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林少川收集和整理的部分南僑機工資料。 受訪者林少川供圖
圖爲林少川收集和整理的部分南僑機工資料。 受訪者林少川供圖
中新網昆明9月18日電 題:林少川:半生時光“重拾”南僑機工抗戰史
記者 缪超 李曉琳
1939年至1945年間,3200多名從世界各地歸國的華僑,自願放棄優越平靜的國外生活,在當時的“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上,大規模運輸抗戰軍需物資、搶修運輸車輛,爲抗日做出貢獻,他們就是“南僑機工”。
“南僑機工”的事迹曾被塵封,鮮爲人知。改革開放後,林少川因一段缺失、被一次感動、受一份囑托,花費大半生時光“重拾”塵封多年的南僑機工曆史,也最終獲得一場欣慰。
圖爲陳嘉庚先生親筆簽署介紹南僑機工許志光回國服務的信函(資料圖)。 受訪者林少川供圖
缺失與感動
林少川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自小生活在福建僑鄉泉州的一個華僑農場。1982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曆史系後,進入位于泉州的華僑大學任教,講述華僑曆史。
“我雖然教的是華僑史,但對南僑機工這段曆史所知甚少。”林少川告訴記者。當時,僅有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著書《南僑回憶錄》裏記載了一些南僑機工事迹。從那時起,林少川萌發了挖掘重現南僑機工曆史的念頭,並在華僑大學支持下設立專門的研究課題。
圖爲被稱爲“當代花木蘭”——女扮男裝的南僑機工李月美(資料圖)。 受訪者林少川供圖
198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紀念日,一位名叫蔡漢良的老人,手持一些抗戰史料、證件,一枚“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榮譽紀念章”來到華僑大學陳嘉庚紀念堂,向林少川細細講述了他自1939年響應陳嘉庚先生號召,加入南僑機工回國參戰的故事。
1939年,中國沿海及對外交通要道先後淪陷,新開辟的滇緬公路,成爲抗戰時期中國唯一能夠獲得國際援助物資的通道。由于十分缺乏汽車司機與修理工,抗戰物資供應瀕臨中斷。同年2月7日,陳嘉庚先生發布《南僑總會第6號通告》,號召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共拯危亡。僅數月之間,就有3200余名南洋華僑響應,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分九批抵達昆明支援抗戰。
圖爲南僑機工浴血奮戰的“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資料圖)。 受訪者林少川供圖
“蔡漢良是泉州籍泰國南僑機工。”林少川說,蔡漢良在華文報紙上看到陳嘉庚先生發出的《通告》,內心充滿愛國熱情。他既會駕駛又會修車,決定報名回國支援抗戰。蔡漢良怕遭家人反對,特意趕到百裏外的董裏什呈籌赈會報名。
報名中途,蔡漢良撞見叔父的好友王聯輝。爲了挽留蔡漢良,王聯輝甚至要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並要將自己名下的16輛車送給他,開一間客運公司,可這一切都無法阻擋蔡漢良回國的決心。
第一次接觸南僑機工,林少川就被他們告別南洋、回國參戰、出生入死、艱辛曲折的曆史所震撼。蔡漢良離開後,林少川帶著被感動催濕的淚眼,奮筆疾書寫下《記滇緬公路南僑機工蔡漢良》一文,並將此文納入華僑大學教材之中。
圖爲雲南最後一位在世的南僑機工羅開瑚,于2020年在昆明去世,享年102歲(資料圖)。 劉冉陽 攝
接受囑托
《記滇緬公路南僑機工蔡漢良》一文經廈門大學陳毅明教授推薦,立刻引起陳嘉庚先生之侄、曾任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的陳共存重視。陳共存找到林少川,想請托他尋訪在世南僑機工,將這段曆史重現在世人面前,經費由陳共存提供支持。
“我回答,尋訪南僑機工我可以走遍天涯海角!”1987年9月起,林少川背著簡易的行裝,帶著錄音、照相器材,持著陳共存先生致全國各地僑聯的親筆介紹信,只身沿著滇緬公路考察南僑機工史迹,深入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8省64個市縣進行采訪和調查。
林少川在國內找到了當時(上世紀80年代)幸存的一百多位南僑機工及部分遺屬,做了詳細的專題采訪。與此同時,林少川還搶救整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包括曆史證件、檔案史料等。
圖爲位于瑞麗畹町的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 缪超 攝
模糊的南僑機工形象,逐漸清晰起來!林少川告訴記者,當時這些海外赤子,有的是放棄海外待遇優厚的職業而回國;有的年僅十七八,卻虛報爲20歲才夠條件回來;有的惜別未婚妻而奔赴祖國抗日疆場,約好勝利歸來再相會;有的毅然別妻離子報效祖國;有的因家長不同意,則改名瞞著家庭秘密參加機工隊伍……
海外赤子回國奮戰在全長1146公裏的滇緬公路上,晝夜兼程搶運抗戰急需物資。據不完全統計,1939年至1942年間,滇緬公路共搶運約50萬噸軍需物資,15000多輛汽車及其它無法統計的各類物資。
3200余名南僑機工,人人要闖過四個“生死關”:險路關、雨季關、瘴瘧關、空襲關!抗戰勝利,他們中有1000多人將自己的鮮血與生命奉獻給了這條抗戰生命線,1000多人回到南洋,1000多人留在中國。
1994年,林少川正式出版30萬字、圖文並茂的《陳嘉庚與南僑機工》,次年以該書改編爲《南僑機工》5集電視專題紀錄片于“八一五”日本投降日搬上電視台熒幕。
這段塵封多年的英勇悲壯曆史,第一次全面展現在中國人面前,帶給人們巨大震撼。此後,林少川繼續尋訪,並在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再一次修訂出版了《烽火赤子心:滇緬公路上的南僑機工》。
圖爲正在籌劃出版的“南僑機工文史叢書”《赤子功勳民族忠魂》。 受訪者林少川供圖
終獲欣慰
“早在1986年,中國政府就制定新政策,照顧在世的南僑機工或遺孀,享受100%退休金待遇,以保障他們幸福地安度晚年,定期慰問關懷。”林少川對記者說,但他們最期盼的是被人們和曆史記住。
近些年,因爲南僑機工曆史的重現,在政府、愛心人士、特別是雲南省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戰曆史研究會的推動下,不斷有紀念南僑機工的活動在全國各地展開。
在昆明有南僑機工抗日紀念碑、主題文化街、情景組歌《南僑頌》,雲南省檔案館館藏的“南僑機工檔案”被列入《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在瑞麗畹町,矗立起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碑與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
對于曾經抛家舍業、冒著生命危險回國支援抗戰的南僑機工來說,他們在晚年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尊重,他們倍感安慰。林少川說,“近些年來,我訪問在世的南僑機工時發現,他們飽經風霜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說,當年響應陳嘉庚先生的號召,回國出生入死,抗擊日本侵略者,無怨無悔。”
林少川說,“三千英雄衛家國,如今全球剩一人”,且終將凋零殆盡。他正在籌劃出版“南僑機工文史叢書”《赤子功勳民族忠魂》,希望用數百萬文字、數千張圖片、1300多頁的南僑機工全史,告慰赤子忠魂在天之靈。(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