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簡稱:威雙)自去年3月和5月的兩次延展後,終于在今年5月22日開幕,並一如往常地將橫跨夏秋兩季,讓訪客有充裕時間去敬仰建築領域的新主義。
以“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主題爲名,似乎與2018年的主題“自由空間”(Free Space)有著延續的意味。但在全球仍籠罩在疫情的情況下,你我真的有共同生活的可能嗎?
自2015年起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院長,展會策展人哈希姆·薩基斯(Hashim Sarkis)所提出的主題不免讓人們對他的遠見大爲驚歎,甚至因爲這巧合的相關性而感覺有點諷刺——特別是當世人都仍在隔離中孤立地度過。
Hashim Sarkis 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總策展人
但哈希姆提到,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乃歸咎于日益加劇的氣候危機、大規模的人口流離失所、世界各地的政治動蕩以及種族,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現象——其實與目前的疫情一樣,都是值得正視的事。他認爲,“我們再也不能等待政界人士提出通往更美好未來的道路。隨著政治領域的持續分裂和孤立,建築反而可提供共同生活的替代方式。”
但爲何建築師有承接並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呢?
專注于塑造人們共同生活的空間的建築師,或許反而可提供共同生活的替代方式 © labiennale
“因爲建築師是建造過程中召集和連接不同參與者的紐帶;因爲建築師專注于塑造人們共同生活的空間;因爲建築師能夠以不同于社會規範的方式想象和塑造這些空間。”哈希姆解釋。
因此在總體策展策略上,哈希姆除了爲“國際邀請展”中擬定五項單元外,亦對其他國家館的策劃有所“放任”,希望在自由诠釋中取得多樣性。他亦相信,不管最終提出的計劃是否與疫情有關,主題能獲得年輕建築師的積極行動,以及建築界爲應對這些挑戰而提出的重大改革,才是讓人慶幸的事。
威雙主題的開放性,加上當地建築師策劃,自然産生了46個內容接地氣,且充滿專屬性的國家館。
對于預期看見傳統性的“建築”策劃,美國館就肯定是首選。
經層層的公開競選後,代表美國的“雙保羅”——建築師團隊保羅·安徒生(Paul Andersen)和保羅·普賴斯納(Paul Preissner) ——顯然搭上了建築業中“最具前景材料”的趨勢:木材,並以“美式架構”(American Framing)之名來體現出美國木建的情況和成果。
展館外,如柵格般的木質立面就像新的裝潢般。其概念,乃對1930年無法完成的美國館設計進行了新诠釋。該結構不僅取材于經典的歐洲建築以及美國隨處可見的木房子,也企圖探索木結構在其國內的無處不在和美學力。
美國館:美式架構(American Framing)
展館內則展示了三種類型的作品:丹尼爾·謝伊(Daniel Shea)和克裏斯·斯特朗(Chris Strong)的攝影作品拍出了軟木業中的勞動力,文化和材料;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建築學院的學生帶來介紹木框架的曆史研究和模型;而在戶外院子則有兩套由阿尼亞·賈沃斯卡(Ania Jaworska)和諾曼·凱利(Norman Kelley)用市面常見木材制成的家具,正好與新建築相呼應。
在規模上與美國館有極大反差的就是比利時館的“合成的當下“(Composite Presence)策劃。
比利時館的“合成的當下“(Composite Presence)© labiennale
在“白立方”的展廳內,一系列半身高的建築模型並列成“迷你街區”,而且在不同樣式與色系的建築中,呈現出看似典型的法蘭德斯(Flanders)區域及其首都布魯塞爾市的景觀——然而這看似完美的街區都是虛構的!
策展人 Bovenbouw 建築事務所創始人德克·薩默斯(Dirk Somers)表示,在保護主義者、城市規劃者、建商和政府都紛紛試圖爲“坪數”不多的城市中心創造足夠的房屋、綠地和交通設施的同時,“城市如何能與建築一起共生?”的問題也就變成了“共同生活”的問題。
比利時館:合成的當下(Composite Presence)
他說:“多年來的曆史性、形態特征和不可預測的沖突中啓發了當代城市的結構。在探討了佛蘭德斯和布魯塞爾之間複雜與愛恨交織的關系時,我們希望能重新定義建築的學術性與設計的基礎。我覺得,人們如何對待城市的曆史層面將會自動導致人們對社會産生不同的看法。”
所以,展館內這一系列在視覺上宛如孩童模型的設計,就希望能展現出一種可不斷進行再利用或與新建築結合的過程,以形塑出一個“補丁式但保有平衡感的城市”。
韓國館“未來學校”© Ugo Carmen
至于其他國家一早就策劃好的概念,也因爲展會的延遲有了更多時間去調整或完善:像北歐館的“我們分享什麽?”實驗性聯合住宅、韓國館的“未來學校”、新加坡館的“群聚”用餐區,還有中國館的“院兒——從最大到最小”,都在空間設置上對疫情有所考量,並因爲“新常態”而考驗了策展人的敏銳度。
中國國家館主題:院兒——從最大到最小
中國館策展人張利在去年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就曾提到:中國的院兒,在一衆奇特的建築形式中,更能服務于更廣泛更普遍的人群。他解釋道,院兒(courtyard)這類形式固然典型,但與西方的注解不同的是,“在中文裏,‘院兒’這一個詞就把院本身的空間和裏面居住的人都包含在一起了。這背後也體現了東西方哲學在主客體概念及關系上的理解差異。”
因此“從最大到最小”的廣大範疇就需要分成五個部分,以更全面的方式來呈現。其中位居最後的“共同治愈”就非常合時宜地點出疫情防控期間發生的生活故事。譬如,傳統敞廳建築中的“屏或窗”化身爲展板、公共汽車會改成臨時菜市場、小區門口被規劃成快遞領取點等——都是值得他國學習和參考的地方。
中國國家館主題:院兒——從最大到最小
當然,沒有備受爭議的國家館也就不是威雙了。
而今年“看似與建築無關”的策劃就有以“2038 – 全新甯靜”(The New Serenity)爲題的德國館。被訪客認爲是件“傲慢之作”,該策劃僅在空蕩蕩的空間挂上一系列的二維碼,以供訪客自行探索在雲端裏的未來世界——然而,這些收錄了超過百位建築師、藝術家、科學家貢獻出的作品集不僅有大材小用之嫌,也讓訪客不以爲意,甚爲失望。
空空如也的德國館,僅在空蕩蕩的空間挂上一系列的二維碼,以供訪客自行探索在雲端裏的未來世界 © Dima Stouhi
反觀,相同的空間感卻在丹麥的應用得宜下,贏得贊許。
主題爲“連通性(con-nect-ed-ness)”的丹麥館,在策展人瑪麗安·克羅格(Marianne Krogh)的巧手下,竟在室內打造出“小橋流水”的設計。
© Hampus Berndtson
她解釋:“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很顯然正經曆與氣候有關的後果。所以丹麥館的目的就是希望創造一個能提供新凝聚力的空間。”
丹麥館:連通性(con-nect-ed-ness)© Lundgaard & Tranberg
因此,展館中的“潺潺河流”其實乃一個以威尼斯水流彙集而成的巨大循環系統,從而無形地彰顯出:當建築被應用爲一種藝術形式時,即可將人們與地球元素之間的“共同生活”給具體化,並讓訪客可以用身體去感受兩者之間的關系。
展廳外的檸檬馬鞭草從循環系統中吸收水分,在探索展覽的各個空間時,遊客可以喝一杯用檸檬葉泡的茶,加入這個循環系統。© Lundgaard & Tranberg
穿插在各國展館之間,有100多家來自全球獨立建築師組成的“國際邀請展”。
在大主題下分支出的五大單元:“作爲多物種”、“作爲新居”、“作爲新社群”、“跨越國境”與“作爲星球”皆涵蓋了“疫情外”的全球緊急問題。然而,對于應對行動上甚爲緩慢的建築業,真的能提出實際且新穎的“共同生活”想法嗎?
無疑的是,在衆多的概念性設計中,氣候變化是最顯然的靈感來源。在威尼斯古老且時而灰暗的建築展廳中,像“從自我到生態”(ego to eco)和“Bit.Bio.Bot”這類“最綠”的裝置最先獲得關注。
丹麥EFFEKT:從自我到生態(ego to eco)
由丹麥 EFFEKT 工作室設計的前者,主要希望通過將建築物和城市設計爲全面的生態系統,才能開始彌合建築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差距,以實現人類和非人類生活的共同利益。
因此,在這個綠意盎然的“迷你叢林”裏,大小不一的建築都被隱藏在其中,以致其生活、生産、消費以及對生態系統的複興都得重新再思考,正如空降入《阿凡達》的星球般。
倫敦EcoLogicStudio所設計的後者,則進一步地爲“微藻”( microalgae)作遊說——雖然這類科技早在2013年就出現于Arup負責的德國漢堡BIQ建築立面上——但擁有10年設計經驗的工作室創辦人克勞迪娅·帕斯奎羅(Claudia Pasquero)和馬可·波萊托(Marco Poletto)卻反而針對居家空間而設想:在疫情期間,當人們只能宅家時,又是否能自行栽培這類能淨化空氣、吸收碳甚至可提供養分的“微藻光生物反應器”呢?
英國EcoLogicStudio:微藻( microalgae)
他們倆因此提出了兩種不同的裝置:宛如布簾的“PhotoSynthEtica”能覆蓋新的和現有的建築物,並充當遮陽板和淨化空氣器;而“BioBombola”則是個垂直花園,可供人們在家中或城市設施中養殖藻類。他們稱,這裝置在僅僅一周內就可生産多達100克可食用藻類,這就相當于一家四口所需的蛋白質。
SOM的“月球村”和火星住宅 ©SOM
當然,更爲天馬行空的設計還大有人在:如SOM的“月球村”和火星住宅,或皮納爾·尤爾達斯(Pinar Yoldas)的《Hollow Ocean 2048》的警惕性裝置都固然有趣,但當氣候變化危機已緊迫眉梢時,能立即派上用場的解決方案依然較得人心:像西班牙藝術家托馬斯·薩拉塞諾(Tomas Saraceno)的“征服太陽能航空博物館”(Museo Aero Solar Reconquista)設計就隱藏著非常前沿的技術——即便它乍看像是以塑料袋縫制的氣球,但其漂浮的機制乃完全無需使用化石燃料而達成,其秘訣就是來自太陽的熱能。
西班牙Tomas Saraceno:征服太陽能航空博物館(Museo Aero Solar Reconquista)
另一邊廂,日本的海法圭(Kei Kaihoh)建築事務所則帶來了充滿未來感的“人造雪房”——緣由,這類機制在傳統上乃一種擁有多功能的“建材”。首席建築師林健太郎指出,“在日本北部的安塚町,其經濟體都建立在‘雪室’這一精致系統上。
居民所收集到的雪,可用于公共建築的空調、農業、紡織業,還有食品生産和儲存。”因此,當氣候變化逐漸影響到這類文化後,那“人造”的解決方式又是否將成必需?
日本Kei Kaihoh:人造雪房
轉眼,木料再次回到訪客的眼界,亦即彰顯出這類材料在建築業與可持續意識中崛起的趨勢。
誠如“雙保羅”所言:“在美國,最富有和最貧窮的美國人都住在用同一個方法建造的房子裏。肯尼迪(JFK)住在木框架的房子中,碧昂斯也是,而你也可以住在木框架房子中。木制框架永遠是木制框架,花再多的錢也不會有比別人更好的木制框架,所有都是一樣的,所有都是最好的。”
菲律賓館:相互支持的結構(Structures of Mutual Support)
此意境也完美地出現在菲律賓館的“相互支持的結構”(Structures of Mutual Support)策劃中。
雖然主題所探討的是相互支持的原理將如何形塑建築的概念,但其實在疫情期間亦顯合時。因爲策劃的Framework聯盟認爲,在人們“共同生活”的時刻裏,“共同建造”也將成爲日常。就像該國巴亞尼漢族(Bayanihans)會將房屋從一個村莊搬到另一個村莊般,也就展現出一種社區性的另類建造法。
展館中的木制房屋除了具體展現出這建築,其概念亦讓人聯想到讓·普魯夫(Jean Prouve)的“可拆卸房子”(Demountable House)——可見東西方對可持續性建築的實踐,在原理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智利ELEMENTAL:沉重
在戶外,宛如原始競技場般的魁偉木材結構,則是智利 ELEMENTAL 建築事務所的“沉重”之作。
主導建築師亞曆杭德羅·阿拉維納(Alejandro Aravena)雖然借鑒的是該國人民與中南部土著馬普切人之間的沖突,但影射出的正是全球動亂不斷的社會。
從美洲到中東還有東南亞,當這類問題出現時,“如何共同生活”的問題往往形同虛構,“所以,我們就想要恢複傳統議和,就像馬普切人過去許多世紀以來曾與印加人、西班牙皇族以及智利人進行過的談判——可惜的是,這文化卻有所遺失了。”而這屬“中立”的場地,就旨在將人們聚集在一起,促使彼此進行溝通。
截稿之際,威雙已靜悄悄地開幕了兩周有余的時間,但有趣的是,因爲“不可預見的情況”(包括早前的蘇伊士運河事件),包括中國館在內,有些建築作品仍在路途或裝置中而無法亮相。這樣的狀況似乎已是未來可預見的“新常態”。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展會才有可能趨向“熟成”的目的(威雙將展至11月)。
布展過程 © labiennale
但誠如英國《衛報》的評述所言:專業策展仍是展會的必需,而建築師,即便擁有“斜杠”的能力,卻未必是最佳的選擇。所以不管是國家館還是國際邀請展,當這兩大展區皆在哈希姆一人的掌管下,自然會有好壞參半,甚至偏離主題的遺憾。
值得慶幸的是,今年的展會仍有些正面的新記錄:譬如該展會首次迎來格林納達、伊拉克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參與;而更多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參展團隊也讓多樣性的目標有所達成。
烏茲別克斯坦:城市與鄉村生活(Urban Rural Living) © Gerda Studio
而且,在經過多日的宅家與封城後,展會的如期舉行確實讓訪者對“能與創意作品有面對面的機會”大爲動容。甚至有訪者感歎到自己“好像回到童年一樣,對所有眼界所及的事物都感到極爲興奮。”
展會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 © labiennale
所以,威雙的主題概念可視爲一種“施壓于建築領域去解決問題”的期許。但其時效性又是否因爲展會的結束而消失呢?或許誠如哈希姆所言,“建築師不該僅有想象出共享世界的能力,他們也得在那世界裏保持慷慨與樂觀。”而只有保持這樣的態度,“共同生活”才值得去追求與期待。
展覽訊息: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Biennale Architecttura 2021
地址:威尼斯 Giardini / Arsenale
日期:2021年5月22日-11月21日
圖: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
文:Yen_甄健恒
展覽攝影:
AVZ – Andrea Avezzù
FG – Francesco Galli
MZO – Marco Zorzanello
Jacopo Salvi(Hashim Sarkis 肖像)
影片:Lundgaard & Tranberg(丹麥館)
編輯 / Daisy
校對 / M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