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國,通稱新加坡,又稱爲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獅城、石叻、叻埠、昭南等,是東南亞中南半島南端的一個城邦島國,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該國位于馬來半島南端,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西馬來西亞相隔,並以新柔長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連于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新加坡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爲德光島。自新加坡獨立以來,大規模的填海已經爲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積,相等于130平方公裏。
1819年,任職于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萊佛士與柔佛蘇丹簽訂條約,獲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經萊佛士的努力,逐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戰略據點。
1942年至1945年間,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後回歸英國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爲—個州,稱爲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並獨立建國。
自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從窮困潦倒中,依靠著國際貿易和人力資本的操作,迅速轉變成爲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借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數的新加坡人都通曉至少兩種語言,分別是英語以及自己的母語。新加坡是個多元文化種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所以主要由華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爲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國家,其中華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爲大宗。在國內居住的居民有38%爲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證的外籍勞工以及持有學生簽證的學生,建築業和服務業的外勞比例分別爲80%和50%。整個城市在綠化和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新加坡在3世紀已有馬來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記載“拘利正東行,極犄頭海邊有居人,名蒲羅中國”。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指半島南端的島國。蒲羅中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名稱。比淡馬錫早一千多年。
14世紀,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莫幹島。
1819年1月29日,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雇員斯坦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爲英國殖民地,最初隸屬于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1867年,新加坡升格爲海峽殖民地,和槟城、馬六甲並列一個轄區,受英國直接統治。
1942年2月15日(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占領新加坡,並將之更名爲“昭南島”,行政上稱作“昭南特別市”,其中“昭南”一詞取自“昭和年間所得之南地”一文,同時也有“南方之光”和“昭和天皇在南洋之領土”的意思。
1945年9月12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複其爲“Singapore”,翌年把新加坡從海峽殖民地分離。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邦的地位,李光耀成爲首任總理。
196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從而完全脫離英國統治。在馬來西亞期間,李光耀和當時的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在種族權利分配上意見不合,李光耀主張以“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的民族平等方式,反對“馬來人至上”的保護政策。人民行動黨與執政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的政治較量更在1964年7月及9月兩次引發新加坡種族騷亂。
最後,總理東古·阿蔔杜勒·拉赫曼以避免局勢惡化爲由,在1965年8月7日下令將新加坡州自馬來西亞聯邦中除名。于是,8月9日,以巫統爲首的執政聯盟在馬來西亞國會緊急修憲並通過,解除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關系,使其成爲獨立的主權國家。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後,新加坡尋求國際承認,深怕有朝一日會被馬來西亞強行合並或被印尼攻擊(印尼對抗新馬的活動還沒結束),所以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聯邦。1967年8月8日,新加坡協助成立了東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