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AMA Neurology:研究揭示一種類似于帕金森症的神經疾病
來源:轉化醫學
國家神經科學研究所(NNI)和新加坡總醫院(SGH)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被診斷出患有帕金森氏病的患者實際上可能患有NIID。NIID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NIID的症狀包括癡呆,帕金森氏症,平衡不佳以及四肢麻木和無力。這是第一項報道了NIID患者中觀察到NOTCH2NLC基因突變的PD患者的研究。研究結果于近日在線發表在《 JAMA Neurology》上。
閱讀鏈接:
JAMA Neurology:研究揭示一種類似于帕金森症的神經疾病
2,新發帕金森中序列工作記憶損傷的神經基礎
來源:中科院神經所
近日,《運動障礙》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爲《丘腦底核在新發帕金森病序列工作記憶中的作用》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葉铮研究組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張英爽團隊和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周曉林研究組合作完成。該研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認知心理檢測和神經心理評估等技術,發現丘腦底核的異常激活是新發帕金森中序列工作記憶損傷的神經基礎。
研究揭示了丘腦底核在序列工作記憶中的調節作用,以及丘腦底核的異常激活與帕金森病序列工作記憶損傷的關系,提示下調丘腦底核的激活和上調丘腦底核與紋狀體之間的功能連接可能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序列工作記憶的潛在策略。
閱讀鏈接:
新發帕金森中序列工作記憶損傷的神經基礎
3,神奇!人參根部土壤細菌分泌的根瘤菌素,被發現可治療老年癡呆症
來源:學術觀察
根瘤菌素具有抗阿爾茨海默病的功能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接近人參根部的土壤中發現的一種細菌所分泌的根瘤菌素(rhizolutin)——一種具有三環結構的新型化合物對人體有益,並在體內和體外實驗中都能顯著分離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蛋白質聚集物。
該研究由韓國仁川延世大學的金永秀和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吳東燦的聯合團隊完成。研究以:Rhizolutin, a Novel 7/10/6‐Tricyclic Dilactone, Dissociates Misfolded Protein Aggregates and Reduces Apoptosis/Inflammation Associated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爲題,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雜志。
閱讀鏈接:
神奇!人參根部土壤細菌分泌的根瘤菌素,被發現可治療老年癡呆症
4,天生缺少了胼胝體的兒童:人類大腦的驚人可塑性
來源:煎蛋
在我們左右腦半球之間有一個充滿液體的空隙,僅由胼胝體相聯:那是一座神經纖維的橋梁,負責溝通兩側的信息。然而,有些人天生就沒有胼胝體,但他們的大腦竟然在如此不利條件下,開辟出了一條適應之路。
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神經科學家Vanessa Siffredi和同事揭示出,缺乏胼胝體的兒童的大腦可塑性甚至更深。研究表明,在那些缺少胼胝體的人中,大腦會重新布線,並創建全新的連接路徑,通過其他大腦區域重新分配信號,通過中腦和前腦保持通信流過鴻溝。這再次表明,大腦的可塑性足以戰勝第一印象中非常嚴重的腦部生理缺陷。研究人員還發現,半球內更多的連接與更好的學習成績、長期和臨時工作記憶以及注意力有關。
閱讀鏈接:
天生缺少了胼胝體的兒童:人類大腦的驚人可塑性
5,42位中外權威專家共同推薦:怎樣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
來源:生命時報
近日,《英國醫學雜志》發布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牽頭,中外42位權威專家共同撰寫的腦健康專輯系列論文,提出腦健康有六大支柱,即身體活動、智力鍛煉、健康飲食和營養、社交互動、充足的睡眠和放松、控制血管危險因素。
閱讀鏈接:
42位中外權威專家共同推薦:怎樣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
6,減少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癡呆
來源:阿爾茨海默病
先前的研究表明,類風濕性關節炎(RA)等炎性疾病會增加癡呆症的風險,但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物(DMARDs)對降低這種風險的作用尚不清楚。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使用生物制劑或靶向合成DMARDs(b/tsDMARD)的患者比僅使用傳統合成DMARDs(csDMARD)的患者癡呆的發生率要低。研究在美國風濕病學會(ACR)2020年虛擬年會上發表。
閱讀鏈接:
減少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癡呆
7,手機App鑒別雙相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
來源:醫脈通精神科
今年的歐洲神經精神藥理學會(ECNP)網絡年會中,英國牛津大學Kate E.A. Saunders博士介紹了智能手機在鑒別雙相障礙(BD)與邊緣型人格障礙(BPD)中的應用。
雙相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均屬于精神科常見病,兩者的治療及預後存在顯著差異。兩者鑒別診斷的難點在于診斷標准存在一定重疊,心境不穩定等條目在臨床實踐中難以客觀可靠地評估,而患者本人對既往心境的主觀描述則可能受到當前心境的染色。在這一背景下,Saunders博士及其合作者開發了一種智能手機App。患者每天使用該App對焦慮、心境高漲、悲傷、憤怒、易激惹、精力六個心境維度進行評分(1-7分),由機器學習模型對數據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基于20天的心境評分,該App將75%的受試者歸入正確的診斷組。研究者指出,不同雙相障礙患者心境症狀的行爲表現往往相對一致,其變化與心境狀態變化的一致性也很高。相比而言,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性則高得多。
閱讀鏈接:
手機App鑒別雙相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 ECNP2020
8,AI下個大突破之前奏:研究人員正在教大型語言模型 “看” 世界,進而理解世界
來源:DeepTech深科技
GPT-3 自動生成的語言竟然能和人類差不多,堪稱奇迹。只用文本訓練語言模型,會導致模型缺乏常識。例如,若提問 GPT-3:羊是什麽顔色?它會說 “白色 ”,還會說 “黑色 ”, 頻次一樣高。因爲英語裏有 “black sheep”(黑羊,引申意爲害群之馬)。
爲了改變這種狀況,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的學者莫希特・班薩爾和其博士生譚昊研發了一種新技術,研究人員稱其爲爲 “視覺監督(vokenization)”,如此,GPT-3 等語言模型便能具備 “看 ” 的功能。11 月 16 日到 18 日將舉辦自然語言處理實證方法會議。研究人員將在會議上展示視覺監督新技術。
閱讀鏈接:
AI下個大突破之前奏:研究人員正在教大型語言模型 “看” 世界,進而理解世界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耳垢顯示你的壓力;大腦達到幸福結局指南曝光
2,腦科學日報:不自信的人最愛買買買;一生什麽樣,9歲時就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