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個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的國家。無論是多離奇、多不符合邏輯的事情,只要是發生在印度,一切就都顯得格外順理成章起來。
前有印度政府向小米追繳65.3億盧比(約合5億人民幣)的所謂“逃稅”罰款,三個月後又馬不停蹄扣押地小米在印度的子公司555億盧比存款(約合48億人民幣),原因是指小米子公司向總公司支付版權費是“非法彙款給外國實體”。印度,不愧是你。
而最近,在印度的本土導航系統“NavIC”研發結束,正在大面積推廣宣傳之際,印度政府果然又提出了不會讓我們感到意外的要求:我印度的導航系統豈會有不好的?
所有在印度售賣的手機必須安裝NavIC系統,不管是美國的蘋果、韓國的三星,還是中國的小米,統統都給我裝上我大印度自己的導航系統。至于爲了匹配NavIC系統芯片增加的手機制造成本,與我何幹?
印度的商業邏輯很簡單:我既要錢、要你的科技,也要你聽我的話。要你聽話的時候我可以低聲下氣,罰你錢的時候我也有一堆的法條支持,不沖突。
印度:沒有人能在我的邏輯裏打敗我。
印度,“不講武德”
印度《商業標准報》數據統計表示:從2014年至2021年,共有2783家跨國公司關閉其在印度的子公司或辦事處。而這個數據的基數是,印度總共就只有大約1.2萬家外企。這兩千多家從印度跑路的“外企”,給印度貼上了鮮紅又醒目的標簽——“投資地獄”。
在印度投資掙不到錢,甚至罰得比掙得多,這基本成爲了大家默認的事實。印度是僅此于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紅利大,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出海投資界眼中的“香饽饽”。然而——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小米遭遇一而再、再而三的罰款追繳、資産凍結以外,飽受打擊的還有近500家中資企業。2014年,中國Vivo喊著“Love India,Love Vivo”的口號,一個猛子紮進了印度的“深海”,然後遭遇了印度無差別的商業打擊7年多。
直到2022年,印度對小米下完“黑手”之後,巡視了一圈,將拳頭又落在了Vivo身上——7月,印度政府以“vivo印度逃稅、非法彙款外國”爲理由,凍結了vivo印度119個銀行賬戶近4億人民幣資産。
同時,有著一樣遭遇的中國企業還包括華爲、Oppo、一加、紅米等,且使用的手段和借口都別無二致:逃稅、偷稅漏稅、違反外彙管制法……
印度以這些理由,對中國企業進行“殺豬盤”的戲碼幾乎能演上八百集,而且常常是對著同一家企業不停“薅羊毛”。也難怪,榮耀直接在2021年初以“衆所周知的原因”退出了印度市場。“爺不和你玩了,自個玩泥巴去吧”。
印度政府還是挺“敢”下手的,有種無所顧忌的無賴感。2020年6月,印度官方一次性禁用了包括“微信、支付寶、TikTok、微博、絕地求生”等在內的59款App,而巧合的是這些App都是由中國公司開發或經營的,更巧合的是,禁用的理由都是“威脅印度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此後封禁APP範圍擴大到300個以上,印度人民的娛樂生活估計也一下恢複到了“清心寡欲”的“史前時代”。
“殺敵一百,自損八千”。印度的“禁用”“罰款”“資産凍結”行爲背後,透著一股魚死網破的決絕。
據印度中國商會和印度中資手機企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在印度的投資額達30多億美元,提供了超50萬個就業崗位。光是小米一家就爲印度提供了不下2萬個崗位,甚至其中超過95%的都是女員工。
除了就業和稅收外,中國的企業還在印度提供了多種形式服務,比如印度古爾岡鐵路的53-54段站點的運維費用就由Vivo印度承包。顯然,中國企業帶來的好處會讓印度官方産生動搖,投鼠忌器,卻也沒能徹底熄滅它們下黑手的想法。
印度,“端水大師”
或許會有讀者産生疑問,印度是針對中國嗎?這樣的手段只對中國用,妥妥的是欺軟怕硬。這可就誤會印度了。印度不是針對中國,是不管哪國,它都一視同仁下黑手。印度想法:在我的地界,誰都得聽我的!
早在2013年,諾基亞就在印度被指控沒有足額支付營業稅,被開了399.7億盧比(約合6.351億美元)的營業稅欠稅單,諾基亞也因此深陷財務危機。
2021年,印度反壟斷機構CCI對亞馬遜采取了天價罰款行動,以“亞馬遜在投資交易中,隱瞞事實,沒有進行公平、坦誠的披露”爲理由,要求亞馬遜在45天內繳齊20億盧比(約合2630萬美元)。
事實卻是,交易另一方未來集團違反了簽訂的合同中“未來零售集團不得將自己的資産出售給信實集團,還表明若出現糾紛,應當由新加坡仲裁法院進行仲裁”一條。
爲了占據有利地位,合同中的信實集團更是直接強制性將訴狀遞到了印度法院。畢竟信實集團屬于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而安巴尼與總理莫迪關系極好。更讓人覺得辣手無情的是,罰完款之後沒多久,印度開始了督促亞馬遜暫停印度業務的操作。
除了諾基亞、亞馬遜,英國凱恩能源、美國IBM公司、法國烈酒集團也紛紛在印度遭遇了稅務相關高額罰款的“暴打”,而這些手段甚至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不要臉。
印度政府與英國沃達豐的官司從2007年打到了2020年,曆經了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甚至最後要到國際仲裁。印度稅務部門態度很明確:我說有問題就一定有問題,沒有問題我就修改限定問題的標准,讓它成爲問題。
爲此,印度稅務局和國會一起修改了稅法時效爲往前追溯50年,斷簽了印-荷雙邊投資促進和保護協議,中止了69個雙邊投資協議,想發設法要將20億美元的罰款扣在沃達豐頭上。
根據以上案例,顯而易見,與國籍無關,任何國家的企業在印度都是“渡劫”。先用各種優惠政策把外資企業吸引過去,等到企業站穩腳跟之後就開始收割,就像“養肥豬仔好過年”一樣,印度政府打的就是讓這些企業血本無歸的主意。
印度制造?印度敲竹杠
只是,印度的種種操作讓人實在摸不著頭腦:它圖什麽?究竟是什麽樣的出發點才能讓印度做出這些短視決定,幾乎將全球得罪了個遍?
【扶植本土企業】
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上台後就提出了“印度制造”這個野心計劃。然而跟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一樣,“印度制造”計劃說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人才、資金、廠房,每一樣都是印度需要但是又不夠的,所以印度政府大力引進外資企業。
“外企”在印度建設廠房、安置就業,不僅能拉動內需和外資,還能爲印度培育出一條完整的生産鏈來。所以,産業鏈培養出來後,印度毫不猶豫地開始卸磨殺驢,向這些“孵金蛋”的企業下手。
“印度掙錢印度花,一份別想帶回家”。
外資在印企業被罰的錢款可以用作財政補助,生産鏈和熟手工人可以留給印度的本土企業,同時印度國家部門還大力出台激勵計劃,補貼本土的電子制造業。
如果中國智能手機企業被踢出局,那印度龐大的手機市場就可以被本土的手機品牌MILK、Micromax、Intex、 Lava和Karbonn下場瓜分幹淨。更別說印度財團老大信實集團的旗下也有手機品牌,並且受著印度官方一路護犢子一樣的保駕護航。
【朝令夕改的法條做掩護】
印度的法律極其複雜多變,靈活得“情況要怎樣,它們就可以怎樣”。首先這是因爲印度是一個普通法系國家,但又維持著混合法律體系,加上英國殖民時期帶過來的法律,司法體系死板又混亂,更別說,在三權分立的印度,司法獨立下的大法官權力大得讓全世界都瞠目結舌。
比如曾在UC印度公司工作過的一位印度籍員工認爲自己被“非法解雇”,就把UC印度和馬雲一起告上了法庭,索賠200多萬人民幣。告馬雲則是因爲UC曾是阿裏旗下的産業。
然而,馬雲當時已卸任在阿裏的職務,在馬雲與UC完全八竿子打不著半點關系的情況下,印度法院依然向馬雲多次發出傳喚令。印度:邏輯?沒有邏輯啊?
此外,印度稅務局在與沃達豐打官司期間,爲了能讓自己顯得“有理有據”,特意修改法條追溯時間的事情已經不是國家間的秘事。顯然印度的操作就是“有條件要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告”。印度:程序?我就是程序啊?
民族主義與曆史淵源
印度的“過河拆橋”行爲其實與其被殖民曆史有著一定的淵源。衆所周知,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在這裏,英國最先成立了臭名昭著的東印度公司,隨後荷蘭等歐洲國家緊隨其後。東印度公司是什麽性質呢?剝削!它通過控制殖民地資源、利用種族隔離制度,榨幹印度的所有財富。
印度在漫長曆史中獲得的經驗就是,對外來的企業保持警惕之心,它認爲“外資企業”負有“原罪”。正如甘地出于相似的考慮,提出了“反對工業化與全球化”的主張。這在甘地的時代或許無錯,但在如今的世界全球化趨勢下,就顯得有些狹隘和格格不入了。
其次就是,印度的種種行爲其實都是基于民族主義、狹隘民族主義和地方貿易保護主義所做出。民族主義是最容易在群體行爲中進行互相感染的一種情感。
在印度宣布禁用中國多款App之後,印度板球明星辛格在推特上呼籲“抵制所有中國産品”,印度著名工程師Sonam Wangchuk(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主角原型)成爲印度最大的“反中國制造”意見領袖之一……自莫迪當選總理以來,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極其高漲,已經快達到了“天老大地老二,印度老三”的地步。
印度是一個非常具有野心的國家,可它真的能憑借這些“殺雞取卵”的手段在短時期內實現所謂的“印度制造”嗎?不太可能。
法律、誠信、效率,每一樣都在影響著這個大國的發展進程。手段和實力一樣重要,光有手段沒有實力的國家在將所有人都得罪個遍之後,還願意出手相助它的人圖謀的,可就不再只是簡單的可見利益了。雖然說“亂拳打死老師傅”,但當亂拳遇到一群老師傅的時候,也該嘗嘗鐵拳落在自己身上的滋味了。
參考資料:
- 嚴翠:《中企在印投資趨于謹慎,昔日淘金熱今日進退兩難》. 證券時報
- 李娜:《中企手機印度份額二季度回落,“查稅風波”影響投資信心》. 第一財經日報
- 克洛伊·科尼什、丁玎:小米在印度面臨雙重戰鬥. 環球時報
- 駱轶琪:中資手機在印度:徘徨與煎熬. 21世紀經濟報道
- 鄭林、陳延忠:國際稅收爭議的投資仲裁解決進路及對稅收仲裁的啓示:英國凱恩公司訴印度案分析. 國際經濟法學科
- 王珍:中國企業投資印度短期遇冷,後疫情時代仍有合作空間. 第一財經日報
- 許娟: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再次興起及其對印度外交的影響. 宗教政治化-南亞研究
- 印度民族主義者莫用“抵制中國貨”自嗨. 環球時報
- 西村孝夫:《英國東印度公司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