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系統能實時呈現城市的“脈搏”,是不是非常酷炫?
Gartner十大被期待的技術之一,工業互聯網皇冠上的明珠,數十億市場規模,由工業場景邁向城市,GE、西門子、微軟、阿裏巴巴重點布局——這就是數字孿生(Digital Twin)的基本面。
2019年以來有兩次A股熱炒的概念,一是邊緣計算,另一個就是數字孿生,多支相關股票出現漲停。
尤其是當波音737MAX8型飛機出現嚴重墜毀事故以及法國巴黎聖母院被焚毀,圍繞數字孿生技術的討論更是掀起高潮。
從資本投入力度上看,中國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投資達到 208 億美元(僅次于美國)。
而數字孿生城市的提出,無疑爲智慧城市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帶動相關産業的技術研發投入,促進地方政府加大對智慧城市的建設投資。
目前來看,大廠入局,工業場景啓用,但整體賽道還略顯稚嫩,各路玩家仍處在探索自己技術和商業法則的建立階段,遠遠沒到到實力PK的競爭期。
畢竟,這一概念被引進國內才幾年時間,距離廣泛應用還比較早期,智慧城市主賽道是城市大腦及各種城市級應用,包括數字政府。
數字孿生將會是一塊有著巨大利益點的蛋糕,非常之誘人。
緣起空間探索,後進入國防工業
數字孿生這一概念誕生在美國,時間在2002年,提出者是密歇根大學教授Dr. Michael Grieves。
他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到“Digital Twin”,並認爲通過物理設備的數據,可以在虛擬(信息)空間構建一個可以表征該物理設備的虛擬實體和子系統,並且這種聯系不是單向和靜態的,而是在整個産品的生命周期中都聯系在一起。
而將這種理念付諸實踐的則是NASA,比如爲其阿波羅計劃開發了兩種相同的太空飛行器,以反映地球上太空的狀況,進行訓練和飛行准備。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視數字孿生爲未來國防工業6大頂尖技術之首,美國GE(通用)公司已爲每個引擎、每個渦輪、每台核磁共振創造了一個數字孿生體,通過這些擬真的數字化模型,在虛擬空間調試、實驗,以讓機器的運行效果達到最佳。
此前,Gartner發布了2019年十大戰略性技術趨勢,這些趨勢並非概念技術,而是已經有了決定性的突破,將發展成更廣泛的應用,其高度波動性在未來五年內達到臨界點。
這些趨勢中包括人工智能、數字孿生、邊緣計算、量子計算、沉浸式技術、區塊鏈、智能空間等,同時這些技術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Gartner Fellow兼副總裁David Cearley認爲,無處不在的智能設備提供各種基于大數據的貼心服務,將是科技的未來。Gartner稱之爲Intelligent Digital Mesh。
何爲數字孿生? 以虛控實的仿真過程
對于工業互聯網行業的人士來說,數字孿生一詞已經是老生常談。
根據國際統一的定義,數字孿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曆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
理解下來,數字孿生是一種超越現實的概念,可以被視爲一個或多個重要的、彼此依賴的裝備系統的數字映射系統。
工業互聯網是絕對的第一大場景,比如機器安裝、産線安裝,建立一個生産環境的虛擬版本,整個環境都是要用數字化的方式來描述。這迎合的是工業互聯網的産業數字化大背景。
在該技術之下,工程師不僅能看到産品外部變化,更使內部零件動態的觀察成爲可能。例如,通過數字3D模型,我們可以看到汽車在運行過程中發動機內部的每一個零部件、線路、各種接頭的每一次變化,從而可以對産品進行預防性維護。
目前主流的西門子、GE、施耐德等廠商早已在使用這套技術來優化工業流程。
一直以來,有個“工業領域 1%的革命”說法:生産效率提升1%,成本減少300億。
這可以通過GE公司的 245000美元的故事說起。
在GE的工廠裏,發電廠的汽輪機推力軸承改變了位置,使汽輪機的軸向位移從-0.29 mm變爲-0.445mm。這個移動量等于單個睫毛的寬度,並且仍在安全的操作參數範圍內。但是,汽輪機要承受極端的溫度、壓力和作用力,即使微小的變化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但是在沒有幹預的情況下,止推軸承將繼續移動,軸向位移繼續移動。等到工廠控制中心響起警報並發現偏差時,損壞已經造成:渦輪機必須脫機、零件將需要更換、電力生産數據將丟失。電力生産商的總成本是 245000美元。
幸運的是,對于電力生産商來說,這是他們不必支付的成本。
位于巴黎的GE 數字工業管理服務中心的工程師使用汽輪機的“數字孿生系統”觀察到了偏差,並進行了提前預測,確保巨大損失無從發生。
截至2018年,GE已經擁有120萬個數字孿生體,可以處理300000種不同類型的設備資産。此外,據Gartner稱:
“到2021年,一半的大型工業公司將使用數字孿生,從而使這些組織的有效性提高10%。”
細想,這將是巨大的開支節省,也相當于是變相盈利了。在國內,樹根互聯、研華科技、軟通動力等均在布局。
城市如何用上“數字孿生”?
對于一項技術而言,城市場景更加宏大,從工業走向城市場景是必然。
據預測,到2022年,85%的IoT平台將使用某種數字孿生技術進行監控,少數城市將率先利用數字孿生技術進行智慧城市的管理。
Bentley Systems這家公司位于美國,是目前業內比較活躍的數字孿生廠商,他們目前正在努力使其數字孿生雲服務從基礎設施工程“爬坡”到整個城市規模。
該公司的CEO Greg Bentley說:
“這最終爲所有者開放了他們以前的工程技術和數據(ET),並與傳統信息技術(IT)和新連接的操作技術(OT)聯合。”
言外之意是,對于基礎設施專業人員(包括現實網格、地形模型、圖像和GIS源)來說,建築信息建模(BIM)和地理信息系統(GIS)通過4D數字孿生模型得到了有效的推進。
這是一種典型的細分場景與城市場景結合的可能性。
你可能不信,在印度,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首府海得拉巴建立了當地第一個數字孿生系統,使當地政府官員能夠管理許可程序、監視施工進度並評估設計計劃,使他們能夠了解諸如建築物如何響應高溫高濕氣候等事宜。
新加坡爲其“虛擬新加坡”(Virtual Singapore)項目投資了7300萬美元,建成之後,這將是一個權威的數字三維城市模型和數據協作平台,可以被政府機構,企業和研究人員用作測試平台,以建設更具彈性的城市。
虛擬新加坡
在國內從業人員看來,數字孿生主要在地理信息這個行業發生催化作用,比如用無人機群爲城市提供基于圖像掃描的城市數字模型,街道、社區、娛樂、商業等各功能模塊都將擁有數字模型。
這個當前部分城市已經實現。 比如深圳市從 2018 年 12 月開始就啓動了全市的虛擬城市環境數據采集工作,總共分一期和二期兩個階段,一期是從 2018 年 12 月開始,二期是從 2019 年 4 月份開始,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完成相關工作。
這種模式下,數字化將進入電力線、變電站、汙水系統、供水和排水系統、城市應急系統、Wi-Fi網絡、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統等所有看見或看不見的地方,而城市管理將更加輕松可控。
比如說正在構建智慧綠色的雄安,有一個物理的、肉眼可見的雄安;背後的物理系統、軟件系統裏面,還有一個和它一一對應的數字孿生的雄安的模型。
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 Sydney)建築環境學院教授、《太陽能光伏建築設計》一書的作者德奧·普拉薩德(Deo Prasad)在接受雷鋒網專訪時提到,智能技術什麽時候走到發揮作用的“臨界點”?也就是數字孿生城市到來的那天。
“現在的做法是想完就動工,未來可能能夠在這個城市三維的數字孿生模型上先模擬一下。而智慧城市如果無利可圖,也不能創造新價值,肯定是沒有辦法做下去的。現在這個行業的全球産值是1萬億美元,中國有很多智慧城市的産品早就已經在全球行銷了,而且也掙到錢了。”
他覺得數字孿生對于城市場景下的效率提升,是最重要的價值。
賽道裏的玩家:巨頭與初創“並軌”
時至今日,數字孿生除了在工廠中實際應用,這項技術也正在讓科技公司爲之“著魔”。
比如Amazon、微軟、Google、蘋果和阿裏巴巴。Amazon是全球技術投入最高的科技公司,也是技術布局最廣泛的巨頭之一,範圍幾乎涵蓋Garnter 2019年十大技術報告的所有內容。
微軟高調公開的Azure Digital Twin服務,能夠創建任何物理環境的數字模型,包括連接它們的人員、地點、事物、關系和流程,並與物理世界保持同步。通過Azure Digital Twins,用戶可以在空間的語境中查詢數據,而不僅僅是查詢單獨的傳感器。該服務將成爲Azure IoT平台的一部分
Azure Digital Twin 與 Azure IoT的關系
阿裏巴巴城市大腦的團隊一直保持著“交通智能”、“城市智能”、“生態智能”的梯次進化思考,並總結出3條“城市大腦”的衡量標准:
-
1)能夠實時處理人所不能理解的超大規模全量多源數據(整體認知);
-
2)能夠洞悉人所沒有發現的複雜隱藏規律(機器學習);
-
3)能夠制定超越人類局部次優決策的全局最優策略(全局協同)。
阿裏城市大腦三步走戰略
與之相反,局限于單一數據來源、只賣設備不懂業務場景、數據實時處理規模存在上限的“僞城市大腦”則會給城市帶來更多複雜性風險。
阿裏巴巴副總裁劉松此前也提到,目前的城市建設只能規劃到城市未來10年的發展,等換了一批城市中生活的人群,城市的承載力不一樣了,城市又需要重塑,而數字孿生技術預測城市100年後的變化,這是最大的區別。
“工業界提出數字孿生,汽車制造、飛機制造得以應用,但數字孿生城市更加雄偉。目前每10年生活方式都會反轉一次,未來都是以100年來計算。10年對100年,這是矛盾,但數字孿生是好的嘗試,數據是其基礎介質。”
2019年3月,達摩院視覺智能團隊推出“數字平行世界”。相比較阿裏之前“城市大腦”的一些系統和場景,“數字平行世界”的這套系統實際上從城市的基本數據的感知、分析、提煉真正走進了城市的三維架構,從外觀信息升級到了內外部結合的領域,更底層更深入,實操性和實用性會更強。
科大訊飛一直有“訊飛超腦”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也涉及到數字孿生技術。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胡郁此前提到,未來某一座城市的道路該不該挖,工程人員和決策者需要先在虛擬城市裏模擬,選擇最佳方案,在物理城市實施。這就是用鮮活的數據激活城市、解決城市病的邏輯。
泰瑞通過一張網服務覆蓋全球主要城市(柏林、倫敦、裏昂、巴黎、舊金山、摩納哥)
泰瑞數創是這個領域裏一支成熟的團隊,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在數字孿生城市建設涉及的六大核心技術中掌握了4項,分別是新型測繪、全要素表達、模擬仿真、深度學習,其余兩項是標識感知、協同計算。
泰瑞最早創立與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相關,爲國家安全部門提供相關技術。城市、工業、智能駕駛是該公司3大戰略方向。泰瑞獲得過啓迪金控和中信建投等機構過億元投資。
51Sim-One自動駕駛仿真平台
51VR也是以VR/AR、AI等先進技術爲主攻方向的賽道選手。其做法是運用GIS、高程、無人機斜拍點雲、衛星圖、街景圖等技術和數據,能夠快速自動化構建大規模數字孿生城市模型,複原城市的每個細節,約6小時即可實時渲染構並構建數千平方公裏的 L2 級別數字孿生城市。51VR 已完成 B 輪 2.1 億元融資。
從泰瑞和51VR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數字孿生城市的建設,正在激活龐大的地理信息技術産業鏈。
此外,中科院、電信運營商、數字冰雹、佳都科技、蘇美達、軟通動力等企事業單位均在發力與布局數字孿生的賽道。
誇克與比特的引力加強,新的技術路徑成型
從工業走向城市,數字孿生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局面,因此建設節奏也會相對緩慢。
但不可否認的是,數字孿生是一條新興技術路徑,是城市智能化的前沿模式。
也是在這種模式驅動下,IoT、邊緣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將承載更重要的使命,多技術集成將使得創新需求更加旺盛。
Gartner預測,到2020年,傳感器與終端節點的連接數將達到210億,數字孿生將由此創造數10億美元的價值。
在我國,工信部以及多個地方政府開始提出推進數字孿生技術應用,行業將有望迎來新的催化。
當然,這項號稱具有“顛覆性、破壞性創新”的技術還比較早期,核心應用場景亟待補充,數據治理結構的提升空間依然很大,賽道玩家需要證明自身實力,從局部走向全局優化。
這一次,物理世界的誇克和數字世界的比特,將迎來更加緊密的聯系。(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