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3日報道,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談判代表齊聚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以達成一項協議,從而遏制全球變暖,並加快向更清潔經濟的轉變。
報道稱,近4萬人參加了爲期兩周的大會。13日,大會在加班加點中結束。在忙亂的最後時刻才完成的會談後,領導人們簽署了《格拉斯哥氣候公約》。
煤炭和化石燃料
這是第一次將煤炭和化石燃料問題列入締約方會議的最後決定。該公約要求各國“加緊努力”,逐步減少“有增無減的煤電”,指的是不使用技術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發電廠。
它還呼籲結束“低效”的化石燃料補貼,但沒有具體說明取消這類補貼的時間表。有關條款還“承認”有必要支持這些行業的工人尋找其他工作。
損失和危害
一個聯合國機構將致力于向一些脆弱國家提供“技術援助”,以幫助避免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後果。
發展中國家提議設立一個獨立的基金來幫助賠付損失和危害,但遭到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富裕國家的拒絕。
氣候資金
該協議帶著“深深的遺憾”指出,富裕國家未能實現它們應于2020年達成的目標,即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
該協議要求它們每年至少籌集1000億美元,直到2025年。同2019年的水平相比,富國被要求到2025年“至少加倍”支持適應性措施,這將幫助發展中國家爲氣候變化做好准備。
碳市場
這是《巴黎協定》條款落實方案——“巴黎規則手冊”的一個基本部分。有關規則將爲各國可以交易的減排量創建一個市場。
雖然許多發展中國家力主對所有“碳信用”征收一種強制稅,以便爲適應氣候變化提供資金,但富國反對這樣做。最後的協議包括各國向該基金捐款的自願承諾。
減緩
在明年年底之前,各國需要提高它們的2030年國家氣候目標。現在,各種承諾有望到本世紀末使全球氣溫升高2.5攝氏度至2.7攝氏度,這遠遠達不到《巴黎協定》的目標。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1月14日報道,COP26于13日晚上圓滿落幕,近200個國家達成一份名爲《格拉斯哥氣候公約》的協議。
締約方也批准了建立全球碳市場框架的規則。
報道稱,原定12日閉幕的COP26在超時一天後達成最終協議。盡管有反對意見,但這份公約的最終版本仍然保留了有爭議的建議,包括關于減少煤炭和化石燃料補貼,以及在明年之前提出新氣候目標的條文。
另外,締約方也在本屆氣候大會上批准了一項管理《巴黎協定》第六條——全球碳市場的實施細則。該條文涉及締約國如何利用國際碳交易市場來減少各國碳排放量,是公約中最複雜最難理解的概念之一。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