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滴上一滴眼藥水,就能在黑暗中看見50米以內的景象!美國加州的科學家們正在研制這種神奇的“夜視眼藥水”。未來,色盲的人和盲人有希望通過“夜視眼藥水”看見紅外光。
4月10日以來,興齊眼藥已8天7漲停。興齊眼藥股價的飚升,當然與“夜視眼藥水”沒有關系,表面上與公司新近獲批的兩個藥證有關,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近視眼市場的潛力漸被市場認識。
有機構預測2019年眼科市場規模達千億元
就像原先不注意口腔衛生那樣,中國人不太注意用眼衛生。如許多人認爲近視後戴眼鏡或做手術即可,實際上對于高度近視的人來說,近視的發展是不會停止的,眼底會發生萎縮和一系列病變,並有可能在年老後失明。帶來的後果是,我國眼疾患者數量巨大。
我國約有5.5億近視、1000萬青光眼、600萬白內障以及1160萬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且屈光不正和青光眼、白內障等致盲性疾病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
1、據世衛組織的報告,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若無有效政策幹預,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將上升到51%,患者人口將快速上升至7.1億人,高度近視患者可達4578萬人。到2050年,這部分高度近視患者將進入致盲性並發症高發年齡。也就是說,這4578萬高度近視患者面臨失明風險。
2、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統計,我國60-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是80%,9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達到90%以上,存量白內障患者數量已超過600萬,每年新增30-40萬,治療需求激增。2025年,我國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將直接帶來白內障等眼病患者數量增加。
3、世衛生組織預測,到2035年糖尿病將成爲致盲的首要原因。而根據2017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的數據,中國糖尿病人群已達1.14億,居世界首位。幾乎所有眼病都可能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都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問題(簡稱糖網)。
基于眼病患者數量如此之多,2013-2017年,我國眼科市場規模自467.7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867億元,行業複合增長率達到17%。伴隨著眼病發病率提升、患者自我診療意識提升、消費升級、高端技術更新換代,中商産業研究院預計2019年眼科市場規模將達到1116.9億元。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于《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這將帶動近視防治市場的增長。前述市場規模預測並未考慮這個因素。
眼藥市場規模將達200億元,但外資仍是主力
據米內網數據,2017年我國公立醫療機構市場中眼科用藥的市場規模爲82.38億元,同比增長18.87%,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4.06個百分點,並高于整體化學藥市場增速,和眼科用藥所屬大類感覺系統藥物的增速(18.92%)相近。2018年我國零售市場眼科用藥市場規模爲50.1億元,同比增長2.5%。顯然,醫院用藥銷售金額要高于零售市場。有機構預測,至2020年眼藥市場整體規模將達200億元。
數據顯示,2017年,銷售額前20的眼藥占了78.11%的市場份額,其中,雷珠單抗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康柏西普,並且增速最快,排名第三的是玻璃酸鈉。在銷售額最高的10家藥企中,8家爲外企,我國企業中,康弘生物排名第4,興齊眼藥排名第7。
2014年,康弘藥業的生物創新藥康柏西普(商品名:朗沐)上市,用于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與繼發于病理性近視的脈絡膜新生血管。上市以來銷售額快速增長,預計2018年的收入超過10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35%。2018年5月,康柏西普啓動在歐美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同時,康弘藥業正在國內進行康柏西普新的適應症的研究工作,糖尿病黃斑水腫已經完成臨床試驗,正在國家藥監局的審評中;視網膜靜脈阻塞目前處于臨床Ⅲ期階段。此外,用于治療外傷等誘發的新生血管的KH906滴眼液,已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眼底新生血管病是世界公認的治療難題,新藥市場前景廣闊。目前我國眼底新生血管病藥物的理論市場容量已達到1160萬人,康柏西普潛力巨大。
興齊眼藥是東北一家專業眼藥公司,産品覆蓋十個眼科藥物細分類別,可生産凝膠劑、滴眼劑、眼膏劑等多個劑型,擁有45個藥品生産批准文號,其中26個産品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2017年版)。4月18日,公司公告獲得溶菌酶滴眼液、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兩個新的藥證。我們向眼科醫生了解到,這兩個藥的臨床需求並不大。因此,興齊眼藥最近股價暴漲,應該不是這個原因,可能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進入臨床試驗。
臨床上,硫酸阿托品常用于麻醉。早在1900年Wells等人就開始使用阿托品來抑制調節反射從而延緩近視加深。自此以來,不斷有研究者探索不同濃度的阿托品對于近視的延緩作用。因簡單易用,價格適中,目前,低劑量阿托品滴眼液在中國台灣、新加坡、印度等非常流行,但是中美都沒有批准用于控制近視的適應症。
2005年8月以來,莎普愛思、武漢五景藥業、博士倫福瑞達制藥、興齊眼藥等先後申報了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臨床試驗。其中,興齊眼藥的申報最晚,2018年8月和10月,分別獲許針對控制兒童近視進展和睫狀肌麻痹進行臨床試驗。
4月15日,招商證券在專題研究報告中稱,在缺乏非眼部器官的長期安全性數據前提下,而且在FDA沒有批准的情況下,國內監管機構在審評審批0.01%阿托品近視適應症時,會非常謹慎,進度會比較慢。而從臨床進展來看,2022年以後,美國才有可能批准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延緩近視進展。
對阿托品的效果和安全性,一些眼科專家也存在疑問。長期從事近視研究的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副院長周翔天教授表示,我們只知道阿托品控制近視有一定效果,但具體作用機制並不清楚。而且目前最長只有5年的臨床觀察數據,更長時間的使用是否會出現累積的副作用?長遠效果如何也不清楚。因此,他建議謹慎考慮對阿托品的使用。權威專家的質疑可能會影響國內的審批進程。
興齊眼藥的阿托品滴液尚在臨床試驗中,何時、能不能通過審批還不可知,現在就對其炒作是否早了些?
通過對眼科市場的梳理,我們發現進入眼科的上市公司特別少。同時,我國眼藥研發水平也與國外有較大的差距。如2017年12月19日,FDA批准全球首款眼科在體基因治療藥物Luxturna以來,目前約有25種眼科疾病基因療法處于I期、II期或III期,而我國幾乎沒有。
眼科器械市場幾乎爲外企壟斷
目前,近視控制手段主要分三類:
一是使用阿托品等M型膽堿受體抑制劑;
二是使用多焦點、漸進焦鏡片,如軟鏡、隱形眼鏡+框架眼鏡;
三是其他類,包括OK鏡,每天2小時以上的室外活動。
2018年6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8版《近視防治指南》,列舉的單純性近視的矯正手段,包括:
(一)框架眼鏡,包括多焦點和漸進鏡;
(二)角膜接觸鏡,包括軟鏡、日戴硬鏡和角膜塑形鏡(OK鏡),其中角膜塑形鏡被首次列入《近視防治指南》;
(三)手術矯正,包括激光角膜屈光手術和人工晶體植入術。
招商證券認爲,OK鏡能延緩45%左右的近視加深,主要不良反應是角膜炎,但發病率與隱形眼鏡類似。目前,國內已有8家企業獲批生産、銷售OK鏡,上市公司歐普康視具有絕對優勢。歐普康視的主要産品“夢戴維”角膜塑形鏡是一種用于矯正近視的特殊硬性角膜接觸鏡,根據用戶的角膜幾何形狀和屈光度個性化設計制作,通過暫時性的改變角膜形態達到暫時性降低近視度數的效果,用戶通常睡覺時配戴,起床後摘下,可以擁有一個完整白天的清晰裸眼視力。2018年,角膜塑形鏡收入3.10億元,同比增長40%;毛利率90.46%,同比提升2.13個百分點,産品覆蓋已經超過800家醫院。0.01%阿托品滴眼液獲批後,會不會對OK鏡形成替代還不能確定,OK鏡的核心問題是一次性費用昂貴,不適于農村和邊遠地區推廣,未來也有降價的風險。
盡管如此,在OK鏡這個細分領域,歐普康視已表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而在眼科醫療器械領域,國內企業幾乎將市場拱手相讓。
眼科醫療器械包括裂隙燈顯微鏡、准分子激光治療儀、手術顯微鏡、眼底照相機、眼科手術器械等,由于眼科手術對器械的的精密性和准確性要求較高,因此眼科器械多具備較高技術壁壘,中高端眼科器械市場仍主要被CarlZeis、Kowa、Topcon、Canon等外資品牌占據,國內企業除尚未上市的蘇州六六視覺具備一定競爭能力外,其余大多數企業均以部件組裝、配套軟件系統或合作分銷等模式參與市場,處于産業鏈的中低端。
總的來看,不管是眼藥、治療手段,還是眼科設備和眼科材料,我國企業還與外企有較大的差距。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也說明國産替代的市場機會大。
眼科大咖們推崇人工智能應用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超過50%的人沒有接受常規的眼科檢查,超過90%的人發病後才進行治療。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兼眼科主任魏文斌教授說,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爲例,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都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問題,這是65歲以下患者失明的首要原因。多數40歲到60歲的糖尿病患者工作相對緊張,對自身健康關注較少。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可防可治的,早篩查早治療,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就不會失明。我國約有一億糖尿病患者,人工篩查很難做到、做好,而通過人工智能很容易就能做到。此外,人工智能在近視防控上幫助也很大。所以,包括魏教授在內的眼科大咖們都在推動AI智能輔助診斷技術的發展。
AI智能輔助診斷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利用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挖掘技術,結合眼科醫學臨床需求,生成AI算法,對患者光學相幹層析技術圖像和眼底圖像進行自動識別和判讀,從而給出診斷結果及對應的診斷建議。
目前,包括科騰訊、科大訊飛在內的多家公司在AI糖網篩查、診斷上取得了較好的進展,青光眼的AI也在積極推進中。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袁進教授認爲,數據標准化是AI在醫學影像領域升級發展的主要瓶頸問題,在眼科人工智能1.0中存在閱片人員統一培訓欠缺、公共數據收集標准參差不齊、醫療數據標准化不統一等問題。人工智能2.0需要解決這些問題。
在醫療AI中,眼科是進展最快的,糖網AI已進入一些地方醫保,或在體檢項目中實現收費。這對布局醫療AI的上市公司的成長帶來積極影響。未來,AI是最有可能與外企齊頭並進的,隨著眼病防治的政策推進,眼科AI也很快能實現較大收益。
總的來看,因爲有著接近人口一半的患者,眼科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盡管産品普遍與國際巨頭有一定的距離,但相關上市公司會隨著市場的增長而成長起來。就如愛爾眼科,2012年時,股價是不到3元,現今33元多。
本文源自券商中國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