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星新聞網】
“到賬了!謝謝你們!太感謝了!”9月29日上午,73歲的周婆婆戴著老花眼鏡,看著銀行發來95043.36元到賬的短信提示,她激動不已。
這筆養老錢在被騙走4年後,回到自己口袋,周婆婆感概萬分,但她怎麽都不敢相信,那個“像親人一樣”對她的“陳經理”會騙了她。
2018年10月至2020年,成都億鑫華鼎收藏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鑫公司)宋某某等十三人通過打電話、發傳單的形式謊稱可以將老年人的收藏品放在國內外公司高價拍賣,並誘騙客戶購買“藏品”。目前已知報案人數超百人,涉案金額超300萬元。9月29日,在犯罪分子部分或全額退贓後,周婆婆及一衆老年人收到了來自青羊區人民法院發放的執行退賠款。
爲何會盯上老年人?老年人被騙的背後,又有怎樣的隱情?我們試圖通過這些老人的受騙經曆,走進老年這一群體……
周婆婆收到銀行到賬短信
“像親人一樣”的客戶經理
一次次將她狠“宰”
自從被騙後,周婆婆感覺自己對他人的信任崩塌了,想當年女兒強調他們“是騙子”的情況下,她依舊選擇相信這位業務員“陳經理”。但不到一年,看著原本氣派的辦公室被搬空,“陳經理”的電話也打不通,她覺得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從2019年6月到2020年初,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周婆婆被騙了十余萬,這一切都始于當年她在街上收到的那份傳單。2019年6月,從醫院就醫出來的周婆婆經過送仙橋古玩市場時,她想起家中有一些字畫,閑來無事,便進去轉了轉。這時,一位小夥子熱情地拉住了她,“阿姨,我們樓上有好東西,帶你上去看看。”
周婆婆記得,上樓之後她看到公司很大、很氣派,得知周婆婆家有藏品,這位自稱是“陳經理”的業務員表示他們可以幫她在國內外各大拍賣行拍賣,見她不信,又拿出此前拍賣的記錄作證。
可以幫忙拍賣,但唯一要求是買他們的藏品成爲會員。周婆婆說她當時也怕受騙,就商量是否可以等藏品真正被拍賣後再給錢,但對方立馬拒絕,“不行,公司上不了帳。”最後在對方的軟磨硬泡之下,她花了29800元買下一幅自稱是齊白石再傳弟子的畫作。
之後,“陳經理”去周婆婆家評估了藏品的價格,一幅字畫被評估出1000多萬,見她不信,他又拿出香港蘇富比拍賣行同類型藏品的預估價目表,“就是要賣那麽多。”周婆婆逐漸相信。爲了讓藏品能賣出更好的價錢,“陳經理”說周婆婆的會員還要升級,“要買10套,一共158000元。”當周婆婆坦言自己沒錢時,“陳經理”又開始遊說,“這樣阿姨,我們買10套,你5套我5套,我也沒錢,但我把車子賣了幫你湊。”說著就從包裏拿出事先准備好的79000元現金。“都做到這份上了”,周婆婆見狀又掏了錢。
詐騙公司給周婆婆展示的香港蘇富比拍賣預估價目表
一環緊扣一環
直到案發藏品還沒出過“家門”
2019年6月到2020年3月,周婆婆前後在“陳經理”處買了十余萬元的藏品,經鑒定,這些藏品都是假的,“畫還是複印的。”直到發現自己被騙,周婆婆家的藏品還沒出過“家門”,“陳經理”口中的香港蘇富比、德國納高拍賣會,她也一次未參加。
2020年3月初,由于打不通“陳經理”電話,周婆婆決定到公司看一看。原本氣派的公司早已人去樓空,公司大門貼了很多受騙者寫的字條,“騙子公司,跑路了”“大家快去報案。”到草堂派出所報案後她才知道,受騙者已有百余人,在經曆重重困難後,他們才成功立案。
法院工作人員到周婆婆家中發放退賠款
另一位熱愛收藏的李婆婆也是在這家公司“跑路”後才知道自己受騙的,而她的受騙經曆也是一環緊扣一環。
74歲的李婆婆早年離異且膝下無子,平時就喜歡收藏錢幣。2018年,她購買收藏幣的公司“跑路”後不久,她便接到另一家收藏品公司的來電,稱她在上一家公司買的收藏幣現在國外很火,他們可以幫忙送到新加坡一家拍賣公司公開拍賣,想著上一家公司已“跑路”,“能賣一點是一點”。她便相信了。
後來對方告訴她,她的兩套收藏幣太少了,“要多湊幾套一起賣才能有好價格”。而這款收藏幣正好他們就有,她便又花了20多萬買了收藏幣和其他收藏品。
爲何會如此信任?李婆婆說,在她猶豫不決時,就有來自北京、香港的座機打來電話,自稱是新加坡某拍賣公司駐北京、香港的辦事處,想要來核實她是否有收藏幣,“還說過年前就要來提貨,喊我提貨的時候要在家,不要出去亂走”。見四處有人打電話來詢問,她覺得“行情確實好”,她才下了單。
法院工作人員到李婆婆家中發放退賠款
但她一直等一直等,直到2020年3月到公司一看,才知道自己又被騙了。經認定,李婆婆花15800元/套買的數套收藏幣,每套市值僅600元,“就是在淘寶買的”。
據了解,2018年10月至2020年,億鑫公司宋某某等十三人通過打電話、發傳單的形式謊稱可以幫老年人將收藏品放在國內外知名拍賣公司高價拍賣,並誘騙客戶購買“藏品”,已知報案人數超百人,涉案金額超300萬元。
法院認爲,宋某某等十三人以非法占有爲目的,虛構高價拍賣的事實,誘騙客戶購買公司産品,其行爲均已構成詐騙罪,分別判處主犯宋某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從犯張某某、成某、謝某等十二人一年八個月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犯罪分子“乘虛而入”
彌補老人心中空白
9月29日,在犯罪分子部分或全額退贓以及法院多方查詢被執行人財産,拍賣不動産的情況下,目前已有80余位老人收到退賠款。據青羊區法院執行局李雙華法官介紹,這是一起涉養老詐騙案件,犯罪分子以購買收藏品及電信詐騙的方式讓老人上當受騙,受騙者年齡在60-80歲不等,人數衆多。
辦案中他們發現,這些老人平時沒有過多的社交、娛樂活動,平時和老伴居住或獨居在家。很容易被詐騙團體盯上。他們會提前觀察老人的社交、愛好和生活習慣,再僞裝成愛心人士去“關心”老人。當犯罪分子以特別熱情的姿態出現時,他們就能迅速彌補老人心中的空白,加之老人信息獲取能力匮乏,“導致對方說什麽就信什麽,很容易上當受騙”。
周婆婆便是一個例子。她的三個女兒都出國了,最近一次見面還是在2019年,平時就她和老伴兒兩人在家,社交活動不多,想女兒了就和她們視頻聊聊天。
女兒們的長期“缺席”讓“陳經理”的出現變得特別重要,她覺得對方就像自己親侄兒一樣對她好,看到下雨了,要幫她打車回家,到午飯時間了要問她吃什麽,連從公司下來,也要將她攙扶著,“就很信任他了”。甚至“陳經理”談朋友缺錢,她還借了5000元。
她曾跟女兒提起過買收藏品的事,女兒也告訴她是“騙子”,但周婆婆跟“陳經理”交流後,“陳經理”嚴厲“批評”她:“讓我不要跟女兒講,女兒會阻礙你們,講了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我們也賺不到錢。”從此以後,她便再也不敢跟女兒講了。事發後女兒們也朝她抱怨,“說了你不信”。她說自己也“氣得惱火”,哭了好幾次。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類案件處理周期長、認定追討難,有的被認定爲普通買賣關系,導致立案都很困難。由于老人們對現代維權手段不清楚,獨自維權耗費了大量精力。許多老人等待數年,也未能等回自己被騙的“養老錢”。
心理專家:
老年群體易受騙背後,是孤獨感
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老年醫學四科主治醫師鄒守康表示:老年人跟其他年齡段相比,有兩個比較特別的心理因素,一個是老年人的孤獨感。這個孤獨感可能來源于獨自在家、子女不在身邊,以及突然退休無事可做,若此時老伴再生病去世,這種孤獨感就會更加明顯。
在我國,大衆普遍對下一代關心較多,對老人的關注相對較少。老人在年輕時傾心照料孩子,待他們老去時,也期望孩子們能特別關心照顧他們,就造成老人心中較大的心理落差,這種差距,會使他們感到失落和孤獨。如果這時正好有人對他們噓寒問暖,把老人哄開心後再推銷産品,大部分老人都可能會同意。
其次,在老年詐騙中,賣保健藥的詐騙占很大一部分,這源于老人對自身的關心,希望通過保健品來讓自己安心。
針對這些問題,鄒守康認爲應從家人及老人本身入手。家人在關心家中小孩的同時,也要分一些時間來關心家中老人,包括他們的想法、身體健康,讓他們感受到被照顧,被關愛。老人也要學著給自己找事做,擴展社交圈,有自己的愛好。其實很多老年詐騙的手段並不高明,若老人擁有長期穩定的社交圈,在做決定時和親戚、朋友商量,受騙幾率也會明顯下降。若真的發生詐騙事件,作爲家人也應給予老人真正的理解、寬慰與包容,共同去面對。
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攝影報道
編輯:楊燕棋責任編輯:馬蘭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