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在今年5月22日至11月21日期間舉辦。此次展覽吸引了來自46個國家的112個參賽團體,其中來自非洲、拉美和亞洲的團隊數量增長,女性參與者也大幅增加。
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海報。圖片源自網絡
展覽分爲五個單元,分別是“在多元生物之中”、“新家庭”、“新興社群”、“跨境”、“同一個星球”。
其中3個單元將在Arsenale展出,剩余的2個單元將移步雙年展花園內的中央美術館。
61個國家將在Giardini、Arsenale以及威尼斯古城中心呈現國家展覽館,其中格林納達、伊拉克和烏茲別克斯坦是首次參展的國家。
我們精選了本次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幾大亮點,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驚喜的人物故事和設計概念吧!
01
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
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
Hashim Sarkis。圖片源自網絡
本次雙年展,策展人哈希姆·薩基斯(Hashim Sarkis )提出了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議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
在這個多元化的國際社會,新冠疫情的肆虐與現實中的各類沖突對人們的生存空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薩基斯闡釋道:
“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空間契約。在政治分化和經濟不平等加劇的背景下,我們呼籲建築師去想象人類可以慷慨共存的空間:
“人類作爲一個共同體,抛開日益增長的個人主義傾向,渴望與彼此連接,渴望在數字和真實空間中與其他物種連接;作爲新家庭,探索更多元、更有尊嚴的棲居方式;作爲一個新興社群,渴望平等、包容和空間認同;作爲一個跨越政治邊界的群體,去想象地理聯合的新可能;作爲一個星球,去應對那些關乎生存、需要全球共同行動的危機。
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Andrea Avezzù
“‘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是一個古老而迫切的問題。巴比倫人在建造巴別塔時問了這個問題;亞裏士多德探究政治學時問了這個問題,他的答案是‘城市’;法國和美國大革命問了這個問題;1970年代,美國歌手Timmy Thomas直接唱出’爲什麽我們不能共同生活?’。
“我們向建築師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爲我們對政治家給出的答案不滿意,我們相信建築師有能力提出更具啓發的解決方案。我們向建築師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爲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建築師是召集不同參與者的紐帶。我們向建築師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爲建築師專注于塑造人們共同生活的空間,是因爲我們常常以不同于社會規範的方式想象這些空間。”
各個國家展覽館© Ugo Carmeni
威尼斯雙年展2008-2020年主席保羅·巴拉特(Paolo Baratta)說,“共同生活意味著對潛在危機、對各種新舊問題前所未有的重視。這些問題伴隨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産生,它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全面大膽的規劃能力。”
02
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終身成就金獅獎授予了西班牙建築師、教育家、評論家和理論家拉斐爾·莫內歐(Rafael Moneo)。同時,已故巴西建築師莉娜·博·巴爾迪(Lina Bo Bardi)獲得了紀念終身成就的特別金獅獎。
Rafael Moneo。圖片源自網絡
拉斐爾·莫內歐是第一個獲得普利茲克獎的西班牙建築師,他因對建築文脈和現代主義建築的探索而聞名。莫內歐也是一名教育家,他先後在馬德裏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巴塞羅那高等建築學院和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建築系任教。
他的代表作包括米羅基金會美術館(1987-1992)、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1994-98)、聖塞瓦斯蒂安的庫爾薩音樂中心(1991-1999)、普拉多博物館擴建(2001-2007)、哥倫比亞大學實驗樓(2007-2010)等。
拉斐爾·莫內歐作品:國家羅馬藝術博物館(上)穆爾西亞市政廳(下左)天使聖母大教堂(下右)。圖片源自網絡
莉娜·博·巴爾迪是巴西建築曆史上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她在羅馬大學建築系接受教育,並受到米蘭國際化建築界的吸引。巴爾迪曾擔任雜志總監和插畫師,也曾與丈夫合辦室內設計雜志《Habitat》,確立了她日後的建築哲學。
Lina Bo Bardi。圖片源自網絡
巴爾迪的設計融合了”深巴西”(Deep Brasil)的思想,在擁抱巴西鄉土建築元素和地區特定材料的同時,她亦沒有拒絕現代歐洲建築的意圖,而是努力在現代與傳統,本地與外來之間取得平衡。
巴爾迪作品:聖保羅玻璃房子。圖片源自網絡
03
國家展覽館
此次共有61個國家帶來了不同主題的國家展覽館,以多元視角回應了“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這個主題,我們挑選了其中一些,一起來看看吧。
愛沙尼亞館
“Square!積極收縮”
愛沙尼亞館 © Dima Stouhi
自2000年以來,愛沙尼亞47個城鎮中有45個城鎮人口流失率大大提升,大部分人口都流向了大城市。這次展覽著眼于建築空地、低質量住宅區、破舊房屋以及投資不足的環境,同時展示一些塑造萎縮城市新形象的解決方案。
北歐館
“我們分享什麽?”
© Ugo Carmeni
北歐館展出了建築師Helen & Hard的獲獎項目——Vindmøllebakken實驗性聯合住宅,一個基于參與和分享的社區設計和建設框架。居民擁有相對較小但設備齊全的公寓,若幹的共享設施和空間,以及充滿活力的富有當地特色的民主。
新加坡館
“聚集:關系的建築”
© Ugo Carmeni
新加坡國立大學通過考察國內不同的空間類型,向外國遊客介紹新加坡獨特的生活和聚會方式。同時該展館還探討了新加坡多樣化的城市空間和結構體量,以及它們如何爲公衆的社會生活做出貢獻。
菲律賓館
“互助的結構”
© Andrea D_Altoe
展館讓參觀者在全球互助大背景下走近菲律賓人的 “Bayanihan “概念,即社區成員一起幫助有需要的人,其中最典型的是幫助他們搬運整個家的行爲。“重新評估和複興互助傳統,可以爲我們居住環境的價值、資源和知識提供一種新的審視方式。”
奧地利館
“平台奧地利”
© Ugo Carmeni
展館探討了建築環境中數字平台的發展所帶來的深刻變化,並提出了“‘平台化城市主義’是否正在崛起?虛擬連接是否比現實生活更重要?城市空間是否會溶解成島狀區域,只剩下社交碎片?”等問題。
日本館
“共同行爲:要素的移動軌迹”
© Ugo Carmeni
日本館重點探討了快捷低廉的物流服務如何加劇全球範圍內的大量消費現象。在日本,由于人口不斷下降,許多戰後建造的房屋已空置。項目團隊將其中一間運輸到威尼斯,讓它在新環境下以新形式重生,讓物流從服務于大量消費轉變爲服務于建造和重複使用。
以色列館
“土地·牛奶·蜂蜜”
© Matteo Losurdo
以色列館重點介紹了機械化集約農業對景觀和生態系統的影響,以及對當地社區造成的破壞。展覽通過講述當地動物的故事描繪了該地區所經曆的根本性的變化,構建了其20世紀發展史。
克羅地亞館
“凝聚/離散”
© TOGETHERNESS / TOGETHERLESS
克羅地亞館探索了對建築元素用途的再調整會如何重塑個人與空間的關系,並從中建造出一個全新的公共空間。該項目是用現成的建造元素制成的空間裝置,此裝置給予了這些元素全新的功能與定義,創造出了一個臨時存在的社區。
04
中國館:
“院兒——從最大到最小”
作爲最大的國家館之一,中國國家館的主題是“院兒——從最大到最小”,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張利策劃,通過“院兒”這一傳統的人居建築形式探索人類共居的多種可能,展出100多位中國藝術家和建築師的作品。
©TeamMinus
建築如何才能促進平等、連接和團結?
爲了回答這一問題,張利教授從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中國建築類型——“院兒”入手。“院兒”是多戶家庭共同生活而構成的庭院,600多年的紫禁城是其中最富麗堂皇的例子。中國館策展團隊邀請了故宮博物院的專家來鑒定“院兒”的潛在文化特性。
雪中紫禁城。圖片源自故宮博物院
展覽試圖探討“爲什麽’院兒’可以在從古至今的曆史中,將如此多元化的人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院落之間,是何種空間-身體關聯促成了城市社群的凝聚力?當代建築如何從’院兒’的智慧中受益,是人們在線上線下共同生活?”
中國館包含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叫“我們在一起學習(I)”,以視頻形式呈現幾位建築師的個人故事、與“院兒”有關的靈感和實踐。
第二部分“我們在一起學習(II)”中,6位中國建築師和6位曆史學家剖析了經典案例,用全息投影的方式進行闡釋。
© TeamMinus
第三部分“我們在一起設計”,參觀的遊客可以用AI系統設計他們自己的“院兒”,AI系統裏植入了6位建築師的設計語言。
第四部分“我們在一起感受”中,聲音裝置帶領遊客進入感官之旅。
第五部分“我們在一起療愈”,中國館外面建造了一個真實的“院兒”會客廳,展示了人們如何利用這個空間來療愈自己。
© TeamMinus
“這次雙年展的主題反映了當代全球建築的轉變。與上世紀末對形式的癡迷相比,今天的建築界正在形成一種全球性的共識——建築必須直面普通人的生活,如果它想成爲文明中的積極力量的話。”張利說。
–
關于“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威尼斯雙年展起源于1894年,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藝術展覽,它的每一次展覽都表現了當代藝術最前沿的狀態,預示著當代藝術潮流發展的方向,是世界上呈現最活躍和最有持久性的藝術生産和藝術思考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威尼斯雙年展除了較早設立的“曆史上”的部門(視覺藝術、音樂、電影及戲劇)之外,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特別關注世界建築藝術的發展,設立了國際建築展,與藝術雙年展隔年舉辦。
從1980年第一屆正式的展覽至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不過30余年的曆史,但是借助藝術雙年展在國際上的重大影響力和號召力,如今它俨然變成世界各種同類型建築展的模板與標杆,代表著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建築師對未來價值觀的探討。
*本文編譯整理自網站 labiennale.org等
主編:牧之、鶴鶴
編輯:坦柔
譯制:坦柔
校對:Eva
圖片:來自網絡
設計:思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