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個案例,再現中國大輿情的縮影……曆經多年,作爲梅文慧教授國家課題《網絡輿情危機傳播中的新聞發布優化研究》的成果,《全媒體時代輿情學》叢書即將面世。
這項成果對網絡輿情的研究,不僅涉及輿情學起源、發展曆程,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危機處理與形象修複,而且還十分注重危機管理等交叉學科的跨界融合與應用。
正如課題結項鑒定專家所言,課題的主要建樹在于應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手段,搭建輿情學研究框架,分析全媒體時代網絡輿情演化的進程,並提出中國輿情學研究體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在這一研究背景下,課題梳理的我國這些年來的輿情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學性、系統性、指導性。譬如,從中國輿論的生態環境與技術發展、社會治理與風險應對、輿情回應與處置、輿情幹預與評估、輿情應急管理與智庫成果等多重維度,嚴謹科學回應了當前全媒體時代輿情理論研究與實踐的最新問題,找到了可供參考的解決路徑。
《全媒體時代輿情學》叢書作爲課題的主要成果結晶,亮點還體現在刷新智庫與輿情的融合新模式,從理論與智庫兩個層面,探索了中國網絡輿情的傳播規律與機制,以及新聞發布的現狀及存在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套解決方案。圍繞中國近年來發生的網絡輿情事件,深入評析政府、媒體和企事業單位應對危機的能力與表現。
作爲國內較早的輿情從業者及首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輿情項目主持者,梅文慧教授見證並親曆著輿情行業從發轫到體系初成的過程,對輿情倒逼社會改革的效能有著深切的感受。她結合這些錯綜複雜的輿情狀況,撲朔迷離的發展趨勢,重點歸納了案例的輿情應對經驗和教訓,這明顯提升了本書的實用指導價值。
所以,《全媒體時代輿情學》是一套輿情處置與危機公關教科書,高等院校輿情學專業適用教材,政企媒體從業人員輿情應對指南,比較適合社會各界,特別是政府、企事業單位領導及媒體人等閱讀。即使是輿情學的“門外漢”,也能通過本書對社情民意與日常應急有新的感悟。
【名家推薦】
●趙啓正(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在中國社會快速發展中,反映社會動態的輿情也隨時演變;由于中國國情和國際形勢的高度關聯,國際輿情也被政府和公衆高度關注,兩種交錯的輿情在網絡時代是以多媒體的方式實時展現的。如何從海量的輿情中收集精要、分析潮流、擴展景深、萃取見解遂成一專門學問——梅文慧教授的《全媒體時代大輿情》正是這學問的始創之作。
●童兵(複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丶傳媒與輿情調查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人關注輿情幾千年,中國學者探究輿情上千年,今天,我們有了《全媒體時代大輿情》,可喜可賀!作爲首創之作,其有內容全面、重點鮮明、論說新穎、析事論理之特點,可圈可點!我們要深研這本書,要同作者一起使其漸臻完美,讓中國的輿情學早日走向世界!
●鄭永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前所長):
在社交媒體時代,輿情在一個國家治理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因爲這樣,研究輿情的學者也越來越多。梅教授是輿情研究的佼佼者,在這方面她有很多探索和創新,成果豐富。這次,梅教授在總結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寫成了專著《全媒體時代大輿情》。這不是一部一般的論著,而是對中國輿情實踐的概念化,在概念化基礎上之上的理論化。希望在梅教授這部著作的推動下輿情研究成爲中國的一門顯學。
●唐亞陽(湖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全國教育新聞宣傳研究分會副會長):
2013年,我籌建了湖南大學輿情研究所,當時梅文慧教授作爲負責人之一最早參與到輿情研究與實務之中。梅教授閱曆豐富,視野前瞻,文筆優美,應急反應快,和大家一起苦心鑽研,發表了不少成果。我曾建議她寫一本輿情學專著,她六年辛苦筆耕,終于成書。如今看到這套叢書即將出版,我甚感欣慰。當今世界輿論風雲變幻,網絡輿情成量級爆發,而輿情分析與管理對于企業而言更是重要。如果對輿情處置不當,就可能對企業品牌建設、市場發展産生極其不利的影響。本叢書內容廣博,系統全面,實操性強,既可作爲高校教材,也可當做政企以及媒體相關從事人員難得的參考書,專業價值較高。
【叢書作者介紹】
梅文慧教授,中國輿情研究與實踐先行者,最早爲新加坡“市長研究生班”、國內領導幹部班講授“危機公關、新聞發布與輿情管理”等系列課程。同時兼任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網絡輿情專委、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輿論所負責人。長期深耕于輿情管理與社會服務第一線,首提首研“大輿情”內涵與“輿評”(輿情風險評估)體系,主持完成中國首個“輿情與新聞發布”國家社科課題,主持黨委(黨組)重大決策輿情風險評估工作現狀及對策、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傳播、某省“十四五”網絡內容建設與發展規劃等課題近20項。目前已出版《信息發布與危機公關》《快樂長沙:城市形象定位與魅力表達》等學術專著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