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度已過,全球碳減排前景更加明朗。
全球碳減排目標一致
3月2日,國際能源署發布公報表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減少近20億噸,是曆史上最大的絕對降幅。其中約10億噸,是由于公路運輸和航空業對石油的使用減少。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表示:2021年是氣候行動的關鍵一年,如果當前對今年全球經濟反彈的預期得到證實,而世界主要經濟體不采取重大政策調整,2021年全球排放量會進一步增加。
3月18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京舉辦研討會,發布《中國2030年前碳達峰研究報告》等三項研究成果。提出通過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實現碳減排目標的系統方案。中國提出的“30· 60雙碳”目標,體現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和力度。隨著中國與全球碳交易市場的建立與成熟,全球在碳減排領域的積極性也在不斷提升,資金將流向風能、太陽能與生物燃料等低成本領域,減少對高成本化石燃料的投資,2021年將成爲全球清潔能源大發展的起點。
據統計,目前,全球共有38個經濟體正式提出了本國碳中和目標實現時間表。大部分國家均計劃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包括歐盟、美國、法國、英國、葡萄牙、瑞士、智利、日本、韓國、南非等27個國家和地區。少數國家計劃更早實現碳中和,其中烏拉圭和馬爾代夫爲2030年、芬蘭爲2035年、冰島和奧地利爲2040年、瑞典爲2045年。巴西和烏克蘭則與中國一樣爲2060年。值得注意的是,不丹已經實現碳中和,新加坡僅提出本世紀下半葉而未明確具體年份。
此外,各個國家根據自身國情提出具體實現時間的方式亦有不同。中國、日本、韓國等以政策宣示公布具體時間,歐盟、新加坡、哥斯達黎加等選擇提交協定于聯合國,而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則是通過法律規定來確定。同時,世界範圍內減少碳排放的行動如火如荼地展開,部分國家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標實現時間表,成爲低碳綠色轉型的先行者,而在這些國家中也同樣存在帶領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引領者。碳中和這一全球任務,也是各國展現國際領導力與綜合國力的舞台。
應對氣候變化,要推動以二氧化碳爲主的溫室氣體減排。目前,社會各界對低碳轉型的具體路徑看法不一。不管哪個行業都必須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這已經形成共識。光伏、風電、核電、地熱、水電、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節能儲能等行業都各有主張,具體的技術方案孰優孰劣、未來能源體系中誰唱主角等問題都有爭議。
爭議是爭議,但目標是一致的。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努力將溫度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
世界範圍內減排目標
3月30日騰訊網轉載國際能源署最新發布《Oil2021》,通過分析石油市場數據、投資趨勢和政府政策,提供了到2026年全球供需的展望。(根據《溫室氣體(GHG)議定書》,範圍1是指運營排放,範圍2是指運營用電排放,範圍3是指最終用戶燃燒燃料排放。)
國際石油公司減排目標——
bp:到2050年,企業和上遊生産將實現淨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適用于範圍1、2和3的排放。到2050年,將所有銷售産品的碳強度降低50%。將操作甲烷強度降低50%。
雪佛龍:到2028年,與2016年相比,將運營和非運營油氣産量的上遊淨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降低35%。目標適用于範圍1和2的排放。與2016年相比,到2028年將甲烷強度降低50%,燃除強度降低65%。到2030年,無常規燃除。
康菲:與2017年相比,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減少35%-45%,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適用于範圍1和2的排放。到2025年將甲烷排放強度降低10%。到2025年實現零燃除。
埃尼:到2050年淨排放量比2018年減少80%(排放強度減少55%)。適用于範圍1、2和3的排放。上遊碳足迹到2030年爲零,集團到2040年爲零。適用于範圍1和2。與2014年相比,到2025年將上遊甲烷排放量減少80%(已實現)。到2025年實現零燃燒過程。
埃克森美孚:到2025年,與2016年相比,將運營上遊排放強度降低15-20%,甲烷排放強度降低40%-50%,燃除強度降低35%-40%。到2030年消除常規燃除。
雷普索爾:到2050年淨零排放,而不是2018年。適用于範圍1、2和3的排放(自己生産)。2025年(-10%)至2040年(-40%)的中期目標。與2016年相比,到2025年減少25%的甲烷排放。
殼牌:到2050年淨零碳排放。適用于範圍1、2和3的排放。2030年(-20%)和2035年(-45%)的中期目標。到2025年,將運營資産甲烷排放強度保持在0.2%以下。
道達爾:到2050年全球業務淨零排放(範圍1和2)。到2050年,歐洲生産和能源産品淨零排放(範圍1、2和3)。與2015年相比,到2050年將全球能源産品的碳強度降低60%(範圍1、2和3)。到2025年,將甲烷排放強度降至0.25%以下。
國家石油公司的減排目標——
卡塔爾國家石油公司:將LNG設施和上遊設施的排放強度分別降低25%和15%,到2030年將上遊燃除強度降低75%,到2030年消除常規燃除,到2025年甲烷排放強度目標降低0.2%,投資CCS和“更清潔”的能源形式(LNG、GTL和CNG)。
阿布紮比國家石油公司: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降低25%(範圍1和2),投資CCUS。
沙特阿美:20201年簽署了“OGCI氣候投資”,保持“一流”的甲烷燃除強度,投資CCS。
中國海油:與中國到2060年的國家碳中和目標相協調。到2035年,將天然氣産量的份額提高到50%,並投資海上風電。
中國石油:到2050年實現接近零排放的目標(範圍1和2),OGCI簽約國,投資地熱、風能、太陽能和氫試驗項目。
中國石化:3月29日,中國石化宣布,將確保在國家碳達峰目標前實現二氧化碳達峰,並力爭比國家目標提前10年實現碳中和。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到2050年淨碳強度降低50%(範圍1、2和3),到2030年實現碳中和運營,到2025年實現全球二氧化碳強度低于8kgCO2e/boe,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産能增長10倍。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到2050年淨零碳排放(範圍1和2),投資太陽能、氫和風能。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到2030年,絕對運行排放減少25%,常規燃除實現零排放;到2025年,上遊碳排放強度和甲烷排放強度分別減少32%和40%。到2030年將煉油企業的碳排放強度降低30%,投資CCUS,不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報告範圍1和2的排放,目前沒有宣布的減排目標。
俄羅斯石油公司:到2035年,對俄羅斯資産而言,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將減少20公噸二氧化碳的生産,將上遊排放強度降低30%,將甲烷排放強度降低至0.25%以下,實現常規燃除爲零。
哥倫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0%,到2023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到300噸。
碳減排的不同方式
碳減排對減緩氣候變化有兩大主要途徑:一是工業和能源領域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即減排;二是通過森林、草原、濕地等保護修複措施增加對溫室氣體的吸收。
碳中和時代的到來,需要油氣行業重新審視已經積累起來的行業經驗和在大能源領域的競爭優勢,探尋新的可持續發展路徑,重構業務鏈,不斷降低産業鏈的碳排放強度。
一是氫將成爲石油巨頭全球能源轉型中的低碳解決方案。氫能之所以備受青睐,不僅在于其釋放過程中的零碳排放,還在于氫氣可作爲儲能載體,彌補可再生能源波動性、間歇性等短板,促進後者的大規模發展。近年來,世界各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氫能産業發展。國際氫能委員會與麥肯錫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氫能發展路線圖,到2030年,全球在氫能項目上的投資將達到3000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宣布了228個大型項目,其中85%位于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氫可能成爲20多個應用領域中最具競爭力的低碳解決方案,包括長途卡車、航運和鋼鐵。
二是全球正加速向清潔能源轉變。雷斯塔能源研究和商業情報公司趨勢報告稱,2021年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資本支出將創下新紀錄。該公司預計可再生能源的資本支出將達到2430億美元,而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資本支出爲3110億美元。該公司預計,大部分可再生能源支出將用于陸上風力項目,從去年的940億美元增加到1000億美元。太陽能光伏支出預計將從去年的880億美元攀升至今年的960億美元,而海上風電的資本支出將從430億美元增長至460億美元。IHS Markit預計,全球太陽能裝機量今年將躍升30%以上,中國將占所有新增裝機量的35%,這是2021年最受關注的清潔技術趨勢。
石油企業應減少使用自發電規模,推動使用電網電力,提高生産過程中的低碳化水平。IEA署長比羅爾表示:全球正加速向清潔能源轉變,電力領域的清潔化趨勢尤爲明顯。IEA發布最新電力報告指出,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呈加速之勢,傳統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大幅縮減,可再生能源電力占比快速提升至近30%,成爲全球最重要的電力來源之一。
三是CCS技術將解決全球65%的二氧化碳排放。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可持續發展情景,2040年,全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規模將達到10.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如果沒有該技術,碳中和不可能實現。歐洲和美國石油公司對CCUS對未來碳減排的貢獻看法一致,均大力發展相關項目。IEA公布的數據,全球目前只有15個直接空氣捕集設施在運行,共計能捕集9000噸二氧化碳,2030年前,全球直接空氣年捕集能力將增至1000萬噸。CCUS技術的發展一旦實現突破,油氣行業的生命周期就會被拉長,不僅如此,還能夠爲油氣公司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
四是建立碳補償市場,以幫助實現全球淨零排放的目標。把市場機制作爲解決二氧化碳爲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爲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2月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全國性碳市場正式開啓。在中國向世界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之後,低碳發展的重要性正在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將成爲全國碳市場發展的根本動力。碳價長期上漲的預期,將促使企業把減排納入決策因素,最終落實到減排行動。1月4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TS)第四交易階段的啓動。根據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官網的信息,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第四交易階段爲2021~2030年。這與我國提出的“30· 60”目標一致。業界普遍認爲,2021年全球碳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潮。
五是碳中和是石油工業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建立已久的石油工業正在慢慢地轉向數字化的理念,引進新技術,尋找任何能讓其突破常規走向新未來途徑。未來十年,能源公司必須接受變革,使石油戰略現代化。能源數字經濟將借力5G、雲計算、AI、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數字技術,把各生産要素、各生産環節數字化,推動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配置優化,推動業務流程、生産方式重組變革,進而提升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同時連接能源産業上下遊企業各,並不斷向其他相關領域拓展,實現跨越式發展。
六是發展林業碳彙。林業碳彙等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手段,全球大石油公司近年來持續開發林業碳彙、熱帶雨林保護等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碳中和項目。3月1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牛津大學經濟複蘇計劃共同發布報告指出,在自然資本或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方面投資約563億美元,包括生態系統再生和植樹造林等項目,中國、美國、巴基斯坦、挪威等在此領域投資較多;用于綠色技術研發的資金約289億美元,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在這方面領先。
未來,能源轉型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安全、低碳、高效成爲整個社會的共同追求,國家之間、能源行業和企業之間、跨行業的合作等日益發揮重要作用,合作共贏是實現能源轉型的應有之義。
聯系方式:010-64523406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王琳琳校對:韓璐妤審核:王勇 梁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