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二戰前是英國東南亞的戰略據點。1942年至1945年被日本占領,其後回歸英國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爲—個州,稱爲新加坡州(簡稱星州)。
海峽殖民地(英語:Straits Settlements),是英國于1826年至1946年對于馬六甲海峽周邊及鄰近地區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最初由新加坡(星加坡)、槟城和馬六甲(麻六甲)三個重要英屬港口組成。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海峽殖民地,除了科科斯群島外,都被日軍占領。而科科斯群島則劃歸錫蘭代管。在戰後初期,英國對各港口施行軍法統治。1946年4月1日英國解散海峽殖民地。
新加坡華人指擁有中國漢族血統的人士,如福建人(專指福建閩南人)、潮州人(潮汕人)、廣東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雷州人、福州人、福清人、興化人(專指福建莆田人)、江西人、浙江人、上海人等等。在一個混血家庭裏,如果父親是華人,其子女通常會被歸類爲華人。
大體來說,華人依據漢語方言、民系、語言文化組、籍貫或祖籍來做歸類。廣東人是在保留自己方言方面做得最成功 ,36%的廣東人在家中講廣東話,在家中講普通話或英語的廣東人的比率分別只占32%和28%。
福建人(指泉漳閩南人)和潮州人多在家中講普通話,甚至只說英語。現今那些講閩台片閩南語的人群只限于多數的新加坡年長者,一部分的中年人和小部分的青少年。
新加坡土生華人,爲早期到南洋的華人。由于他們混有華人和馬來人的血統,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認同。早期多數居住在芽龍(Geylang)和加東(katong)一帶。他們多能通曉英語、馬來語與閩南語。
旗袍,是滿族婦女中很流行的一種長袍,後來也成爲漢族婦女主要的服飾之一。清代滿人穿的旗袍與後來稱爲旗袍的服裝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但後來的旗袍是在滿人這種長袍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服飾的變遷是一部曆史,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它是這個時代進步、文明、興旺發達、繁榮昌盛的象征。【新加坡華裔女人,1940年代末。資料:vi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