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人的七十年
《新疆相冊》攝影展
主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協辦
新疆新聞攝影學會
新疆攝影家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圖書館
烏魯木齊晚報傳媒有限公司
地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圖書館
時間
2019年11月9日–12月22日(每周一閉關)
前 言
2019年10月1日,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代表著中華56個民族的56門禮炮和象征著新中國70載春華秋實的70響禮炮轟鳴時,《七個人的70年——新疆相冊》攝影展各項籌備工作也基本就緒,並在全區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與廣大觀衆見面。
《七個人的70年——新疆相冊》,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新疆經曆的無數個曆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系。7位作者都是普通的新疆人,其中有兩對父子,雖然出生年代不同,年長的已經作古,但他們都用一個微紀錄的方式,用不一樣的鏡頭在光影變幻中開啓各自人生與時光的對話,引發人們對新疆70年來伴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生滄桑巨變的禮敬。曆史是這部相冊的源頭活水,生活是這部相冊的基本格調,7名攝影人是這部相冊的深情講述者。這一張張圖片從新中國成立時的第一縷曙光中走來,曆經七十載,爲新疆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時空變遷影像檔案。這些影像檔案從南疆到北疆,從天山、阿勒泰山到喀喇昆侖山,從塔裏木盆地到准噶爾盆地,綠洲草原、大漠荒灘、山川河流、人文景致……,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的新疆曆史壯舉和偉大成就,用影像的形式多維、立體、直觀地呈現了出來,無一不是一部部鮮活的無字史書,無一不是一個個厚重的人生故事,無一不是一篇篇曆史的忠實記錄,無一不是作者一次次情感的真實流露,講述的皆是中國故事新疆篇章。
這些厚重的影像檔案的意義,不僅讓我們開啓情感的閥門,更引發我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爲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十三個堅持”,邁向“中國之治”新境界,實現新時代中國夢而凝心聚力。
這部相冊中的作品,均是從7位攝影人成千上萬的作品中精選而出,經過精心剪輯,精心構思,精心結構,創意力求宏偉,角度力求新穎,堅持民衆視角,微觀敘事,接地氣,力圖梳理出新疆70年真實的曆史發展脈絡,其中有大量作品是首次與觀衆見面。
(文/葉爾克西·庫爾班拜克 自治區社科聯原副主席新疆作協副主席)
自治區有關領導在觀看展覽 攝影 王琦銘
第二篇章:新篇章
這一組影相故事取材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新疆人的生活在攝影人的鏡頭中不再多現共和國剛剛成立、自治區剛剛起步時底片上的幾分貧瘠。相反,這個時期的新疆,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民族團結進步,各族兒女共建美好家園的勃勃生機。這個時期,中國的改革開放也拉開序幕,伴隨沙漠公路、大油田、西氣東輸的開建,城市樓群拔地而起,邊境貿易日益興盛,等等,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生活空間越來越寬廣,同時伴隨新一代攝影人的成長、數碼相機代替膠片相機,新的素材不斷刷新鏡頭,爲我們留下了更爲壯觀的影相。(下)
棉花地的午餐
1997年,新疆廣袤的棉花地,正值棉花豐收的季節。一名女拾花妹正操著鄉音,把午飯遞給她的同鄉。他們來自內地,曾自備行囊,自帶幹糧,與浩浩蕩蕩的拾花大軍一道,乘綠皮火車將白天與黑夜連在一起,穿越河西走廊,荒漠戈壁,來到准噶爾和塔裏木盆地綠洲,度過一段拾花時光,棉花地裏的午餐便也成了家常。不會有人忘記拾花的人們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汗水。 沈橋 攝
吐-烏-大高等級公路
1998年8月21日,《新疆日報》一版刊發消息:《吐-烏-大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昨天上午,數千名各族幹部群衆和中外建設者興高采烈地參加了吐烏大高等級公路通車典禮,熱烈慶祝這條標志我區跨入高速公路時代的交通大動脈全線貫通”。吐(吐魯番)—烏(烏魯木齊)—大(大黃山)高等級公路全長283.3千米,是新疆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的第一條現代化公路,此舉開創了新疆利用世行貸款修路的先河。改革開放以來,新疆交通建設進入大跨越、大發展階段,高速公路建設也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高速公路、沙漠公路遍布天山南北,貫穿准噶爾盆地和塔克拉瑪幹沙漠。與此相晖映照的是高空電網,路電暢通,煥發的是南北疆的“氣血”,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李楊、沈橋 攝
歌舞傳友誼 文化促交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新疆對外文化交流領域逐漸拓寬。近年來,新疆配合國家外交工作大局,先後在歐洲主要國家和海灣、中亞等國家和地區成功舉辦了“中國新疆文化周”活動,讓新疆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新疆。2007年9月,“中國新疆綜合文化周”活動,在素有“北方威尼斯”美稱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參加新聞發布會的各界嘉賓與新疆的演員即興跳起了新疆舞蹈。2001年5月,“中國新疆文化周”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行,近60個國家的100多名駐俄羅斯各國大使及夫人前來觀看演出。1999年12月,澳門回歸之日,新疆文化交流團參加了慶祝澳門回歸的盛大慶典活動。 李楊 攝
國家地理——新疆“天河”
2005年一組科考隊正牽著馬和駱駝穿過喀喇昆侖山中的一條冰水河。這條河源自葉爾羌河上遊的冰川“天河”。“天河”宛如固體乳汁,化作條條細流,流向下遊的草原、綠洲,不僅哺育沿河百姓,更滋養燦爛文化,將高山冰川的奇峻壯美展現在世人面前,爲塔裏木盆地經濟文化建設提供可能,成爲地質水文、人文專家考察探訪的寶地。2005年10月,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選美中國”活動中,喀喇昆侖特拉木坎力冰川榮膺中國最美冰川。只是,喀喇昆侖腹地高峻,空氣含氧量不足40%,惡劣的氣侯環境,艱苦的交通條件,突發性的洪水,總讓科考人和攝影人舉步維艱。 郝沛 攝
深山裏的阿肯彈唱
2008年,烏魯木齊南山,一名哈薩克族阿肯正即興詠詩放歌。此時,遠在北京正在舉行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新北京、新奧運”成爲北京奧運會的兩大主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成爲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這名阿肯正用阿肯彈唱這一特有的詩歌語言方式,唱頌北京奧運故事。 宋士敬、李楊 攝
中國石油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正式開工
2010年7月14日,數名電焊工正用炙熱的焊槍焊接一根輸氣管道。在他們身後,是中國石油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正式開工慶典,現場彩球飄揚。畫面上除了焊槍發出的咝咝聲,還有彩球那邊納格拉鼓的咚咚聲和唢呐的激情奏鳴。鏡頭中,聲與光聚焦的是中國石油定點扶貧與對口支援的瞬間,是當地人生活的變遷,是中國石油力圖以“大扶貧”走出一個樣本,引發人們對中國扶貧模式的關注與思考,展現央企“忠誠、放心、受尊重”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李楊 攝
一條鐵路天上來
2010年,驕陽下,一位維吾爾族老農民在自家門前席地而坐,手搭涼棚昂首仰望天空。他看到的不再是滿目無盡的空曠和無望,而是一條鋼鐵彩虹淩空飛架,把他的家鄉與外界緊密地連在一起。這條鋼鐵彩虹將給他和他的家鄉帶來希望與未來。 沈橋 攝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
2012年 12月2日,太陽的腳步正接近冬至這個一年中最短的白晝,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阿騰科裏鐵路的對接也已空前靠近,兩國國旗相映生輝,民心相映。這個特別的時刻再現了絲綢之路曾經的華彩。從此,這條鐵路將成爲我國面向中亞乃至歐洲的集公路、鐵路、管道爲一體的國際交通樞紐。 李楊 攝
萬丈高樓平地起
2016年,一名建築工人正在爲新建的烏魯木齊時代廣場大廈安裝玻璃,在他的身後,是八十年代建成的假日酒店,是烏魯木齊一代人對樓盤的記憶。而時代廣場大廈卻刷新了烏魯木齊人的記憶,成爲烏市已建成的第二座高樓,雄踞友好、紅山、大小西門、北門、南湖華淩商圈核心位置,成爲首府第一商圈。 宋君 攝
世界看新疆
1999年,兩名外國遊客在烏魯木齊人民廣場遊覽。新疆吸引著世界的目光。自新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越來越多到訪的洋面孔出現在天山南北城鎮鄉村的街頭巷尾,他們的鏡頭記錄下的不僅僅是崛起的樓盤、橋梁,更記錄的是人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發生的改變,還有一泓藍天。而他們由衷的贊許,竟也被記錄在我們攝影師的鏡頭中。2013年,另外兩名外國遊客在庫車縣,被一頭憨態可掬的毛驢吸引,它正馱著主人去趕集。
宋士敬 沈橋 攝
“白色血液”生産線
牛奶生産曆來是新疆的“白色血液”,而牛奶生産的“金鑰匙”也已被新疆人打開。在這個鏡頭裏,奶牛直接上了轉盤流水線,難分奶牛成了機器,亦或機器成了奶牛,現代畜牧業不僅豐富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奶飲,同時又推動新疆奶業的發展。 宋士敬 攝
和田水利專家王蔚
1990年9月,和田皮山縣,一名身著二道背心的皮亞勒曼鄉農民,扛著祖輩傳下來的坎土镘和同村鄉親在一起,在村頭迎接被他們稱爲“水神”的王蔚專家。水利專家王蔚一生致力于建造水庫,以改變這些村民用坎土镘開鑿水源的曆史。臨終前他曾對友人說:“我死也要死在和田,看著和田人民把這項工程建設好。”他說的“這項工程”便是他一生修建的五十八座半水庫最後的“半座”水庫——和田烏魯瓦提水庫。之所以是“半座”,只因他生前水庫只修到一半。
沈橋 攝
北京車隊
20世紀80年代:北京車隊。當年,T69/70次列車單程運行3774千米,往返一趟要9天時間,是全國進京列車中線路最長、條件最艱苦的一趟列車。列車沿途經過隴海鐵路、蘭新鐵路的隧道群,穿越蘭新鐵路百裏風區、三十裏風口、千裏戈壁,困難可想而知。自70年代烏魯木齊客運段北京車隊榮獲“紅旗列車”稱號以來,北京車隊就成了榮譽和先進的代名詞。時代變遷,優良傳統卻要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是每一位初到北京車隊乘務員的必修課:熱情爲旅客服務,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沈橋 攝
中國好醫生莊世華
青年莊世華曾是一名貧困生,由組織推薦上了大學。畢業後,他來到新疆當了一名軍醫。30多年來,他用精湛的醫術,解除了38萬名各族群衆的病痛,讓絕望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他用一生的心血爲民看病問診,用腳步丈量新疆大地,走遍了南北疆的山山水水,他說:“我在用一生走天山。” 沈橋 攝
治沙站長張鶴年
1994年前後數十年,治沙專家張鶴年及其團隊科研人員一起走遍了策勒的每一塊沙丘。只因絕地策勒,每年沙雨、浮塵的天氣就有200多天,大風天氣90多天,沙塵暴天氣50多天,這裏曾刮過的“殺人風”像一群怪獸在狂歡。1995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次頒發的“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業績獎”,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張鶴年及其團隊的兩項科研項目《策勒流沙治理研究》與《鹽堿地、沙地引洪灌溉大面積恢複紅柳造林技術》上榜。張鶴年曾說:“對沙漠你永遠都不能說‘征服’,人類是不可能征服沙漠的,人只要能學會和沙漠和平和諧地相處,這就足夠了。” 沈橋 攝
“白衣聖人”吳登雲
2000年12月31日,帕米爾高原烏恰縣,人們送別新世紀開年最後一縷陽光,並將鮮花和一匹駿馬送給他們最愛戴的“白衣聖人”吳登雲。吳登雲大夫曾騎著伴隨了他多年的馬兒,走遍帕米爾高原,風吹白了他的黑發,時光催老了他曾經的馬匹。1963年夏天,他于揚州醫專畢業,第一次出現在這個高原上,還是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轉眼近半個多世紀,他騎著馬救助了高原上無數生命垂危的病人。爲此,當地柯爾克孜族鄉親們把他當作了“白衣聖人”,國家也授予了他“全國勞動模範”光榮稱號。 李楊 攝
西部歌王王洛賓
1991年,中國民族音樂家王洛賓在烏魯木齊的小屋裏,伏案鋼琴前寫歌譜。盡管他已近80歲高齡,但神情爽朗表明他正處在不錯的創作狀態中。王洛賓出生于北京,1934年畢業于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音樂系。1938年在西行途中的蘭州改編了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後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不解之緣,並將一生獻給了西部民歌搜集、整理、創作和傳播事業,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稱。 宋士敬 攝
醫學教授何秉賢
1955年,何秉賢畢業于甘肅蘭州大學醫療系,同年七月志願來疆工作。他幾乎傾其一生從事心血管專業研究,對心血管病和心電學研究有很深的造詣,在區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曾多次應邀到英國、法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新加坡等國講學。幾十年來,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用在發展我區醫療衛生事業和搞好心血管病研究上,並取得了突出成績,其精湛的醫術馳名中外。 宋士敬 攝
(文、圖說/葉爾克西·庫爾班拜克 自治區社科聯原副主席新疆作協副主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