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ell | 人單克隆抗體有效預防和保護東部馬腦炎病毒對小鼠的氣溶膠感染
來源:BioArt
抗EEEV中和抗體識別三個E2糖蛋白上的主要抗原位點
東部馬腦炎病毒(EEEV)是一種經由蚊子傳播、屬于披膜病毒科的阿爾法病毒,是北美地區毒力最強的人類病毒之一,死亡率約爲30%~75%,在幸存者中,高達90%的人出現神經系統後遺症。
12月9日,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James E. Crowe, Jr.團隊在Cell上在線了題爲Human Antibodies Protect against Aerosolized 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Infection 的研究論文,研究人員從EEEV自然感染的幸存者中鑒定了多個抗EEEV的人單克隆抗體,具有強效(小于20 pM)抑制EEEV的活性。冷凍電鏡解析了兩種高中和活性抗體EEEV-33和EEEV-143與EEEV嵌合病毒複合物,這兩種抗體識別兩個不同的抗原位點,能夠有效抑制抑制病毒進入細胞。進一步,EEEV-33和EEEV-143可以保護小鼠在高致病性EEEV致死氣溶膠挑戰模型後起到有效的作用,該研究爲EEEV中和人類抗體反應的分子基礎提供了一定的見解。
閱讀鏈接:
Cell | 人單克隆抗體有效預防和保護東部馬腦炎病毒對小鼠的氣溶膠感染
2,Science子刊:浙大段樹民院士團隊發現內吞體/溶酶體囊泡調控微絲骨架重組的新機制
來源:Bio生物世界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院段樹民院士團隊研究發現,大腦損傷時,病竈釋放的ATP信號激活小膠質細胞P2Y12受體及其下遊PI3K/Akt信號通路,誘發內吞體/溶酶體囊泡膜通透性升高。同時,原本定位于內吞體/溶酶體的酸性蛋白水解酶cathepsin D出現于遷移細胞的僞足前沿,而該部位並沒有內吞體/溶酶體囊泡的其它成分,提示cathepsin D在小膠質細胞遷移過程中可能脫離內吞體/溶酶體囊泡。
經鑒定發現,cathepsin D結合並調節絲切蛋白cofilin,促使cofilin活化並剪切微絲骨架,爲微絲骨架快速重組過程及時提供充足的骨架“原材料”單體肌動蛋白(G-actin)。該研究首次發現內吞體-溶酶體囊泡具有調節微絲細胞骨架動態組裝的功能。論文于2020年12月9日在線發表于 Science Advances。
閱讀鏈接:
Science子刊:浙大段樹民院士團隊發現內吞體/溶酶體囊泡調控微絲骨架重組的新機制
3,阿爾茨海默病中由表觀遺傳變化引起的記憶缺陷可以被逆轉
來源:阿爾茨海默病
根據水牛城大學(UB,亦稱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研究人員的一項臨床前研究,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記憶喪失可以通過抑制參與異常基因轉錄的某些酶來恢複。這一發現可能爲阿爾茨海默病的新療法鋪平道路。論文于12月9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
研究人員發現H3K4me3,一種被稱爲賴氨酸4上的組蛋白三甲基化的組蛋白修飾,與基因轉錄的激活有關,在AD患者和該疾病的小鼠模型的前額皮質中顯著升高。當用一種抑制這些酶的化合物治療小鼠模型時,它們表現出顯著的認知功能改善。UB團隊還發現了一些新的靶基因,其中Sgk1是AD中表觀遺傳改變的頂級靶基因。在AD患者和該疾病的動物模型中,Sgk1的轉錄顯著升高。
閱讀鏈接:
阿爾茨海默病中由表觀遺傳變化引起的記憶缺陷可以被逆轉
4,中山大學高理錢/肖奇才Chem. Soc. Rev:可對帕金森病的潛在生物標記物進行生物成像的熒光探針
來源:奇物論
中山大學高理錢和肖奇才、新加坡國立大學Shao Q. Yao教授對可對帕金森病的潛在生物標記物進行生物成像的熒光探針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
作者在文中對熒光探針的設計、工作機制及其在檢測PD生物標志物中的應用進行綜述,介紹了這類熒光探針目前的局限性,隨後就如何克服這些局限性以開發更好性能的熒光探針並實現其臨床應用進行了討論。作者旨在通過這一綜述爲臨床開發新型熒光探針以用于PD的早期診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指導,並助力開發高效的PD藥物開發。
閱讀鏈接:
中山大學高理錢/肖奇才Chem. Soc. Rev:可對帕金森病的潛在生物標記物進行生物成像的熒光探針
5,Nature:科學家成功修飾迷幻化合物,使其“治病”卻不“致幻”
來源:生物探索
TBG對與抑郁症,酒精濫用和藥物濫用相關的動物行爲的影響
依波加因是一種迷幻生物堿,對人和動物均具有較強的抗成瘾作用。多項研究表明,依波加因可以減輕停藥症狀,減少對藥物的渴望並防止複發。其原本是一個治療神經精神疾病的“明星藥物”,但在法國出售後,卻由于嚴重不良反應而被從市場上撤消,包括毒性、致幻作用和誘發心律不齊。
對此,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非致幻性的新化合物——taberanthalog(TBG),這是一種水溶性的、無鹵化物、無毒的伊波加因類似物,並且可以一步合成,具有治療成瘾、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潛力。相關成果發表于12月9日的《Nature》雜志上。
閱讀鏈接:
Nature:科學家成功修飾迷幻化合物,使其“治病”卻不“致幻”
6,PLoS Biol:利用電動遊戲揭示情緒的起源
來源:生物谷
一些理論模型表明,情緒是通過事件觸發的多個心理過程的協調而出現的。這些模型涉及大腦通過激勵,表達和內髒機制的同步來協調適應的情緒反應。爲了研究這個假設,日內瓦大學(UNIGE)的研究小組使用功能性MRI研究了大腦活動。他們分析了志願者在玩視頻遊戲時的感受、表情和生理反應,這些視頻遊戲是專門爲根據遊戲的進展而引起不同的情緒而開發的。該結果發表在《 PLOS Biology》雜志上.
結果表明,不同的情緒成分在整個大腦中並行分布了多個神經網絡,並且它們的瞬時同步産生了情緒狀態。體感和運動路徑是此同步過程中涉及的兩個領域,從而驗證了情感基于面向動作的功能以允許對事件做出適當響應的想法。
閱讀鏈接:
PLoS Biol:利用電動遊戲揭示情緒的起源
7,只需抑制一種蛋白1個月!Science:斯坦福團隊就讓衰老肌肉恢複年輕態!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12月1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抑制衰老小鼠體內一種蛋白質的活性一個月,可以恢複動物萎縮肌肉的質量和力量,並幫助它們在跑步機上跑得更長。相反,在年輕小鼠體內增加這種蛋白的表達會導致它們的肌肉萎縮和衰弱。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被稱爲15-PGDH的蛋白質此前並未被證實與衰老有關。研究人員發現,15-PGDH在老年肌肉中含量升高,並在其他衰老的組織中廣泛表達。研究人員隨後在人體組織中進行的實驗爲未來治療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肌肉無力帶來了希望。
閱讀鏈接:
只需抑制一種蛋白1個月!Science:斯坦福團隊就讓衰老肌肉恢複年輕態!
8,由磁場和光驅動的軟體機器人來了,旋轉跳躍不停歇~
來源:學術頭條
近日,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研制出了一種仿生材料,其本身可以作爲一種軟體機器人,它不僅能夠在液態環境中行動自如,完成拾取和運輸物體等任務;而且由從磁場和光驅動,精確度和敏捷性都得到很大提升,其前進速度達到了每秒一步,這甚至與人類步伐速度相當!研究人員表示,這類仿生軟體機器人很可能會被用作生産燃料和藥物、海洋環境清理或變革性醫療的“智能”微觀系統中。
這項題爲“Fast and programmable locomotion of hydrogel-metal hybrids under light and magnetic fields”的研究,于12月9日在《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雜志上發表。
閱讀鏈接:
由磁場和光驅動的軟體機器人來了,旋轉跳躍不停歇~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長期記憶如何形成;自由基竟可促進産生新的神經細胞
2,腦科學日報:爲何修複大腦損傷這麽難?嚴重營養不良的神經性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