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中新知識城
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集結號吹響,在廣州東部,一個老牌國家級開發區也邁出了全新步伐。
這個被稱爲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區域,位居灣區中心地帶。從經濟地理的角度看,黃埔崛起,粵港澳大灣區將挺起脊梁,經脈暢順。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求索知識源,釋放知識力,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如火如荼的建設熱潮,一個思路清晰、特點鮮明的“黃埔打開方式”,正在誕生。
全新集群崛起
2018年1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來到廣州知識城。
他領銜的諾誠健華廣州發展中心生産基地在這裏動工。
這個項目將以産業化基地爲核心,涵蓋新藥研發、人才培養、生産和銷售全産業鏈條,生産具有全球專利的用于靶向腫瘤治療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國際一類新藥。施一公表示,期待諾誠健華項目與上升爲中國—新加坡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的廣州知識城共同成長。
和施一公一樣看好廣州開發區這個産業集群的,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等行業領軍人。
鍾南山團隊在廣州科學城創辦了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王曉東不僅在廣州開發區設立了百濟神州生物藥生産基地,還在這裏投巨資打造百濟神州全球第二個研發中心。
在王曉東看來,廣州具有發展生物醫藥産業的良好基礎,又有市場潛力大、成本低、人力資源豐富、創新體系完善、政府服務效率高、生態環境好、社會開放包容等優勢。
這些優勢的建立,並非朝夕之功。
追溯起來,廣州早在2006年就提出打造生物醫藥産業集群。曆經十余年,該集群終于瓜熟蒂落,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通用電氣醫療集團GE生物科技園破土動工,百濟神州生物藥項目正式落戶,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賽默飛精准醫療中心、默克創新中心、龍沙制藥、恒瑞醫藥、綠葉醫藥、康方藥業等接踵而來……
黃埔像被施了魔法。
從廣州國際生物島到廣州科學城,再到廣州知識城,金域檢驗、賽萊拉幹細胞、燃石醫學、萬孚生物、冠昊生物、邁普生物、銳博生物等細分行業龍頭企業擊水中流;華南生物醫藥研究院、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體組織器官移植和醫療大數據中心等重大科技平台同台競合;GE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項目、諾誠健華項目等頂尖項目整裝待發……
600多家公司,年産值超過700億元……世界級生物醫藥科研中心、技術平台、産業化基地、高端人才及産業聯盟持續聚攏,一個全新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正在廣州東部迅速崛起。
“從小步慢行到加速躍進,從量變到質變,廣州開發區的生物醫藥産業走過了一條並不算短的道路。”廣州開發區科創局副局長陳偉權說,這中間,起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産業鏈的配齊,市場的持續擴大。最關鍵的,是知識環境的建設到達了一定的高度。
爲知識形成“降噪”
“廣州開發區的生物醫藥産業走出了一條知識引領型發展道路。”廣州開發區政研室副主任彭宇說。
“知識是企業發展、社會創新的根和魂。”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提出,讓知識的形成更爲高效,讓知識的流轉更爲便捷。“只有這樣,知識才能聚變、裂變,創新才能蔚爲大觀,區域發展才能迅捷有力。”
從噪音中分揀出數據,轉化爲信息,升級爲知識,是知識形成的一般路徑。
廣州開發區近年來一直努力推動“降噪”——消除行政審批、企業籌建、招商引資、人才服務等領域的堵點、痛點。
比如,生物材料出入境程序多,流程複雜,遭遇變質、失活風險的幾率較大,一直是生物醫藥公司的痛點。
2018年6月6日,廣州開發區牽頭在生物島設立了生物材料出入境專門監管場所,采取了“口岸放行、平台查驗、後續監管”的創新監管新模式——華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務平台的投用,實現了機場(港口)、海關、平台、企業全鏈條無縫對接,極大地壓縮了通關時間和通關成本。
“生物材料的通關時間最短只需1天。”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耀銘說,新監管模式大大壓縮了運輸工具換裝、貨物分揀、接駁逗留時間,降低了生物材料變質、失活的風險。
華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務平台的設立僅是廣州開發區“降噪”的一個縮影。
近兩年,廣州開發區頻推制度供給“大招”,先後出台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産業四個“黃金10條”、人才和知識産權兩個“美玉10條”,以及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産業發展實施意見等,形成了“金鑲玉”政策體系。
在行政服務層面,廣州開發區還推出“承諾制信任審批”、“訂制式審批服務”、涉企證照“44證合一”、開辦企業一天搞掂、“一門式”政策兌現等改革措施。
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陳衛對廣州開發區的體制機制變革感受很深。
對于他們公司的這個廣州首個12英寸芯片項目,廣州開發區設立了專項工作小組,定期召集協調會,第一時間解決相關問題。在政府高效推動下,項目得以實現去年3月打樁、5月動工、10月主廠房封頂,今年3月中旬搬入設備。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施一公團隊的諾誠健華從洽談到簽約僅用兩個月,從簽約到動工僅用四個月;龍沙生物藥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一個月;廣州萬達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國際醫院項目從洽談、選址到簽約僅用兩個月。
2018年6月,廣州開發區獲批成爲首個“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
“知識的聚集,就是創新的聚集。”周亞偉說,“與其說我們追求營商環境的改善,不如說我們追求知識環境的改善。包括企業、科研院所、孵化器、加速器等在內的知識形成者感覺到順暢、舒暢、‘無障礙’,比較理想的知識環境就形成了。”
廣州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市民在掃一掃“二維碼牆”
跻身知識産權“國家隊”
2018年11月7日,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聯盟在廣州開發區宣告成立。同一天,人工智能知識産權投資基金、國際知識産權交易平台等4個知識産權重大項目簽約落戶。
一個月後,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知識産權服務中心簽署了一個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海外知識産權維權開展合作,建立維權援助專家庫及服務平台。
隨後,京信通信、視源電子、魅族科技、華帝、華多網絡、格蘭仕、金發科技等企業共同啓動廣東企業海外知識産權維權聯盟建設。
“缺乏對知識的尊重,即使有創新也是昙花一現。”廣州開發區發改局總經濟師秦東鳳說。
事實上,廣州開發區2017年出台人才和知識産權“美玉10條”時就已宣告,要讓崇尚知識在區域曆史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知識産權“美玉10條”首創知識産權運營全鏈條扶持,提出爲知識産權融資助力、爲知識産權維權護航等具有鮮明導向的政策舉措。
2017年,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遭遇一家公司惡意起訴侵犯其專利權。廣州開發區知識産權協會向方邦推薦了服務機構,後者提供了專業建議和服務。公司董事長秘書佘偉宏說,這次維權,讓我們感受到了廣州開發區良好的知識産權保護環境。
越是在互聯網革命時代,越是在轉型發展關鍵窗口期,對知識産權的保護越是重要。
然而,沒有創造,保護就無從談起。在廣州開發區,每年有70多場知識産權培訓活動,向企業傳播知識産權創造和保護理念,指導企業進行全方位知識産權創造與布局。
目前,廣州開發區已先後獲批國家知識産權示範園區、國家知識産權投融資試點、國家知識産權強縣工程示範區、國家專利導航産業發展實驗區、國家知識産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是全國唯一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知識産權綜合改革平台,全面跻身知識産權“國家隊”行列。
區域內集聚了廣州知識産權法院、中國(廣東)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廣州知識産權仲裁院、廣東省知識産權維權援助中心、廣東知識産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爭端解決機構,以及廣州知識産權交易中心、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發展研究院、廣東中策知識産權研究院、綜合性知識産權交易平台彙桔網等80余家知識産權服務機構、平台。
知名知識産權專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說,廣州開發區以知識産權爲核心元素,以運用和保護爲切入點,探索知識産權綜合改革,爲國家知識産權戰略推進提供了一塊很好的試驗田。
“四區四中心”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大灣區建設闊步向前。
3月初,35個重大項目在廣州開發區集中破土動工。這批項目包括15個産業發展類項目、7個科技商業綜合體類項目、7個城市更新類項目、6個市政配套設施類項目,總投資額達1023億元,預計建成後年産值達2118億元。
經過幾年的努力,廣州開發區已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産業集群,一條清晰的大灣區高端産業軸帶,在廣州東部崛起。
借助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廣州開發區宣布,將在北上廣深四個特大城市及廣東省範圍內率先成立“營商環境改革局”,加快建設全國首個區級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知識城、科學城、黃埔港、生物島,周亞偉指著地圖,表示要建設知識城粵港澳大灣區知識創造示範區,把知識城打造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建設科學城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先行區,把科學城打造成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建設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把黃埔臨港經濟區打造成爲服務港澳的新貿易創新中心;建設生物島粵港澳大灣區生命科學合作區,把生物島打造成爲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研發中心。
“廣州開發區提出‘四區四中心’,就是要牢牢把握知識城、科學城、黃埔港、生物島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定位,增強空間互聯、産業互動、政策互通,同頻共振,協同前行。”周亞偉說,從制度創新,到貿易革新,到大灣區合作,再到知識彙聚、智造崛起,這是一條以知識爲中心,以知識環境的變革推動知識能量聚變的發展路徑。
求索知識源,廣州開發區將推出“金鑲玉”2.0系列政策,繼續領跑政策創新“最先一公裏”。
廣州開發區提出,讓審批不出區,讓服務不打烊,讓辦事不求人,爭創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將建設中科院大學廣州學院、廣州交通大學,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知識産權轉移轉化運營平台。
對此,廣東省社科院教授丁力說,廣州開發區並非高校雲集的區域,但隨著知識環境的改善,強大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將確保其未來在大灣區的創新引領重要地位。廣深港澳乃至國際的知識資源流入,與當地的産業鏈相遇,必將火花四射,迸發出非凡的知識創造力。(《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啟廣、劉宏宇/廣東廣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