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到2018年,
3000多個日日夜夜。
在國際港務區這片熱土上
勤勞、勇敢、奮進的陸港人深耕細作、不忘初心,
伴著國際港務區一起成長,
這些年,那些事,曆曆在目,銘刻在心
……
6月22日下午,西安國際港務區團工委組織召開“我與西安港的故事”座談會。來自新築、新合街道、支撐服務體系、管委會機關、教育、衛生系統、陸港集團等員工代表共50余人參加了座談。黨工委副書記李平偉、管委會副主任楊祎參加會議。
今天,
小聚就帶大家走近一場特別的座談會,
來聽聽陸港人講述的
“我和西安港的故事”。
數十名陸港小夥伴們在座談會上分享了他們和國際港務區,一路攜手走來的點滴記憶,一幅幅畫面、一段段往事,娓娓道來……
國際港務區督查考核辦主任助理 陳棟
2009年加入國際港務區
2009年8月,我通過公開招聘加入到國際港務區。和其他60多名同志在西華門凱愛大廈經過了爲期10天的培訓後,來到了當時還叫做“西安國際港務區駿馬村現場指揮部”的地方,開始了我的陸港奮鬥生涯。
幻想中高大上的現代化辦公場所被兩排低矮的活動板房所取代,13個月沒發過工資,園區初創期的艱苦條件讓我對自己的選擇産生了質疑。然而,最終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靠的是什麽呢?
靠的是領導們的示範帶頭作用。當時,管委會主要領導們親身示範、以上率下,沒有節假日,工作到晚上1、2點是常態,用“5+2、8+4、白加黑”的工作強度,給我們樹立了持之以恒、久久爲功的理想信念。
靠的是“戰友”情懷相互鼓勵。同志們間都是有工作搶著承擔,自己忙完了就看看別人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事情,一起出謀劃策,這是真正的“戰友”情誼。
我到現在都很懷念當時那種氛圍,領導和同事間相互鼓勵,相互扶持,親如家人。
華南城有限公司 客服總監 崔珍
2011年加入國際港務區
剛來華南城時交通不便,公交車只有233路,打車出租車司機都不知道有國際港務區這個地方,辦公環境也是很簡陋,是一排排小兩層的活動板房。雖然交通不便,環境不好,條件簡陋,但沒有阻礙我們飽滿而富有激情的工作勁頭。
2011年10月17日華南城首期開盤,開盤期間整個港務大道人山人海,商鋪一搶而空,看到此景,多少個通宵達旦的疲勞頓時煙消雲散。當時管委會各個部門全力配合、支持,都希望我們所處的這片土地繁榮興旺,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華南城,來到國際港務區,並且投身到國際港務區的發展建設中。
國際港務區管委會經發局幹部 金叢
2011年加入國際港務區
在經發局工作的6年半時間,我從事過綜合統計、旅遊服務、內勤、配合參與重點項目、資金申報、企業服務等工作。其中在綜合統計崗工作的5年多時間,正是國際港務區經濟發展突飛猛擊跨越發展的5年,園區注冊企業數從300多家到4000余家(截至5月底7568家),五上企業從1家到71家(截至6月是108家),涉及電子商務、融資租賃等行業在省市站在領先地位,社銷總額、固定資産、GDP增速等指標多次在全市名列前茅。通過我所做的統計工作,這些經濟發展成果得以充分體現,讓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自豪感。
同時,我個人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我考取並完成了交大MBA的學習,通過了中級經濟師考試,獲得了1次十大感動人物和4次年度優秀員工、若幹次省市統計系統表彰的榮譽。我和國際港務區共同成長,這7年半的故事總結起來就是自豪、理想、收獲和感激。
中西部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肖媛
2008年加入國際港務區
我是2008年第一批加入到國際港務區建設中的陸港人,見證了國際港務區的十年曆程。
最開始的國際港務區一無所有,有的只是一張規劃圖和一份發展理念,但是國際港務區卻一直在堅定地走著一條不同尋常的發展路線。當時很多人都提議讓國際港務區跟其他開發區一樣,利用土地升值的優勢,大力進行房地産開發,可是我們走的卻是一條産業之路。最初我在招商局工作,我們所接觸的全部客商都是做産業的。清晰地記得我們從灞橋接管過來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新加坡訊通,這個項目讓我們了解到了新加坡最大的物流産業園,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現代物流。之後我一直服務于華南城項目,了解到了現代貿易,隨後來到邁科集團,開始學習大宗商品。可以說,在國際港務區工作這十年來,我所接觸的每一個客商都是一個讓我學習提升的機會。
這十年來,我曾經在政府開發區工作,如今就職于民企,我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國際港務區的變化。用一句話總結我眼中的國際港務區,那就是:昨天,可圈可點;今天,可喜可賀;明天,可期可盼。
愛菊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孟玲
2012年加入國際港務區
愛菊集團是2012年入駐園區,但是我們跟國際港務區從2008年就開始打交道了。我們是屬于進駐園區最早的一批企業,以前只能通過糧食局來申報資金,局限性比較大。自從來到國際港務區以後,只要是與我們相關的政策,管委會都能積極支持。我記得當時國家給我們批了一筆5000萬的低息貸款,但因爲我們不是國企,所以資金沒法順利拿到,國際港務區內的擔保公司積極配合我們,讓資金順利入賬,對我們愛菊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最讓我感觸的是“長安號”的運行。運營前期的准備階段,我們集團和管委會各個局積極奔走了9個多月才促使“長安號”落地。當時開通那一天,我在哈薩克斯坦的多斯托克出差,“長安號”從哈薩克斯坦出發,途徑阿拉山口,只要一周時間就到國際港務區。正是“長安號”,讓愛菊集團真正“走出去”。不僅如此,在國際港務區的幫助下,我們愛菊集團數次登上央視,成爲家喻戶曉的知名企業。
新合街道綜治辦負責人 張琛
2016年加入國際港務區
自從2016年7月,國際港務區托管新合街道以來,我一直負責新築鐵路物流基地的征地拆遷工作。
最初我們的工作不被群衆理解,他們擔心土地被征走以後斷了收入來源。我們的村長、村書記就帶頭一家一家去做工作,每天淩晨一兩點前沒下過班。我們一直堅持耐心地給群衆做宣傳,轉變他們的思想,群衆們也漸漸開始理解我們。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們去到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家裏做工作,老太太問我們“你們把房子拆了我們該住在哪兒?”,我當時沒辦法直接回答她,但是後來我們用事實打消了她的疑慮。國際港務區在原村址的東側建的新合新苑項目,占地103畝,這就是給村民們建造的安置房,這個項目由知名開發商萬科建設,管委會進行回購安置。當我們把這個消息告訴給老太太後,老太太的孫子很興奮地跟老太太解釋說,萬科蓋的房子質量絕對讓人放心。于是,老太太一家馬上就同意交房了。
我們在拆遷過程中,一直當群衆是我們的家人,真的非常感謝群衆對我們工作的配合。只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才能真正實現國際港務區的發展。
新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肖建平
2017年加入國際港務區
從我來國際港務區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切身感受到了國際港務區從財政保障到人才引進,從基礎建設到醫療設備補充,都是我從事醫療機構管理18年來見到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的地方。從我們單位來說,在這一年中實現了院長聘任制、員工合同制的人事制度改革;實現了差額單位全額撥款的體制改革;實現了同工同酬的合同制人員的補充;實現了基礎建設改造和基本醫療設備的補充。一系列有力的舉措,使我們單位從硬件建設到內涵建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相比較去年同期,服務人次增長了190%,住院人次增長了58%,業務收入增長了51%,人均醫療花費降低了50%,切實解決了群衆看病貴的問題,提高了群衆的就醫感受。2017年新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市衛計委授予“西安市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本人也受邀在市衛計委第一屆社區主任論壇上做了有關社區管理的經驗交流。
說不完的陸港記憶,
道不盡的十年巨變!
有感慨,有難忘,有感動,有希冀……
十年風雨,艱辛不易;
十年征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