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毒品往事
美國人跟毒品從一開始就很熟,因爲美洲大陸本來就是毒品的故鄉,世界三大“毒三角”,其中一個就在南美。
比如大家熟知的可卡因,就是美洲特産,南美到現在也“嚼葉子”,博主之前去巴西的時候見過那玩意,據說嚼的時候得往嘴裏加石灰,需要堿性環境才能把可卡因從葉子裏提取出來,是一種非常高級的玩法,因爲縱使我發揮野獸般的想象力,也沒法想象往嘴裏放石灰這個操作的可行性。
當初還沒美國這個國家的時候,美洲殖民地就大規模使用這玩意,主要是當止疼藥,當時有什麽病,大家全靠可卡因撐著,畢竟就連華盛頓得了病,最好的治療手段就是一直放血,放死算,華盛頓最後真被放血放死了。
通過這事,大家就知道當時的醫療水平,可卡因也就成了重要的補充治療手段,這個倒是也正常,止疼這事在東西方一直都是個大問題,也是個大難題,同時期大清也在用鴉片止疼。
多說一句,當時還沒有冰毒和海洛因,這兩樣是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科學家搞出來的技術創新,代表了德意志工業的最新成就,不再從植物裏提取,而是用廉價工業原料合成,價格更低純度更高,瘾君子的最愛,開啓了人類制毒販毒新篇章,不過美國人民需要等一百來年才能用上。
整體而言,那時候大家對鴉片的危害還比較有爭議,而且由于交通和通信不便利,很多由鴉片引起的惡性事件都被當成了孤例,大家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對毒品的危害形成共識,比如林則徐給皇帝進言,他認爲禁毒的主要理由是財政方面的考慮。
醫生們普遍濫用鴉片,很簡單嘛,你能給病人減輕痛苦,病人們自然下一次還來找你,而且少量服用鴉片在短時間內是看不出危害的,所以當時最喜歡鴉片的就是醫生們,比如大家知道弗洛伊德吧,他長期玩毒品,還推薦給家人朋友,在弗洛伊德看來,可卡因是居家旅行饋贈親友之佳品。那個鐵血宰相俾斯麥,由于長期痛風無法緩解,也是個毒品愛好者,靠著可卡因緩解痛苦。
在早期也一樣,醫生們發現病人長期服用止疼藥越來越依賴,後來幹脆離不開這玩意了,離開之後天天只想著這件事。爲了得到毒品啥都幹。這就不是簡單的醫學問題,成了社會問題。
也就是說,最早推動毒品泛濫的,主要是把這玩意當成止疼藥來使,美國一直對禁毒這事猶猶豫豫,主要是因爲當時醫生們喜歡這玩意,一直到現在,前幾天還有美國學者寫文章抨擊說美國醫生離開止疼藥不會開展工作。
醫生的這種對毒品的癡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判斷。直到1915年,眼看全國登記的嚴重依賴毒品人數超過25萬,聯邦才推出來一個法案,叫哈裏森法案,准備限制使用毒品。也就是說,直到1914年,我們今天熟知的鴉片,嗎啡,海洛因,可卡因什麽的,在美國還是合法藥,有人說“可以象今天的阿司匹林一樣容易得到”。
隨後一直到1956年達到巅峰,那些年美國也在打仗,戰爭期間法律比較嚴苛,美國國內的“反毒品”日趨嚴厲,甚至一度規定,誰要是把毒品賣給未成年人,就會被判死刑。這個過程中,美國毒品一度幾乎銷聲匿迹。
這也是爲啥前段時間美國人說是要重啓對毒販子的死刑判決,“學習中國和新加坡”,“只有死刑才能控制住毒品”,這也是美國很多人的觀念。
60年代毒品歸來
很快到了60年代,事情突然起了變化。
60年代主要是發生了兩件事:
一是冷戰背景下,不少人有種得過且過的感覺,天天都覺得今天是最後一天,可能明天核彈就會從天而降。
既然過一天算一天,不少人開始對未來充滿迷茫,也就不去想將來的事,只想及時行樂。“just do it”這觀念就是那時候興起的,每天喝點小酒,吸點大麻,做個小愛等等。而且那時候還出現一個咱們國內基本沒有的小衆群體,叫末日生存狂,熱愛挖地下堡壘,囤積食物工具和槍械,隨時准備末日到來。
二是越戰升級。越戰主要是美國國內一部分鷹派人物臆想病犯了,美國國內老百姓普遍對越戰反感至極,到現在都說,對美國傷害最大的就是越戰,差點撕裂了國家。美國國內示威遊行以及各種民權運動那些年達到了巅峰,比如黑叔叔們走上街頭,抗議不平等待遇。
這種超大規模結社,基本無例外都伴隨著亂搞和性狂歡,這一點在全世界都差不多。而且當時還有一個背景,當時越戰打的正high,美軍在越南狂發冰毒,再加上駐越美軍又離毒品老窩“金三角”特別近,金三角我們之前聊過,蔣委員長的隊伍在那裏販毒,駐越美軍不少都染上了毒瘾,所以那時候大量的毒品和吸毒習慣從越南帶回了美國,美國國內又有吸毒的潛力,一拍即合。
這裏有個問題,美軍在越南玩冰毒是咋回事?
這個在我們這篇裏講過,《毒品往事 本來研發出來治感冒,卻被人民群衆當毒品》,冰毒是德意志工業的驕傲,硬是把價格較高的苯丙胺研究成了白菜價,誰都可以來一粒,精神飽滿工作一整天。
在戰爭中這玩意是個神器,我們以前講過,打仗不是單純趴在戰壕裏射擊,往往是連續好幾天的超高壓力折騰,比如先部署到一個地方,然後在那裏挖工事,敵人進攻,如果對方退下去就得重新修工事,搬彈藥,准備下一輪,如果頂不住就得後撤,可能又得狂奔一天一夜,這誰受得了,嗑藥屬于常規操作。
在越戰中也一樣,美軍,尤其是飛行員,都面臨超高的工作壓力,開著飛機在越南來回穿梭,48小時不睡覺屬于常規操作,爲了防止他們打盹把飛機給搞壞了,美軍長期向部隊發放安非他命,安非他命就是冰毒代謝産物,有時候也叫冰毒,效果跟冰毒幾乎一模一樣。
而且越戰對美國造成最大的傷害是,美國當時的老百姓不再信任政府,不少人專門以跟政府作對,反對權威爲樂,政府不讓幹啥他們故意幹啥,反正好幾萬人在一起鬧騰,又是吸毒又是性狂歡,這些在那個電影《阿甘正傳》裏有反映,阿甘他老婆就是這樣一個人,吸毒濫交啥都幹,後來年紀輕輕就死了。
而且由于前期美國毒品幾乎銷聲匿迹,美國政府對待毒品的態度也非常放松,連個專門緝毒的部門都沒,甚至警察都不覺得吸毒這事抓回去有啥必要。
慢慢的,就出事了。
美國毒品産業幾乎是一夜之間起來的,毒品跟著遊行隊伍迅速席卷全國,而且從越南回來的大兵們到處在說毒品有多爽,年輕人把這玩意看成是又酷又叛逆的東西,很快就開始有燎原之勢。大家看美劇就能感覺的到,在越戰相關電影的題材裏大量的吸毒鏡頭,在那之前非常少。
這時候,就該墨西哥和南美上場了。
墨西哥的強勢崛起
墨西哥一開始並不是現在這樣矬,一度還不錯,不過後來越來越矬。這段時間墨西哥黑社會終于憑實力霸住了全世界的頭條,德國的《Der Spiegel》寫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帖子,說是別的國家有黑社會,墨西哥的黑社會竟然有了個國。
不過不知道大家有個疑惑沒,墨西哥怎麽做到這麽牛逼的?這裏說的牛逼當然不是指他們搶頭條的事,而是說他們境內的毒品業務怎麽做到這麽發達的?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墨西哥盡管先天劣勢,這個劣勢大家都知道,“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
墨西哥以前是個農業國,和美國商量好搞經濟圈,美國通過農業補貼賣糧食,大家應該有所耳聞吧,美國本來糧食就是機器大工業,成本低産量大,再加上又是退稅又是補貼,全世界沒幾個國家能和美國正面杠,墨西哥竟然和美國搞無關稅市場,這不找死嘛。
無關稅協議簽發那一天起,墨西哥農業就被推上了斷頭台,很快墨西哥農民就發現市場糧價便宜到比種子都便宜,自己這還種啥地?紛紛破産跑城市貧民窟去了。剩下得農民開始考慮在地上重點什麽高收益經濟作物,用現在的話說,叫“産業升級”,然後就跑去種可卡因和鴉片了。
經濟不好,墨西哥政府財政也不行,收不上來稅嘛,警察平時工資都不夠花,經常兼職黑社會。偶爾出一個正直的警察,不等黑社會搞他,就被自己人打了黑槍。墨西哥國內黑幫橫行無法無天。
說了這麽多墨西哥的劣勢,但無法忽視的是,墨西哥同時也有優勢,也是離美國近。
墨西哥人發現,之前的問題就是沒正確把握住用戶需求,跟美國競爭農産品不是找死嘛,正確的做法是美國需要啥賣啥,那問題來了,美國需要啥?
妥妥的就是毒品啊,美國國內打擊太嚴,産能不足,但是從六十年代開始,美國人民日益增長的毒品需求得不到滿足嘛,這墨西哥不就找到“比較優勢”了麽,然後果斷開始制毒販毒。
說到“制毒”,大家第一反應是墨西哥四大販毒團夥,其實往深思考一些,立刻就明白了,幾個毒販子可搞不定那麽大規模的毒品生産和販賣,墨西哥不僅有全世界最強悍的武裝販毒集團,還有幾百萬人在從事毒品種植行業,這些人很多只是想活下去的農民,這也是爲啥墨西哥政府和毒販子之間的戰爭一直沒有勝面,因爲得民心的不一定是誰。
墨西哥跟美國有漫長的邊界,以前這條邊境幾乎是半開放狀態,後來美國不是要修牆嘛,修完後發現用處不大,因爲邊界下又遍布人工和天然的隧道,並不影響移民和毒品流入美國,只是稍微提高了點偷渡成本,畢竟這些地道主要在毒枭手裏控制著,要收過路費。而且那個牆又不會打人,也沒通電,也就擋一擋老弱病殘,對于年輕人來說毫無壓力:
而且要知道,美墨邊境全長三千多公裏,北京到上海三倍距離,你們就知道全面防著這麽長邊境有多不靠譜。如果大家對這事有疑惑,可以看看一個美國電影,《邊境殺手》,專門講這事。只要美墨兩國之間有巨大的經濟堰塞湖,幾乎沒法阻擋移民,只要美國國內有巨大的毒品需求,就沒法阻止毒品流入。
墨西哥就是利用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開始向美國境內倒毒品,成了美國最大的毒品供應商。
這在發達國家裏是個極其了不起的成就。這麽大的市場,不僅養活了墨西哥,而且對整個南美都有貢獻。要知道,墨西哥玩毒業品玩的風生水起,其實它自己的毒品産能並不是全部,他還是個中轉站,整個南美通過墨西哥向美國販毒。
不過必須要說的一件事是,墨西哥並沒有想故意坑美國所以堅持販毒不動搖,而是客觀環境把事情一步步推到了現在,墨西哥政府也沒啥好的辦法。
正如我們知道,政府的大部分問題都是財政問題,這在整個曆史上全世界都是通病,墨西哥政府現在就面臨這個世界難題,毒販子已經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政府稅收不足,暴力機器發揮不出效用來,政府和黑社會形成了一種恐怖平衡,互相吃不掉對方。
有點像我國民國時期的軍閥們,那時候也是政府沒有能力剿滅他們,他們自己在自己地盤上收稅養軍隊跟政府抗衡。
更扯的是,墨西哥的黑社會已經和政府一樣,開始履行必要的社會職責,比如我之前認識一個司機,他就在墨西哥富人區給開車,晚上住的地方在黑社會轄區,他們那邊黑社會也提供必要的社會公共産品,比如欠債還錢,殺人償命等等,你找不到警察去找黑社會也能解決,跟電影《教父》裏的情節似的。
我還問他,墨西哥人對黑社會到底是什麽態度,他說除了黑社會成員和種毒品的農民,剩下的都是痛恨黑社會,因爲毒販子們做事完全沒有可預測性,畢竟政府再差勁,也不會隨便當街搞排隊槍斃,而且整個墨西哥現在沒有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大家不覺得應該去接受教育改變命運,因爲改變不了,大家也不覺得去當黑社會有什麽錯,也不認可個人奮鬥,整個社會也沒有服務精神。他只想離開墨西哥,因爲這裏被詛咒,已經沒有未來了。
其實在國內你們能看到各種墨西哥的負面新聞,會以爲墨西哥是個爛國家,等你們到了國外,上油管上仔細研究一圈,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國家,你們就會發現之前想的都是錯誤的,這個國家其實並不爛,它是地獄,大量的那種當街火並,剝皮,砍頭,虐殺警察,分屍什麽的視頻,說它是地獄簡直是侮辱地獄。
而且奇怪的是,墨西哥沒有死刑,毒販可以隨意殺警察,但是政府卻只能養著毒販,這可能是這個國家最魔幻的一幕了。
美國現狀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2014年末墨西哥國內長期吸毒人口約爲470萬,吸毒人口比例爲3%。相比之下,美國吸毒人口約3500萬,吸毒人口比例接近10%。僅大麻、可卡因、海洛因這三種毒品的銷售量每年就高達近1.6萬噸。全世界生産的毒品60%以上輸往美國。美國人消費的可卡因占世界産量的三分之一。每年進入美國的大麻有96%來自墨西哥,64%的可卡因和58%的海洛因也來自墨西哥。
下圖是每年因吸毒死亡人數:
當然了,不少人說美國人吸毒上瘾的原因是醫生亂開止疼藥導致的,並不全是單純吸毒,這個在我看來問題就更大了,醫生害的病人止疼藥上瘾,簡直不敢想象這事。
其實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兩個問題:
一是老百姓不覺得吸毒有啥問題。
吸毒這事在道德上並不處于低位,並且打上了“酷”,“前衛”等標簽,反倒是好好學習的人被稱爲“nerd”,以前叫“geek”,這幾年“geek”這個詞有褒義,幾乎不稱呼書呆子了。明星們都吸,社會各界都在吸,中國還在討論“吸毒藝人是否能付出”,美國那邊你只要把毒戒了去競選總統都可以,法律甚至不制裁吸毒的人,嗯,我專門問了,美國主要是處罰毒販子,並不處罰吸毒的。
二是毒品到處可見。
我同事他媳婦是個醫生,他非常驕傲,經常說這事,最讓我感覺奇葩的一件事是,他說他媳婦以前在醫院實習,壓力極大,因爲有淘汰率,美國醫生門檻非常高,寒窗多年,欠十幾萬刀的助學貸款,如果在最後一段沖刺的時候被刷了,就太可惜了。他說他媳婦就是通過冰毒(meth)挺過了實習期。
我們幾個一臉懵逼,臥槽,還可以這麽搞?另一個同事眼疾手快,問他說在哪弄到冰毒的,他說房東那裏買的,他們房東兼職賣冰毒。。。。。我們幾個徹底崩潰了。後來他說在美國,你如果需要大麻或者冰毒,你問一圈周圍的人,肯定有人認識毒販子。
不過像這類精英人群搞點meth基本不算啥問題,美國真正的問題是越窮越吸,越吸越窮,沒錢買毒自然會滋生犯罪,簡直就是一個螺旋下降的坑。
說到這裏,肯定有人要說了,感情中國還沒美國發達,倒批評起人家來了?
這種說法是一種典型的腦子被驢踢過一下,學習別人吧,最忌諱不加分辨的啥都學,跟這個有一拼的,是“誰有錢學誰”,大家別笑,真有,比如不少人在學中東狗大戶,狗大戶天天穿帳篷,一些人也開始穿上了,哎,不多說了,說多了太敏感。
前幾天看到一段話,可以稱爲我今年看到最硬的一段:
一切社會問題都可以最終歸結爲人口比例問題,人口比例可以挑戰一切真理,挑戰人性、挑戰道德、挑戰法律,更可以挑戰價值觀。
如果一個社會基督徒是多數,這個社會基督教會成爲壓倒性的國教,參考羅馬;
如果一個社會軍事貴族占據主流,這個國家就會好戰成性,參考普魯士;
如果一個社會裏黑人占多數,這個社會的黑人文化會成爲核心文化,參考美國;
如果一個社會有幾百萬人在從事毒品業務,大家不再以去當毒販子爲恥,參考墨西哥;
如果一個社會瘾君子數量徹底失控,這個社會會考慮毒品合法化,說的就是加拿大。
我們寫這麽多講美國毒品,其實真想說的,還是我們自己,提高警惕,魔鬼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