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是由“本地”、“福佬”、“客家”說三種不同方言的地域集團混合融化而成。他們的由來、發展、分布、性格特點和方言,在社會曆史和文化傳統各方面,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探討。要明確其全貌和底蘊,不僅須調查研究,而且應參證文獻資料。因此 ,我想概括地、摘要地提出一些粗淺的見解,錯鄙之處,尚望讀者指正。現分別簡介如下 :
考廣東之名雖起于元,而廣州則早見于三國兩晉。至“羊城”並可追溯到周代“五羊傳說”(見岑仲勉:《五羊故事與廣州語系民族》 ,廣州《民族學刊》22期,1984.10.18)。茲所謂“廣府”者,蓋指古代南越國南海郡的首都及曆代省會首府周圍諸縣屬而言。 換言之,生長于這些縣屬而講廣州話的居民都稱爲廣府人廣府既爲廣東軍政的中心,又爲全省交通最便、物産最富饒的地區,東西北三江河流交錯于此,形成廣闊的平原三角洲。番禺南海佛山、蘭水、鶴山、東莞、四會、台山、中山、新會、開平、江門、恩平、寶安、廣甯、封川、化縣、從化、增城、開遠、高明、清遠、羅定、高要等40多個人口密布的縣市,俱屬其範圍 。
曆代由中原南下的漢人,必先占據這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爲繁殖地帶。如秦發卒50 萬特以南海爲中鋒。漢會師嶺南又以番禹爲聚點。兩千多年前秦皇漢武相繼南征,當有不少嶺外官兵、滴客、罪犯及商人留落不返,就地生殖,逐漸與當地土著通婚混合,結果形成爲土漢結合的廣東人祖先。這是民族移殖與混血的必然趨勢。因此,廣府人之文明,非一朝一夕所能促成,實由于悠久文化傳統的熏陶,社會曆史的孕育和自然環境所培養而逐步地演進促成的。廣府入最先入粵,能夠混化土著,廣布于肥沃的平原地帶,這是千百年前的移民事迹。到了近代,他們又善于經營商業,所謂“無廣不成市”。不僅開設各省市城鎮市場,且滬、摧、港、澳的各大百貨公司,無一不由粵商創辦經理。海外華僑不僅分布世界各國,建立“唐人街”或“唐人鎮”,每年彙回千百萬外幣支援僑鄉和沮國建設,且出現了許多象貝幸銘、王安這樣的著名科技專家,享譽世界。至于政治改革和革命運動方面,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康有爲、梁啓超的“百日維新”運動 , 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創立中華民國,這些壯烈史實,實因廣東人具有勤勞智慧、勇敢競勝的民族性格和愛國精神所使然。
至廣州方言的形成和出處,有人曾把其特點和模式加以論列。既有《廣州語英語詞典》的出版,又有本國專家的論述。他們已揭開其風格與底蘊:無需贅言。茲擇普通話與廣州話一些常用語的不同聲調作比較,或許可窺見其差距的一般格式。舉例如下(表見67 頁):
“福”指福建,“佬”指土佬。所謂“福建佬”,蓋言遷移入粵境的福建土著人集團(今日福州話與廈門話雖稍差異,但系統大抵相同)。考福建名稱始于唐代,故福建佬南移當在唐代以後。當時廣府本地人已繁殖于廣東中心地帶,因此福建佬南移的路線不得不避開廣府人生殖的平原聚居區。因閩粵接壤,遷移方便,起初他們或許分布于韓江流域一帶及東南沿海諸縣屬。一部分渡過海峽進入台灣,開疆辟土,人口日增,形成今日全島絕大多數居民 ( 除高山族外) 都以廈門話爲主要語言。大部分移民由東至西直到雷州半島諸縣屬,同時又南下渡海登上海南島沿海各縣屬 ( 除生殖于 中部山區數十萬黎、苗少數民族外) 以爲生殖地帶。他們分布範圍廣達潮安、潮陽、澄海、普甯、饒平、揭陽、惠來、陸豐、 海豐、海康、徐聞、北海、湛江、陽江、電白、南澳和海南島的海口、瓊山、定安、文昌、 澄邁、陵水、崖縣、臨高、澹縣、萬甯、樂會、瓊東、感恩、昌化等30余縣市。自唐經宋、元,尤其是明末清初,是福佬大量南移的時代。除史乘記載外,尚有明代多數福佬的“家譜”或“族譜”闡述他們祖宗移粵的經過,記載頗詳,可作佐證。
福佬系濱海而居,靠漁爲業,既習慣在驚濤駭浪的海洋捕撈勞作,又常忍受台風暴雨的襲擊。因而孕育成勇敢、苦幹、奮進、剛直、富于冒險的精神和性格。僅舉本世紀初葉海豐突出人物爲例。一爲曾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陳炯明,提倡“聯省自治”反抗孫中山統一中國主張,致遭國人唾棄。但後來投身組成“中國致公黨”,發揚華僑愛國愛鄉精神,“潔身自處”,過著貧困生活,最後病死于香港,葬于惠州西湖,刻石樹碑名“競存之墓”。他可算做功罪雙兼名人之一。一爲地主家庭出身,反對封建剝削壓迫,挺身首倡農民革命運動,創建“紅場”、“小莫斯科”的彭湃,他的豐功偉績,名列中國共産黨建立元助之一。
據古籍記載,雷州半島有在聞名的珠池中潛入深水撈蚌取珠的“蜓民”。“合浦還珠”的漢代故事名談曾引起國際上的矚目。據振榮《名冠天下的合浦珍珠》略說,曆代帝王龍袍玉衣,鴦駕鳳葷上鑲嵌的珍珠,皆出自被迫以采珠爲業的貧苦饑民之手。他們以珠換米,這種情況一 直維持到唐代。追至明代,珠場巡檢司監采大臣以及太監駐所,“ 每次費舟筏兵夫以萬計”, 橫征暴效,凶惡昭彰!
沿海漁民在海上開疆辟土,謀取生活資料,表現了可歌可頌的偉績。如海南島南端居民常乘小帆船出發到距海岸線很遠的遼闊海洋,找尋“西沙群島”,搜集各種海産品載回原籍發賣。汕尾沙港和捷勝港的漁民不畏狂風暴雨,駕著小帆船,乘季風,破惡浪,勇往直前,俗稱“撞東沙群島”。他們采集鮑魚、海參、燕窩等上品海味,滿載歸來,但在當地漁霸的殘酷剝削下,自己所得無幾,過著貧困的生活。至說到史前時代,因香港、海豐縣汕尾和文昌縣等處新石器時代各類型石陶的發現,更說明在五六千年前沿海移遷先民就有能力創造他們自己的日常用物和生産工具。石器有石斧、石刀、石劍、石鑿、石褪、石磨、石犁、石錨等,陶器有娜、甕、缸、壺、碗、碟、匙等。品質精粗不一,且刻劃有各種各樣幾何花紋圖案。中國考古學家通過比較研究證實,中國大陸與亞太地區之間的古石陶器有顯明聯系。至福佬人講話與讀書聲音爲何相同,我認爲主要由于中原文風向南廣播所致。史籍記載,唐代韓昌黎貶居潮州,注重辦學,宋代蘇東坡任滴吏于惠州和海南島循縣,致力宣教,明代丘瓊山在海南島分設學校。這三位著名南方大文豪相繼專力宣揚文教,提倡學術,一舉一動深入地影響了當地知識界,丟開土話,讀書識字均采用中原正音,即所謂“孔子正 ”,終于形成了普遍的社會風氣和傳統慣俗。茲將普通話與福佬話的不同聲調對照如下:
客家入粵最遲。考其名有兩說 ,一爲對來賓表示禮貌的尊稱:一爲“本地人”爲主,外來人爲賓,互相對稱的名號。客家最先分布于閩、贛、湘三省交界的山區,時間頗久遠,與當地土著居民發生聯婚混化。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曾詳談其異同。客家是逐步移遷入粵東北山區聚集群居的。因爲入粵較遲,爲避免外來的沖擊,他們不得不恃山區營生,非刻苦耐勞無以自給。又因土著“本地人”勢力強大,非聚族而居,築起圍城,建立碉堡,不能抵抗外力壓迫。他們的祖先長期在閩、贛、粵交界山區,輾轉流離,曆經變亂,建立起許多純客家的城鎮,如嘉應、梅縣、大埔、興甯、五華、平遠、惠陽、豐順、和平、龍川、河源、連平、始興、仁化、龍門、增城、化縣等。客家居山,正如福佬靠海一樣。所謂“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諺語,標幟著他們披荊斬棘、刀耕火種、飽嘗辛勞、奮鬥進取的精神。
上世紀以來,在客家中産生了不少突出人物。據專家研究,太平天國革命運動領袖洪秀全、創建中華民國的孫中山的祖先,都是客家人。中國共産黨建立元勳之一、軍事家葉劍英,也是客家人。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以講客家話聞名。在文化學術界尚有客家血緣的名人 ,如著《日本國志》等書的黃遵憲( 1848一1905),幻是清季著名的外交家、史學家、民族學家和民俗學家。曾在台灣從政,竭力宣傳抗日救國的丘逢甲,返回大陸後,義憤填胸,口誅筆伐,喚醒國人,著作鼎新,有《嶺雲海日樓詩鈔》傳世,是突出的愛國大文豪和詩人。還有英籍華裔韓素音女士,她發表過《客家人的起源及其遷徙經過》的專論和《慕情》的小說,抒發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不愧爲當代文化英才之一。茲將普通話與客家話的不同聲調舉例如下:
本期通訊員 : 雲南民族大學2015級碩士生 曹彩轉
編輯說明: 本文是楊成志先生發表在 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7年第4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