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在福道梅峰山地公園段盡享綠色福利。
福州日報記者 楊瑩 莫思予/文 池遠/攝 通訊員 謝赟星
在樹冠上行走,在森林中穿梭,這是福道帶給城市居民的別樣體驗。福道寓意“福蔭百姓,道法自然”,這座全國最長的空中森林步道就盤踞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前沿陣地——福州鼓樓。
改革開放40年來,鼓樓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態産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在守住生態底色的基礎上,鼓樓區用了整整3年時間,將昔日荒山打造成福州名勝,讓福州市民共享綠色福利。
挺進荒山 首創鋼架懸空棧道
4年前,翁道雙搬到了羅馬生態園小區。“家門口就是梅峰山,當時只有一條斷頭小路。”翁道雙和鄰居們“見山不親山”,守著青山綠水,卻不能休閑健身。直到2015年初,來了一群“開荒者”,鼓樓區步道辦副主任楊臻就在其中。
“前期勘測地形時,山上沒有路,有些地方連腳都踩不下去。”楊臻回憶,一行人背著圖紙及勘測工具緩慢前進,還得有人在前頭劈草開路,小心避開蚊蟲、馬蜂的叮咬。鼓樓區還請來新加坡亞曆山大城市森林步道的主創團隊,著手設計中國首條鋼架懸空棧道。
建設全長19公裏的山地慢行步道是項大工程,也是個精細活。以往的沿山步道,必須開山修建施工便道,但是鼓樓沒有這麽做。“建設過程中,我們最大限度保護生態。”楊臻介紹,施工隊先用人工、騾馬、纜道等方式將材料運上山,采用國內首創的“橋面吊機滑行吊裝”工藝,利用已成形的橋面平台安裝鋼構件,“鋼構件都是工廠加工、現場拼裝的,基本不用電焊,把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
福道就這麽一節一節地修建了3年。2015年初福道動建,2016年元旦建成金牛山體育公園段,2016年5月開放梅峰山地公園段,2017年底全線貫通,串聯起象山、後縣山、梅峰山、金牛山等山體,連接左海公園、梅峰山地公園、金牛山體育公園、國光公園及金牛山公園,可謂“集市中心公園之大成”。
幸福步道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福道主軸線沿著山脊線蜿蜒前行,長約6.3公裏。踏上懸空的鋼結構棧道,腳下延伸的不僅是道路的長度,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深度。
“步道每前行16米,高度只上升1米,讓人走起來相對輕松。”楊臻介紹,橋面采用格柵板,縫隙控制在1.5厘米以內,既可以滿足輪椅通行,也不妨礙下方的植物吸收陽光雨露。
福道梅峰山地公園段是福州第一座山地類海綿公園。梅峰山地公園三面環繞青翠山林,中間涵養一汪湖水,鋼結構棧道從湖中蜿蜒而上,順著山勢與福道主軸線相連。
“這一汪湖水名爲歸水潭,原先是廢舊魚塘。”楊臻說,如今,山體收集到的雨水層層截留、過濾,都彙入歸水潭。水中按比例投放了特定的水生動植物,建立可循環生態系統。歸水潭中架著一座水中棧道——沉水橋,橋面低于水面1.5米。步行其中,視線平行于水面,可零距離觀看水中蓮花、野鴨戲水。
楊臻告訴記者,這些禽類都是福道建成後飛來築巢的。“我們補種了鄉土樹種,在豐富景觀層次的同時,也讓鳥類等野生動植物明顯增多。水中的野鴨,山上的山麂、松鼠,時常可以看到。”
完善配套 創建4A級景區
“福道的建成,改善了環境,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翁道雙說,福道就像是他家的“後花園”,每天上午送孫子上幼兒園後,他都要去福道“報到”,讓身心徹底放松。如今,福道也成爲來榕遊客的“打卡”勝地,收獲了2017年國際建築獎、2018年新加坡總統設計獎,並亮相《LandscapeDesign》雜志封面。
福道的“進化之路”還未走完。楊臻表示,根據鼓樓區全域旅遊三年計劃,福道力爭在後年升級爲4A級景區。
“目前在配套全線永久性供電,到春節前完成夜間照明,方便居民夜間休閑健身。”楊臻介紹,全線中英文標識系統也在設計中,讓遊客對遊覽路線一目了然。
福道的智能化系統也將于今年底啓動,包含出路口顯示屏、休息點免費WIFI、全線監控系統、緊急呼救系統等。到明年,遊客通過手機就可以了解自己在哪、要如何遊覽。此外,福道計劃建設3個遊客服務中心並配建停車場,擬設于梅峰山地公園、金牛山體育公園、西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