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前段時間提出了她的新研究結果,想必不少人說過李教授的傳奇故事,作爲心理領域的資深學者,她提出的“性格比智力更重要”一說,給無數家長新的啓發和思考。
心理學家李玫瑾用了40年,總結了上千例罪案,發現決定命運的並不是智力,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
性格、智力一直是心理學領域的流行詞彙。性格能在最大程度上影響人的人際關系,而人又是社會性動物,所以常有“性格決定命運”一說。
當然也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有人說,智商也可以影響性格。
高智商的人成功的幾率更大,他們更容易出現“勇敢,積極,自信”的性格特質,所以智商應該比性格更重要。關于這一點,李瑾玫教授做出了詳細講解。
智力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可以通過後天一些訓練進行微調;但性格不一樣,性格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
一個從北大清華名校畢業的學生,和一個從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本質上沒有區別,他們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都可以活得有尊嚴。北大弑母的吳謝宇也有過人的才能,出身社會絲毫不用擔心經濟壓力。
但他和常人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性格缺陷,他的人格特質中陰暗人格占據主導,在欲望面前完全沒有抵抗力,最終誤入歧途,毀了一生。
這主要是因爲他的母親沒有對他進行正確的教育,最終塑造了一個畸形的人格。所以,智力決定一個人的上限,性格決定一個人的下限。如果有性格缺陷,即使再高的成就也會瞬間化爲平地。
性格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俗語也有一層意思:3到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黃金期,家長要好好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
在心理學領域,一個人的性格培養必須要從六歲之前開始,如果錯過了就很難糾正。比如一個孩子在這期間學會了撒謊和偷盜,很可能影響他們一輩子。
因爲六歲前的孩子會經曆一個漫長的敏感期,他們對于外界好奇,喜歡觀察,模仿能力達到高峰。
埃裏克森(Eriksson)以自我矛盾爲劃分標准,將這一階段的兒童心理定義爲:自主性內疚、羞愧、疑慮、懷疑的心理階段,且孩子處于一個全能自戀期,覺得全世界都應該圍著他們轉,如果孩子性格有不好的特質,比如進行了偷盜撒謊,父母不正確引導,孩子就覺得這樣做理所應當,不會産生內疚、羞愧的情緒。
也會誤入歧途,所以父母在這期間一定要“監視”好孩子。
拒絕是衡量關系親密的重要尺度,也是維持邊界感的重要因素。如今許多父母對孩子百般寵愛,舍不得說一個“不”字,父母要懂得拒絕孩子,但是拒絕也是有技巧的。
有些父母當衆責罵孩子,反而會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
李瑾枚教授說過:在孩子3到6歲時要舍得對他說“不”,但需注意有四件事不要做:第一不要罵他,第二不要打他,第三不要在他鬧的時候給他講道理,第四不要走開,要陪伴在他眼前。
孩子有需求不要立刻滿足他,也不要一口拒絕,可以明確提要求,達到了要求才去滿足他,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性格培養,李瑾枚教授解釋道。
除了父母的教育,環境也會影響孩子性格。
環境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家庭、學校、社會活動圈子以及工作實踐來發生效應的。
如果父母教育不好,導致孩子性格缺陷,就更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和支配,比如失戀、校園暴力、重大失敗或挫折等,尤其針對一些內向自卑的孩子,這些事件發生的概率更大,所以性格造成的後果往往是一連串的。
我們常說人性本善或者本惡,其實和性格有很大關系。
那些願意相信人性本善的人,多是性格優良的人,他們有許多美好的性格特質,能帶給周圍人快樂和幸福,自然也接觸到更多陽光面,而那些有性格缺陷的孩子,更容易遭到世界的質疑和否定,所以在他們眼裏人性本“惡”。
關于人性的教育,最初是從家庭開始的,一位新加坡的心理學家說:“恐懼和壓力是分不開的,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小學生都會申訴人生痛苦。”
許多父母總是一笑帶過,覺得孩子哪有那麽多煩惱,于是,許多孩子甯可向朋友訴苦,也不向父母訴苦,連家庭間的小社會都不能接受,怎麽去接受大社會呢,又怎麽去相信人心中的善呢?
古人雲:“德才兼備,稱之爲聖人;無德無才,稱之爲愚人;德勝過才,稱之爲君子;才勝過德,稱之爲小人”,決定你一生的是性格。
世界上總有一些偉人有著天才的智商,能爲後人所稱頌,但他們終究沒有獲得自己的幸福,這種情況另當別論。
大部分人終究是普通人,都在世間尋求別人的愛和認可,正是這些“幸福感和認同感”改變了你的命運,兩個人待在一起,即使智商再高,性格不合也沒辦法相處。
所以如果想收獲幸福,就去努力改變自己,當我們對別人熱情、坦誠、寬容、無私的時候,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