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克飛
【編者按】元末明初,浙東南和閩東沿海一帶倭寇泛濫,明太祖朱元璋派重臣湯和與周德興等人經略海防,設置衛所,衛下領所,所又有千戶和百戶之分,下轄寨、台(瞭望台)、烽堠等。後來經過不斷增修,各種城堡、寨、台與烽堠達到一千多處,構成了一條長長的海防線。
如今,這些堡寨多已在歲月中消逝,但仍有一些保存完好,值得探訪。
葉克飛訪問了這些古堡中的溫州永昌堡、蒲壯所城、霞浦大京堡、泉州惠安的崇武古城,以及漳州東山的銅山古城,並帶來了一系列走訪手記。
銅山古城,一個先讓我失望,又給我巨大驚喜的地方。這麽說似乎很矛盾,但卻是我的真實感受。
銅山古城是閩海五大水寨之一,位于福建漳州市東山島東北部的銅陵鎮,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與我探訪的其他沿海城堡一樣,主持建城的也是明初名將、江夏侯周德興。
當時,周德興坐鎮東山島,選址並征調民工,建造了臨海環山的古城。古城設有東南西北四門,城垛864個,窩鋪16間,大炮數十門。他在緊鄰的銅缽與東山兩個村名中各取一字,合爲“銅山”。
我起初之所以有些失望,是因爲東山島早已被遊客攻陷,銅山古城也被劃入4A級風動石景區。從毀于抗戰時期、近年重建的西門(古稱“思美門”)進入,在人頭湧湧的景區裏晃悠,滿耳的嘈雜聲加上酷暑陽光簡直讓我頭暈。
銅山標志性景點風動石 本文圖均爲 葉克飛 圖
從銅山古城望向大海
風動石顧名思義,它狀似玉兔蹲狀,底部接觸僅有數寸,因此風吹石動,故名風動石。古書記載“城東有一石如盤,上峙一石,高二丈許,半倚半重”,“人臥盤石,伸足踢之,即動,微風吹之,亦動”,它曆經台風與地震而不倒,是東山島的地標。
不過,我只能跟在人潮後面亦步亦趨,時常被留影者擋住去路,著實是不太美妙的體驗。
偶爾也有一些聲音讓我發笑,比如在黃道周紀念館,一個小朋友在雕像前念“黃道周”,他的媽媽在一邊說:“笨死了,古代都是從右往左念的,是周道黃”。
當年,風動石正面曾镌刻“銅山三忠臣”五個大字,旁邊則刻有“三忠”之名——黃道周、陳瑸與陳士奇,但在破四舊時都被鏟掉。三忠裏最出名的自然是黃道周,他出生于銅山城,天啓年間進士,素以剛直著稱,一度被崇祯皇帝貶爲庶民,也曾因彈劾楊嗣昌而遭廷杖與充軍。清軍入關後,黃道周輔佐南明朝廷。眼見群臣不思進取,爭權奪利,事不可爲,他毅然返鄉募兵抗擊清軍,不幸被俘,英勇就義。
銅山古城的城牆全長接近兩公裏,依山起伏。在城牆上漫步,視線越過與城牆伴生的樹叢,便是一望無際的碧海。作爲景區的外沿,城牆距離風動石有些距離,與最近的關帝廟和黃道周紀念館也相隔一個空曠的大廣場,頂著太陽走過來需要巨大的勇氣,多數遊客都不會專程來走城牆,便有了難得的安靜。城牆的中心是古城東門,舊稱“晨曦門”,取日出東方之意。
銅山古城的城牆全長接近兩公裏,依山起伏。
只是這安靜略顯寡淡,因爲城牆修葺一新,反倒失去了舊日滄桑感。而且,古城可不能只有城牆,但眼前除了大廣場,便是用作商店的仿古建築,古城呢?
帶著失望的情緒,我沿著商店前的道路向外走。按照景區指引,遊客會從南門走出。如今的南門已然荒廢,殘存門額上只有模糊的“答陽”二字。
南門外,橫縱各有一條路。橫向石板路兩側多半是石頭房子,唯有一道翹腳飛檐的大門顯得出挑,走近一看,是舊時瀛園。路旁的路燈很有意思,通通做成了毛筆形狀,筆尖朝天。縱向路口有路標指引,告訴我此處便是頂街。
原來,我要找的古城在這裏。而且我多少誤會了景區,因爲頂街並非從南門開始,而是從景區內的黃道周紀念館開始,依山勢而建,與山路平行。我身後的黃道周紀念館、寶智寺和關帝廟,都是頂街的一部分。
頂街的石板路
頂街,是銅山古城最古老的街區,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曆史。
據《銅山所志》記載,當年周德興修建銅山城後,調千余名漳州府兵在此把守,後改調興化府兵替防。但即使有輪替,仍無法消解守軍的思鄉之苦。
爲穩定軍心,明廷決定允許士兵親屬長住銅山,于是依山勢興建一條街道專供士兵親屬居住。日子久了,這條街已人滿爲患,于是軍方又在旁邊興建一條新街。爲了區別兩條街道,他們將老街命名爲頂街,新街命名爲下街。
頂街長度不足一公裏,可六百年滄桑濃縮于此,隨處可見時光的痕迹。我剛剛走過的關帝廟,也就是東山武廟,被視爲銅山古城尚武精神的象征。
如今的關帝廟,堪稱銅山古城裏最光鮮的建築,飛檐翹角加精美木雕,圖案繁雜無比。那麽,周德興當年所建的關帝廟呢?我沒能查到相關資料,也找不到它的故迹,想來肯定簡陋得多。當年東山島生存條件惡劣,台風是尋常事,淡水極度缺乏,士兵們只能開鑿水井,並就地取材,建造石頭房子抵禦狂風。如今古城裏隨處可見的石頭房子,便有不少是那時所遺留。
關帝廟的雕花十分繁複
此後的銅山城,成爲海防重鎮,還見證了無數曆史大事件。戚繼光曾在這裏設立兵營,屢勝倭寇;1633年,銅山人協助官兵,在海上兩次擊潰荷蘭帝國東印度艦隊。南明時期,鄭成功舉兵抗清,銅山便是根據地之一。康熙年間,福建水師提督施琅也正是從銅山港和宮前港起航東征,最終收複台灣。
尚武精神在銅山人的血脈中流淌,就在南門外不遠處,頂街的街邊,有一個小小的中正公園,豎立著抗戰獻機紀念碑。1942年,銅山人民爲保家衛國、支援抗戰,集資捐獻“東山號”飛機,並立碑紀念,這也是福建唯一的抗日獻機紀念碑。
頂街故迹可不止這一兩處,《銅山志》稱頂街“士族如雲,簪纓相望”,毫不誇張。石條鋪就的老街,石塊砌成的垣牆,還有一棟棟石頭房子,看似並不起眼,實則藏著曆史深處的榮光。
街邊老房子
比如路邊一個小小廣場,後方是古樸民宅,廣場立有石碑,上寫“唐朝彜故居”。這位唐朝彜生于明末,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曆任廣西、山東、山西、京畿、河南和廣東諸道禦史,一生耿直,不畏權貴。他熱心家鄉公益,力倡並捐資重修銅山關帝廟。如今老宅內的“永錫堂”匾額,便是康熙所賜。
又如頂街中段的那座“綸章垂耀坊”,是銅山曆史上第一位進士唐文燦所建。這位明代進士籌建學堂,啓蒙家鄉學子長達二十年,引領銅山求學之風。這座三間四柱,正匾兩面分镌“綸章垂耀”與“科第開先”的古坊,曆經數百年滄桑而不倒,只是梁柱之上雜草叢生,又有嚴重風化痕迹,尚需修複。
此外,曾任四川巡撫、“七裏三軍門”之一的陳士奇,曾任明朝太仆寺太卿的遊天庭,清朝嘉慶年間被賜“文魁”一稱的陳衡南,琴棋書畫享譽閩浙的許芝子,還有明清與民國時期的衆多官員、學者與書畫家,故居都位于頂街兩側,隱藏于深巷之中,密度之大,令人驚歎。
福建人宗族觀念濃厚,銅山人也不例外,小小的頂街之上,三步一家廟,五步一宗祠,或古樸或修繕一新。也有一些大厝至今保存完好,比如建于光緒年間的高氏大厝,木雕極其精美,可見這個以航運起家的家族財力之雄厚。
銅山不僅尚武崇文,商業也有傳統。除了高家之外,還有從事水産品加工和竹木行業的遊家,開拓南北航運的歐家等。民國時期的李家,福成商號以海上貨運和商貿業聞名。最知名的當屬曾啓昌,抗戰期間,他的商行主營糧食,以數十艘大小輪船往返于新加坡和泰國之間,緩解了新加坡的糧荒,在東南亞地區享有盛譽。1949年後,他調撥五艘輪船成立南華輪船公司,大大推動了祖國航運業。
以窗口爲門面的雜貨店
這些輝煌過往,與如今的安靜寂寥共存。行走在頂街與旁邊的下街,不但有隨處可見的古迹,也總有村民與古迹融爲一體。他們或者提著菜,或者在家門口唠嗑,老房子臨街的大窗戶,被辟成雜貨店,有村民倚著窗台與店主聊天……
風動石景區裏的喧囂,似乎與頂街無關,村民們安守著自己的生活,而在他們的石頭房子背後不遠處,時有濤聲傳來。很多年前,他們的先人面朝大海,守護著自己的家園,很多年後的今天,他們安享和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責任編輯:錢成熙
校對:栾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