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蛇,
有些人會感覺神秘,
還有不少人會感到害怕。
但與一些瀕危動物一樣,
牠們中的一些成員也面臨著生存威脅,
像是棲息地破壞、過度開發、
被當作異寵進行寵物貿易等等。
今天是世界蛇日,
一起來關注這些奇特的動物夥伴吧~
全球蛇類貿易
野生蛇類的種群數量被認爲一直在減少[1],但由于缺乏相關數據,還無法准確評估其保護工作和人類開發活動的影響。
在全球範圍內,有關蛇類的貿易從蛇皮及其制品、寵物行業,到傳統藥物、食物等等,這對其野生種群造成了潛在的不利影響[2,3,4]。
網紋蟒(Python reticulatus),泰國崗卡章國家公園 © WWF-Aus / Tim Cronin
此外,這種貿易不僅令許多蛇類面臨生存威脅,還可能導致外來物種入侵、病原體和疾病媒介的引入,從而對人類健康甚至整個生態系統都構成了潛在的威脅[5,6]。
但以往的研究只對爬行動物活體的國際貿易進行了描述,或者只針對某些特定國家,而沒有對全球蛇類貿易進行詳細的分析。
爲了量化這些風險,上個月發表在《生物保護》(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的一項研究[7],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貿易數據庫爲基礎,對1975-2018年間記錄的蛇類貿易數據進行分析,發現
這44年裏共有近630萬條列入CITES附錄的蛇物種活體和3450萬張蛇皮及制品被貿易。
貿易數據細化
《CITES公約》于1975年生效,它所維護的貿易數據庫包括了所有締約方(183個國家/地區)的進出口報告的貿易記錄[8]。
部分合法的國際蛇類貿易受到《CITES公約》的管制,其中被列入CITES附錄的蛇類共有164種(包括2個亞種),涵蓋了毒蛇和無毒蛇[9]。
本次研究發現,在1975-2018年期間,全球蛇類出口量超過了4000萬條,平均每年有近100萬條瀕危/受威脅的蛇類在國際市場上被合法出售,其中76.1%爲附錄II物種。蛇類貿易主要用于商業用途,占整體貿易的64%,其中最常見的貿易形式爲蛇皮類和活體蛇。
緬甸蟒(Python bivittatus) © WWF / Urs Woy
蛇類貿易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蟒蛇,占整體貿易的49.9%,主要貿易形式爲蛇皮類和活體蛇,其中較爲常見的物種包括網紋蟒(Python reticulatus)、球蟒(Python regius)和緬甸蟒(Python bivittatus)。現在,網紋蟒在劃歸新屬後重命名爲Malayopython reticulatus;緬甸蟒在過去曾被歸類爲印度蟒(P. molurus)的亞種。
其次,遊蛇科(Colubridae)下物種占整體貿易的36.8%,主要貿易形式爲蛇皮類。在1986年和1990年有明顯的貿易高峰,其中較爲常見的物種爲滑鼠蛇(Ptyas mucosa)。
野生滑鼠蛇(Ptyas mucosa) © Nipun Sohanlal (CC BY-SA 2.0)
在出口商報告的蛇類貿易中,毒蛇占整體貿易的10.8%,主要貿易形式爲蛇皮類和活體蛇,其中較爲常見的物種爲爪哇噴毒眼鏡蛇(Naja sputatrix)、印度眼鏡蛇(Naja naja)和圓斑蝰(Daboia russelii)。
印度眼鏡蛇(Naja naja) © Martin Harvey / WWF
就蛇活體貿易而言,它占了整體蛇類貿易的15.4%,在1975-2018年期間,共有近630萬條公約附錄中的活體蛇被貿易。據出口商報告發現,從加納出口的活體蛇最多,其次是印度尼西亞、多哥和貝甯;最大的活體蛇進口國是美國,其次爲中國和德國。
蛇的來源,與貿易的地理模式
雖然自2000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蛇類貿易來源從野生轉向人工圈養繁殖,但根據CITES的記錄顯示,在2015年至2017年間,仍有60%以上爲野生物種。
其中,毒蛇貿易的來源主要爲野生物種 —— 其中蝰蛇科(Viperidae)和眼鏡蛇科(Elapidae)下物種的野生來源占比分別爲97.8%和96.4%;相比之下,蚺科(Boidae)和蟒科(Pythonidae)下物種則分別爲41.3%和76%。
網紋蟒(Malayopython reticulatus) © IUCN RED LIST / Bjorn Lardner
貿易額最高的野生蛇類是網紋蟒,占所有野生蛇類的40.4%。另外還發現,盡管緬甸蟒已被IUCN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列爲易危[9],但仍有相對大量的野生物種被貿易(近2.1萬條)。
在出口商報告的1975-2018年間貿易流中(包括再出口),印尼是最大的蛇出口國,從印尼到新加坡的貿易量是最大的(近1296萬條),主要是商業用途。
如果只考慮活體蛇的貿易流,那麽大部分的貿易則來自加納、印尼和越南,其中從加納到美國的貿易量是最大的(近79萬條),大部分爲蟒科下物種,亞洲地區的活體蛇貿易則主要爲遊蛇科物種。
在洛杉矶查獲到走私的眼鏡王蛇 © USFWS (public domain)
通過對比活體蛇貿易的時間變化發現,美國一直是最大的進口國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出口方發生過一些變動。從1980-1984年,泰國出口至美國的貿易額是最大的;之後在1990-1994年,加納、多哥、貝甯和哥倫比亞成爲了該期間的主要出口國;1995-1999年,印尼開始向美國和中國出口;自2000年以來,加納、貝甯和多哥主要向美國市場出口蛇類制品,而越南和印尼則主要向中國市場出口活體蛇。
保護工作的展望
在過去的44年裏,全球蛇類貿易一直由商業用途的蟒蛇貿易所主導,包括蛇皮類和活體蛇等貿易形式。近幾年來,蟒蛇的總體貿易額有所下降。
牠們的蛇皮制品從東南亞地區出口,被運輸至歐亞大陸和美洲地區[3,11],這種貿易對提高東南亞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幫助,而且可能是可持續的[12]。
待售的蛇皮制腰帶,印尼雅加達,1990.6 © Rob Webster / WWF
但因爲《CITES公約》貿易數據庫主要依賴于各個締約方的自發報告,這可能存在著將野生捕獲的蛇誤報爲人工圈養繁殖來源的現象[13]。例如許多從南美出口的蟒蛇被報告爲來源于養殖場,但其真實性並沒有被核實。
蛇類貿易不僅增加了出口國家野生蛇類數量減少的風險,還可能影響進口國家的生物多樣性和本地物種保護。例如,被作爲寵物而廣泛貿易的緬甸蟒已成爲佛羅裏達州的外來入侵物種[14]。
人工圈養繁殖的圓斑蝰(Daboia russelii) © Mike Prince (CC BY 2.0)
其次,毒蛇的活體貿易也存在著健康安全隱患。因爲大多數毒蛇貿易都來源于野生捕獲,捕獲者、商販、參與運輸者等都有被蛇咬傷的風險。例如貿易額較高的圓斑蝰,就是“印度四大毒蛇”之一。
此外,介于目前已知的蛇類約有3700種,但該研究數據僅涵蓋了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的164種蛇,這意味著還有很多種蛇的合法和非法貿易未被涉及。
盡管如此,本次研究的數據還是幫助揭示了蛇類貿易的來源與趨勢,也提高了我們對總體情況和相關風險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