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又稱“金漆木雕”,是中國兩大木雕體系之一,具有“工藝精湛、玲珑剔透、金碧生輝、富麗堂皇”等特點,其精美的藝術魅力名揚世界,深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喜愛和收藏。如泰國普門報恩寺有潮州出産的“金漆木雕”千手觀音,新加坡半港天後宮也有潮州的木雕,法國巴黎中國城有潮州“龍光拐子”門罩木雕,還有現陳列于中國駐朝鮮大使館的“清明上河圖”潮州木雕作品等。東南亞的潮籍華僑,幾乎家家都擺放有幾件潮州木雕,既作祈壽祝福膜拜之用,又作工藝美術品欣賞。
潮州木雕巧奪天工
欣聞潮州又創作出價值一千多萬元的“巨型龍蝦蟹簍”木雕珍品,我們一行專程前往采訪。在潮州市藝葩木雕廠近距離接觸了這件高2.8米(連底座高3.28米)、直徑1.5米,重約1噸(原木6.5噸雕刻而成)的特別引人矚目的“巨型龍蝦蟹簍”潮州木雕。這件作品最能體現潮州木雕的镂通技巧和潮人心靈手巧的悟性,構思瑰麗,層疊豐富而不失空靈,魚、蝦、蟹的遊戈、攀爬,活靈活現,出神入化;雕工古樸天成,不論浮雕、沉雕、通雕、圓雕等,隨意揮灑,技藝超群。通過多層深工精雕細镂,表現了編織徑路分明的竹簍,竹簍裏外雕刻生動爬行的80只螃蟹、姿態各異的30只龍蝦、還有縱橫穿梭的海中各種魚類、交錯照應的籚草、翻騰的浪花等,多層次再現了生機勃勃的海底世界。據介紹,這件作品采用比樟木硬度更硬的花梨木,曆經3年精心镂刻而成,凝聚了創作者的心血和才華,體現出作者對生活的敏感、廣博知識和豐富的想象力。
潮州木雕源于生活服務社會
在潮汕地區,房屋的脊、檐、外壁,通常飾以灰批、嵌瓷、磚雕或石雕。木雕則被安置在門、窗、前廊的梁架、柱頭等顯眼而又不受日曬雨淋的地方。家具方面,大則屏風、幾案、床榻,次則櫥櫃、椅凳,小至放燈芯、盛紙媒的筒子,莫不加以雕飾。而在過去,與祭祀有關的神龛神轎,馔盒、爐罩、燭台等,更是木雕藝人們的用武之地。潮州木雕用的是當地出産的普通的木材;建築裝飾雕刻比較粗大,一般采用杉木。家具器物的雕飾則多采用樟木。樟木的質地並不堅密,藝人取其有一定的韌性和易抄刀的優點,刻得層層疊疊、玲珑剔透。刻後再予以髹漆貼金,不僅輝煌燦爛,且能抗潮避蛀,經久不致崩裂變形或腐朽。
潮州木雕密切聯系著群衆實用生活的各個方面,更適應著群衆的思想感情和審美上的需要。它的題材內容,多數來自民間爲人們所喜愛和熟知的神話、傳說、戲曲和曆史故事,如頌揚勇敢和機智的“苦肉計”,贊美韓愈來潮州作刺史的“藍關雪”,表現明代潮州七賢進京應試的“七賢進京”,贊美純真愛情的“陳三五娘”等;也有一些直接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如“漁樵耕讀”、“修房蓋屋”等木雕作品,“洋鬼子燭台”則表現了人民對帝國主義者的嘲諷;還有珍禽瑞獸、花果蟲魚,而對于江海中的水族、亞熱帶植物的表現,尤爲出色。至于千變萬化的幾何紋樣,也同樣表現出無窮的智慧和豐富的美感。木雕還分爲工藝木雕和藝術木雕二大類。工藝木雕通常是指流傳在民間,有悠久的曆史和強烈的民族傳統色彩,講究精雕細镂、巧奪天工的木雕工藝品。藝術木雕的表現手法豐富且不拘一格,有大刀闊斧、粗犷有力的,有精雕細刻、線條流暢的,有簡潔概括,巧用自然美。好的藝術木雕不僅是雕刻家心靈手巧的産物,而且也是裝飾、美化環境、陶冶性情、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故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潮州金漆木雕就是把人物山水、翎毛花卉、走獸蟲魚和各種圖案集中在一個畫面上,並以“之”形與“S”形的徑路來區分不同的情節和場面,镂通層次一般在二至六層,雕工細致已近于牙雕,層次豐富,立體感強,在狹小的面積上,表現出廣闊的空間。也有一些浮雕本身就是獨立的藝術品,可根據環境需要自由配置屬裝飾性的壁挂或屏風等。因而許多雕刻家經常把一些“奇形怪狀”的木頭搜集起來長久地擺放在周圍,時常琢磨和推敲,一旦考慮成熟便拿起刻刀,欲罷不能。當然作品的成功與否常常取決于一念之差,真所謂“千刀萬鑿雕出來,一處不順付東流。”
己略黃公祠是潮州木雕之集大成者
潮州木雕具有豐富的創作題材、複雜的裝飾要求,促使著藝人們探索、創造出多種多樣的形式與手法。根據不同的題材、不同的裝飾部位,他們把各種類型的浮雕、圓雕、通雕、線刻,或單獨、或相間、或綜合地靈活運用。“己略黃公祠”代表了當時最高藝術水平的金漆木雕作品,這座建于晚清的宗祠是黃姓族人爲紀念先祖而修建,請了當年潮州城裏最好的木雕藝人進行修建,在技法上采取了圓雕、沉雕、浮雕、镂空等手法,突破空間和時間限制,形象地表現了多層次的複雜內容。在梁枋兩端,分別飾以形象各異的龍、鳳、獅等祥瑞動物,“銅雀台”“張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戲曲傳奇、民間故事則是木雕創作的主要題材。在祠堂大廳前門木厝有長卷式描金漆畫“郭子儀拜壽”,畫面表現唐朝文武官員到汾陽府向郭子儀祝壽的熱鬧情景,作者以長卷式平列鋪陳,充分利用空間,將在不同時間和空間活動的人物同時出現。中間一段故事情節場面較大,郭子儀夫婦坐于汾陽府中接受衆人拜賀;左右兩段場面較小,以牆門相隔但又可相通,通過不同空間活動的人物情節,人物的服飾和彼此間的關系,讓人們聯想到當時汾陽府中冠蓋雲集、氣氛熱鬧的場面。該畫工整秀麗,勾勒纖細,層次豐富,形象逼真,充分表現潮州金漆畫古樸渾厚和華麗輝煌的工藝特色,是一幅相當難得的民間工藝精品。“韓江麗景”等地方風光,也體現在祠內的作品中,這些木雕裝飾,在外形色彩上充分運用了黑漆裝金、互采裝金。整座建築物輕重有別;層次分明,因而被譽爲“潮州木雕第一絕”,現已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傳承與發展中的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還吸收了石刻、繪畫、泥塑以及戲劇等各種民間藝術的精髓,融合浙江東陽木雕、溫州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而自成風格,成爲中國“四大木雕”之一。
隨著社會的發展,潮州木雕也經曆了從興旺到低潮,到漸漸回暖的發展過程。據說目前潮州大大小小的木雕廠家有20多家。在潮州堪稱規模最大的木雕廠也不過近百人,但稱得上大師級的木雕工藝廠卻是寥寥無幾。近幾年由于木雕技工緊缺,去年每人100多元一天工錢,好的月份報酬可拿到5000元。還有就是原材料漲價快,以前普通樟木1米只需280元,現如今卻要3000多元,一噸上等花梨原木則要2萬多元。就說一只宜興紫砂茶壺可以賣到1萬多元,雕刻一只螃蟹是絕對賣不到這個價錢的,盡管其制作成本遠遠超過紫砂壺,可就是賣不起價。縱觀目前木雕市場,一方面缺少宣傳推介,另一方面要把潮州木雕做大做強、形成特色産業,除了政府從各方面扶持外,還要從木雕經營生産者本身去考慮。潮州有“木雕藝術研究中心”,如果木雕藝人能夠瞄准商機,生産更多具有代表性、精美絕倫的木雕作品,潮州木雕何愁沒有廣闊的市場?潮州木雕需要傳承與發展,正是人們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作者: 曾旺強
來源: 汕頭日報(2007.7.7)
本篇文章來源于網絡
由本公衆號彙總收集整理
我們尊重原創,
版權屬于原作者,文字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
我們只是資源搬運工,部分文章如未能與原作者聯系上
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