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智
繼“公募派”“券商派”私募隊伍不斷強大的同時,“民間派”也不甘示弱。
近日,雪球人氣大V黃建平“自立門戶”成立私募公司,並已經在協會完成備案。據悉,黃建平爲雪球的大V,在該平台中擁有23萬粉絲。
雪球大V自立門戶 備案私募“建誼投資”
近日,雪球人氣基金經理黃建平“自立門戶”成立私募公司,甯波梅山保稅港區建誼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已于9月21日在協會完成備案。
出資人信息顯示,黃建平爲大股東,持股比例爲90%,另外合夥人朱燕華持股比例爲10%。
那這位黃建平來者何人呢?
在雪球平台上黃建平的簡介爲“非著名基金經理”,經常在該平台中分享投資經驗,在雪球平台中擁有23萬粉絲。
據悉,2005年黃建平大學畢業後,進入寶鋼做工藝工程師,2013年離職後與人合作創立了公司,隨後出來做私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黃建平2014年至2017爲利檀投資的總經理兼投資總監,2017年至2020年8月爲上海斯諾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經理。並于2020年9月成立自己的私募公司,完成備案。
同時,黃建平目前還在管理兩只私募基金産品即建平遠航、建平遠航2號,該産品的申購門檻均爲200萬元。
對于自己的投資策略,黃建平表示自上而下挖掘前景確定性高且價值被嚴重低估的公司,構建上市公司投資組合;以公司盈利能力爲內在價值主要考量指標,深入研究公司和行業,賺取高確定的收益。通過風險前置、倉位匹配和相關性控制、動態評估三者相結合來降低投資風險。
黃建平曾寫過一本書——《巴菲特投資案例集》,關于價值投資黃建平曾公開表示:“很多人都是做價值投資的,我總結下來價值投資的核心在哪裏?也就是巴菲特的書裏提到的,如果你能看清楚5年以後這個公司的現金流大概是什麽情況,內在價值就出來了,你就很容易知道現在是什麽狀況,是低估還是高估。”
9月私募管理人備案超百家
9月份以來,新增備案私募管理人共計106家,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55家。近期來看,根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上周(9.21-9.25)新增備案私募管理人共計21家。在上周新增的21家私募管理人中,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3家,占比超6成;另外新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家,數量占比約4成。
從地域分布來看,在上周(9.21-9.25)新增的21家私募管理人主要來自山東青島、浙江和北京等地,其中備案地爲青島的私募有5家,浙江5家,深圳2家。
除了“民間高手”以外,近期還有一家外資私募新增備案,即上海首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資料顯示,首奕投資成立于2019年5月23日,今年9月22日獲得證券私募管理人資質,企業性質爲外商獨資企業。
公司大股東爲奕豐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奕豐集團是一家總部設于新加坡的領財富管理平台公司,公司亦于香港,馬來西亞設有業務據點。成立于2000年,並在同年率先推出企業對消費者的財富管理平台,並于2014年在新加坡上市。集團提供超過11000種投資産品,包括單位信托、債券和新加坡政府證券、股票和交易所買賣基金以及保險産品;提供的服務包括在線全權委托投資組合管理服務、研究和投資研討會、IT解決方案以及投資管理和交易服務。
首奕投資的公司法人、總經理NEO WEI KHEK具有多年金融從業經驗,曾經在大華資産管理公司(新加坡)、花旗銀行(新加坡)工作,並于2004年12月加入奕豐集團,曆任産品企劃總監、商務客戶經理,並于2019年正式成爲首奕投資的總經理。
9月14日,前泰康資管董事總經理余海豐成立的上海慎知資産完成備案。據悉,余海豐曾在紅塔證券、渤海證券、銀河證券、廣大永明資産等知名機構任職投資經理,並于2014年加入泰康資管,任職年金投資部的董事總經理、投資經理。
長期業績優異是余海豐在業內知名度極高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收獲了不少跟隨者。在今年5月份余海豐官宣其離職後,曾發布一篇《給持有者的告別》的文章,不少投資者紛紛留言表示,“如今買到一只好基金難,結識一位好的職業經理人更難,表示希望可以繼續追隨其管理的基金。”
私募基金産品單周備案688只
百億私募成主力軍
除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爭相湧入市場以外,私募基金産品也現發行小高潮。
根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上周(9.21-9.25)共有688只私募産品完成備案登記,再度回歸年內高位。上周證券私募管理人備案産品484只,在新增備案産品中占比70.35%,其中有58家私募至少備案了2只及2只以上産品,27家私募單周備案基金數量超過3只。
7家百億私募上周備案産品數均在3只及以上,其中迎水投資單周備案15只産品居首,靈均投資與甯波幻方量化雙雙備案8只産品,九坤投資與東方港灣則分別成功備案7只、6只基金。在規模50億以上(不含百億)私募機構中,玄元投資、石鋒資産、聚鳴投資、趣時資産、誠奇資産也分別備案多只産品。在規模不足1億的私募機構中,來自北京的水木長量單周備案3只基金,水木長量資本致力量化投資,産品覆蓋A股指數增強、衍生品CTA、中性及複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