的“師傅”,角色變了,能力強了,而爲全球海運經濟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的心態始終沒有變。
這種心態,源于一種自信,一種越開放越擁有的自信。這是中國海事人的自信!
圖片由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