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我國第一部哲學原典,歷代尊為群經之首
《周易》:我國第一部哲學原典,歷代尊為群經之首
周易(中國古代著作)
《周易》:並非《易經》
《易經》是由三個部分組成:一為伏羲八卦為始那時並沒有文字所以八卦。二為周文王父子承接伏羲八卦,八八重疊生六十四卦,周文王父子認為64卦以包含宇宙萬物,每一卦都有卦辭。後有孔子做傳又稱《易傳》《十翼》,《易經》的發展在夏朝時期產生了《連山易》,在商朝時期產生了《歸藏易》,在周朝時期產生了《周易》。《易經》是中國最早的易經書,由伏羲氏所創。由於時間的原因,《連山易》和《歸藏易》已失傳,只剩下《周易》。所以周易是出自於《易經》的,它承載了過多的歷史使命和任務,但不乏文采和哲理,是國學(內含儒道兩家思想)重要經典之一。
《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周易一書,並非僅僅為占卜之書,乃是借占卜學修身。每個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處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業亦必荒廢。周易與其說占卜人事,不如說是記錄人體內的各種病症。易經的存在,是補充了黃帝內經人體經絡病症。人體經絡運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災厄。
易經,周行不易,讀完後,唯留「中正」二字。
不易者,中正之」道「也。
記載
易:改變;經:書籍。《易經》是一本揭示變化的書。由太極圖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構成其主要內容。
1、伏羲依照「河圖」之啟示而演成八卦,形成了《易經》典籍的核心內容,《易經》之五大規律也出自於「河圖」之啟示。
2、《易經》以宇宙間萬事萬物為觀察和研究的對象,用「陰」和「陽」兩個基本要素,描述了一個陰陽變化的系統。「無極生有極,有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即陰陽),兩儀生四象(即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 兩儀是對太極的細分;八卦是對陰陽的細分;六十四卦是對八卦的細分。每卦及卦爻的含義有單獨的章節進行釋義。
3、以《易經》規律為源頭的中華傳統文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在用而未被今人全面了解的中國文化之核心,包含了:對立統一、陰陽互根、陽逆陰順、此消彼長、物極必反等規律,和這些規律數千年沉澱和積累形成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居安思危、樂天知足等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徵,以及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諧意識。
4、《易經》規律運用之「無我」和「有我」的二重境界:
、「無我」之境界(道法自然):
、船到橋頭自然直:「無我」境界之陰陽變化細分系統的選擇。
、順其自然:「無我」境界之易經規律運用。
、「無我」境界之表現:善惡終有報、惡人自有惡人治、敬天認命、逆來順受、船到橋頭自然直、為無為則無不為等等。
、「無我」境界之古法:「道法自然」。
、「有我」之境界(人道合一):
、探索真理:「有我」境界之陰陽變化細分系統的選擇。
、自我實現:「有我」境界之易經規律運用。
、「有我」境界之內涵:「仁義禮智信」之倫理原則、「溫良恭儉讓」之傳統美德、「忠孝勇廉」之高尚品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思想境界、以及「勇於探索、自強不息」之開拓精神等等。
、「有我」境界之理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內容
《易經》由本文的「經」和解說的「傳」構成。「經」由六十四個用象徵符號(即卦畫)的卦組成,每卦的內容包括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組成。 此外,傳本易還有彖辭、象辭、小象,為孔子著《十翼》時所加,為儒家藉助易象闡述其思想的產物,屬易傳部分曾單獨成章。自東漢鄭玄起「合《彖》、《象》於經」,魏時王弼將《彖傳》、《象傳》移居各卦,《文言傳》移居乾坤,至南宋朱熹等再次《經》《傳》分離,故傳本存在兩種體例。
1.爻,卦畫的基本單位為「爻」,爻分奇畫與偶畫,奇畫由一條長的橫線而成「—」,俗稱「陽爻」;偶畫是以兩條斷開的橫線而成「–」,俗稱「陰爻」。每一卦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畫偶畫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種不同的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觀,初、二爻代表地,奇畫為剛偶畫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畫為義偶畫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畫為陽偶畫為陰。所以用「陽爻」「陰爻」稱謂奇畫與偶畫,是泛陰陽論的表現。
2.卦畫(卦的符號),即由六條「—」「–」奇偶畫爻組成。
3.卦名,顧名思義即前面卦畫之名,如「坤」「復」「既濟」等。
4.卦辭,在卦名後,對六爻的綜合總結,如「元亨利貞」,「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等。
5.爻題,即爻位名稱,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體位置及奇偶畫性質,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數起,分別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為九,「–」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6.爻辭,指單條爻的說明、描述文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如「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同一卦六條爻辭間相對獨立、相對靜止但又相互關聯、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時間、階段事物的發展狀態,以構成完整的發展、發生過程即全卦六爻整體內容總結—卦辭。
7.上卦與下卦和內卦與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經卦重之演變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為「下卦」或「內卦」。如「復」卦,上「地」下「震」,內「震」外「地」,「謙」卦為「坤」上「艮」下,內「艮」外「坤」。
本經
《周易》本經的上經三十卦從乾卦至離卦:
乾(卦一)坤(卦二)屯(卦三)蒙(卦四)需(卦五)訟(卦六)師(卦七)比(卦八)小畜(卦九)履(卦十)泰(卦十一)否(卦十二)同人(卦十三)大有(卦十四)謙(卦十五)豫(卦十六)隨(卦十七)蠱(卦十八)臨(卦十九)觀(卦二十)噬嗑(卦二十一)賁(卦二十二)剝(卦二十三)復(卦二十四)無妄(卦二十五)大畜(卦二十六) 頤(卦二十七) 大過(卦二十八) 坎(卦二十九) 離(卦三十)
下經三十四卦從咸卦至未濟卦:
咸(卦三十一) 恆(卦三十二) 遯(卦三十三) 大壯(卦三十四) 晉(卦三十五) 明夷(卦三十六)家人(卦三十七) 睽(卦三十八) 蹇(卦三十九) 解(卦四十) 損(卦四十一) 益(卦四十二) 夬(卦四十三) 姤(卦四十四) 萃(卦四十五) 升(卦四十六) 困(卦四十七) 井(卦四十八) 革(卦四十九) 鼎(卦五十) 震(卦五十一) 艮(卦五十二) 漸(卦五十三)歸妹(卦五十四) 豐(卦五十五) 旅(卦五十六) 巽(卦五十七)兌(卦五十八) 渙(卦五十九) 節(卦六十) 中孚(卦六十一) 小過(卦六十二) 既濟(卦六十三)未濟(卦六十四)。
上經三十卦中有六卦屬「錯卦」(乾、坤、離、坎、頤、大過), 其餘二十四「綜卦:可視為十二對, 錯、綜卦之和為十八卦;下經三十四卦當中有二卦屬錯卦(中孚、小過), 其他 三十二個綜卦可視為十六對,錯、綜卦之和也是十八卦。
「經」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象與卦、爻辭。
《周易》的「陰」、「陽」,分別呈中斷的與相連的線條形狀,即用「- -」與「––」表示。古人「取類比象」,用陰陽範疇來歸納剛柔、仁義、寒暑、日月、男女、晝夜、奇偶等眾多概念,正所謂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在「陰」與「陽」觀念得以確立的基礎上,聖人取法天、地、人三才畫卦,每卦三爻,稱經卦。由於「天道」特性為陰與陽,「地道」特性為柔和剛,人道特性為仁與義。三才中每「才」便有兩種變化可能,三才排列組合最多形式為八種,聖人依此取象創立了八卦,也稱八經卦,皆為三爻卦。《說文解字》云:「爻,交也」;王弼云:「夫爻者何也?言乎變者也」。「爻」的原意也就是陰陽之交變。八經卦名稱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說卦傳》概括八卦的性質是:「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xùn),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gèn),止也;兌(duì),說也。」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除取法物象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之外,還取法人倫,分別代表父、母,長男、長女,次男、次女,少男、少女等。
聖人又將「八卦」兩兩相重,構成六十四個不同的六畫卦,即「六十四卦」(也稱「別卦」),每卦中的兩個經卦符號,居下者稱為「下卦」(也稱「內卦」,《左傳》稱「貞卦」),居上者稱為「上卦」(也稱「外卦」,《左傳》稱「悔卦」)。「六十四卦」每卦皆有六爻卦。孔子作《易》後,「- -(陰爻)」,以「六」表示;「—」(陽爻)」,以「九」表示。此時六爻的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按著《說卦傳》「八卦相錯」的說法,乾、坤、坎、離稱為「錯卦」,震與艮,巽與兌屬於「相錯卦」(來知德說「因八卦相錯故六爻亦相錯」),以突出其間矛盾、對立的屬性。
六爻的位置稱作「爻位」,自下而上分別為「初」、「二」、「三」、「四」、「五」、「上」。如《蒙卦》(下坎上艮)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別稱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經文卦、爻辭,即繫於卦畫下的文辭,其中一卦一名,卦辭為每卦一則,總彖全卦卦意;爻辭每爻一則,分述各爻爻義。《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應的也有六十四則卦辭和三百八十四則爻辭(由於《乾》《坤》兩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辭,故將其併入爻辭之中,即總計三百八十六則爻辭)。
易傳
《易傳》是闡釋《周易》本經的專著,即《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計七種、十篇。因其詮釋經文大義,似本經之羽翼,故漢人形象的稱之為《十翼》。
《彖傳》(上下):
隨上下經分為上下兩篇,共六十四節,分彖六十四卦卦名、卦辭和一卦大旨。王弼曰:「夫彖者何也?統論一卦之體,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象傳》(上下):
隨上下經分為上下兩篇,闡釋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釋卦象者稱為《大象傳》,釋爻象者稱為《小象傳》。《大象傳》運用象徵手法,號召人們會通天人、法天正己;《小象傳》號召人們尊時守位、知常明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
《文言傳》:
共兩節,分別解說《乾》、《坤》兩卦的意旨,故也稱《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乾·坤》和《象·乾·坤》的基礎上對卦德進行詳細闡釋(啟蒙學人如何多層面觀卦之「德道」)。
《繫辭傳》(上下):
分為上下兩篇,主要發掘、申說經文要領(哲學總綱),詮釋卦爻辭的基本義理。文中對《周易》經文作了全面的辨析與闡發,一者抒發《易》理之精微,二者展示讀《易》之要例。
《說卦傳》:
是闡述八卦取象大例的專論,全面闡釋八卦性質與所代表的物象、人倫,是《彖》、《象》的基礎。
《序卦傳》:
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綱要(總目錄),揭示各卦之間的相承相因關係。前半段由《乾》至《離》共三十卦,以「物象說」解釋天道;後半段自《咸》至《未濟》三十四卦,以「人倫說」解釋人事(側重闡明矛盾的同一性)。
《雜卦傳》:
猶言「雜糅眾卦,錯綜其義」。將六十四卦重新編為二十八隊對綜卦及八個錯卦,旨在闡發事物的發展在正反相對因素中體現的變化規律(注重闡述矛盾的對立性)。
[趙宋以後,我們所讀的《周易》,關於《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實上大多都是根據漢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兩卦的文言,拿來放在本卦下面,同時把《繫辭》的中間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來「顛倒」安排【按此語有誤,王弼注《彖》、《象》、《文言》,沒有注《繫辭》等五篇】。等於我們曾經讀的《大學》一書,那是經過宋儒的安排,並非原本的《大學》的次序。對於研究《周易》來講,這點應當注意及之。]
《易經》備包有無,彌綸天地,思想高度發達:
1.經濟思想:「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2.人道主義思想:人道思想出於《易經》。傅斯年先生早已指出:「春秋時期人道主義固以發達。」
3.法治思想:六十四卦,有十一卦涉及法治問題。在立法環節要「明罰敕法」,在執法環節,要「明慎用刑」、「赦過宥罪」、「議獄緩死」,盛讚「刑罰清而民服」。法治思想基礎是「繼善成性」的性善論。
4.自由、平等、民主、革命思想:「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湯武革命順乎天」更「應乎人」。
5.誠信、改革思想:「一言九鼎」,「革故鼎新」。
更強調「以同而異」、「文明嘉匯」[文明以說(悅)]、「保和太和」創造萬國咸寧的世界。
考證
《易傳·繫辭》有:「《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當文王與紂之事耶?」《史記·太史公自序》中也說:「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周易「蓋為」周文王所作(系卦、爻辭)。
西周末期禮崩樂壞,大易流落民間。孔子發現其為「聖人之作」,有「古之遺言」、「得一(易)以群畢」,於是「韋編三絕」,為易作傳(《易傳》又稱《十翼》)。東周孔子及其弟子將「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等西周禮教思想融入《文言》、《繫辭》等十翼中。先秦儒生因孔子「作易」而尊稱《周易》和《易傳》為《易經》。
書名
《周易》是中國古代研究、占測宇宙萬物變易規律的典籍,包括《易本經》和《易傳》兩大部分。文字古奧,蘊義精深。
關於「周」的解釋
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而唐代孔穎達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有人認為《易經》流行於周朝故稱《周易》。《左傳》多處明確提及《周易》,如《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記「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的記載;《左傳·襄公九年》有著名的穆姜用《周易》解隨卦,提出了元亨利貞「四德說」的例證;《左傳·昭公元年》有「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的說法。
關於「易」的解釋
1.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象形字,此說出自許慎《說文解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2.必須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當以西周禮樂制度的變革為條件。禮指從容之節,易即雅樂,都是統治階級駕馭黎民百姓,維護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鐘鼓「交響樂」的框架規制,鐘鳴鼎食在西周的底層社會是難以想像的。
3.日月為易,象徵陰陽,揭示陰陽循環交替之理。
4.日出為易。陳鼓應認為這個意思,也是「干」的本義。
5.易是占卜之名。
6.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7.交易,亦即陰消陽長、陽長陰消的相互變化。如一般的太極圖所顯示的一樣。
8.易即是「道」,恆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恆常的道不變。《繫辭傳》:「生生之謂易」。生生不息,義似「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體會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9.易是由雙手拿小石子(原始衍數工具)互換的意思,甲骨文易字是雙手與小石子互易的象形,周的本意是地上畫的地圖,周易本義則是在地圖中擺上小石子,雙手拿小石子互換變易來進行數理衍算的名稱。在伏羲生地的甘肅西和縣仇池山周邊地域還能見到,俗名叫「走游罡」。地圖中放的石子叫「遊子」,手中的石子叫「握子」。在具茨山岩畫中就有與走游罡完全相同的地圖刻畫符號。在《周禮》「太卜」的記載中,亦有《三易》的說法;《三易》是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個不同朝代的占筮書。據說「連山」是夏朝的占筮書,「歸藏」是殷商的占筮書,「周易」是周朝的占筮書。東漢鄭玄的著作《易論》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按《易緯·乾鑿度》卷上開篇說:「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管三成為道德苞籥。」】這句話總括了易的三種意思:「簡易」、「變易」和「恆常不變」。即是說宇宙的事物存在狀能的是:1.順乎自然的,表現出易和簡兩種性質;2.時時在變易之中;3.又保持一種恆常(易)。如《詩經》所說「日就月將」或「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這是簡易;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是「不易」。《連山》、《歸藏》和《周易》,其實是對「走游罡」方法在不同朝代的叫法,夏朝叫「連山(山通三)”,是指把三方的掌上石子數連起來。「歸藏」的’歸』是指把三人展在一塊的手掌上的石子數加起來,’藏』是指把石子藏在身後雙手互易暗握藏,握定後同時展出把三隻手掌上的數又歸起來,如此重複。「周易」的’周』是地上畫的圖形義,名叫「罡」。’易』是雙手暗握互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掌』是手掌,’三』是三人各拿三個小石子,’易』就是雙手互換,’掌三易』它就是指「走游罡」。三人各三個石子握的變化為:「可握空,可握一石子,可握二石子,可握三石子」三人掌三的變化總數是六十四組,即六十四卦的三才定位數組,《周易.說卦》「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10.易還有一個意思鮮為人知,易:太易,渾淪者,萬物渾淪而未相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狀,易變而為一,一變為二,二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究也,乃復變而為一。
總之,《周易》名稱內涵豐富,與《周易》作為彌綸天地之學實為相配。
大哲學家黑格爾的哲學也「離中國不遠」。「尤甚使人驚異的,是《大學》之三綱領、八條目,竟與《精神現象學》的階段行程處處相合」。黑格爾的辯證法就來自我國古老的《易經》,可惜他建立的是個封閉的體系,正如1961年李景春先生質疑馮友蘭先生時所說的:「《周易》絕不是有如黑格爾所建立的封閉的體系,它是開放的體系,是開放的辯證法宇宙論。」
文獻
《說易·序》(鍾致帥撰)原文:「易,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非辯證者不以通之,非唯物者不以用之。易之為觀,辯證唯物;易之為法,唯物辯證。其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已為智者所共適。或曰:世界皆存在,存在皆物質,物質皆運動,運動皆規律,規律謂之易。易可識,謂之意識;易可用,乃以改造世界。此易之大義也。易演天地之象,彖陰陽之變,成素樸之典。知者謂之’然乎其然』,不知者謂之’玄之又玄』。是以說易。」
原理
《易經》是中國哲學的根源,是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長期觀察的結果。他體悟得天地人事現象背後的隱約軌則,他發現在無窮變化中有一不變的太極,由此而生兩儀,兩儀再變生四象,四象演化為八卦。再經虞舜、周文王、周公、孔子等聖人的發揚詮釋,使得蘊藏無限的易經,後人可以一登堂奧,一窺天地之妙。我們只要依經文玩占觀象,從中溫故知新,也能領略天地人事間的道理,掌握心念行為,一一復歸於禮,自可趨吉避凶,「睿作聖」。
原理包括成書原理和衍卦原理。
成書原理:《周禮·大卜》載: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說明在夏朝以前大易已經完成了重卦工作,六十四卦絕不是原有的八卦加上五十六卦湊足六十四個數的結果,是由八經卦兩兩直接相重而來。八卦重卦生成六十四卦的原理就是「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兩儀生成模式,也就是西方斯比賽爾、萊布尼茨所說的「二進位」。三畫經卦重為六畫別卦,「三才」相重為「六」,每才都自含陰陽,這樣「六者」以自身各有兩種變化可能排列組合,變化的結果最多只能是六十四種,即重為六十四卦。聖人把「天之道」和「民之故」傳輸在六十四卦中,便形成了卦、爻辭,金景芳先生把此比作向電腦里輸信息。
衍卦原理:就是大衍筮法。孔子強調:要由蓍「達乎數」,再由「數達乎德」,否則就是「史」和「巫」的水平。君子要「與史巫同途而殊歸」。此「德」當為周室之德,也就是孔子損益的由虞舜而來的德道。
《周易》是一部論「變(易)」法的奇書。《周易》的變法序列是用形象表達出來的。這些看似神奇的形象不是憑心靈的任意創造、而是有它物化基礎及其實踐這個認識環節。《繫辭》曰:「古者包犧氏(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因此,受遠近諸事物變化的啟迪而揣度天地萬物變化的奧秘,並把其效法成形象,以透析其本質和規律,達到把握萬事萬物基本運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是作卦畫的初衷。顯示了《周易》屬於形象思維性質的最原始的本質屬性(來源《陰陽系統論》《六柱預測學》等)。
《周易》的形象思維之所以能構成應有的體系,在於它不是簡單的形象模仿,而是具有理性思維的特點,在於它表達方式的抽象性和形象本質的客觀實在性。所謂客觀實在性的內含是說《周易》的六十四卦畫序列、屬於以天象為坐標的陰陽動態變化,而不是主觀的臆造或雜亂無章的拼湊,也就是「荷天衢,道屢遷」的有機、合規思想。《周易》用形象刻畫的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是用間接、科學、抽象的形式來表達。例如《繫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既是演繹八卦的基本程序,也是將一般的感覺和表現升華為理性形象的表達過程,《周易》所要探討的事物或現象就是「太極」,太極內在相互對立的陰陽兩方面就叫做「兩儀」,陰陽兩儀各自內在的矛盾利害因素就構成了「四象」,把這個矛盾利害的基本因素按照辯證否定觀進行推理、就有八經卦所表達的基本卦象。只有表達形式的抽象性,才有可能達到「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之目的,才有可能將其用有聲的文字表達出來反射出對陰陽運氣學說的導源作用,一個活生生的運氣思維邏輯的始版(來源《人體生物節律學》)。
發現
1973年初,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周易》,釋文發表在《文物》1984年第3期上,引起研究熱潮。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1987)、張立文《帛書周易注釋》(1992),韓仲民《帛易略說》(1997);帛書《易傳》釋文,最初見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1993)、第六輯(1995),朱伯昆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1995)、《續編四庫全書》經部第一卷、四川大學出版社《易學集成》等書。本世紀以來,帛書《易傳》新釋文又見張政烺《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廖名春《帛書〈周易〉論集》、丁四新《楚竹簡與漢帛書〈周易〉校注》等。帛書《易傳》共包括《二三子》、《繫辭》、《衷》、《要》、《繆和》、《昭力》六篇。邢文《帛書周易研究》是第一部學術專著。
1977年在阜陽雙古堆漢墓出土了漢簡《周易》。
1994年發現了楚竹書《周易》,經整理,2003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相關校注,亦十分豐富。
演變
先天八卦,源自《說卦第二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按乾坤、兌艮、離坎、震巽相錯排列,所謂「乾坤縱而六子橫」。
後天八卦,亦稱文王八卦,其出現遠比先天八卦早。 後天八卦源自《說卦第五章》:「帝出乎震,齊乎 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所謂「震兌橫六卦縱」。
歌訣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有多種(如「今傳本」卦序、京房易傳的八宮卦序、邵氏易卦序、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周易卦序等)。
朱熹《六十四卦卦名次序歌》(今傳本):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咸恆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代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八卦五行:
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
八卦生克:
乾、兌(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離(火),離(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兌(金)。
乾、兌(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兌(金)。
八卦旺衰:
乾、兌旺於秋,衰於冬;震、巽旺於春,衰於夏;
坤、艮旺於四季,衰於秋;離旺於夏,衰於四季;
坎旺於冬,衰於春.(四季是指每個季節的後一個月)
性質
《易經》講道。而對於道講得最早、最系統的是道家鼻祖老子。辯證法思想萌芽於《易經》體系建立於《老子》。陳鼓應先生指出:「老子由萬事萬物的對反現象尋找出它們之間的發展規律,從而建立了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系統性的辯證法——它發端於《易經》而體系的建立則完成於《老子》」;《易經》號稱絕學。魏晉時道家的王弼用老莊解易,《易經》今傳本就是王弼本。「王弼正崛起於漢代道家易以及重義理的古文經學派的流脈中。」
關於《易經》書籍性質研判,自古以來見仁見智:
(1)卜筮書。《周易·繫辭上》具體介紹大衍之數的卜筮法,卦爻辭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語,有咒語明確講:「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一般認為《易經》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為卜筮書。宋朱熹《周易本義》主此觀點,近人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高亨《周易古經今注》、李鏡池《周易探源》等亦持此說。
(2)哲學書。莊子認為「《易》以通陰陽。」陰陽問題是中國哲學基本問題。有學者認為《周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最系統的哲學著作。「易之為觀,辯證唯物;易之為法,唯物辯證。」(鍾致帥語),《易經》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易》的世界觀是辯證唯物主義,《易》的方法論是唯物辯證法。
(3)歷史書。講述人類進化發展的歷史。(章太炎《易論》) 「乾坤兩卦是緒論。既濟、未濟是餘論,自屯卦至離卦,為草昧時代至殷末之史,自咸卦至小過卦為周初文、武、成時代之史。」(胡樸安《周易古史觀》),另有學者或以為《周易》為商周之史。或以為是奴婢起義史,或以為是用諧音隱文體和卜筮外形寫成的一部特殊史書。
(4)預測學。《易經》運用三爻(自身本我、他人外因、天象趨勢)和上下爻(事物發展)體系進行預測,用每一爻辭對某一階段現狀進行高度概括。稱貞卜。孔子預測華夏文明起碼可以傳承三千年,結果果然應驗,這一預測可見《論語·為政》篇。
(5)行為學。《易經》認為人的行為要合乎規律。提出君子「以順動」,即按著客觀規律辦事,同時「動者尚其變」,也要隨機應變,趨利避害。君子更要「復」觀,隨時總結經驗教訓。
(6)尚有其它,所據不一,現代還有人把它譽為「宇宙代數學」。
「夫易廣大悉備」,它會通彌綸天地之道,它是高於任何具體學科的大道之原。
李學勤先生明確指出:「要真正理解易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按著中國文化本身的結構、途徑和方法來看易學帶給它的作用。從這個觀點來看,其結果應該是更進一步地認識到易學在整個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也更進一步地體會到易學怎麼樣在中國整個的學術裡面起著核心的領導的和一切密切相關的重要的作用。」
影響
《易經》本是卜筮之書,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逐步發展、嬗變為德道之學。《易經》的影響遍及哲學、美學、宗教、醫學、天文、算術、國學、音樂、藝術、軍事、武術和堪輿等各個學科。《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一》說:「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易傳》「使《周易》的哲學成分進一步地純化」。《易經》以其「廣大悉備」的陰陽、三才觀、「繼善成性」的人性論和「否終則傾」「物極必反」的辯證法思想,確立了自己在中國哲學史、思想史上特有的無可取代的崇高地位,鑄就了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文脈。《易經》的「五聖同揆說」、「易宗說」和「德道說」是易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周易》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紹到西方,並作為變化的哲學運用於現實生活。《易經》的太極、理、氣思想,人道、人文精神,為西方所普遍接受。「卦有大小」、「陰陽相倚」的易圖算數啟迪歐洲發明了「二進位」數學。素有「國王數學家」之稱的法國大傳教士白晉和德國大哲學家萊布尼茨把世界的「科學始祖」的美名送給了中國的伏羲,尊稱孔夫子為中國「哲聖孔子」。
《易經》的人文、科學內涵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承認和尊敬。易學研究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範圍內的顯學。
《論語·述而》篇孔子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學易至於「韋編三絕」,積功力久,發此感慨,再給我數年,對易研究更加深透,可以減少大的過失。學《周易》貴在能「知幾」,「幾者」念頭起動幾微之間,心念一動即加以察覺。學《周易》可以趨吉避凶,在念頭起處即是非分辨得明,使災禍有一點端倪時就及早調整心念行為,讓滅禍消弭於無形,自然能趨吉避凶,遠離大災大禍。上等智力的人學周易,可以進一步學形而上之道。
《周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漢族文化之根。易道講究陰陽互應、剛柔相濟,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漢民族之所以能夠久歷眾劫而不覆,多逢畏難而不傾,獨能遇衰而復振,不斷地發展壯大,根源一脈傳至今,是與我們民族對易道精神的時代把握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難之事,不是求助於偶像,而是運用通過八卦今昔信息預測的科學方法,預測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關信息,對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從而更好的認識社會,改造社會,推動社會不斷向前。《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古人用它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然而《周易》占測只屬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實《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只要能讀懂《周易》,無論是哪一行從業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的力量。應該說《周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不能簡單地說它是占測算命,哲學,科學,或文化了。
國際中國哲學學會創始人、榮譽會長和美國易經學會主席成中英先生進一步指出:《易經》「即使卜筮的作用已經消失,易的體系作為宇宙變化的知識體系或作為行為的價值體系,仍是有實質性質的。」
傳承
秦皇焚書坑儒,《周易》因李斯將其列為醫術占卜書而倖免於難。《易緯·乾鑿度》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漢書·藝文志》說:「《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三古」所指:上古時代,通天之黃河現神獸「龍馬」,背上布滿神奇的圖案,聖人伏羲將其臨摹下來,並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時代,姬昌被紂囚禁於羑里,遂體察天道人倫陰陽消息之理,推演六十四卦,並作卦、爻辭;下古時代,孔子老而喜「易」,感嘆「古之遺言」,故撰寫《易傳》十篇。
《史記》記載的傳易體系:孔子–商瞿(子木)——馯臂(子弓)——嬌疵(子庸)——周豎(子家)——光羽(子乘)——田何(子莊)。
《漢志》記載田何直傳弟子四人,主要有王同和丁寬。王同弟子楊何在武帝時被立為博士,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受易於楊何」;丁寬一系,弟子田王孫,再傳弟子有施讎、孟喜和梁丘賀。經於豪亮先生考證,熹平石經《易》以梁丘賀易為底本。此系立於學官的易學,到南北朝時已經殘缺,至唐散佚更多,入宋則全部亡佚。
武帝時,民間還有費直、高相「兩家之說」。有記曰:「費直《易》為古文,無師承,其學’亡章句』,徒以《彖》、《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亡章句』而無師承的費氏古文《易》,在後代古文派大師們為爭立學官的不懈努力下,到東漢光武帝時,勢力已可與今文《易》相抗衡而至於爭立古文《易》博士之職······在陳元、鄭眾、馬融、鄭玄、荀爽、王肅以至王弼等數代人的鑽研下,已慢慢形成一個完整的解說體系。」
《易》也有言「陰陽災異」一系。這一系傳為來自田何的「古義」:
田何——周王孫——丁寬——田王孫——孟喜——焦延壽——京氏(君明)。京房(君明)以陰陽災異蠱惑皇帝最終落個被斬首的境地。
「《易》雖未遭秦火,且入漢後居於官學地位,並有師承相傳,但其傳本及其經義今日已不可得見。我們今日所見之今傳本乃是王弼本,是得之於並無師承傳授的費直古本。故先儒稱《易經》為’絕學』」【無怪宋儒張載喊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時代最強音】。
關於《周易》易學的傳承,在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以及范曄的《後漢書》中,都記載有孔子以下的易學傳承的系統。孔子歿,子夏也講易學於河西。但受到孔門同學們的駁斥,認為他對於易學的修養不夠,所以子夏以後的傳承,並沒有太準確的資料。唯所世留傳有《子夏易傳》一書【按經專家考證,此子夏非彼子夏。子夏是詩經博士子夏的字】。至於陰陽、納甲、卦氣等易學,自田何到丁寬之後,又另有一系。主陰陽、卦氣之說的,有王孫孟喜。喜再傳焦贛,字延壽。著有《易林》一書,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徑。又另一京房(君明),承傳焦延壽的易學,著有《京房易傳》一書,開啟象數易學的陰陽「納甲」之門。東漢與後漢的易學:西漢的易學,到了東漢時期,其間的傳承似乎已經散失不備。因此象數之學與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後漢的易學,傳承的系統更不分明。此時的著名易學大家,便有馬融、鄭玄、荀爽、劉表、虞翻、陸績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其中以荀爽的易學,曾經有有人採集當時的九家易學合成一編,故在研究易學中,經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詞,就是對此而言。鄭玄的易學,先學京房的象數。後舍離京學,專學費直之說,以孔子《易傳》來解說易學。漢末的易學,大概都跟著荀爽、虞翻的腳跟而轉,愈來愈加沒落,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的起來別走一途,專從老、莊玄學的思想而說《易》了。最為遺憾的,魏晉以後的易學,大體上又一直跟著王輔嗣的腳跟在轉,不能上窮碧落,下極黃泉,直迭羲皇之室。
可以說,「援《易》以為說」強調的是繼承; 「援說以為《易》」體現的是發展。
價值
「東方古文化」是以中國為發源地,流傳及盛行於東南亞國家,已被世界各國所接受,它是經久不衰的一種古文化,已經歷上下五千年,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體系,不但是哲學思想體系,也包含科學體系。
《易經》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就說過人們「日用而不知」。《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活水。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繫。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說過:「不知易不可為宰相;不知易不足以言知醫。」易,變也!各種病不了解病根變化如何了解醫治之法?《黃帝內經》是元素論五行文化和陰陽文化結合的典範,解決了大易「醫病」的問題;思孟學派的《五行》是德性論五行文化與陰陽文化融匯的淵藪,解決了大易「醫人」的問題。簡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沒有《易經》就沒有中國的文明。大易醫國、醫人、醫病。
儒家奉《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為《五經》。「經」是後世為了尊稱這些書,才加上的稱呼,原來《五經》只稱為《易》、《詩》、《書》、《禮》、《春秋》。【按郭店簡《六德》和《語叢一》篇的出土證明:「《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並稱,並非孤證,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先秦因孔子「老而好易」,導致了「用《易》居前」之「六經」次序的出現。《易經》為(易,詩,書,禮,樂,春秋)群經之首。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周易》研究被稱為「易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漢書·儒林傳》記載:「孔子讀易,緯編三絕,而為之傳。」上下五千年,《易經》代代相傳,釋家林立。許多學者皓首窮經,考證訓詁,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為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