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截至2022年9月,193個締約國中,只提交了24份全新或更新版的計劃。
各國將在13天的會期中展開談判,爲減少碳排放和加快應對氣候變化的步伐,作出重要決定,通常以大會結束時的一份最終文件的形式來呈現。
此外,全球頭兩大排放國——中國和美國因兩國關系緊張暫停在氣候問題上的對話。中國還加速批准新燃煤廠建設。
俄烏戰爭和冠病疫情等各種因素,引發全球能源、食品、通貨膨脹和供應鏈危機,多國可能陷入經濟衰退,加大實現淨零排放的壓力。
俄羅斯減少天然氣出口,入冬的歐洲各國苦于尋找清潔能源供暖,德國、英國、法國和奧地利等國重啓燃煤廠發電。
包括主辦方埃及在內的許多非洲組織希望借本屆大會,促使更多人關注非洲,將更多資源用于非洲氣候行動中。這包括從最基礎的做起,幫助當地農民學習改種耐旱的農作物及所需的技術,緩解糧食缺口;提供保障食品和水源安全的知識、技術和經驗;以及建設更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設施等。
不僅展示永續發展成果,也希望借這個全球最大的專業平台宣傳,爲本地企業創造綠色增長機遇。
這些排放大國如何在壓力下維持減排承諾,加強氣候合作,甚至加大減排力度,成爲COP27的一大看點。
圖爲本次氣候大會的非洲展館。(法新社)
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德西納(Akinwumi Adesina)表示,非洲每年因氣候變化而損失60億至150億美元。如果情況不改變,到2030年將達到每年 500億美元。非洲無法獲得適應氣候變化和達到國家減排目標所需的資金。到2030年,非洲將需要1.3至1.6萬億美元。
延伸閱讀大會上首次設立新加坡館 展現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努力聯合國氣候大會取得突破 富國對窮國補償列入議程 經曆連續幾年的高溫後的一場極端性洪災,導致巴基斯坦的辣椒歉收,農民收入銳減。當地官員預計,今年的洪災已導致巴基斯坦蒙受420億新元的經濟損失。(路透社)
新加坡國立大學自然氣候方案研究中心主任許連斌教授受訪時表示,今年大會將著重落實和調動資源,資助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很多非洲國家和來自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會關注圍繞損失和損害(loss and damage)的談判……要有一種方法,允許更多發達國家通過資助來支援這些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國家。”
在去年《格拉斯哥氣候公約》中,各國就《巴黎協定》 達成最終共識,同意繼續嘗試將地球升溫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攝氏度範圍的目標,並在今年重新審議並改進國家性的減排計劃(國家自定貢獻預案,簡稱NDC)。
《自然》雜志引述尼日利亞經濟學家Chukwumerije Okereke說,大多數氣候資金流向了中等收入國家,而不是最貧窮、最脆弱的國家。“許多非洲國家都在哀歎,由于其複雜性和技術性,他們無法克服重重障礙來獲得氣候融資。而且他們在這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能力建設練習和培訓。”
去年COP26上,各國僅同意就“避免、盡可能減少與應對氣候損失和損害的活動資金安排”展開對話,但沒有采納部分國家要求設立氣候損害賠償基金的建議。
這是自 2016 年以來,氣候大會首次在非洲舉行。
錢,錢,錢
此外,發達國家在COP15上承諾,在2020年錢,每年爲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行動提供 1000億美元(約1417億新元),但目標一再未能實現。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計算,2020年提供的資金僅有833億美元。
應對氣候變化成功與否,將直接威脅人類存亡。地球目前已升溫1.1攝氏度,按照各國當前的減排目標,本世紀地球將至少升溫2.5攝氏度。
創紀錄的高溫、旱災、洪水、林火……不到一年間,各種極端氣候事件席卷了世界每個大洲。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全球規模最大的氣候大會——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今天(11月6日)在埃及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拉開帷幕。
世界上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10個國家中,有九個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新加坡首次設國家展館
開幕首日的新加坡館現場。大會期間,這裏還會舉辦多場研討會。(COP27新加坡館提供)
“損失和損害”是什麽?它是聯合國氣候談判中的常用術語,可以理解爲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對經濟和非經濟領域所産生的損害。
經濟損失像是海平面上升導致沿海基礎設施被淹,酸雨導致土地退化,暴雨導致房屋倒塌;而非經濟損失更難以衡量它的價值,例如因水災失去至親,海平面上升迫使居民永久搬離久居家園所帶來的創傷,以及海洋珊瑚群等自然生態系統永久性退化等。
順帶說一句,在氣候領域,新加坡屬于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今年是否能在建立一套高效的金融機制上達成一致,來幫助欠發達國家處理損失和損害?哪些國家要爲這筆損失“買單”,誰又有資格接受這些資金,是COP27的焦點議題。
以巴基斯坦爲例,它今年遭受了極端降雨與水災,導致三分之一國土被淹,造成約420億新元的經濟損失。但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占全球不到1%。
要適應(Adaptation)和緩解(Mitigation)氣候變化給社會帶來的危害,除了有采取行動的決心,還需大量資金。當一個社會連溫飽都成問題的時候,應對氣候變化無從談起。
能源危機與緊張關系下,大國減排走回頭路?
全球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10個國家中,有九個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的報告顯示,受氣候變化影響,非洲的農作物産量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經下降了三分之一。但非洲的排放量僅占全球3%。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形容,“我們正在通往氣候災難的快車道上”。
COP27有什麽看點,我們又爲什麽要關注?
傅海燕通過預錄視頻作開幕致辭說:“通過未來兩周的節目和活動,我們希望展示新加坡對氣候行動的承諾,以及我們將如何與其他主要利益相關者,以及世界各地的朋友合作,建立一個充滿綠色可能性的未來。”
如何將紙上的承諾落實爲有重量的實際行動,是這屆氣候大會,最重要的使命。
這牽涉到下一個議題。
加快向清潔能源轉型,還是重回煤炭發電老路,歐洲多國走在十字路口。(法新社)
非洲的氣候大會聚焦非洲
最先開始發展而享受經濟成果,數十年來占排放比例更大的發達國家,是否應向排放量較小,但承受更多氣候危害的貧窮國家作出“賠償”,是多屆氣候大會懸而未決的爭議點。
永續部表示,新加坡館的設立得到了100多家本地企業、媒體、學術界、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支持。
但對于什麽應該算作氣候災害中的“損失和損害”,目前各國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在這屆氣候大會上,新加坡首次設立國家展館,向全球展示新加坡2030年綠色發展藍圖、創新的氣候解決方案,以及如何通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向低碳能源轉型,國際合作(如區域電網)等方式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的承諾。
此外還有談判代表、學者、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媒體等。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預計將代表我國出席。
超過3萬名來自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將參與這項全球規模最大的氣候會議。這包括至少121位政府領導人,如新國新任首相蘇納克、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美國總統拜登。
在這屆氣候大會上,你將會常常聽到這個詞:損失和損害。