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中印公路勝利打通,在貫通儀式上,蔣介石宣布,我們打破了敵人的重重包圍,並將這條公路以史迪威將軍的名字命名,“紀念他指揮下的盟軍部隊和中國軍隊,在緬甸戰役以及修築公路過程中做出的卓越貢獻”。鮮爲人知的是,在修建公路的同時,築路大軍還鋪設了3條與公路並行的油管。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中印油管從聯結完成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曾在一個月時間裏就向中國輸送成品油18000噸,不到半年時間,就向我國輸送成品油10萬余噸,爲中國的抗日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高時浏《憶中印油管的測設:這世上只剩下我一人了》,地圖雜志,2009年 第6期;李洪文《孫立人傳》,團結出版社,2016年)。
01.沒有中印公路就沒有中印油管
中印公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兩國合作修建的自印度經緬甸至中國昆明的國際軍用戰略公路。全長1700—1800公裏,在印度境內長60多公裏,在緬甸長1000多公裏,在我國境內長600多公裏。起于印度東北部的雷多,穿越緬北廣大區域,終點爲我國昆明。
中印公路從雷多經密支那後,分爲南北兩線:南線經八莫、南坎,至畹町與滇緬公路相連;北線越過伊洛瓦底江,經騰沖、龍陵與滇緬公路相接。所以,南北兩線的長度也不盡相同。主體是由900多公裏的滇緬公路、300多公裏的保密公路和500多公裏的密雷公路組合而成的。因爲起于雷多,所以,又被美國人稱爲“雷多公路”。
中印公路能夠得以修建,緣于史迪威將軍的提議。史迪威于1942年晉升中將,並被派到中國,先後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副司令、中國駐印軍司令,分配美國援華物資負責人等職務。1942年5月滇緬公路中斷後,爲了打破中國被封鎖的局面,史迪威提出從印度雷多修築公路至緬甸密支那,並接通滇緬公路;同時,架設一條從印度加爾各答至中國昆明的輸油管道。這個計劃最終獲得了批准。
當時,史迪威將軍的考量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陸地方面,可以用中印公路代替被切斷的滇緬公路,將國際援助的戰備物資由印度運入我國。二是空中方面,當時的“駝峰航線”雖然損失巨大,但仍然無法滿足中國國內抗戰的需要。
“駝峰航線”是二戰時期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終于二戰結束,爲打擊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貢獻。
“駝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一個形似駱駝背脊凹處的一個山口,它的海拔高度高于當時美國主要裝備機型(DC-3、C-46、C-47)最大爬行高度,這裏是中國至印度航線的必經之處。通過這條運輸航線,中國向印度運送派往境外對日作戰的遠征軍士兵,再從印度運回汽油、器械等戰爭物資。
“駝峰航線”西起印度阿薩姆邦,向東橫跨喜馬拉雅山脈、高黎貢山、橫斷山、薩爾溫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麗江白沙機場,進入中國的雲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線全長500英裏,地勢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達7000米,山峰起伏連綿,猶如駱駝的峰背,故而得名“駝峰航線”。
因爲氣候寒冷、氣流多變、空氣稀薄等原因,讓“駝峰航線”變成了世界上最危險的航線。根據資料記載,從1942年至1945年,有5000多架飛機在飛越“駝峰航線”時失事,損失人員約1600人。
1938年,滇西民衆修建的滇緬公路
在此之前的1941年和1942年,國民黨政府也曾有過兩次修建中印公路的想法,但都沒有得到實施。前一次是英國人不願意;後一次是因爲第一次緬戰失敗後,政府無暇顧及以及駐守西康的軍隊不願意配合,只能以擱淺而告終。
史迪威將軍提議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即:1942年中國遠征軍第一次進入緬甸作戰失利後,在進入印度的新22師和新38師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駐印軍,爲當時中國最爲精銳的作戰部隊。隨著這支軍隊進攻北緬,公路會隨著軍隊的推進一路拓展,不但使援軍可以到達戰場,也可以使公路暢通,戰略物資到達前線。
另一方面,中印公路也可以繞開滇緬公路,相當于給極度“貧血”的重慶政府做了一個高超的“搭橋”手術。而這也注定了中印公路和中印油管,要在中國駐印軍炮聲裏開道,用中國軍人的熱血和生命鑄就。
血肉鑄成的滇緬公路
02.勞工修路死亡達3000多人,工傷致殘達12000余人
中國駐印軍最初由遠征軍新22師(師長廖耀湘,原隸屬第5軍)和新38師(師長孫立人,原隸屬第66軍)組成。1942年4月,中國遠征軍第1路軍入緬作戰失利後,新38師因掩護英軍撤退與主力分離,隨英軍退入印度因帕爾;第5軍軍部及新22師在軍長杜聿明率領下由緬甸的打洛、新平洋經野人山撤到印度雷多(也譯利多)地區。後兩支部隊前往印度蘭姆伽集結。
蘭姆伽是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的一座偏僻小鎮,小鎮四周除了幹旱的河灘和荒涼的山谷,還有一座第一次大戰時期遺留的戰俘營,關押過2萬多名意大利戰俘。1942年7月,新編第三十八師從阿薩姆邦的列多一帶移防蘭姆伽,接著遠征軍長官部和新編第二十二師也移駐于此,改作中國軍隊的訓練基地。當時,由英國租借物資爲中國軍隊提供膳食、薪饷,美國提供武器裝備和軍事教官,負責幫助中國軍隊訓練和掌握這些武器的使用技能。
孫立人
本來,國民黨政府想把駐印的兩個師編爲炮兵部隊,接受美國裝備訓練後空運回國,所以,將新編第三十八師編爲十個炮兵營。但史迪威力主將這兩個師由美國裝備訓練後,從印度反攻緬甸,打通中印公路。于是,撤銷遠征軍長官部,令羅卓英、杜聿明回國,而後成立駐印軍總指揮部,由史迪威任總指揮,接受美軍的訓練。
1943年3月,中國駐印軍擔負修築雷多公路的掩護任務。不久,改編爲新1軍,爲方便修路和反攻緬北,總指揮部由蘭姆伽前移至雷多。10月,開始向緬北大舉反攻,先後進行了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密支那、八莫、南坎等戰役。
胡康河谷戰役是緬北反攻戰的第一次重大戰役。位于緬甸北部、南北走向的那加山脈將印度、緬甸兩國分隔在南亞東西兩地。胡康河谷緊靠那加山脈東麓緬甸一側,緬語爲“魔鬼居住的地方”,日本稱爲“富昆溪”,在中國曆史典籍中稱之爲“野人山”。由達羅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組成。
胡康河谷內有大龍、塔奈、大宛、大洛四條大河和無數溪流縱橫交錯流經其間,奔騰咆哮,流速甚急。該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地面泥濘濕熱,瘴氣彌漫,毒蟲孳生,人煙稀少。一年只有雨、旱兩季,雨季時山洪暴發,平原低地盡成澤國;旱季時河水較淺,有些河段可以徒涉。河谷兩岸都是群山峻嶺,山勢陡峭,懸崖絕壁,難以攀登。
中國遠征軍
印度的雷多只有一條蜿蜒于那加山脈峭壁懸崖之間的羊腸小道可以通往胡康河谷,戰役開始後,孫立人指揮新38師如下山猛虎般撲向這裏,在新平洋盆地首戰告捷,幹淨利落地消滅了300名日軍,並以他們祭旗,使緬北反攻戰在頭陣勝利的光芒裏真正開始了。
與中國軍隊交手的是日軍18師團,該師團從1937年11月在杭州灣登陸到1941年11月成爲橫掃馬來半島、攻陷新加坡的急先鋒,以及在同年的侵緬之戰中成爲日軍中路進攻的主力,因入侵國家多、作戰地域廣,被稱爲所犯罪行最大的“常勝師團”。
爲了守住緬北,日軍18師團從適應叢林作戰的需要出發,精簡了步兵聯隊、增加了炮兵編隊,增強了叢林作戰的能力,自號“叢林作戰之王”。同時,還在緬北各個戰略要地修建了犬牙交錯、堅固異常的堡壘。但他們在緬北反攻戰的首戰中卻打懵了——中國軍隊在複仇之路上,一路凱歌,將他們身上的武士道精神打成了一個傳說,他們幾乎被全部殲滅。
路,就這樣在開路的槍炮聲裏延伸,中國軍隊知道,只有將攔路的日軍統統消滅,路過可能修成。于是,射向敵陣的槍炮,也成了修築路基的禮炮。最早執行修路任務的是,中國駐印軍工兵第十團(約2500人),他們的工作開始于1942年12月25日,那時並沒有“禮炮”開道,用的都是最原始的工具——十字鎬、鐵鍬、簸箕和擡筐。在最笨的辦法裏,讓路一點點地延伸。中國駐印軍移駐雷多後,有美國的兩個工兵團(約6000人)也加入了築路的隊伍,負責人是皮克准將。
中國遠征軍真實影像
反攻開始後,築路大軍的人數越來越多,除原有的8500名工兵之外,還動員了1萬多名來自印度的勞工。隨著中國駐印軍在前方一次次鼓舞人心的勝利,中美兩國都再次成建制地投入工兵團,並先後動員了中、印、緬三國近20萬勞工加入築路大軍。據滇緬抗戰史專家戈亞叔考證,爲修這條路,僅美國就投入工兵15000人,死亡1133人。而築路勞工死亡達3000多人,工傷致殘達12000余人。
在前方部隊轟鳴的“禮炮”聲裏,當年的築路大軍用生命鋪就了這條路。1942年聖誕節至1945年1月通車,他們僅僅用了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創造了修通“天路”的奇迹。與“天路”相伴的中印油管,也在“天路”建成後,開始向中國抗日戰場不斷輸送成品汽油。
03.中印油管全長3218公裏,是全長1700多公裏的中印公路的近兩倍
中印油管也被稱爲ABC油管,A代表印度的阿薩姆邦,B代表緬甸,C代表中國,是三者英文單詞的首寫字母。這道油管全長3218公裏,是全長1724公裏的中印公路的近兩倍。起點設在印度加爾各答,經阿薩姆邦,沿史迪威公路過緬甸,一直到中國雲南昆明。油管最低處在阿薩姆邦,海拔只有91米;最高處在緬甸,海拔2800米;在我國境內的海拔大部分都超過了2100米。
高時浏當年參加了中印油管建設工程,也是我國測繪界知名的學者。他寫過一篇回憶文章《憶中印油管的測設:這世上只剩下我一人了》,發表在2009年第6期地圖雜志上。老人說——
1943—1944年是抗日戰爭最危急、最緊張的時刻。日本侵略軍攻陷了緬甸仰光,從利多(雷多)、密支那長驅直入龍陵,占領松山,威脅保山及昆明。日寇叫囂要在三個月內攻占重慶,我國援緬遠征軍不得不炸掉惠通橋……盟軍不得已啓動駝峰計劃,陳納德將軍的飛虎隊飛越駝峰押(運)送援華物資。駝峰計劃既不經濟,又延誤時間,有人說,運送一噸汽油到中國就要消耗一噸汽油,人員傷亡極其慘烈。故消滅滇緬路段上的日軍,搶修公路,架設通訊線杆,鋪設和聯通中印油管成爲當時西南後方最迫切的軍事行動。
又說,據美軍官方統計,在鋪設輸油管的施工中國、美國工兵,英屬印度軍隊、中緬印勞工的出工量達到300萬個工作日。另據李洪文《孫立人傳》一書記述,中印油管從聯結完成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曾在一個月時間裏就向中國輸送成品油18000噸,不到半年時間,就向我國輸送成品油10萬余噸,爲中國的抗日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印公路
高時浏2009年時,已經94歲,他在自己的回憶文章裏還說:“60多年後,昔日埋于地下或平行于公路的油管早被用作他途,印度人和緬甸人拆毀了油管作電線杆、旗杆甚至柵欄,而雲南境內的油管據說在20世紀60年代克拉瑪依油田大會戰時運到了新疆。”同時告訴人們:“2008年,國內調查和研究滇緬抗戰史的知名學者戈叔亞先生重走中印油管線,沿途拍下了不少油管的遺迹。”
今天,雖說長達3000多公裏的中印油管已不複存在,但無論如何,它都會和當年勇士們打通的中印公路一起被書寫在史冊裏、镌刻在人們的心裏。既可以回答人們在曆史上遇到的一些疑惑,比如漢代之前,中國與印度之間是否有路的存在等等,也可以給中國、緬甸、印度三國的發展給予更多的借鑒和啓示,比如,加快這一區域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交換,共享因路而存在的市場潛力等等。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