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目前是中國大陸第三大姓,有8750.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83%,爲世界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4位。但根據中國大陸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張姓是中國大陸第二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姬姓。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姓源自于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孫的揮公。因發明弓箭司弓矢之長(正),而賜姓揮公姓張于青陽(今河北清河)。
姓氏來源
張姓的來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張姓源于濮陽”,根據中國科學院提供的資料,彙編的《河南·大姓的故鄉》地圖顯示: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100個大姓中,有73個源于河南。其中張姓、姚姓源于濮陽。主要根據有:1.史實。2.文物遺址。3.族譜記載。4.當代研究成果。1999年中國在昆明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博園內立了《源于河南的姓氏》碑。
源出有六
來源一
始祖——張揮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子揮,屬于以職官稱謂爲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爲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又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爲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爲姓氏的。這一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張姓,因揮住在尹城國的青陽,亦即清陽,清陽在清河以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縣東),是爲河北張氏。
來源二
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其中,以遷居韓國的張氏影響較大,曆代都有入朝爲官的。韓國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後南遷宜陽(今河南宜陽縣韓城),又遷陽翟(今河南禹州),最後遷至鄭 (今河南新鄭)。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後遷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最 後又遷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是爲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來源三
出自賜姓或他姓所改。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爲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爲張氏,世居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後成爲 大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一些少數民族分支改姓張姓。據公安部統計人口“張”這個姓氏排在全國第三位,有7000萬人,占漢族人口總數的6%。
來源四
源于古奚族,出自唐朝時期奚族,屬于帝王賜改漢姓爲氏。奚族,是一個活動于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在曆史文獻中,常把奚民族人記作奚人、奚回。在唐朝時期,奚族張氏出自帝王賜姓。
張忠志,本是奚族人,原居住在範陽,因善騎射,被範陽守將張鎖高收爲義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張忠志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到唐代宗李豫即位後,拜張忠志爲成德軍節度使,又改賜姓名爲李寶臣。李寶臣,在有的史籍中仍記其爲張寶臣。
來源五
源于其他各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爲氏。今阿昌族、納西族、僳僳族、瑤族、壯族、黎族、高山族張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台灣等地區,藏族張氏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貴州等藏族聚居區,其姓氏淵源有待予以考證。
來源六
日本名將新羅三郎源義光的第七子,源覺義爲躲避被源義光謀害的源義忠的遺孤河內經國的仇殺,于應德二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西渡朝鮮,在朝鮮高麗王朝的避佑下在沿海莞島繁衍生根,因源義光取新羅明神的典故改名爲新羅三郎而新羅明神原型爲張保臯,遂以張爲苗字,世代以張爲姓,後在明朝時爲躲避豐臣秀吉對朝鮮的侵略遷至中國內地新喻縣(今新余市)紮根于此,成爲此地一大姓。
得姓始祖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則。盡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爲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爲張,是以技即職業爲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爲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爲姓。
張氏祖庭
華夏張氏祖庭,坐落在張氏發源地的河北清河縣,此處每年召開世界張氏肯親大會,來自海內外的30多個國家的張氏子孫參加了2009年第四屆世界張氏肯親大會。清河縣張氏園區建設了一殿兩園。
“一殿”,即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大殿(華夏張氏祖庭),總體規劃構思源于原始的“明堂”意象,演繹上古祭祖建築的“品”字形古風,規劃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約90畝,加上外圍緊密區綠化、廣場、甬道等共計300畝。“兩園”,即張氏文化生態園和世界張氏工業園。
張氏文化生態園,環繞揮公大殿周圍,以現有1000多畝森林公園爲基礎,以“弓形”湖水和“生態”之林爲總體框架,輻射周邊近5000畝區域建設集生態、旅遊、文化、休閑爲一體的高品位文化生態園林。
世界張氏工業園,包括如今省級開發區羊絨園區西擴部分和張氏生態園在內,概念規劃約30平方公裏,計劃整體招商,成片開發,最終打造成以特色産業爲依托,以高新技術産業爲引領,張氏志士能人集聚創業的國際國內知名園區。
遷徙分布
張氏是多源流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位,屬于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8750萬,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53%左右。
春秋時晉國有解張,字張侯,其後以祖父字爲姓,從此晉國世代有張姓。公元前403年,趙、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國後,張姓人口也隨之分散于三個諸侯國。
這兩種說法都爲張姓的起源、繁衍以至成爲今天第三大姓作了說明。一是張姓曆史久遠,爲中國最早産生的姓氏之一,而且相當受重視。在原始氏族社會,狩獵爲人們謀生的極爲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與作用可想而知。而且在當時,少的東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東半島、蘇北與江淮之間廣大地區;相傳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後裔。
分布圖二是張姓分布很廣,晉國有此姓,隨著三家分晉又遍及趙、韓、魏三國,即今華北、中原廣大地區。
還有不少人被賜姓改姓張;如三國時諸葛亮就賜龍佑那爲張姓;曹魏大將張遼,原姓聶,後改姓張。非漢族人改姓張的也不少。金朝特嘉氏,因世代居住在張皇堡,便以張爲姓。元代蒙古、色目人有不少改姓漢姓者,往往擇漢人大姓改之,也爲張姓擴充了人口。
據記載,晉代有中原張氏遷福建;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中原張姓軍校隨從;後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居古田梅溪,後被封爲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爲鑒湖、金坡、板挢等派,此後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張氏以北方人居多,主是漢族,但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也有不少人融入少數民族。移居海外的張氏,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
郡望堂號
郡望
魏晉以後區別居于不同地域之同姓者爲“郡望”。
清河郡:漢時置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省清河縣東南)。此支張氏,世居武城,其開基始祖
張氏嘉祖祠 普甯市燎原鎮泥溝鄉
爲漢留侯張良裔孫張歆。張氏的宗祠、院落、門頭也常冠以“清河”之名,如“清河高風”等。
範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縣(今屬河北省)。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爲東漢司空張皓之子張宇。
太原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爲北魏平東將軍、營州刺史張偉。
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此支張氏,其開基始祖爲西漢禦史大夫張湯。
敦煌郡:漢武帝從酒泉郡分置,治所在敦煌縣(今甘肅省敦煌縣西)。治河西走廊西端。
安定郡:西漢置郡,治所在高平(今甯夏回族自治區固原)。東晉移至安定(今甘肅省泾川北)。這支張氏爲西漢趙王張耳之後。
襄陽郡:漢始置襄陽縣,東漢末始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其後襄陽曆爲郡、州、道、府之治所。此支張氏始祖爲張安之。
洛陽郡:秦始終置縣,東魏置郡。漢、魏時治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漢城西十八裏。
河東郡:秦時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治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 、夏縣一帶。
始興郡:三國吳由桂陽郡分置,治所在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南)。治轄相當于今廣東省連江、曲江、韶關一帶。
馮翊郡:漢武帝置左馮翊,三國魏改爲馮翊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省大荔)。
吳郡:東漢末年分會稽郡置。治所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治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一帶。
平原郡:西漢初置,治所在平原(今平原縣西南)。治轄相當于今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河間郡:原爲戰國時趙地。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東南)。治轄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間縣一帶。
中山郡:戰國時爲中山國,漢高帝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定州)。治轄相當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區。
魏郡:漢高帝初置。相當于今河北省魏縣,河南省浚縣,山東省冠縣之間地區。治所在邺縣(今河北省臨漳西南)。
宗譜蜀郡:戰國時秦置,治所在成都(今屬四川省)。治轄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帶。
武威郡:西漢置。相當于今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地區。治所在武威(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犍爲郡:西漢建元六年置。屬益州,在今四川省宜賓縣西南。治所在敝邑縣(今貴州省遵義市西)。
沛郡:漢高帝將泗水郡改爲沛郡,東漢時改爲沛國。治所在相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西北)。
梁郡:漢高帝置梁國,南朝宋改爲梁郡。相當于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帶。治所在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南)。
汲郡:西晉泰始二年置,不久即廢。治所在汲縣(今河南省汲縣西南)。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相當于今河南省黃河北岸武陟縣一帶。治所在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
高平郡:西晉泰始元年將原山陽郡改爲高平郡,在今山東省巨野縣一帶。治所在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南)。
上谷郡:戰國燕設置,秦時治所在沮陽(今河北省懷來東南)。
堂號
清河堂:張姓得姓始祖張揮,字玉爵,號天祿,爲黃帝之子或孫,“觀弧制矢,賜姓張氏”,或“始制弓矢,官爲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或“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揮居于尹城國之清陽,清陽者,清河之南也,漢屬清河郡、清河國。後世張氏譜書有以尹城爲郡望者,然多以清河爲郡望,譜書常標以“清河堂”字樣,以示永記先祖之地。清河爲極古老之河,戰國時爲齊、趙兩國之界。《水經注》載其源在河南北部,流至今河北威縣以下始稱清河。東北流經清河縣故城北、景縣南,至東光西,略循今衛河、海河入海。隋以後東光以下被導浚爲永濟渠(京杭大運河之一部),東北以上則漸廢。今清河縣已無清河。
報本堂:廣東省普甯市泥溝鄉,是粵東地區一古老村落,置寨至今七百余春秋。鄉中有多姓集聚,現以張姓人口最爲繁茂。泥溝鄉張氏先祖,張翠峰公,原居于福建道興化府(莆田縣)大菜園村,因避戰亂,于元世祖至元22年(1285年),同攜兄弟七人及妹翠娥來到潮州府,另創基業。以張翠峰公爲第一世,自以第四世爲開始,輩序詩爲:
繼子乙大衍天清,騰光上國鳴珂聲。
伯仲怡和鹹濟美,夔龍勳業動虞延。
張氏宗祠 張氏宗祠俗稱老祠,位于老寨南門側,建于明嘉靖庚辰年(1520年),距年近五百年,坐北朝南,格局嚴緊,材料簡樸,講求堅固。雍正三年(1725年)張祖之玄孫禦前特等侍衛張燦恭立匾額“報本堂”。
張氏宗祠設置龛幾,奉祀翠峰公祖考妣及二世祖鳳梧、鳳雛、鳳居之公考妣神位。
百忍堂:系唐高宗泰山封禅(665年)經濮陽過壽張(今濮陽市台前縣)時,登門拜訪張公藝(張良26代孫,生于577至676年,時八十八歲,前李世民在公藝門前小河馬失前蹄遇難,公藝救至家中療傷,世民未告真情。貞觀九年(635)世民親書“義和廣堂”金匾,差人送給公藝。)。據《資治通鑒》載:“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皆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部所以能 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余以進。(其內容爲: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上善之,賜以缣帛。”唐高宗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旌表。封公藝爲醉鄉侯,長子希達爲司儀大夫,(壽張縣志載)。故張旭題詩曰:“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勳名。天 子躬親問,旌表懸門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脈長存。兒孫須當記,族遠詩爲憑。”爾後族人便以“百忍”爲族徽。
字輩排行
張氏通派字輩:“立志守先澤逢時耀盛名人文思蔚起華國振家聲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賓務謙厚發菁華绂冕芬微圭璋品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燦雲霞”。
張氏孝友堂字輩:“噟正世大光明顯曜承紹人文永昭宗道”,新增派語:“建立功言進修德業恢振先聲蔚啓英哲”。
甯鄉官山張氏字輩:“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實務謙厚發菁華绂冕芬徽□圭璋品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燦雲霞”。
江西贛州張氏字輩:“正元高國福玉定志用金□順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學士攀龍鳳賢才振紀剛仁義爲珍寶詩書作棟粱祖宗恩德積科甲傅名揚”。
江西武甯第41世起的排行統一爲:
揮公肇遠緒,友吉炳成周。
善頌欽君子,師臣作漢模。
宗演三溪秀,嗣昭六監圖。
必昌崇有德,億萬世年符。
渝東南連湖張氏字輩:鴻才啓世,智勝紹欣;傳揚天道,信步乾坤。蒼鷹展翅,高遠超群;翺翔霄漢,嘯傲風雲。雄獅過崗,迅猛馳奔;橫行原野,威震叢林。狂龍湧浪,廣闊無垠;蒸騰甘雨,澤惠黎民。
如臯東馬莊張氏祿宜堂字輩:“大宗乃敦笃毓秀必詩書常守同居訓其昌占慶余”。
張氏一支字輩:“福勝良存文繼世一傅令子合家珍克承善德紹先業大啓光昌哒匦隆”。
張氏一支字輩:“元和承世澤方正兆家與忠厚先人積經綸大道存”。
張氏一支字輩:“昌大家先崇德象賢楷模正直品學安全忠祯孝友齊聖廣淵代生明哲世植梅田詩收溫裕富貴聯延”。
東北張氏一支
始祖原籍山東省萊府掖縣,因遭蝗旱叠災,遂于乾隆十四年,攜家跨海移民關外。定居奉天府海城縣。
現有二十字輩:大宗伯玉作 維德紹文傳 世貴明居後 家麟啓緒先
閩西張姓新羅區
張姓人自中原遷居福建始于晉代末年,入閩13姓中,其中就有張姓。唐朝唐高宗時期,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率58姓7000多將士入閩,軍校中有分營將張虎、張龍,隊正張來(采)、張本儀等。唐僖宗時期,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27姓5000多將士入閩,其中隨從有固始人張睦,居古田之梅溪。還有固始人張延齊兄弟3人隨從入閩,居泉州的惠安、安溪等地,支派甚多。宋、元、明、清代陸續有張姓入閩。福建張氏以居住地可分爲鑒湖、金坡、板溪等支派。宋末,分支廣東的梅州、蕉嶺,福建省內的甯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
元大德元年(1297年),張東源從永定培豐孔夫村遷居白土溪兜村,成爲東肖(白土)“三戶祠”開基祖。
明永樂年間,張氏甲二郎從上杭吳地遷居江山前村,成爲江山的新田張氏始祖。
長汀縣
張氏南遷分布,據譜載,漢初,張良封留(今江蘇縣東南),居陳留;其孫典,漢文帝封爲清河太守,遂家于清河仁裏鄉節孝坊,族人以“清河”爲郡號。典十世孫張孟成,遷範陽,其曾孫張韪,隨晉元帝南遷,寓居江左。又六傳,張隆仕劉宋順帝,複遷河東,後徙洛陽,又四傳君政,爲唐韶州別駕,遂居始興。更十二傳端,長子化龍,居石壁,次子化孫,遷上杭,三子化鳳,徙福州。張姓後裔以“清河”爲堂號。
上杭縣
自張揮傳玉136世張端字臣楷,136世張端字臣楷,诰授寶雞太守,時值金兵南侵,北宋重和年間(1118—1119)由陝西寶雞眉縣遷至汀州甯化石壁都葛藤凹開基,尊爲張氏入閩始祖。139世張揚德,河北太守,生三子,長化龍宋解元,留居甯化;次化孫宋中憲大夫;三化鳳宋武舉遷福州。
《上杭縣志》(1938):張氏……始祖化孫,宋季由甯化石壁徙杭,裔孫散居全邑。
張化孫系張揮140世孫,諱衍字傳萬,生于南宋淳熙二年乙未歲(1178)二月二十日子時,卒于鹹淳三年丁卯歲(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時,享壽93歲。他自幼勤奮好學,聰明過人,考取進士,诰授中憲大夫,後受朝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甯宗嘉泰年間甲子歲(1204),時逢戰亂,他“蔔吉移居閩上杭”,由甯化石壁遷至上杭北鄉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開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上杭地處汀江中遊“黃金水段”,汀江別稱江。張化孫被其千萬裔孫尊稱爲“鄞江始祖”。
武平縣
張氏先民最先遷徙福建者始于漢。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一支張氏帶領男婦族人,過揚子江,分往衢縣、撫州(江西屬地)、福州、韶州(廣東韶關)、汀州(福建長汀)、贛州等處;一支遷往建州(福建建瓯)。北宋重和年間(1118—1119),張揮傳下一百三十五代裔孫張端,從陝西寶雞遷至福建甯化石壁葛藤村。張端五代裔孫張化孫約于南宋嘉秦年間(1204年)遷至上杭開基。張化孫生18子,傳108孫,分居上杭各處,遷龍岩、永定、武平、清流、福州、漳州、汀州、江西、廣東嘉應州、大埔、梅州、平遠、潮州及台灣等地,部分後裔遷東南亞等地區。明永樂二年(1404年)始,上杭鄞江始祖張化孫後裔張祥雲、張自雲、張卿雲、張帝雲、張彼雲的裔孫先後從上杭遷武平開基,繁衍生息,形成武平張氏五個主要脈系。另有軍籍張氏一個脈系。
河南省鄧州市
張氏家族字輩:明噴文鳯 榮先可紹 一本清傳 福澤永繼 學定萬全。
山東兖州新驿鎮東二村
張氏家族字輩:文士堂西廣,召書慶元祥,承彥明嘉緒,振國守典長。據村內石碑記載,可上溯至康熙五十年。
張氏家訓
百忍歌
在廣東省中山鎮(今中山市)的百家姓中,家訓很注重人際關系、家庭關系,這是百家各姓和睦共處的關鍵。世人較多知曉清光緒年間閻敬銘所作的《不氣歌》和清朝石成金的《莫惱歌》,卻很少有人知曉中山鎮流傳的《百忍歌》。如果把這三首歌放在一起,實際上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人生三境界。清河張氏,在武所張家,把《張公·百忍歌》當爲祖訓,世代相傳,每家廳堂正中懸挂一匾“百忍流芳”,油漆鎏金,十分壯麗。它雖爲張氏家訓,而其他各姓實際也在流傳誦讀,在小小的地域環境中竟成爲百家各姓的和睦之道。《百忍歌》通俗易懂,談古說今,雖非盡善盡美,但在處理睦鄰、人際關系、家庭問題上,起著一定的調節作用。《百忍歌》還是個人修身的一種准則,反映了人生的一種境界,激勵家庭成員成爲優秀成員,由此也可知《百忍歌》是客家人性格養成的一個折射,也體現了家訓文化中重要的一頁。《百忍歌》所說的忍,屬于精神養生中的調神法,即在遇到情緒不良時,要提倡“理智”,注重“修養”,掌握自己,控制情緒。如果不控制情緒,任其放縱,不但周圍的人受不了,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極爲有害,小則身體患病,大則危害生命。因此,暫時,“忍一忍”亦是有積極意義的。
此《張公·百忍歌》分兩部分: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
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
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
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劉伶敗了名,只爲酒不忍;陳靈滅了國,只爲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爲財不忍;項羽送了命,只爲氣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
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積,忍得荒淫無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
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
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癡呆,忍過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嘉貞書
吾嘗相國矣,未死,豈有饑寒憂?若以譴去,雖富田産,猶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務廣田宅,爲不肖子酒色費,我無是也。
中國人常有“長宜子孫、庇蔭後世”的思想,而張嘉貞卻認爲,子孫有出息,則勿須父母廣置田宅;子孫若不肖,即使廣置田産房屋也只不過是爲這些不肖子孫作酒色之費而已。這種見解時至今仍頗具意味。
祠堂對聯
門楣
金鑒家風 百忍傳家“金鑒家風”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張九齡的故事。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玄宗爲求治國安邦這策,長治久安之計,谕張九齡總結列代治國之經驗,張洞察秋毫,明斷事理,以犀利之筆綜述列朝興衰存亡之理,成書五卷,玄宗禦覽,甚爲賞識,賜爲《千秋金鑒》,作爲治國銘言珍藏。”金鑒家風”本此。張九齡任宰相時期群賢依賴,天下仰重,文章風度,冠絕一時。今江西大余通往廣東的梅嶺古驿道即爲張九齡頒令鑿通,使中原與嶺外一線貫通,即此一端,功不可沒。
“百忍傳家”則是張公藝的事迹。張公藝,字千祿,是張氏第一百一十一世祖。公藝爲人急公好義,樂以助人,修身養性,胸襟坦蕩,待人處世,寬宏大量,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哲理。因而告谕後裔當忍則忍,忍者有益。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妻不忍多爭競,能忍貧亦富,能忍壽亦永,古來創業人,誰個不知忍,不忍百禍皆雲湧,一忍百禍皆灰燼。但公藝提倡之忍,並非不講是非原則,明言不當忍則忍,忍者有害。公藝家教有方,道德高尚,故而能九世同堂,唐高宗旌爲義門。
通用聯
四言
九居世澤;
百忍家聲。
全聯典指唐·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時封禅泰山,還過其宅,問本末,公藝書“忍”字百余以進。
西都十策;
金鑒千秋。
上聯典指北宋初曹州冤句人張齊賢,字師亮,少年時孤貧而勤學,有遠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他以布衣身份上十策。太宗時中進士,曆官大理評事、左拾遺、江南西路轉運使、代州知州、吏部侍郎、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下聯典指唐代大臣、詩人張中九齡。
圖傳百忍;
鑒著千秋。
上聯典指唐·張公藝事。下聯典指唐·張九齡著《千秋金鑒錄》。
輪奂善頌;
孝友傳芳。
上聯典指晉·獻文子成室,張老頌曰:“美哉輪哉!美哉奂焉!”下聯典指周·張仲,性孝,與尹吉甫爲友,流芳百世。
煙波徒釣;
橫渠理學。
此聯爲張氏宗祠太原堂聯。上聯典指唐張志和隱于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下聯典指北宋張載,居郿縣橫渠鎮,精研理學,世稱“橫渠先生”。
齊家公藝;
治國子房。
上聯典指唐代名人張公藝,壽張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還幸其宅,問本末。公藝書“忍”字百余以進,帝善之。下聯典指漢初大臣張良,字子房,城父人。爲複韓國,狙擊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一邳,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後爲劉邦謀士,佐其滅秦楚。漢朝建立,封留侯。
橫渠理學;
煙波釣徒。
上聯典指北宋·張載事。下聯典指唐·張志和事。
漁陽惠政;
江左清才。
東漢漁陽太守張堪,字君遊,宛人,少年時被稱爲“聖童”。光武初年拜郎中,任漁陽太守時,功課農桑,捕擊奸猾,受百姓愛戴。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職之日,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下聯典指晉代文學家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性至孝,有清才而善寫文章,縱任不拘,時人號爲“江東步兵”。齊王司馬囧執政時,被任爲大司馬東曹掾。因預料齊王將改,又因秋風起而思念故鄉的菰菜、莼羹、鲈魚脍,便辭職離開洛陽返吳。
紫光燭劍;
黃石授書。
上聯典指西晉大臣、文學家張華,字茂先,範陽方城人。三國魏時,官佐著作郎、中書郎等,入西晉,官至中書令(宰相),加散騎常侍。排除異議,力勸武帝定滅吳之計。惠帝時,曆官侍中、司空,封壯武郡公。詩作委婉豔麗,也有感慨憂時之作,另著有《博物志》。據說晉武帝時,鬥、牛(星座名)間常有紫氣,張華曾問通緯象的雷煥,雷煥說:“寶劍之氣沖到天上了。”又說在豐城縣。後來,果然掘得龍泉、太阿二劍。下聯典指漢初大臣張良,字子房,祖與父曾在戰國末任韓國五世之相。秦滅韓後,他圖謀恢複,結交刺客,在博浪沙椎擊秦始皇未中,傳說逃至下邳,遇黃公石,被授予《太公兵法》。楚漢戰爭中歸劉邦,爲重要謀士,漢朝建立,封留侯。
簪纓七葉;
邦友千秋。
上聯典指西漢大臣張安世,字子孺,杜陵人。昭帝時任右將軍、光祿勳,封富平侯;昭帝死,他與大將軍霍光定策立宣帝,爲大司馬。子孫七代官侍中。下聯典指周代賢臣張仲,以孝養父母、友愛兄弟聞名,與尹吉甫爲友。《詩經·小雅·六月》(尹吉甫北伐猃狁獲勝時的詩)有句:“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五言
閥閱傳京兆;
聲名重曲江。——佚名撰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張姓郡望,“京兆”,指襄陽郡,舊治在今湖北襄陽西。爲張姓望族所在地之一。下聯典指唐代詩人張九齡,曲江縣(今廣東省韶關)人。
梧雨鳳苞潤;
松風鶴韻高。
此聯采用清代詩人張問陶(1764-1814)自題聯。
泉源在庭戶;
世界接人天。
此聯采用陝西省留壩廟紫柏山張良廟聯。
八德忠列上;
百忍孝爲先。
六言
落日平原縱馬;
秋風古道題詩。
此聯采用現代國畫家張大千1981年撰書聯。
宴列瓊林之首;
胪傳鼎用之中。
上聯典指明代張信、張異、張怵、張懋修、張以誠五狀元。下聯典指明代張顯宗、張春、張修嗣三榜眼等。
世守百忍之訓;
家垂兩銘之風。
此聯爲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張氏宗祠“百忍堂”聯。關于張氏宗祠“百忍堂”的典故,據《南平縣志》裏有一個記載,就是張氏張元洛這家人,當時在閩南當官,一天要審案,案子的被告是一個女的,由于這個女的平時潑,結果升堂的時候她就把口水吐在張元洛身上,張元洛都忍了,用手把臉上的口水擦了,然後坐下來再慢慢審,最後使她服理。由于張家世守百忍家訓,所以出了很多人才。祠堂門口門樓上的磚雕便是一門三進士,只見三個騎馬的人,前面是鳴鑼開道的,後面則是撐傘的,顯得栩栩如生。大門左右就是這副對聯,堂內綠草淒淒,紅柱畫棟。
七言
弓力千鈞東風勁;
長空萬裏北鬥明。
此聯爲鶴頂格析“張”姓拆字聯,上下聯句首嵌入“弓”、“長”,合而爲張。
一林松月多詩興;
千裏雲煙入畫圖。
此聯采用清代詞畫家張子祥撰書聯。
將軍更解神谶字;此聯采用清代書法家、詩人張廷濟(1768-1848)自題聯。張延濟,字叔未,浙江嘉興人。
詩成擲筆仰天笑;
酒酣拔劍斫地歌。
此聯采用現代國畫家張大千自題聯。
獨愛詩篇超物象;
只因山水與精神。
此聯采用宋代詩人張耒詩句聯。張耒熙甯進士,有《張右史文集》。
揀茶爲款同心友;
築室因藏善本書。
此聯采用清代書法家、詩人張廷濟自題聯。
文名舊許高清漢;
仙籍新題近赤松。
此聯采用舊題張氏切張姓聯語。
九居世澤傳名遠;
百忍家聲播惠長。
全聯典指唐代郓州壽張(今屬山東東平)人張公藝,九世同堂。麟德(公元664-665年)中,高宗祀泰山,路過郓州,至其宅,問其義由。公藝請以紙筆,但書百余“忍”字。(見《舊唐書.孝友傳.張公藝》)。後張姓常以“百忍”爲堂名,本此。成語“百忍成金”(形容忍耐可貴),亦本此。
二酉發祥登北榜;
三公接武振淮濱。
此聯爲安徽省阜陽市張氏宗祠聯。上聯典指該族中張鶴鳴、張鶴騰兄弟先後在明代萬曆年間進士及第。下聯典指張鶴鳴官至兵部尚書,二弟張鶴騰官刑部主事、雲貴副使,三弟張鶴齡官至戶部員外郎。
九世居後添吉慶;
百忍堂前古泰和。
此聯爲湖南省台前縣張氏宗族聯。聯說該族唐代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返京時,路過他家,問他是如何理家的,他書寫一百多個“忍”字進呈高宗,受到高宗肯定和賞賜。
功成百雉留懷遠;
澤溥三農樂鳳翔。
——張溶川撰張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安徽省定遠縣池河鎮張氏宗祠聯。上聯典出該族中張謹,字慎之,號敬軒,明代天順年間進士,官工部郎中時,因修築懷遠縣城有功升科道。下聯典指該族中張國紀,字崇禮,號立齋,明代正德年間解元,官至鳳翊知府,有善政。
南軒負公輔之望;
西銘爲理學之宗。
上聯典指南宋學者張栻,字敬夫,號南軒,漢州綿竹人,遷居衡陽,曾任吏部侍郎兼侍講,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呂祖謙齊名,當時稱“東南三賢”。極力主張抗金,指斥時弊。著作有《論語解》、《孟子說》、《南軒集》。下聯典指北宋哲學家張載,字子厚,鳳翔郿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理學創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等職,講學關中,其學派被稱爲“關學”,其思想對宋明理學影響很大。著作有《正蒙》、《西銘》、《易說》等。
鲲島累遷昭祀典;
清河長出尚高風。
此聯爲台灣省義溪口張氏宗祠聯。上聯典指本支張氏在台灣的遷徙。“鲲島”,指台灣省,因台灣有七鲲身海口。下聯典指張氏郡望爲清河郡。
兵書三卷橋邊授;
忍字百篇家內藏。
上聯典指西漢·張良事。下聯典指唐·張公藝事。
氣味梅花馨此日;
風神楊柳憶當年。
全聯典指南朝齊·張緒事。
八言及以上
玉燕投懷,姓生燕國;
出塵慧眼,相賞風塵。
上聯典指唐·張說之母夢玉燕入懷,乃生張說。後張說被封爲燕國公。下聯典指隋·楊素的侍妓張出塵,與李靖、張仲堅結爲兄妹,號“風塵三俠”。
正色立朝,聲重千秋金鑒;
懿文華國,名高萬選青錢。
上聯典指唐代大臣、詩人張中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人。長安年間進士,任右拾遺,開元年間議設十道采訪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評論得失,後因李林甫讒言罷相。所作《感遇詩》,抒懷感事,以格調剛健著稱。著有《千秋金鑒錄》、《曲江集》。下聯典指唐代名人張旌,著有《萬選青錢》。
出使窮源,槎泛鬥牛之畔;
勸農致富,民興麥秀之歌。
上聯典指西漢外交家張骞(?-公元前114年)漢中人。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秦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中亞國家。途中兩次被匈奴拘留,積十一年。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內亂,始脫身歸漢。下聯典指東漢漁陽太守張堪,字君遊,宛人。光武中拜郎中。任漁陽太守時,功課農桑,捕擊奸猾,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職之日,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
千秋鑒、百忍箴,常留古訓;
萬先錢、兩京賦,當讀遺書。
上聯典指唐代張九齡、張公藝。下聯典指張鷟、張衡。
報國精忠,赫赫英靈光俎豆;
傳家至孝,綿綿世德衍蒸嘗。
——佚名撰浙江省天台縣民主路(中段)張氏宗祠聯
祠祀民族英雄張世傑,南宋範陽(今河北省涿縣)人,是與文天祥、陸秀夫齊名的民族英雄。他在宋室危如累卵的情況下堅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年),他在廣東雷州灣一個島上與陸秀夫等立趙昺爲帝,不久移師崖山,任少傅、樞密副使。翌年,聯結千余艘大船與元軍殊死決戰。兵敗,帶著十余艘戰船突圍而出,遇到飓風舟覆,與長子舜德一起壯烈殉國。張世傑妻子葉氏是主戰派丞相葉夢鼎之女,老家在台州甯海縣。剛成年的次子舜功(1260-1347)按著“兄死則宋有臣,吾生則母有子”的忠孝兩全的思想,奉母北上。他們避開元兵的搜查,居無定所,最長的一次是在青田住了兩年。接著來到天台東鄉,受到王蒼溪老人的熱情款待。老人欽佩世傑的爲人,請舜功作他的子侄的老師,然後把侄女許配給他,還在城裏烏石溪畔買了賈府一幢公館相贈,後來舜功償還這筆房錢,將父親殉國的經過寫成《訓子遺書》,告誡後代世世勿作異族的官宦。明正統九年(1444),舜功後裔創修家廟。崇祯元年(1628),思宗下旨爲張世傑立祠懸像崇祀,並賜“大忠世祀”匾額,大門外挂有這副楹聯。這就是現在民主路中段的古老宗祠“脫落張”。天台縣人民政府批准爲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成爲對青少年和廣大幹部群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這就是天台公館張氏的來曆。
忠厚近魯愚,畢竟傳家在是;
勤儉似艱苦,須知奮進由斯。
此聯爲江西省萬載縣張氏六支宗祠聯。
雄猛讓一人,武善提戈文握管;
精英傳萬世,唐曾顯姓宋留名。
此聯采用張飛廟聯。上聯“文握管”指張飛善書法。下聯“唐曾顯姓”,謂唐張巡與張飛同姓。“宋留名”,指嶽飛與張飛同名。
溯宋代家聲,雙璧德言、兩銘理學;
薦江陵時食,瓜羹嫩煮、粟米新坎。
采用張氏祠堂聯。
鼻祖肇青陽,公侯將相神仙,代光國史;
大宗開白馬,孝女忠良道學,世笃家風。
采用張氏祠堂聯。
爲創業、守成人,都須處處關心吾輩,可禀斯言,方可期榮宗耀祖;
理讀書、耕稼事,總要時時立志爾曹,能遵此意,便堪稱肖子賢孫。
——佚名撰廣東省豐順縣建橋圍張氏宗祠“榮封第”堂聯
豐順張氏客家人南遷的過程,是一部艱苦奮鬥的曆史。刻苦勤儉,是客家人最爲優秀的品質之一。在這方面,廣大山區的客家婦女表現特別突出。她們艱苦卓絕、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精神,曆來爲中外人士所贊揚。惡劣的自然環境,需付出數倍于魚米之鄉人民的努力方能裹腹。張氏訓勉艱苦創業,勤儉持家的堂聯隨處可見。
得姓由軒轅,大而一人,銘垂二篇,扶漢三傑,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志,貂冠七葉,猶是清河族派;
宗功昭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興十策,書字百忍,金鑒千秋,青錢萬選,道陵億尊,依然文獻宗支。
此聯爲江西省上猶縣張氏宗祠聯。聯語將數字依次嵌入聯內,一氣呵成,自然貼切,概括了張姓自揮公始,包含張良、張飛、張九齡、張道陵(張天師)、張公藝等十位顯祖列祖的豐功偉業,碩德懿行,堪稱妙聯佳對。
祭先祖歌
巍巍中華,山高水長,浩浩張姓,族史輝煌。始祖揮公,英武非常,軒轅嫡後,帝胄世昌。
其父玄囂,封邑青陽,清河之濱,滋潤成長。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穎悟,巧技尤強。
體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觀天象。頓生靈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書記詳。
用于狩獵,獵物盈倉,衣食無憂,黎庶贊揚。用于禦敵,威力無雙,大勝凱旋,拓土開疆。
諸侯鹹服,颛顼帝王,華夏共主,萬民敬仰。揮公功德,萬古流芳,颛顼嘉之,封爲弓長。
以職爲姓,乃賜姓張,張姓始祖,肇始四方。瓜瓞綿延,繁榮盛昌,遍及全球,遠播五洋。
英賢輩出,峥嵘自強,爲將爲帥,入閣拜相。科技藝文,工農學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
而今我等,飛臨濮陽,不遠萬裏,祭祖上香。始祖功德,銘記心上,不忘故土,爲國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