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闫頌陽
眼下,在生育率出現下降、老齡化問題加重的情況下,全球許多國家爲鼓勵生育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大醫療支持、提供經濟補助、幫助父母們平衡家庭與工作等等。
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2017年的一篇報告梳理,各國政府采取的具體措施主要有生育獎勵、家庭補貼、産假(包括母親、父親或父母雙方)、稅收優惠、彈性工作制等。
全球各國的生育率情況各不相同,其中生育率較低的國家更傾向于采取鼓勵生育的政策。該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有28%的國家政府實施了此類政策,歐洲有66%的國家在鼓勵生育,比例爲全球最高,其次爲亞洲(38%)。
經濟支持:“花樣發錢”
一些國家對于生育本身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持。丹麥爲40歲以下的女性使用試管嬰兒技術生育承擔費用,匈牙利也于2020年宣布將提供免費的試管嬰兒技術。愛沙尼亞廣播電視台(ERR)去年的一篇報道宣稱,該國一些公立醫院的産房設備精良,配備有浴缸和健身球,可以調節燈光,聽音樂放松,並且這些都是免費的。
而向生育子女者提供經濟獎勵也是一種十分直接的鼓勵方式,既有一次性的補貼,也有長期的支持,具體做法包括直接發放津貼、提供稅收優惠等。聯合國人口司2017年的報告顯示,在各國采取的促進家庭和工作平衡的各種措施中,生育補貼位列第二(僅次于母親産假),約有67%的國家推出了這類政策,在較發達地區這一比例更是達到96%。
韓國、新加坡、俄羅斯、意大利、瑞典、德國等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實踐。韓國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韓國政府多年前就已推出獎勵措施,近期更是繼續提高補助金額。據韓聯社此前報道,韓政府2020年12月決定,將從2022年起向有0至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到2025年金額將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除此之外韓國政府還將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俄羅斯從2007年起設立了“母親基金”,至少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可以在孩子出生後的三年內申請使用這筆補貼,總額超過46萬盧布(約合人民幣4萬元),用途包括改善住房和子女教育等,該政策同樣適用于領養孩子的家庭。
俄總統普京2020年1月提議擴大生育補貼的規模,把“母親基金”的補貼發放範圍擴大到所有有孩子的家庭,並將金額提高到近62萬盧布。普京同時還提出,要給有3至7歲子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補助。
意大利是西歐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該國議會2020年6月通過了一項法案,計劃每個月給孩子父母提供補助,金額最高爲240歐元(約合人民幣1870元),以直接付款或稅收優惠的形式發放,覆蓋時間從懷孕後的第7個月一直到孩子年滿18歲。
此外,意大利從2015年起爲新生兒父母提供每胎800歐元的一次性補助。但英國廣播公司(BBC)2020年1月的一篇報道評論稱,這一政策的效果似乎不大。荷蘭格羅甯根大學比較家庭研究教授安妮·戈蒂耶(Anne Gauthier)對BBC表示,類似的一次性現金補貼政策對生育率的影響很小,可能會在短期內略微提高生育率,但不會在總體上使其上升。BBC另一篇報道評論稱,現金政策很少可以單獨奏效,而是需要與其他支持系統結合。
社會支持:産假、托幼與工作保障
除去直接的經濟補貼,許多分析指出,鼓勵生育需要從家庭與工作的平衡、性別平等多個社會角度著手,如增加包括帶薪産假以及男性産假在內的産假;補貼托兒機構,提供低價甚至是免費的托兒服務和教育;鼓勵彈性工作時間或遠程工作,讓員工更好地照顧子女;減少性別不平等,保障女性權利,幫助生育後的女性重返職場等。
産假是生育政策中的重要一環。據聯合國人口司2017年的報告統計,全球有99%的國家爲母親提供可保留工作職位的産假(無論是否帶薪),但只有54%的國家爲父親提供産假。
法國是歐盟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020年該國更是將男性産假從14天增加到28天,而且強制至少休一周,但這個數字在歐洲還不是最高的。葡萄牙的男性享有5周的産假,芬蘭的男性産假也在今年提高到與女性相同的6.6個月。德國的夫妻則可以共享14個月的帶薪産假,俄羅斯的女性的全薪産假有20多周,加上半薪和無薪産假則最多可達3年。
瑞典的生育率在歐洲相對較高,2019年平均每名育齡女性生育1.7個孩子,這部分可以歸功于該國的社會福利支持以及較好的性別平等情況。據瑞典官方文化機構“瑞典研究所”網站介紹,瑞典的夫妻二人一共擁有480天的帶薪産假,其中每個人有90天的假期,其余的假期則可以在兩人之間分配,因此男性也可以擁有較長時間的産假。目前瑞典男性休了近30%的産假,該國政府希望進一步提高這一比例。
瑞典還爲托兒服務提供補貼,員工請假照顧生病的子女可以從社保機構獲得補貼,父母每月還能獲得1250克朗(約合人民幣960元)的補助。BBC還指出,該國平均的工作時間也較短。
還有一些國家提供彈性工作制度,爲需要帶孩子的父母提供方便。澳大利亞規定,爲同一個雇主工作12個月以上的員工假使需要照顧學齡兒童或幼兒,可以提出要求從事彈性工作,調整工作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法國人口學家吉勒·皮松(Gilles Pison)2021年1月在新聞網站“對話”(The Conversation)上發表文章指出,近30年來北歐國家的生育率高于南歐,而北歐國家對産假和托兒服務等事項的支持更大,而且北歐的性別平等程度更高,女性勞動參與率也更高。皮松認爲,這些國家家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促進父母們平衡工作與家庭,促進勞動力市場的性別平等。
聯合國人口司2017年發布的另一份報告也指出,生育率受到包括性別平等在內的社會、經濟、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在低生育率國家,女性從事無償家務勞動的時間平均是男性的2倍多。
然而,現實情況證明,上述社會支持措施似乎並非是永遠有效的“靈丹妙藥”。近些年來,被視爲“福利國家”代表的北歐多國生育率也出現了下降。戈蒂耶表示,這些國家一度擁有相對較高生育率的關鍵因素仍然不清楚。
責任編輯:胡甄卿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